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豫西脂尾羊’屠宰性能及肉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豫西脂尾羊的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方法】对6只6月龄豫西脂尾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豫西脂尾羊’公羊屠宰性能优于母羊,公羊肌肉剪切力和肌肉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母羊(P0.01),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母羊(P0.05);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屠宰率为42.39%,熟肉率53.51%;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61%,粗脂肪含量为3.19%,粗蛋白质含量为18.74%,灰分为0.95%;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8.34%,非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8.02%,氨基酸总量为76.42%;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65%,不饱和脂肪酸为54.91%;矿物质含量丰富.【结论】‘豫西脂尾羊’母羊的肉嫩度优于公羊,公羊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略高于母羊,肉质总体指标在肉用羔羊品种中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好的羔羊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月龄‘兰州大尾羊'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了不同月龄‘兰州大尾羊’背最长肌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及肉样中Fe、Mn、Zn、Cu、Mg和Ca的含量.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肉中水分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降低,脂肪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1月龄‘兰州大尾羊’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最丰富,7月龄脂肪含量最高;‘兰州大尾羊,肉中氨基酸含量丰富且...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尾型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下8月龄兰州大尾羊(Lanzhou fat-tailed sheep)、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藏羊(Tibetan sheep)的羯羊各6只,测定生产性能后进行屠宰试验,检测尾部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并将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的体长、体高和尾型相关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藏羊,兰州大尾羊和藏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尻宽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的宰前活质量和胴体质量显著高于藏羊,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藏羊的屠宰率比小尾寒羊分别极显著高出15.50%和15.62%,净肉质量和骨质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肉的剪切力为(0.30±0.12)kg·f,极显著低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3种羊尾部脂肪中共检测到36种脂肪酸,小尾寒羊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极显著低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兰州大尾羊的体高与宰前活质量、眼肌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净肉质量和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3个品种羊宰前活质量与胴体质量、净肉质量等产肉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相同舍饲营养水平下,3个品种羊生产和屠宰性能综合表现为:兰州大尾羊藏羊小尾寒羊,藏羊的肉质表现出失水率低、肉色深、剪切力大、熟肉率高等特点,兰州大尾羊的尾部脂肪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西门塔尔杂交牛’与‘平凉红牛’不同部位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2种肉用牛不同部位的肉品质.【方法】试验以‘西门塔尔杂交牛’(‘西门塔尔牛’♀ב张掖黄牛’♂)和‘平凉红牛’(‘平凉黄牛’♀ב秦川牛’♂)F1♀ב利木赞牛’♂)F1♀ב南德温牛’♂)的肩肉、眼肉和黄瓜条为研究对象,对其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质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食用品质方面,‘西门塔尔杂交牛’与‘平凉红牛’3个部位肉的a*值和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H值和剪切力值无显著性差异,‘平凉红牛’眼肉和黄瓜条的失水率分别比‘西门塔尔杂交牛’显著低27.53%和26.19%(P0.05),肩肉和黄瓜条的熟肉率分别比‘西门塔尔杂交牛’显著的高7.31%和8.59%(P0.05);营养品质方面,‘西门塔尔杂交牛’肩肉、眼肉和黄瓜条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平凉红牛’显著的高5.12%、9.37%和3.05%(P0.05),‘西门塔尔杂交牛’肩肉、眼肉和黄瓜条的糖原含量分别比‘平凉红牛’显著的高35.66%、34.09%和35.47%(P0.05);质构特性方面,‘西门塔尔杂交牛’肩肉与眼肉的质构特性优于‘平凉红牛’.【结论】‘西门塔尔杂交牛’具有高蛋白和高糖原含量等特点,‘平凉红牛’具有加工性能好和良好的适口性等特点,二者均是优质的肉类资源.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探讨兰州大尾羊在半农半牧区的自然放牧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丰富大尾羊品种资源的技术资料。