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参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楣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在我国,刺参主要盛产于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近些年,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浅海筏式养殖在我省尤其在闽东地区海域悄然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好的投入产出比超过1:2),促进了刺参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继鲍鱼之后又一大海水养殖产业。现将刺参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冬季海上筏式吊笼养殖的仿刺参为对象,采用传统海带饲料和市面销售的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对三种规格的仿刺参幼参(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05.57、73.15和52.89 g)进行了为期60 d的投喂试验,比较了两种饲料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海带饲料投喂组大、中、小三种规格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69±0.04)、(0.87±0.05)和(0.99±0.02)%·d-1,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65±0.03)、(0.86±0.05)和(0.81±0.10)%·d-1。传统海带饲料投喂组小规格仿刺参的平均个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凝胶状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而两种饲料投喂组大、中规格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传统海带饲料可用于仿刺参海上筏式吊笼养殖生产,而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可作为传统海带饲料的辅助饲料。  相似文献   

4.
陈亚琴 《水产养殖》2007,28(4):19-20
目前国内刺参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养殖、潮间带养殖、浅海底播投石养殖、围网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箱养殖、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其中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最显著,发展潜力最大,已成为沿海地区的养殖热点。  相似文献   

5.
一、海区环境 海参筏式笼养要求水域环境与养殖扇贝一样,水深10米左右,海流、风浪较小。  相似文献   

6.
刺参在我国渤海湾、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均有分布。刺参养殖经济效益高,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是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刺参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潮间带养殖,海上筏式养殖和海区增殖等。2005~2008年,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指导下,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厉志伟、任勇等养殖户进行了潮下带刺参养殖试验,在木断改善养殖环境,改进养殖措施的前提下,投放量和产出效益也不断增加。现将其试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隶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槽手目、刺参科,是我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品质最佳的一种。因福建省闽东海域具冬季水温高、水质生态优良、人工养殖藻类丰富等资源优势,近几年刺参筏式吊笼养殖迅猛发展。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2010年全市刺参产量611t、2011年4652t、2012年11284t,估计2013年养殖近1.5亿头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8.
鲍海上筏式养殖是目前我省推广的一种养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鲍海上筏式养殖的海区、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与投苗时间的选择,养成管理中的养鲍密度调整,饵料投喂、清污除害、养殖水层调整等的技术要点,并对养殖鲍病害、赤潮灾害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剌参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地都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殖,基本采取虾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增养殖、潮间带垒石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等模式,在刺参混养方面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0.
海州湾浅海筏式刺参与鲍鱼混养,充分利用刺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浅海筏式鲍鱼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降低滤食性贝类养殖系统的自身污染,遏制水域的富营养化,可达到修复和优化浅海筏式养殖生态系统的目的,实现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腹足纲。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2.
海州湾浅海筏式刺参与鲍混养,能充分利用刺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浅海筏式鲍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降低滤食性贝类养殖系统的自身污染,遏制水域的富营养化,可达到修复和优化浅海筏式养殖生态系统的目的,实现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刺参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被列为“八珍”之一,在海参中最为名贵。营养价值极高。刺参在我国适宜于生长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是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国北方沿海养虾面积很大,约有几百万亩,由于虾池不断老化,养虾业呈下滑趋势,利用虾池养殖刺参、加适当的投入就能收到相当可观的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养殖对虾和虾池养殖文蛤之后又一养殖热点。在3~15米海域则是进行筏式和海底沉箱养殖刺参的优良区域。一、刺参养殖现状2003年我国干海参总产量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养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水平。但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筏式养殖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荣成市俚岛镇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基本摸清了皱纹盘鲍的生态习性以及在筏养条件下鲍的生长规律,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筏养10万头幼鲍,经3年养成,成活率达 80%以上,规格 6~8 cm,产量 3~4吨,产值150万元左右,纯益120万元,年亩纯益4万元以上,在我国北方筏式养鲍生产性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为我国北方筏式养鲍起…  相似文献   

15.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耀泉 《齐鲁渔业》1996,13(3):33-33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吴耀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贻贝、扇贝和牡蛎等贝类是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中扇贝养殖发展最快。随着筏式养殖面积的盲目扩大和养殖密度的过高,出现了养殖区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的现象。而...  相似文献   

16.
海参的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有斌 《齐鲁渔业》2008,25(5):29-30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海参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与国内海参消费持续增长,我国刺参养殖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尤其在烟台、威海、大连、青岛等地,刺参现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并持续引起各界业主广泛关注。因此,刺参种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养殖技术随之兴起。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对我国刺参养殖技术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刺参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Liao)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和中国北部沿海,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刺参是中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种类,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掀起刺参人工养殖热潮,目前刺参养殖已成为北方海洋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海参养殖(黄渤海沿岸的刺参池塘养殖)地域  相似文献   

19.
海州湾浅海筏式刺参与鲍混养,可充分利用刺参的摄食习性,清除混养鲍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聚集,降低滤食性贝类养殖系统的自身污染,遏制水域的富营养化,达到修复和优化浅海筏式养殖生态系统的目的,实现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庙岛海峡以东浅海养殖结构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烟台市庙岛海峡以东浅海筏式养殖的历史,现状以及大面积贝类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调整养殖海区、分层养殖、养捕海区兼顾,调整养殖品种,发展海底增养殖,推广先进养殖方法的措施。专家通讯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