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明确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最佳喷施时期及不同小麦品种对多效唑响应的差异,以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叶龄期喷施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抗倒性能小麦对多效唑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显著降低小麦株高、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节间充实度、小维管束个数和机械组织厚度,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指数,并且倒五叶期喷施效果最佳,其次为倒四叶期。在倒五叶期,与对照相比,多效唑对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节间长度的降幅分别为2.58%~6.45%、3.52%~10.18%和6.64%~24.16%,对节间充实度、小维管束个数和机械组织厚度的增幅分别为22.41%~109.49%、10.00%~16.98%和12.76%~49.85%。不同抗倒性能小麦品种对多效唑的响应与喷施时期有关,在倒五叶处理下,多效唑对中等抗倒型小麦品种的抗倒效果比抗倒伏型和易倒伏型小麦品种明显;而在倒四叶和倒三叶处理下,多效唑对易倒伏型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效果大。综合来看,倒五叶期喷施多效唑对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最佳,其次为倒四叶期;中等抗倒和易倒伏小麦品种喷施多效唑后小麦抗倒伏能力提升效果优于抗倒伏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化学调控剂对玉米自交系株高及穗上各节间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郑58和PH6WC为研究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赤霉素和乙烯利+油菜素内酯调节株高。结果表明,郑58在17片可见叶期,喷施200 mg/L赤霉素效果最佳,倒1节节间长度提升幅度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PH6WC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郑58在14片可见叶期,喷施100 mg/L乙烯利+0.1 mg/L油菜素内酯降低株高的效果最佳,倒2节至倒6节节间长度降低幅度均与对照达显著性差异;PH6WC在17片可见叶期,喷施200 mg/L乙烯利+0.1 mg/L油菜素内酯降低株高效果最佳,倒1节至倒6节节间长度降低幅度均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自交系对化控剂处理的最佳时期和浓度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对夏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第9展叶期喷施200、400、800 mg/L乙烯利,喷施清水作对照,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及可溶性糖、淀粉和激素含量,考种计产。结果表明,400 mg/L和800 mg/L乙烯利处理显著降低郑单958的单穗重和千粒重,同时降低灌浆后期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子粒中淀粉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单穗重及灌浆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合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激素含量变化分析,喷施高浓度乙烯利导致子粒中激素含量变化是子粒灌浆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减慢和千粒重下降。建议生产中用200 mg/L乙烯利为主要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喷施噻苯隆·敌草隆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无人机喷施棉花脱叶剂的效果,利用3WQF120-12型植保无人机在棉田开展了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与不同用量的乙烯利水剂及烷基乙基磺酸盐助剂混合喷雾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35 g·hm-2 噻苯隆·敌草隆时,添加乙烯利和助剂的处理对棉花的脱叶药效和吐絮药效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其中噻苯隆·敌草隆135 g·hm-2、乙烯利1 200 g·hm-2和助剂900 g·hm-2混合喷施,对棉花的脱叶及催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乙烯利、乙烯和温度影响香蕉的成熟作了研究鉴定.对Green Vavendish品种香蕉进行处理,在16℃、18℃和20℃下,用1000ppm及10000ppm乙烯利处理5分钟,1000ppm乙烯处理24小时或48小时.成熟期间,我们不但鉴定了果实的呼吸率,而且用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甜菜碱复配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玉614为试验材料,在玉米10叶展开时通过叶面喷施乙烯利和乙烯利-甜菜碱复配剂,研究甜菜碱(GB)对乙烯利喷施玉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可缓解乙烯利对株高、穗位高以及节间伸长的抑制效应,也能抑制乙烯利对叶绿素的降解;甜菜碱增强乙烯利对节间粗度的促进效应,可诱导玉米产生更多气生根,对玉米增产起到一定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雌性苎麻和雌雄同株异花苎麻为材料,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赤霉素,系统探讨其对不同性别苎麻的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使苎麻雄性化,而乙烯利使苎麻向雌性方向发展。喷施赤霉素和乙烯利可以提高苎麻产量,本试验中,两种激素50mg/L和100mg/L处理时,雌雄同株异花苎麻和雌性苎麻增产效果最好。赤霉素处理下雌雄同株异花苎麻和雌性苎麻纤维支数都降低。雌雄同株异花苎麻纤维支数随乙烯利处理浓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200mg/L处理最好,为2688支,雌性苎麻则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50mg/L处理下最优,为2463支。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化学杂交剂SQ-1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以5个品种(系)、3个喷施时期、3个喷施剂量的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SQ-1对小麦育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Q-1诱导参试品种(系)的相对不育率最高为98.7%~100%;在相对不育率达到95%~100%的处理中,各品种(系)的最高饱和授粉结实率达到71.7%~82.6%.适宜的喷施时期是主茎旗叶从倒2叶鞘伸出1/2时,多数品种的适宜剂量为2 000 mL/667 m2.喷施SQ-1可使小麦抽穗期延迟0~1 d,株高降低0~3.6 cm,倒2叶和倒3叶有轻度灼伤,百粒重平均比对照降低9.3%,种子发芽率平均比对照降低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杨旭辉 《作物研究》1991,5(3):39-39
试验设在本县唐市乡支子村。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肥力中上。供试品种82-1。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试验设0(不喷)、100ppm、150ppm、200ppm、250ppm、300ppm6个处理。多效唑系江苏生产,含量15%。每亩对水50kg,折算处理为每亩用药0、333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毒化学去雄剂PCZ的两种剂型PCZ—2和PCZ—4.于小麦主茎旗叶抽出时以4个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小麦自交结实率低于10%、异交结实率高于50%的浓度和剂量为:PCZ—2的浓度为0.5%.每有效穗用量为0.4、0.6和0.8ml以及浓度为0.6%.用量0.4ml;PCZ—4的浓度为0.5%.用量0.6ml1.2品种3个施用时期的试验表明.两剂型的最佳施药时期皆为主茎旗叶抽出时,不同品种对PCZ的敏感性有差异.PCZ比2000mg/kg乙烯利处理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在甘蔗分蘖期用200mg/L乙烯利对桂糖15号和新台糖1号进行叶面喷施,在处理后不同时期取样测定叶片的叶长、叶宽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乙烯利对甘蔗叶片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烯利处理后的一定时间内,叶片的生长先受抑制随后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酶、Ca2 -ATP酶、Mg2 -ATP酶等酶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提高,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则先提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无人机喷施不同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为集成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吐隆、瑞脱龙,搭配乙烯利,以清水为对照,用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方法分析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4个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4个处理间脱叶率、吐絮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各处理对产量构成因子及除短纤维指数外的其余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条件下,各处理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清水对照。可知,无人机喷施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2次条件下,棉花11个性状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3.
