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杂交晚稻生产潜力的动态模拟与优化群体数量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的HDRICE模型由水稻形态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CO2同化、叶面积和分蘖动态等模块组成。模拟充分考虑光温等气象因子对水稻发育速率、光合和呼吸速率等生理生态过程的综合效应,能较好地模拟杂交晚稻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的发育动态和潜在产量。模型还用于优化协优46品种在金华地区移栽期、苗龄和基本苗的组合以及为取得潜在产量所必须的茎蘖、叶面积发育动态,粒/叶(cm^2)比库源关系等群体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作物生理、作物生态、农业气象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逐时水稻冠层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包含辐射、气温2个气象因子和密度、N肥、播种期3个栽培因子.模拟模型由5个子模型耦合而成,即发育子模型,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子模型,固化物分配和叶面积动态子模型,产量形成子模型和辐射、气温模拟子模型.利用模型对水稻生长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将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两者拟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水稻群体生长指标动态的知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定量描述水稻群体基本苗以及主茎与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动态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积温来计算的发育进程为主线,建立了广适性的水稻适宜群体生长指标的知识模型,可为不同条件下水稻栽培过程中的生长调控与苗情诊断提供定量化的动态指标体系,包括群体主茎与分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等。利用不同生态点的常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及不同品种类型对所建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设计的大田基本苗与实际生产值RMSE平均为5.0,模型设计的群体生长动态指标与已有的高产栽培模式中实测结果平均相关系数达r=0.85**以上,故知识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水稻生长指标适宜动态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作物生理、作物生态、农业气象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逐时水稻冠层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包含辐射,气温2个气象因子和密度、N肥、播种期3个栽培因子。模拟模型由5个子模型耦合而成,即发育子模型,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子模型,固化物分配和叶面积动态子模型,产量形成子模型和辐射,气温模拟子模型。利用模型对水稻生长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将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两者拟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川西平原水旱连作高产田作物群体生产力和复种模式。结果表明,麦稻两熟和麦稻秋玉米(或马铃薯)3熟制都可高产,产量分别为15217.5kg/hm ̄2,15740.25kg/hm ̄2和16557.0kg/hm ̄2。年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分别为0.91%,0.94%和0.99%,生物产量分别为1.96%,2.29%和2.42%。每公顷产6000kg以上小麦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5~60,最高苗为692.65~769.12苗/m ̄2,经济系数为0.43~0.44。每公顷产9000kg以上水稻群体最大叶面积系数为7~8,最高苗为393.10~461.47苗/m ̄2,经济系数为0.48~0.49。在麦稻秋玉米中,每公顷产7500kg左右杂交水稻品种宜选用早熟类型,秋玉米提早育苗保证95~100天的生育期。秋马铃薯提前7~10天催芽,保证70天左右的生育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土壤容重与水稻生长的生态适应,首先提出了土壤物理结构性肥力的概念及其对水稻产量效应的影响,其水稻产量效应在25%左右。试验表明,土壤容重具有自调性,自调点在1.25~1.35g/cm3。容重过高(≥1.5g/cm3)或过低(≤1.1g/cm3)的上体可称之为不稳定土体结构,其前期土壤供氮弱或供氮动态与水稻需氮高峰不吻合,导致前期水稻生长过旺或过弱,后期根系活性差,物质积累与转化少,产量不高。而把容重适中(1.2~1.4g/cm3)的土体称之为稳定土体结构,其前期土壤供氮好,供氮高峰与水稻需氮高峰吻合,根系发生量多,分布深,后期根活力强,功能叶叶面积大,物质积累与转化率高,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三超宽行栽培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农423(V7)为供试品种,在水稻三超栽培条件下,设A、B、c等密度相同而行株距不同的3个处理,研究了宽行处理A(42cm×14.3cm)和B(36cm×16.7cm)与窄行处理C(30cm×20cm)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均呈A〉B〉C趋势,说明宽行栽培更有利于水稻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8.
在小流域双季稻区的"水稻苗情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应用RICAM/RICOS试为农业单位在计算机的水稻生产管理决策方面提供苗情预报。经1997~2000年在小流域双季稻区的试验表明:在RICAM1.3的支持下,提供初始条件:品种、播种期、移栽期、移栽期叶龄和主 气象要素,用“当前日驱动模型”,即可模拟“当前日”(从播种到成熟期间的某一天)的水稻苗情及其措施:(1)预测水稻生育进程(主茎叶龄、叶面积、干物质产量、稻谷产量);(2)查询其相应时期的各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稻拔节期群体茎蘖结构与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粳稻广陵香粳和中籼稻汕优63为材料,采用不同的肥料运筹和插栽密度等措施,研究水稻拔节期茎蘖结构与叶面积指数(LAI)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适宜的LAI,拔节至抽穗期叶面积生长速率大于N-n期至拔节期,有利于形成高产叶面积动态类型;拔节期茎蘖数结构与拔节期、抽穗期LAI关系密切,拔节期适宜的茎蘖结构有利于抽穗期适宜LAI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水稻苗情动态模拟模型(RSSM)由主程序、气候数据库、子程序日期转换、日辐射及日长计算、高产低耗栽培技术决策、产量和产量结构预报组成.模型能逐日模拟发育进程、叶蘖生长、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根据运行模型的模拟结果和当地近短期天气预报,结合水稻高产低耗栽培法,模型能提前14 d 预告大面积的水稻苗情动态,同时推荐相应的栽培技术对策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1.
