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为探讨紫花苜蓿春季返青前不同药剂处理对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以促进高质量苜蓿生产。本研究通过布设480 g/L氟乐灵、10%咪唑乙烟酸和20%乙氧氟草醚3种药剂在紫花苜蓿春季返青前开展杂草防除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为2.70L/hm^(2)的480 g/L氟乐灵及2.70 L/hm^(2)的480 g/L氟乐灵与0.90 L/hm^(2)10%咪唑乙烟酸混合使用,可有效抑制苜蓿田间杂草的发生频率,显著提升苜蓿草产品产量。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属豆科阔叶植物,禾本科杂草易于药剂防治,而阔叶杂草的药剂防治是紫花苜蓿生产的一个难题。主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因素是杂草。目前对杂草的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技术。10%豆施乐是防治紫花苜蓿田杂草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3.
2007年选择扎兰屯市人工种植的紫花菖蓿田,从春季萌发后开始定点定期调查田间杂草的种类及发生危害规律,通过调查明确了扎兰屯市紫花苜蓿田杂草共计有14种,分属于8科,13属;当地的优势杂草及发生特点,并且制定出了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对指导苜蓿田的除草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紫花苜蓿品种的遗传特性、生育期、施肥、田间管理、地老虎虫害等因素对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品种上存在差异。从营养生长期到结荚期,粗蛋白质CP含量呈逐步下降的超势;施肥能够显著增加苜蓿产量,但对CP含量影响不明显;田间杂草、地老虎等既影响苜蓿生长又降低苜蓿CP含量。  相似文献   

5.
1紫花苜蓿田间管理 1.1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 危害多年生苜蓿生长的杂草很多,有些杂草危害牧草有一定的范围,而菟丝子对紫花苜蓿危害严重,应重点防治,目前防治菟丝子的有效药剂是48%地乐胺乳油250—350倍液。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辽地区紫花苜蓿田有13科31种杂草,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优势杂草藜、酸模叶蓼、打碗花、稗、反枝苋等呈集群分布;主要杂草发生时间在紫花苜蓿播种后10d左右进入出苗高峰期;一年生杂草大量发生时间在5~6月份,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易常年发生;以禾本科稗草,阔叶类杂草藜、反枝苋、酸模叶蓼、打碗花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紫花苜蓿混播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 +紫花苜蓿混播当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测定表明 :植物在生长季节 ,各类群的地上生物量有明显差异 ,地上生物量积累最多的是小麦 ,其次是杂草 ,混播当年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很小。小麦和杂草的地上生物量季节生长速率高峰期出现在 7月下旬 ,紫花苜蓿在 8月下旬。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甲咪唑烟酸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安全性、品质及杂草防效的影响,以种植4年和10个月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紫花苜蓿刈割后10 d喷施不同浓度的甲咪唑烟酸,调查不同剂量下紫花苜蓿的安全性、品质指标和杂草防效.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7和14 d,100.8和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显...  相似文献   

9.
