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商丘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较好,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基地,常年植棉面积在16.66万公顷,棉花品种以常规抗虫棉为主。近几年棉花生产水平有较大提高,每公顷皮棉1050~1125kg,但与江苏、安徽相比,产量明显偏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苏、安徽,特别是江苏种植的品种大多是杂交抗虫棉,而杂交抗虫棉的增产潜力、品质、抗逆性均明显优于常规抗虫棉。2引进示范种植为了在商丘推广杂交抗虫棉,促进当地棉花生产,2002年引进中棉所29杂交抗虫棉1hm2试种。在同样土质、地力、管理水平情况下,中棉所29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30kg,而常规抗虫棉平均…  相似文献   

3.
1999年南阳市首次大面积示范试种转基因抗虫棉0.8万公顷,2000年推广2.5万公顷,2001年推广5.3万公顷.3年三大步,应用面积成倍增长.引试推广仅3年,面积已占我市植棉面积的40%以上,已被应用区内90%的棉农接受和肯定.新棉33B、GK19、中棉所29等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应用后每公顷节省农药费975元,用功105个.2000年2.5万公顷棉花,仅农药一项就减少投资2000多万元,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品种多、乱、杂,良繁跟不上,配套技术滞后等,已严重地制约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棉花生产发展.只有从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选育、引试、繁育加工及配套技术优化组合研究入手,进行种子工程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转基因抗虫棉的优势,促进南阳市棉花生产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阳是个棉花大区 ,棉花老区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在 1 3万公顷左右 ,有四个商品棉基地县 ,棉农植棉经验丰富 ,但虫害、病害严重 ,植棉成本增加 ,种植效益大幅度降低 ,群众期盼抗病抗虫的品种出现 ,减少植棉成本。 90年代初南阳已有抗虫棉的种植 ,1 997年 ,南阳市农科所开始引种美 33B抗虫棉 ,个别乡镇也开始零星种植。1 998、1 999两年 Bt抗虫棉新品种 (系 )迅速在南阳扩展 ,品种 (系 )达 6个之多 ,其中以 33B、黄抗 97- 1种植较多。Bt抗虫棉的抗虫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1 999年种植面积已达80 0多公顷 ,但子棉产量表现差异很大 ,一般每公…  相似文献   

5.
1996年以来 ,棉铃虫在南疆棉区连年暴发为害 ,造成棉花产量聚减 ,对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为此 ,从 1 998年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新棉 33B,现将两年试验、示范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示范方法1 .1 小区试验抗虫棉新棉 33B 由山西运城提供 ,以常规棉石远 32 1为对照 ,试验设 3个处理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 30 m2 ,全生育期抗虫棉不用农药防治棉铃虫 ,各处理均为随机和定点调查 5点 ,每点 2 0株 ,记载生育期和抗虫性。1 .2 大田示范1 998~ 1 999年大田示范面积1 0 0 0公顷以上 ,分设 8个农业连队 (点 ) ,各示范点均以石远 32…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抗虫棉概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邱峰 《中国棉花》2001,28(10):47-47
在河南农村 ,棉花仍是大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90年代初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大发生后的几年中 ,河北、山东省的棉花面积大幅度下降。而河南省棉花面积一直维持在近70万公顷 ,即可说明棉花在河南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抗虫棉发展概况早在 90年代初期棉铃虫大发生时 ,河南已开始进行抗虫棉的试种和示范工作 ,当时引进了中植 - 372、华棉 - 1 0 1等抗虫棉品系和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抗虫棉品系。但由于当时抗虫棉本身的问题 ,效果不理想。美国孟山都公司在河北推广抗虫棉 33B后 ,河南省也进行了试种观察。 1 996年河南省转 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的生产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推广普及抗虫棉的过程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最早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的省份之一。1993年山东省开始试种抗虫棉品系,1994年试种面积达到333.3hm2。1995年又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其它10多个品系,种植面积达到10.7万hm2。1997年菏泽引种的抗虫棉品种菏棉3号试种成功,1998年全省的抗虫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10万hm2以上;1999年河北省审定的美国品种新棉33B大量进入山东,使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73.7%;2000年,抗虫棉品种新棉33B、中棉所29、中棉所30和GK-12在山东审定,抗虫棉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90%以上;到2001和2002年…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棉铃虫发生严重 ,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90年代初本市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 1 999年全市种植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 (系 ) ,面积达 1 50 0公顷以上。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探索抗虫棉栽培技术 ,增加植棉效益 ,特进行了转 Bt基因抗虫棉优质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1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 (系 )为转 Bt基因抗虫棉宛抗 98A系 ,示范品种 (系 )为黄抗 97— 1。试验设 3个处理均为 3— 1式麦棉套。留叶枝 ,打顶尖 ,压苗定向。1一穴 1株 ,每公顷 2 .2 5万株 ;2一穴 2株 ,每公顷 4.5万株 ;3一穴 3株 ,每公顷 6 .75万…  相似文献   

