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用运输车离合器、制动器大都采用液压传动装置。机手更换或修复总分泵后,首先要排除管内的空气。由于工作环境狭窄,所以给修理工排气带来了不便,容易将刹车油溅入眼内。为此,下面结合工作实践,简要谈谈防止刹车油溅入眼内的方法和刹车油溅入眼内的处理方法。1.预防刹车油溅入  相似文献   

2.
一台1065B1联合收获机割小麦时,离合器出现分离不彻底、挂挡困难等故障,此时左右刹车仍起作用。机手怀疑是离合器制动液压系统进了空气,经排气后不见效。向驾驶室右侧小油箱加满七号汽车刹车油后,暂时容易挂挡、换挡,但进地工作换过几次挡后,又发生以上现象。小油箱中的刹车油是先到刹车泵总  相似文献   

3.
系存在空气时,会给车辆运行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此时,若按传统的方法排除则需要2个人的配合,一个人坐在驾驶室连续不停地踩下制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另一个人在车轮下逐个拧松放气螺栓进行排气。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还浪费刹车油。现介绍一种排除空气的简单方法:准备1支医用注射器,将总泵上的储油杯盖打开,用注射器伸入储油杯并抽满油液;然后拧开分泵放气孔螺栓,从分泵向总泵注射油液;当储油杯内出现的气泡翻液后,拧紧放气孔螺栓,即可排除空气。按照离总泵从远到近的顺序,依次将各相应液压通道的气体排尽为止。这种方法不仅速度快,节省油液,…  相似文献   

4.
1.液压制动系统的排气当踏下制动踏板.感到松软无力但有反弹力而制动不灵时,这是系统中进了空气.排气方法;先往制动液补偿容器中加控制动液达到正常液面高度,再将排气软管插到制动油缸的排气螺栓上,软管另一端通往装有制动液的瓶子内,把排气螺栓拧松半圈,踩下制动踏板再缓慢抬起,直到瓶中无气泡升起时.再慢慢踩下踏板,拧紧排气螺栓.按上法将4个制动油缸的空气排完之后,再用同样方法排除制动转换开关内的空气.2.液压制动系的技术调鳖(丑)因路板自由行程调整脚制动总系的活空与推七间隙为lmm.反映到用板上的行程为8-10mm,…  相似文献   

5.
1.制动油路进空气 液压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总泵、分泵、制动器、双向自封快速接头、储油缸及管路等组成。这种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或者在油管破裂和更换制动油液时,空气会进入输油管道。空气一旦进入输油管道,便会使制动失灵,故应及时将其排除。排除方法如下: (1) 将各制动分泵放气螺钉及护罩擦洗干净,然后拧下放气螺钉  相似文献   

6.
液压式制动系,当制动液高度低于规定时,应添加制动液;当踏下制动踏板感到既轻又软且刹不住车时,表明制动系内有了空气。其排除空气的方法是: 1.加足制动液,并连续踏制动板,使制动液充入分泵。 2.按照先远后近顺序(即右后轮、左后轮、右前轮、左前轮的顺序)逐个放出分泵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7.
联合收割机液压转向系统一般都是独立的工作系统,由液压泵、方向机、液压缸等部分组成。液压转向系统的故障排除步骤是:先检查油箱油位、油液清洁程度;然后分别检查转向液压缸、转向机的进回油情况,以确诊故障发生部位。检修完成后,液压系统要排气,未进行排气不要启动发动机。大量的气泡接触到转子泵将会使转向盘自动旋转。排气时向左、右迅速旋转转向盘,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到另一个极限位置。这样反复操作直到油箱内无气泡为止。下面就联合收割机液压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排除进行分析与检修。1.转向太沉转向太沉的故障直接反应在液压缸上,也就…  相似文献   