苏南丘陵山区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苗期的杂草问题,选择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小黑麦(X Triticosecale Wittm.)、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3种作物作为紫花苜蓿的伴播作物,实施不同间、混作方式,通过测定分析产量、株高、杂草量等多个指标,筛选该地区适宜的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综合表现较好的伴播组合为:16.7 kg/hm2紫花苜蓿+25.0 kg/hm2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撒播;16.7 kg/hm2紫花苜蓿+266.7 kg/hm2中新830小黑麦,紫花苜蓿行距40 cm条播,行间条播小黑麦。3种伴播作物对紫花苜蓿和杂草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赣选一号"多花黑麦草>"中新830"小黑麦>苇状羊茅。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牧草,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产量高、营养好、适口性强、寿命长等优点,有“牧草之王”之称。我县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仅有七年历史,1981年全县栽培面积达一万二千余亩,但是由于杂草问题严重,为紫花苜蓿的生产带来困难,因此,工省效宏的杂草防除措施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紫花苜蓿春耕灭草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根据苜蓿的生长规律以及田间杂草的危害特点,提出了苜蓿田间杂草综合防除的基本措施.播前精细整地、早秋适时播种、窄行条播、间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以及刈割期及时清除杂草,能有效地防除苜蓿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杂草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5种杂草水提液、醇提液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瘦风轮Calamintha graclis、卷耳Cerastium sp.、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对紫花苜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瘦风轮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率;看麦娘则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苗长;经卷耳和黄鹌菜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率和苗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瘦风轮和卷耳主要以水提液影响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黄鹌菜和看麦娘对紫花苜蓿的化感物质则主要是醇溶性的。FGC 901品种受杂草的化感作用的影响大于GT 13R+FD8品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法研究外施不同浓度水杨酸(0,0.02,0.10,0.50,2.50 mmol·L-1)对不同水分条件下(正常供水-80%田间持水量,轻度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胁迫-40%田间持水量,重度胁迫-20%田间持水量)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分枝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水杨酸处理的紫花苜蓿与正常供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0.10和0.50 mmol·L-1水杨酸可显著(P < 0.05)提高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分枝数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同时,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可见,适宜浓度水杨酸可增强紫花苜蓿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4年的调查、试验,明确了滨州市紫花苜蓿田杂草主要种类共有26科83种,及其各个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类型田块杂草生长规律,提出了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研究苜蓿的生长规律以及田间杂草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苜蓿草地田间杂草综合防除的基本措施.结果表明,播前精细整地、早秋适时播种、窄行条播、间播多年生禾草以及刈割期及时清除杂草,能有效地防除苜蓿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产业愈来愈受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的重视,退耕还林、还草,草地品种改良,提高栽畜能力已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策略的一件大事。 作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以其适应范围广,产量高,牧草品质好、耐频繁刈割,持久性好,清除田间原有杂草,改土增肥及经济效益和饲用价值高等优点,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我国也不例外,乞今为止紫花苜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品种。就苜蓿种子而言,由于我国牧草种业起步晚,规模小,自有品种少,且大多为农民或牧民自产自用,种量不足。所以近几年国外紫花苜蓿品种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我国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豆科牧草适宜间作模式,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紫花苜蓿单作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3种豆科牧草(毛苕子(Vicia villos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对土壤水分、杂草、捕食性节肢动物、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食物当量的影响。与紫花苜蓿单作相比,紫花苜蓿/毛苕子、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和紫花苜蓿/豌豆间作的紫花苜蓿全生育期干草产量分别提高30.2%,45.2%和6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1,8.8和12.1 kg·hm-2·mm-1,食物当量分别提高26.74%,19.96%和53.28%。紫花苜蓿/豆科牧草间作显著降低土壤贮水量(P<0.05)、杂草密度和生物量,显著提高田间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食物当量,尤其紫花苜蓿/豌豆间作。紫花苜蓿/豌豆间作更有益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保持作物产量,可作为我国半干旱区可持续农业1种可行有效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紫花苜蓿是主要的豆科牧草,为有效地控制草害,进行了化学药剂除草效果的试验。1试验目的针对紫花苜蓿种子田不同种类、数量的杂草,通过对比试验,选择出适宜的化学除草剂,达到既可减少对紫花苜蓿药害影响,又可有效防治草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苜蓿田间杂草综合防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苜蓿的生长规律以及田间杂草的危害特点,提出了苜蓿田间杂草综合防除的基本措施。播前精细整地、早秋适时播种、窄行条播、间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以及刈割期及时清除杂草,能有效地防除苜蓿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20.
在内蒙古金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的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改良、根瘤菌接种、播种、杂草防除等种植与管理措施均对紫花苜蓿饲草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大规模进行紫花苜蓿产业化开发时,只有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并使之集成、熟化和配套,才能使紫花苜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高产、稳产及优良品质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