麦巨金微乳剂对小麦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化学调控剂麦巨金微乳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和拌种两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小麦形态、茎秆结构、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麦巨金微乳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茎秆抗倒能力.施用麦巨金微乳剂后小麦基部节间长度降低,而基部节间单位长度重量增加.抽穗后化控处理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均比对照高,并且在灌浆时差异显著.喷施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拌种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5 mL/10 kg拌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高16.6%.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喷施高山羊齿,浓度设定为:10 mg/L,50 mg/L,100 mg/L,150 mg/L,喷施清水为对照,探讨乙烯利、赤霉素对高山羊齿生长量及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喷施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赤霉素,高山羊齿的生长量都低于对照,而在对照中高山羊齿均无孢子出现,而喷施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赤霉素的高山羊齿的叶背均出现了孢子,且随着乙烯利和赤霉素浓度的增加,产孢率不断上升;乙烯利和赤霉素对于高山羊齿而言,会抑制其营养生长而促进其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浚单20为试验材料,通过拔节期不同的乙烯利喷施处理塑造不同的冠层结构,考察其对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隔带(以2行为一带)喷施乙烯利的处理(间喷处理)可以形成凹形冠层,在高密度条件下,凹形冠层比全矮冠层(全层喷施乙烯利,全喷处理)及常规冠层(全层喷水处理,对照)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间喷处理增加了群体内边行优势并改善了群体下层受光状态。研究认为,通过人为措施(如隔带化控和高矮品种带状间作)塑造凹形群体结构是进一步提高玉米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概况 1.用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据资料报导:用300ppm“4.5”浸种或沾秧根秧苗的叶色比对照浓绿,根数多3—4条,全株干重增加1.2~13.5%,正常年份,经处理的比对照增产5%以上。 2.用生长调节剂促、控秧苗生长。用浓度250ppm的乙烯利处理秧苗,喷施两次,秧苗素质得到改善,比对照矮10厘米,基部的宽度和干重明显增加,移栽后发根早、返青快、分蘖率提高,经处理的比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能力及两季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佳辐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于拔节初期叶面喷施多效唑、乙烯利和抗倒酯,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头季茎秆特性、力学指标及两季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甬优2640基部节间抗折力和植株抗推力最大,抗倒伏能力强;佳辐占基部节间最长,株高最高,倒伏指数高,抗倒伏能力最差;天优华占基部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介于前二者中间。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多效唑处理植株节间长、株高、茎壁厚与对照差异较小,增加了倒3节间(N3)茎粗和倒4节间(N4)和N3的抗折力,降低了N4和N3的倒伏指数;乙烯利处理则显著增加了N4长度,N3茎粗和株高,对茎壁厚没有明显影响, 增强了N3抗折力,降低了N3倒伏指数;抗倒酯处理缩短了N4、倒2节间(N2)长,降低株高,增加N3茎粗和N3、N2的茎壁厚度,增强了N4、N3的抗折力,降低了各节间的倒伏指数。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头季产量,多效唑和抗倒酯处理增加了再生季产量,乙烯利降低了再生季产量。分析产量构成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主要影响了总穗粒数,头季总穗粒数减少,再生季总穗粒数增加。天优华占和甬优2640两季总产量均较对照降低,佳辐占总产量多效唑和抗倒酯处理较对照增加,乙烯利处理较对照降低。【结论】抗倒酯处理增强了再生稻头季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而对两季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再生稻头季抗倒伏栽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鄂东植棉区棉花机械收获应用欣噻利脱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鄂东植棉区棉花机械收获脱叶剂田间应用效果,以冈早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脱叶剂欣噻利不同用量处理试验,进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和衣分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3水平(即一次性喷施欣噻利剂量为2.7 L/hm~2),其脱叶率、吐絮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产量高于其他用量和清水对照,但略低于常用药剂对照(噻苯隆+乙烯利)。可以在鄂东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六种浓度的乙烯利对初花期花生进行叶面喷施,定期观测其主要农艺、生理生化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叶片和植株物质积累量;100 mg/L和150 mg/L乙烯利处理能优化花生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表现为显著提高花生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增强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强了主根活力,降低花生叶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能提高植株的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但百果重和百仁重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 已有的研究表明,多效唑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有促进增产的,也有导致减产的.据叶自新等(1991)研究、多效唑在马铃薯上以20ppm喷施产量最高,大于100ppm即会导致明显减产.靳占忠等(1992)的研究表明,用150ppm多效唑在生长过旺的滩地马铃薯上喷施可以增产,而在植株生长较差的贫瘠地上,则会导致减产.以上两研究的喷施时期都是在植株盛蕾、开花期.为探讨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江浙一带马铃薯喷施的效果,课题组实施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