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沼液、沼渣在稻田养鱼,与同等条件的其他饲养方法相比,每667平方米(1亩)可增产鲜鱼18%,水稻可增产3%,节约碳氨25公斤,667平方米可节本增效200 ̄300元,经济效益显著。1.稻田整理养鱼稻田的建设有三种形式,各地可据情而定。①传统式:插秧前,在田中每隔4 ̄5米挖深为0.25米、宽0.3米的鱼沟。鱼沟呈井字形,田梗要加高至0.4米以上。鱼沟交接处(或鱼沟与田埂交接处)要挖长1米、宽0.4米、深0.5米的鱼坑,供鱼生息;②宽沟式:在冬季,选择在进水口一边的田埂内侧,或靠村庄一边的内侧开挖宽沟。沟的长度与田埂的长度相等,深度1 ̄1.2米,并要有一定的坡度…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内挖沟、鱼稻同存、稻鱼并收的一种养鱼技术. 1严格选址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涨水不淹,枯水不干,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地肥沃,不漏水,报税性能好的田块. 2搞好基础设施 2.1鱼沟的建设插秧前,根据田块的大小和形状开挖"田"字形,"日"字形,"井"字形的鱼沟,宽、深各60cm左右,并在交叉处扩大成鱼凼,便于鱼类进出稻田觅食和栖息,也便于起捕.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稻鱼双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设施是获得稻田养鱼高产高效的基础,现将稻田养鱼开沟挖凼的几种方式介绍如下:平田式此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使田埂高50厘米~70厘米,顶面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厘米~50厘米,沟面宽30厘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鱼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稻田养鱼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对矛盾。 1.浅灌晒田与养鱼的矛盾。稻田中开挖鱼沟、鱼坑,浅灌晒田时让鱼在其中栖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较好办法。鱼沟深宽各为50厘米,在稻田中纵横交错呈“井”字型。  相似文献   

5.
<正> 稻田养鱼是灾后自救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无灾区和轻灾区的稻由抓紧放养可养殖苗种或商品鱼。主要技术是: 1.稻田准备 放养前,稻田埂加高加固40厘米左右。开好鱼沟、鱼溜。可先开沟后插秧,亦可先插秧后开沟,沟、溜以“日”、“田”、“回”等均可,视稻田大小而定,宽30厘米,深25厘米。在靠田埂或笆篱墙  相似文献   

6.
杨俊 《农技服务》2006,(11):29-29
用沼液、沼渣稻田养鱼,与一般稻田养鱼相比,每亩可增产水稻3%、鱼18%,节约碳氨25公斤,亩稻田可节本增效200~300元,经济效益显著。(一)稻田整理养鱼稻田的建设有三种形式。(1)传统式:插秧前,在田中每隔4~5米挖深为0.25米、宽为0.3米的井字形鱼沟。田梗加高至0.4米以上。鱼沟交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殖龙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养虾稻田环境条件1.稻田准备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保水性能好,不被洪水淹没,无有毒有害物质的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养虾的要求。养虾稻田面积大小不限。2.稻田改造1挖沟: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8米处,开挖环形沟,沟宽3~4米、深1~1.5米。稻田面积达到3.3公顷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2米、深0.8米,坡比1∶  相似文献   

8.
一、放苗前的准备 稻田培育鱼苗的面积为1~3亩.开挖1米深的边沟,0.34米深纵横交错的"井"字形的溜和1.5米深圆形或方形的避暑池、沟、溜,池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5%左右,加高加固田埂,建好输水、排水渠道及进出口的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9.
1.田块选择 宜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的田块进行养殖。 2.基本设施 沿稻田四周田埂内侧1米处开挖养虾沟,沟宽3~4米,深0.8-1米,坡比1:2.5。面积较大的田块,还要开挖与养虾沟相通的田间沟,沟宽1.2米,深0.5~0.6米。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稻田模式及田间工程 1.稻田养鱼的模式。可分为“田、沟、凼”模式和“高垄低沟”模式,现多采用第一种生产模式。 2.田间工程。主要是开挖鱼沟、鱼凼和田埂加固,通常为石块堆砌和三合土护边。鱼凼以圆型为宜,鱼凼的面积要视稻田大小而定,一般比例为占稻田面积的5%~8%。鱼凼下挖深度为1.5米上砌高度为1.8米,直径为6~9米。鱼  相似文献   