9.
据市场预测 ,永城市 2 0 0 1年棉花种植面积可望在 2万公顷以上。为更好地解决棉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的发展棉花生产 ,找准影响本市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推动永城市棉花生产健康有序地发展。1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品种老化 ,存在多、乱、杂现象。从目前本市棉花生产用种来看 ,大多是常规棉 ,如苏棉 9号、泗棉 3号、豫棉 1 5,部分农民还在种植中棉所 1 2等 ,而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棉、抗虫性较强的抗虫棉种植面积不足 2 0 % ,明显存在很大差距。如湖南省杂交棉种植面积达90 %多 ,河北抗虫棉…  相似文献   

10.
南阳盆地是河南省重要的优质棉基地。全市植棉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公顷,棉花总产占全省总产的近1/3。近年来,为提高棉花生产经济效益,棉花科技工作者和棉农不断引进棉花新品种,努力探索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生产上涌现出了大批每公顷子棉超过5250 kg、皮棉产量接近或达到2250 kg的高产典型。1棉花品种的引进和利用趋势2000年以来,本市棉花品种的引进和利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1年,大量引进抗虫棉品种。主要以美国孟山都公司的33B、99B及其衍生系为代表。这些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为抗虫,结铃期集中,但棵架小,易早衰,铃小,衣分…  相似文献   

11.
外源Bt基因对棉花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棉花植株的抗虫性控制棉铃虫的为害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对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多有报道,但对外源Bt基因导入棉株后对棉叶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末见报道。自1995年我们引种试种转基因抗虫棉,对产量性状、抗虫性和叶...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抗虫棉新品系 5712 是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而成.该品系 2000 年引进枣阳市,在梁集镇毛河村和王城镇棉花公司基地试种.2001年分岗地、河畈地、丘陵地区进行大面积示范,示范面积67hm2.经过两年的试种及中棉所、省市专家多次观摩一致认为,该品系集抗虫性、丰产性及品质优良为一体,适宜本市种植.  相似文献   

13.
抗虫棉在大荔县的发展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荔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进入 90年代以来 ,棉铃虫严重发生 ,成了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 1 996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了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2 9,示范种植 6.67公顷 ,当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1 2 5 kg,减少防治费用 80 %。公顷节资 1 5 0 0元。1 997年在埝桥乡零星种植 3.3公顷。平均公顷产皮棉 90 0 kg。减少防治费用 75 %。产量与常规棉相当。 1 998年我们改进了栽培技术 ,在我县推广种植 33B抗虫棉 1 333公顷。同时 ,我们进行了 33B、国抗 95 - 1、中棉所 2 9、中棉所 30、中棉所 1 9(对照 )的抗虫棉品比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14.
抗虫棉的种植特点戴光友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徽蒙城范集试验站233528棉花是遭受病虫害最严重的一种作物。特别是近年来棉铃虫猖獗为害,给棉花生产带来重大损失。1994~1995年,对7个国内和8个美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分别作比较试验和示范,表现抗虫性良...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小面积试种表现较好,2002年大面积生产示范,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03年重点推广,2004年达到2万多公顷,成为漯河市棉花生产的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1年在大区品比试验中,在未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中棉所43霜前子棉产量每公顷4385.6kg,比对照新棉33B增产29.6%,子棉总产每公顷4789.3kg,比对照增产20.5%。大田示范6.6公顷,4月3日方块育苗,5月6日移栽,每公顷4万株左右,常规管理情况下,平均单株成铃22.8个,子棉产量每公顷4712.…  相似文献   

16.
目前 ,转Bt基因抗虫棉已成为治理棉铃虫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在抗虫棉应用的过程中不少抗虫棉品种 (系 )的皮棉产量都不高 ,存在着抗虫性和丰产性难以协同表达的问题 ,棉花的生育性状也发生了改变。棉花苗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此阶段棉苗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移栽后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本文通过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品种苗期的棉苗特征的研究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培育壮苗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1999年度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 (系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和对照苏棉12。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为害,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从1996年起,笔者积极承担了杭州市农业局下达试种示范抗虫棉中棉所32的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1996年的0.2公顷,扩大到1999年的167公顷.  相似文献   

18.
正冀丰914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3005),201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5003号)。2014年由江苏射阳县合兴种子站引进试种,生产表现突出,2015年由射阳县海河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苏北地区进行多点示范,取得了比较理  相似文献   

19.
南抗3号在舞钢市种植几年来,表现出了良好的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深受全市棉农的喜欢。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虫性强、结铃性强、抗逆性强的特点。南抗3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棉花产量,增加了棉农的经济收入,促进了舞钢市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1产量表现舞钢市棉办于2003年引进南抗3号进行试验示范,到2005年累计推广1000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462.5kg,最高达1845kg,比中棉所45增产28.2%。棉花每公顷产值2.5万元,套种作物西瓜每公顷产值2.7万元。2抗性表现2.1抗虫性。对棉铃虫、棉红铃虫、玉米螟,造桥虫具有较强抗性。这几种害虫是舞钢市棉田的…  相似文献   

20.
菏泽地区抗虫棉试种情况闫以平,王玉东,程宝良,于立菏泽地区行署棉花办公室2740051994年我区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R93—4、R93—2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在海南进行了加代繁育。1995年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试种1667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