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总结、归纳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方法和结构化途径,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小麦栽培管理动态知识模型系统,用于确定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系统下的小麦生育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方案,系统包括:产量水平与产量结构、主要品质指标、品种类型、播种期、基本苗、播种量、适宜生育期;主要生育期的茎蘖数、叶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动态指标;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等源库指标;氮、磷、钾肥料运筹及主要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等。本系统克服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与专家系统的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差的不足,从而为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温室番茄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温室蔬菜作物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温室番茄的试验数据,确定参数ε和参数PLMX,分别为0.45kgCO2ha-2h-1/(Jm-2s-1)、30kgCO2ha-2h-1,从而建立了温室番茄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建立的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光合生产动态模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模型利用生长度日对叶面积指数LOG ISTIC方程建立了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LAI=3.6/(1 EXP(13.131731-0.0141×GDD 0.000001×GDD2));应用简便有效的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同化量,建立了光合作用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又考虑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此外,模型还考虑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干物质积累实测值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强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与土壤水分条件关系的机理研究,建立了田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产耦合机理模型。该模型包括土壤水分运动子模型和作物生长发育子模型,分别模拟了棵间蒸发、根系吸水、生育期、光合、呼吸、同化物分配、根系生长、叶面积增长、产量形成等过程。用1995-10~1996-06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土壤水分运动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作物叶面积测量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综述了基于单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3个维度进行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提出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物理原理、数学建模原理、光学特征提取原理的理论分类,从精确度、有损和无损测量2个角度分析了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并对叶面积测量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A simple and transparent analytical model for C3-crop biomass accumulation is introduced. The model is aimed to be used as a decision tool in precision farming. It is valid when growth is limited only by radiation or water and gives the optimal (maximum) biomass. It contains 8 fixed parameters, all with a clear basis in physics, 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As a function of time, the growth i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exponential and linear. At an early stage of growth, the growth is exponential due to the expanding leaf area of the crop. At this stage, the model needs 6 parameters. The growth becomes linear when the leaf area is adequate to use all possible radiation. The model needs 2 parameters at this later stage. Water-limited growth needs an additional set of 4 parameters to describe phenomena of water related processes. When water is a limiting factor, the root-growth model becomes critical because the daily root growth determines the crop’s growth directly. The model was tested first against field data at one point where all relevant inputs and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re measured. Despite the simplicity of the model, there wa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simulated and measured values of biomass and leaf area. A scenario is described to show how the model may be used in practice and what kind of field data is needed. In on-line precision farming the key factor is the amount of radiation used by the crop, which can be measured adequately with two sensors, one above and one below the canopy.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水平对麦茬复种饲料油菜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麦茬复种饲料油菜不同生育期株高、鲜重、干重、叶面积指数、相对生长率、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该种植模式推广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麦茬复种油菜不同生育期地上生物产量的累积规律为幼苗期缓慢,蕾薹期最快,开花后减缓,基本符合“S”型生长曲线。增施氮肥能极显著提高复种油菜地上部干重、鲜重及其日生长量,以1000kg/hm^2施氮处理为最优产量施肥设计,干重、鲜重与其日生长量的累积规律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967)。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或改善复种油菜株高、叶面积指数、相对生长率以及群体同化率和生长率,高氮肥水平更有利于油菜干物质积累和群体形态结构建成,达到适时丰产。  相似文献   

17.
作物模型是农业模型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作物生长模型和作物形态结构模型以及作物结构功能模型。本文从小麦生长模型和小麦结构功能模型及可视化两方面,较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生长模型和小麦地上部与根系的形态模拟及可视化的研究进展。在小麦生长模型方面,对美国的CERES-Wheat模型、荷兰的作物模型、澳大利亚的APSIM-Wheat模型和中国的WCSODS四种小麦生长模型进行了概述,并对小麦生长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在小麦结构功能模型方面,根据研究器官的不同对根系、茎杆、叶和麦穗的形态结构模型与可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小麦作物模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田育丰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055-1057
以春玉米品种金穗2号为材料,研究限量灌溉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灌水量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苗期的叶面积和冠层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严重缺水会抑制其生长发育。灌水量适中(1012 m3/ha),春玉米苗期平均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水平达75 kg/ha可以满足春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而大量施氮会造成烧苗,说明高氮和充分供水不一定利于玉米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水肥相比 ,优化水肥、秸秆还田优化水肥处理冬小麦主茎上第四叶叶面积和厚度略微减少 ,叶倾角、消光系数、各层透光率与传统水肥处理差异很小 ,株形尚好。优化水肥和秸秆还田优化水肥处理冬小麦籽粒产量略高于传统水肥处理。与优化水肥处理相比 ,秸秆还田优化水肥处理有利于增加光合面积 ,提高叶片质量 ,改善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状况 ,增加单位面积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0.
田间小麦叶面积空间分布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叶形空间分布参数进行了定量描述,建立了叶片形状、叶面积指数随生长期的变化、叶面积随高度的分布及叶倾角分布(LAD)等叶形空间分布的模型及计算系统,提出了叶片形状因子和长势模型,单叶空间最高点、高度层间隔内累积水平投影叶面积及各组分的空间取向与叶倾角分布解析模型系统及其主要设计算法。上述模型为具有普适意义的冬小麦冠层结构机理模型,其计算系统可以精确计算任意高度层次的投影叶面积分布特性,是评价作物株形结构优劣、判断群体结构合理与否的有力工具,对解析和利用多角度遥感数据监测作物长势等也有重要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