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随着果园单位面积上株数的增加,尤其结果果园,土壤缺水使果树水分状况恶化,影响植株生长和增产。为了确定最佳栽植方式和密度,1970年以森林苹果砧上的斯巴坦和沙宁·海棠果砧上的日古列夫品种的2年生营养苗,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果树的产量取决于树体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加大栽植密度是增产的有效途径。采用乔砧密植的栽植方法,只要技术实施得当,可以获得同矮砧密植相似的丰产效果。河北省昌黎果树所的苹果乔密园,栽植株行距为2×4米,六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三年生时为1283.9斤,四年生为2036.4斤,五年  相似文献   

3.
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栽植的株数.合理的栽植密度对实现果园"两高一优"生产目标有重要作用.新建果园选择栽植密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栽植的株数。合理的栽植密度对实现果园“两高一优”生产目标有重要作用。新建果园选择栽植密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栽植树种的生物学、植物学特性。①根据成龄后树体大小定密度。一般草本>木本,灌木>乔木,藤本>乔灌木。常见的北方落叶果树的栽植密度: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矮化密植果园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矮化密植是利用人工和化学控制的方法使树体矮化,加大单位面积的栽植株数,以得到较高单产。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或方法不当,常造成资源浪费,使果农失去信心,在我们工作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管理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密植枣树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树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主栽果树之一.近年来,枣树栽植逐渐由大冠稀植改为小冠密植,株行距1.5 m×2 m,明显提高了枣树单位面积产量.但由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多,产量高,对施肥水平、施肥方式都有独特要求,如果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势必影响树体生长,不能充分发挥密植的优越性,甚至使密植失败.2001-2003年笔者进行了密植枣树施肥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1苹果栽培模式时代不同,苹果种植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大冠稀植模式,每666.7 m2栽植22株左右。由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少,苹果的幼龄期长,进入结果期晚,前期产量低;但栽植株数少,光照条件好,所结果实品质好,树体抗性强,腐烂病发生率低。这种模式在我国苹果生产中持续的时间最长。上世纪80年代,我国苹果规模化发展第1次高潮出现,由于受当时国际密植之风的影响,我国苹果每  相似文献   

8.
<正>1合理密植桃树喜光,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易出现枝梢过密现象,因而在桃树修剪时,要严格控制枝量,通过合理密植,控制每667m2栽植株数,合理整形,控制株枝量,尽可能的做到稀树稀枝。特别是应严格控制大枝的量,通过简化树体结构,减少枝的级次,着力解决大枝占位问题。采用主干形或纺缍形等树形,在中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拉大结果枝间距,提高树体受光量。  相似文献   

9.
苹果园进行乔砧密植时,虽然容易获得果实丰产,但由于单位面积上栽植株数多,不仅要考虑每个单株的生长发育,还要注意整个群体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截获较多的光能,发挥果园最大的生产能力。因此,乔密园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计划密植栽培”,就是在建园当初就预计未来的间伐,而有目的的增加栽植株数,随着树冠扩大,行一次或数次疏除,最终保持一定的株行距,以谋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方法。若一开始就按成年大树所要求的距离定植,势必因土壤利用率低,使收益时间推迟。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阅读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5月出版的《果园建立》(现代果树科学集论,彭士琪等编著)时,发现有一个问题,现提出来略作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行。在该书的178页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3.三角形栽植株距大于或等于行距,各行互相错开而呈三角形排列。此种栽植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比正方形多栽11.6%。但不便管理和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12.
平原良种核桃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建园1.1合理密植,品种配置一般栽植株行距4 m×5 m或4 m×6 m。为提高早期单位面积产量,也可实行计划性密植,初植株行距4 m×2.5 m或4 m×3 m。5~6年后隔行去行,株行距变为4 m×5 m或4 m×6 m。为便于授粉和采收,要栽植不同品种,品种间按行配  相似文献   

13.
芋作为我市特种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地膜栽培方式的推广普及,栽种效益更为可观。与常规露地芋相比,地膜芋可提早一个月上市,产量提高20%-30%,效益可增加36%左右。现将地膜芋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l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栽植品种应选用白芽芋或红芽芋。白芽芋长势猛,上市早;红芽芋晚发,产量较低,但品质好。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搭配种植。地膜芋的栽植期一般在3月下旬一4月上旬,具体可根据茬口情况,在适期内栽植,越早越好。2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合理密植能有效地利用光能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多年的实践,地膜芋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采用毛樱桃作砧木嵌芽接繁育李苗,具有嫁接亲和性好、矮化效果明显、不旺长等优点,栽后第2年见果,第4~5年进入盛果期,单位面积栽植株数比用毛桃、山杏作砧木增加40%~60%,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倍以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58年在农村公社化的基础上,加上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舞了广大农民的革命干劲,全面的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果树生产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八字宪法中的密字是构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中心关键。苹果生产也和其他作物一样,在土肥水以及其他综合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八字宪法的“密”字,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中,起着主导作用。苹果栽培合理的“密”,总括起来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内容:1、单位面积的栽植株数——密植,2、  相似文献   

16.
苹果密植栽培技术原则1、群体密,个体稀。生产经验告诉我们:不怕行里密,就怕密了行。随着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的增多,单株树冠体积要适当缩小,树上枝条要相应稀疏,以保证田间作业便利,树冠外围有较多的受光量,冠内通风透光良好。密植园栽植的基本要求是:株距适当减...  相似文献   

17.
李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南方到北方均有栽培。李树矮化密植可以早结果、早丰产,便于管理,单位面积株数较多,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苹果栽培中矮化砧的利用,在日本已经进行实用阶段,各地正在建立矮化苹果园。矮化砧的利用而促进了果树生产的发展,树体矮化后单位面积栽植株数增加了,劳动效率也提高了,同时,由于积极地利用矮化砧提早结果,为了提早结果,必须进行细致,周到的管理和  相似文献   

19.
果树生产者为了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而增多果树的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篱架栽培便可使每英亩栽植约360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文土腊郡于1965年开始进行柠檬的篱架栽培试验。用Prior里斯本柠檬为试材,以阿莱柠檬(Citrus macrophylla)为砧木,1965年定植,株距约3公尺,行距4.7公尺,排成东西方向栽植,每英亩290株。共作四个处理,每处理用两行树,每一行  相似文献   

20.
2000/2001年冬春,连山区葡萄遭受严重冻害.据调查,连山区葡萄冻害面积达340hm2,受冻株数为110万株,其中冻死株数为40余万株.以巨峰葡萄冻害最严重,如台集屯镇全镇共栽植巨峰葡萄266.7hm2,100余万株,冻害面积达35%左右,全株冻死的面积近 11hm2,占全镇葡萄总面积的4%左右,死亡株数达15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