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西杂,牛(‘西门塔尔牛,♂ב河西黄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德国黄牛’为父本杂交生产的15月龄架子牛为试验材料,进行育肥试验,并对其生产性能和肉用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德国黄牛,♂ב西杂,♀组宰前活质量为712 kg,蛋白含量为21.09 g/100g,显著高于‘安格斯’♂ב西杂’♀组和‘西门塔尔,♂ב西杂,♀组(P<0.05);‘安格斯’♂ב西杂’♀组失水率为30.05%,显著低于‘德国黄牛’♂ב西杂’♀组和‘西门塔尔,♂ב西杂’♀组(P<0.05),日增质量为2.18 kg,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德国黄牛,♂ב西杂’♀组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安格斯’♂ב西杂’♀组具有较好的育肥效果和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方法】以36只55周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种鸡的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太平鸡’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腿肌质量、腹脂质量和肌胃质量均为最高;‘海兰褐鸡’的肉色L~*和b~*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肉色a~*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腿肌剪切力以及胸肌和腿肌的pH均最低,但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海兰褐鸡’肌肉中SFA最高,太海杂交鸡最低,太海杂交鸡肌肉中UFA和MUFA均最高,‘太平鸡’肌肉中PUFA和EFA含量均最高,‘海兰褐鸡’最低;‘海兰褐鸡’的肌纤维直径均最大,‘太平鸡’的肌纤维密度最高.【结论】3种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目标产品需求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育肥牛脂代谢相关血液指标和肉品质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西门塔尔牛(S组)、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组)、西门塔尔牛×蒙古牛(SM组)各3头,分为3组,并对3组育肥牛的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和牛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肉样红度a*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2)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葡萄糖(GLU)含量较西门塔尔牛显著升高(P<0.05);3)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杂交肉牛肌肉黄度b*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综上所述,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较西门塔尔牛有较好的能量和脂肪贮存能力,且在肉色上也拥有更好的红度。本研究为肉牛选育改良及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和牛’ב秦川牛’F1代杂交牛的血液和肝脏特性,以F1代杂交牛作为试验组,‘秦川牛’为对照组,测定了2种牛的血清指标和肝脏食用品质.结果发现:杂交牛血清中K+离子浓度达7.66mmol/L,HDL浓度为1.91mmol/L,LDH浓度达1 994.00U/L,均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杂交牛肝的a*值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b*值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杂交牛肝的pH1值、失水率显著低于‘秦川牛’肝脏(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秦川牛’肝脏(P<0.05).对杂交牛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食用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AST,K,T4为血清代表性指标,建立了食用品质与血清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定新疆褐牛不同部位与其他兼用牛不同部位之间的肉品质差异,及为其整体肉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加系褐牛各分割部位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对比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外脊pH值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霖肉pH值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霖肉(P<0.05);新疆褐午大理石花纹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荷斯坦牛差异极显著(P<0.01),新疆褐牛脖肉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霖肉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从营养品质整体比较来看,新疆褐牛除与荷斯坦牛差异显著外(P<0.05),与其他品种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脖肉、辣椒条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新疆褐牛脖肉、肩肉、辣椒条、上脑、小瓜、大瓜、霖肉、臀肉中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新疆褐牛脂肪含量除脖肉、板腱、霖肉外,其他部位的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结论]在统一的营养水平和育肥模式,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肉用性能一致,但与荷斯坦牛在营养品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脂尾去除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和体质量均相近的‘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去势公羔各18只,随机分别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各9只去除脂尾,15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状、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脂尾去除对‘蒙古羊’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兰州大尾羊’的背膘厚、GR值分别增加1.41、1.67mm(P0.10),失水率降低0.77%(P0.10)、剪切力减小0.59kg/f(P0.10)、pH1升高0.10(P0.10),均有差异显著的趋势.2个品种间,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除色度、pH24、大理石纹、脾质量和小肠质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尾去除可以提高‘兰州大尾羊’的屠宰性能和改善肉品质,‘兰州大尾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于‘蒙古羊’.  相似文献   

7.
以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发酵益生菌(Max200)和矿物盐载体结合益生菌合剂以及植物细胞壁降解活性制剂(MIXⅡ)的玉米青贮饲料作为粗饲料,将27头‘平凉红牛’公牛(未去势)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Max200组、MIXⅡ组,经过180d育肥,分析肉牛的生长育肥指标、胴体品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的Max200组和MIX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肉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P<0.05);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日增质量分别较对照组高0.09、0.05kg,料肉比分别较对照组低0.49、0.28,说明玉米青贮添加青贮发酵促进剂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转化率;Max200组和MIXⅡ组‘平凉红牛’的屠宰率分别较对照组高2.08%、1.11%,净肉率分别高2.82%、1.51%,胴体产肉率分别高2.04%、1.1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相同的肉牛活质量价格时,Max200组、MIXⅡ组‘平凉红牛’分别较对照组平均多赢利297.73、170.13元/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深入挖掘平凉红牛的肉用特征和遗传特性,为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4头平凉红牛阉牛,经强度育肥180 d后屠宰,年龄在24—36月龄,对其体尺、屠宰性能、胴体指数进行测定,并选取其中3头的外脊和大黄瓜条进行肉质测定分析。【结果】经育肥后的成年平凉红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相较于2019年测定的22—28月龄的平凉红牛分别增长6.96%、4.61%、4.43%、4.28%、7.90%,体斜长减少3.52%;胴体重为(417.01±56.94)kg、净肉重为(372.48±54.60)kg、屠宰率为61.56%±1.86%、净肉率为54.92%±2.60%,相较于2010年测定的24月龄平凉红牛数据分别增长12.61%、19.16%、-1.91%、3.82%,肉骨比为8.65±2.00,相较于2012年测定的22—27月龄数据增长27.96%;此外高档肉块重(里脊、外脊、眼肉、上脑)为(51.59±7.92)kg,优质肉块重(臀肉、霖肉、米龙、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辣椒条、肩肉)为(62.62±5.56)k...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Malus×domestica Ruixue)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瑞雪’苹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瑞雪’苹果为试材,于花后70 d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靛、紫单层木浆纸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单层白色育果袋为对照,于花后190 d统一采收。采用光谱仪测定不同颜色果袋内透射光光谱,测定果皮叶绿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类黄酮含量、果实糖组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探索光质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光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育果袋内光质组成主要与果袋颜色有关,其中,与白色果袋对照相比,紫光、红光分别在对应颜色的果袋中透过率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15、1.13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后,果皮的L*和b*值均高于对照白色果袋,而a*值、果点指数、着色指数均低于对照。与其他彩色果袋相比,紫色果袋处理后的果皮叶绿素(0.0548 mg·g-1)、果实总酚(1.325 mg·g-1...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1)、去皮硬度(X2)、可滴定酸含量(X3)、固酸比(X4)和果糖含量(X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