并与1982年所测得的大尾羊尾脂重进行比较,调查其尾部性能是否退化,2013年1月7日我们对兰州大尾羊进行了屠宰测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方法】以36只55周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种鸡的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太平鸡’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腿肌质量、腹脂质量和肌胃质量均为最高;‘海兰褐鸡’的肉色L~*和b~*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肉色a~*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腿肌剪切力以及胸肌和腿肌的pH均最低,但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海兰褐鸡’肌肉中SFA最高,太海杂交鸡最低,太海杂交鸡肌肉中UFA和MUFA均最高,‘太平鸡’肌肉中PUFA和EFA含量均最高,‘海兰褐鸡’最低;‘海兰褐鸡’的肌纤维直径均最大,‘太平鸡’的肌纤维密度最高.【结论】3种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目标产品需求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父本对‘八眉’猪年生产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作父本与‘八眉’猪杂交,测定‘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同时选取所产仔猪进行生长育肥试验,测定其胴体品质与肉质,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长白’作父本试验组总产仔数(11.14头)显著高于‘杜洛克’作父本的(P0.05),‘大约克’作父本试验组产活仔数(9.43头)显著高于‘杜洛克’作父本的(P0.05),‘杜洛克’作父本试验组断奶成活率(97.92%)极显著高于‘长白’和‘大约克’作父本的(P0.01).试验全期不同试验组日增重、料肉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长白’作父本试验组胴体瘦肉率显著高于‘杜洛克’作父本的(P0.05),‘大约克’作父本试验组脂肪率显著高于‘长白’作父本的(P0.05),而其他胴体性能和肉质指标3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来评价八眉猪年生产能力,‘大约克’和‘杜洛克’作父本的要高于‘长白’作父本的;用母猪年提供肉量来评价‘八眉’猪年生产能力,‘杜洛克’作父本的最高,其次‘大约克’,‘长白’作父本的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和田多胎红羊的屠宰性能及羊肉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月龄羔羊、12月龄周岁羊、2岁成年羊3个阶段的和田多胎红羊公羊各6只,对其屠宰性能及6月龄羔羊羊肉成分进行测定。【结果】6月羔羊的屠宰率与成年羊之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与周岁羊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是否将脂尾作为净肉,6月龄羔羊的净肉率和骨肉比都与周岁羊及成年羊之间差异性极显著(P<0.01);除周岁羊骨肉比外,脂尾对不同年龄阶段和田多胎红羊的净肉率及骨肉比均造成显著性差异(P<0.05);6月龄和田多胎红羊羊肉水分足、粗脂肪含量(98.00±0.95 g/kg),氨基酸、矿物质种类丰富,其中磷元素(1 600.00±2.66 mg/kg)、油酸(41.30±1.71 g/kg)、硬脂酸(17.40±1.30 g/kg),含量水平相对较高。【结论】周岁羊及成年羊的胴体品质要优于6月龄羊,6月龄和田多胎红羊有待加强管理;脂尾对和田多胎红羊的屠宰性能影响较大;6月龄和田多胎红羊羊肉成分较为全面,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各生产阶段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18只6月龄、体质量为(22.79±3.42)kg的羔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至13月龄时进行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质量及发育情况.【结果】不同的饲喂水平对杂交羊净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料质量比及干物质采食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照组宰前活质量、空体质量、胴体质量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屠宰率不显著(P>0.05);对照组各器官质量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肝脏、脾脏及肺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和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主要生理器官的质量及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兰州大尾羊心脏型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研究绵羊H-FABP生物学作用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知哺乳动物H-FABP基因 cDNA 序列,设计5''和3''特异引物,运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结果】 扩增获得兰州大尾羊5''端425 bp、3''端231 bp片段和 177 bp中间片段,拼接获得748 bp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全长cDNA 序列(GenBank登录号:JQ780322)。 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ORF长 402 bp,编码 133 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序列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似,但其第66位发生的碱基转换(T←→G)引起所编码的第22位天门冬氨酸(N)不同于其它所有物种的赖氨酸(K)。构建的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大尾羊与山羊亲缘关系最近。预测兰州大尾羊H-FABP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山羊和牛H-FABP类似,由2个α螺旋和10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组成,10 个折叠片围成一个桶状结构,疏水性残基位于桶内,用于结合脂肪酸。