11.
李冬 《新农村》2007,(10):22
1.平田式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鱼沟深30~40厘米,宽30~50厘米.田块四周开挖环沟,中央开挖"十"字形中央沟.中央沟与环沟相通,环沟两端与进、排水口相接,沟面积应占田块面积的5%~8%.设计亩(1亩=667平方米)产鱼量为3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1 稻田选择稻田养鱼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力强、雨季不受大水威胁、旱季不干涸、稻田土质肥沃,并能控制稻田内适当水位的地块。2 养鱼稻田的整修2.1 加固田埂和建造防逃设施发展稻田养鱼,应对田埂进行加高加宽,一般要达到高60 cm以上、宽35 cm,以防渗漏和黄鳝、水蛇、田鼠等打洞。稻田最好设置两层拦鱼栅,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鱼苗逃逸。2.2 开挖鱼沟、鱼凼开挖鱼沟、鱼凼目的是防止水位上涨时鱼被冲走及解决养鱼与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的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田块选择 凡是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天旱不干、山洪不冲的田块都可用于养鱼. 2.田间工程建设 (1)一般性稻田养鱼 ①鱼凼:占田块总面积5%~8%.1~2亩(1亩=667平方米)田块挖凼1个,3亩以上田块可挖2~3个,鱼凼多设于田块中央或田埂边,开挖成方形或圆形,深1~1.2米,与鱼沟中心沟相通,开挖时间可在插秧前30~40天.  相似文献   

14.
张士钢  李为学 《新农村》2009,(10):23-23
1.田块选择 凡是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保水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天旱不干、山洪不冲的田块都可用于养鱼. 2.田间工程建设 (1)一般性稻田养鱼 ①鱼凼:占田块总面积5%~8%.1~2亩(1亩=667平方米)田块挖凼1个,3亩以上田块可挖2~3个,鱼凼多设于田块中央或田埂边,开挖成方形或圆形,深1~1.2米,与鱼沟中心沟相通,开挖时间可在插秧前30~40天.  相似文献   

15.
<正>一、特点沼肥稻田养鱼,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获得较高产量的成鱼,同时还能防止水稻病虫害。二、实施方法1.稻田整理成形。栽秧前,在田块中央每隔4~5米挖掘深0.25米、宽0.3米的沟。在沟的交接处挖长1米、宽0.4米、深0.6~0.8米的鱼坑,然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沼渣750~1000千克,以水色呈黄色能看得清距离水面20厘米深的手背为准。2.鱼苗选配与投放数量。一般采取肥水鱼与杂食性鱼搭配,即以鲫鱼为  相似文献   

16.
<正> 1.建好基础设施 以选择水源条件好,能排能灌,大水不漫田埂,干旱不缺水的稻田为好,同时要求便于看护。稻田四周要建立防逃设施,进排水口必须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拦住,田内开挖龟沟,以利于龟活动和越冬,可用田边沟代替,沟面宽3米,底宽2米,沟深1.5米,沟长随田而定。沟面积和稻田面积之比为2:8,田中央建南北向的产卵沙滩,长5米,顶宽1米,高出正常水面  相似文献   

17.
符云俊 《农家科技》1998,(12):22-23
<正> 以往稻田养鱼只能在冬水田,且只能种植一季水稻,无法种植小麦、油菜。稻麦(油)两熟全年稻田养鱼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技术是自然免耕技术的深化,主要由稻麦免耕垄作技术、小春季沟内寄养鱼种技术和大春季微流水养鱼技术组合而成:①深沟窄畦高田埂,田间全年表积水量大。沟深0.4~0.6米,种植畦幅宽0.8~0.9米,田埂高1米。②畦麦沟鱼,稻鱼共生,茬口休闲继续养鱼。小麦期按半旱沟灌调节田间表积水量在25~35米~3/亩,寄养鱼苗;水稻期,按半早淹灌维持田间表积水70~200米~3/亩,全田养鱼,稻鱼共生。茬口休闲期,稻田不耕作,加大田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必然之势。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渔业联营公司在稻田生态养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稻田蟹鳜养殖技术介绍给大家。1.稻田围拦 在田块平整,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围田,面积5~10亩,围田时间以年底为宜。田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宽2米,深1米,底宽1米。埂高1米,顶宽1米。采用  相似文献   

19.
藕田混养鳝鳅,不但增加了收入,也大大改善了田间的生态环境,使田块植藕年限延长,提高了品质,减少了病虫害。现将技术总结如下。1.田块的选择选用水源充足、无农药和其他毒物污染、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并留有种藕的田块。2月开始藕田建设,田四周开挖宽1~2米,深0.4~0.5米的围沟;在围沟四周和四角建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平方米左右,深0.8米,坑底铺0.3米厚的肥田泥;田中开挖数条纵横沟,宽0.5米,深0.4米,呈“#”字形并与沟坑相通,沟、坑面积占藕田面积的15%~20%;沟、坑内设置若干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田的四壁用红砖砌好,防止鳝鳅逃跑。在…  相似文献   

20.
1、选好养鱼稻田。养鱼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日照时间长的稻田。 2、稻田养鱼的工程建设。结合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加高、加固、加宽田埂。田埂高60-70厘米,宽60—80厘米,开挖鱼坑应占稻田总面积的5%~8%,鱼坑可建在田中、田边或四角,深80-100厘米。鱼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