【结论】克隆了兰州大尾羊H-FABP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在畜牧业中广泛存在的营养供给不能满足动物需要或者营养供给过剩造成的饲料资源浪费等问题,以20~35 kg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1代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解析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由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组成。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12只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70%采食量以及50%采食量3个组,采用全粪尿收集法得到3个采食量水平的ME值、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并利用比较屠宰试验分3期进行屠宰测定,将得到的数据建立系列数据模型,最终推算出营养需要量。结果显示:维持净能(NEm)需要量为46.3 kcal/kg0.75、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为112.0 kcal/kg0.75、维持净蛋白质(NPm)需要量为1 009±98 mg/kg0.75,20~35 kg日增重300 g的公羔生长净能需要量为2.58~5.42 MJ/d、日增重300 g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11~129 g/d。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品种肉羊育肥期前半阶段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该品种肉羊营养的科学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用CIDR+FSH+LH+PG方法对12只绵羊(多浪羊和卡拉库尔羊)进行超数排卵.结果表明,卡拉库尔羊的春季同期发情率为100%,平均超排的黄体数为13.67枚,平均可用胚数11.00枚,超数排卵率为88%;多浪羊的春季同期发情率为100%,平均超排的黄体数为14.33枚,平均可用胚数12.67枚,超数排卵率为88.42%.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规模化养羊场的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设计开发应用于大型养殖场的羊只体重快速测量及分栏管理智能装备。设计的羊只智能称重分栏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通过气力驱动的智能化机电设备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羊只行走位置,可实时读取羊只无线电子耳标身份数据,快速获取羊只体重数据并进行羊只分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当系统对15只不同羊进行试验时,羊只体重数据的实际值和测量值差异不显著(P>0.05),系统的称重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1.2%、平均相对误差为0.71%、称重分栏效率为3只/min,该羊只智能称重分栏系统可示范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场。  相似文献   

14.
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二倍体细胞核型均为公羊2N=54,XY;母羊2N=54,XX。2品种羊6号、24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显著(P<0.05),1号、15号、23号、25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在P<0.10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余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10)。第1号、2号、3号染色体的臂比指数差异不显著(P>0.10)。同源染色体不等长现象在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中均存在,凉山半细毛羊条比值较山谷型藏绵羊高,其中1号染色体在P<0.10水平上显著高于山谷型藏绵羊。  相似文献   

15.
利用威宁绵羊和贵州半细毛羊构建DNA池,设计11对引物扩增其Fec B基因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的序列,对纯化后的PCR产物双向测序,分析确定多态性位点。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NPs位点对Fec B基因RNA二级结构、Fec B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扩增的Fec B基因中筛选到10个SNPs,其中exon5-A39G、exon9-C37A、exon11-C87A、intron2-A62G、intron4-A1023G、intron10-G24A突变为威宁绵羊和贵州半细毛羊中所共有,而exon9-A8G和intron1-G243A突变为威宁绵羊所特有,intron3-G177A和exon8-T86C突变为贵州半细毛羊所特有。上述的SNPs中,exon5-A39G和exon9-A8G为错义突变,exon5-A39G突变导致编码的异亮氨酸(Ile)变为缬氨酸(Val),exon9-A8G突变导致编码的天冬酰胺(Asn)变为天冬氨酸(Asp);exon9-C37A和exon11-C87A多态位点均未改变氨基酸的编码,为同义突变。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对我国著名羊品种——同羊的渊源考证、主要种质特性及生产利用的研究,从同羊的选育提高和今后国内外肉羊业发展的总趋势出发,提出了该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以我国特有的两大优良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为检测对象,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法,从小尾寒羊中心产区山东省梁山县和湖羊中心产区浙江省湖州市分别抽取小尾寒羊60只和湖羊63只,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检测11个结构基因座的频率,观测9项相对形态学特征标记的表型频率,测定其体尺,记录当地生态环境特征,从结构基因座、形态学特征和生态特征3个方面对两者间的遗传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在Al、Es-D、Ly座位上是单态性的,而湖羊仅在Al、Es-D上是单态性的;小尾寒羊的基因平均纯合度高于湖羊;两者除在角的有无和色斑上存在差异外,其他表型特征基本相似;在生态特征方面,湖羊产区与小尾寒羊产区相比,海拔低、年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充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