8.
农用运输车 (带有液刹的 )在踩下制动踏板时 ,如感到软绵无力或有明显的弹性反应 ,就表明液压管道中有空气 ,这将使制动效能明显降低。怎样排除空气 ,使液压装置恢复正常性能呢 ?下面就谈一下具体做法。排除空气时最好把车开到地沟上停稳 ,用木板或石头把前后轮垫住 ,使其不能移动。整个排除过程需两个人配合进行。1 擦干净总泵的加液口 ,旋开螺塞 ,加入制动液至充满为止。2 从离总泵最远的一个分泵开始 ,旋开泵外面放气螺盖 ,另以带有橡皮管的特制接头旋入 ,并将橡皮管另一端浸入盛有制动液的容器中。注意 ,要用透明容器。3 一人在驾驶室…  相似文献   

9.
有的农用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机车使用时间的增加,制动从有效到制动无力,到后来以致制动无效。经检查,制动管内有大量气泡存在,排除管内气泡后,制动有效,但使用一段时间,故障重现,这样,反复排除管内空气使用,故障总是不能排除。无奈,换上新的总泵、分泵等配件,再检查各液压油管接头密封良好,油管也没有破裂漏油现象,但机车使用不久,故障仍旧,制动失效。驾驶员及修理工为此大  相似文献   

10.
<正>1有效进行检查维修第一,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会受到震动冲击和负荷不均等方面的影响,由此极易导致部件之间连接的螺栓松动,从而对机车的使用寿命与顺利运行产生影响。于是,在拖拉机工作前后要及时检修紧固;对气门间隙和减压间隙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轮胎的充气量科学、合理,防止产生轮胎爆裂等问题。第二,关于机车产生的制动失灵问题,要先整体检查液压制动的总泵以及分泵,彻底排出制动管路内的空气后,再检查是否需要更换刹车油;调整和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两级中开泵双吸叶轮所受径向力,基于SST k-ω模型分别对原型泵和加入隔板后的两级中开泵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泵外特性、螺旋形压水室和双吸叶轮截面上的静压分布及作用在双吸叶轮上的径向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与数值计算外特性曲线趋势一致,表明建立的两级中开泵计算模型是可靠的;级间流道内隔板结构对二级压水室内部的静压影响不大,而双吸叶轮内部静压变化比较明显;隔板对外特性影响比较明显,加入隔板后扬程提高了9%~16%,效率最高增幅约为5%;在一个周期内不同工况下,叶轮所受径向力呈明显的规律性分布,即十角星分布,说明叶轮上径向力矢量分布跟叶轮与蜗壳的动静干涉作用相关;两级中开泵在0.6倍设计工况下径向力最小但不为0,在设计工况下有隔板结构的两级中开泵双吸叶轮所受径向力小于原型泵.  相似文献   

12.
1.制动失灵。 一辆新购的三轮农用运输车,使用不久,制动性能逐渐减弱,最后制动失效,检查刹车油管,发现里面有大量气泡,排除气泡后,制动性能有所恢复,可工作时间不长,制动又失效了。拆机检查制动总泵、分泵,均没有发现故障原因,检查刹车油  相似文献   

13.
有数台农用运输车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制动从有效到无力,以致于无效。经检查,制动管内有大量气泡,管内气泡排除后制动有效,但使用一段时间故障又重现,这样反复排除管内空气,故障总是不能排除。无奈,换用新总泵、分泵等,但使用不久制动仍然失效。驾驶员及修理工为此大伤脑筋,弄不清故障原因所在。 其实,故障原因很简单,经笔者检查,发现制动油管距排气管太近,把制动油管距排气管  相似文献   

14.
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是工作部件装在担架式的机架上,作业时由人抬着在田间转移的小型机动喷雾机。它的特点是喷射压力高、射程远、喷量大,可以在小田块里进行作业和转移。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 1.液泵无排液量或排液不足。故障原因有:①新的液泵或有一段时间不用的液泵,因空气在里面  相似文献   

15.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液压机构常见故障主要有:割台升不起,中立位置停不住。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1)液压油不干净。更换干净的液压油,清洗滤清器和油箱。(2)油箱内液压油量不足。添加液压油,加到油箱容积的2/3以上。(3)液压油管泄漏。主要是液压油管损坏或液压油管接头密封不好,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杜绝漏油。(4)液压油泵磨损,密封件不密封。液压油泵磨损和密封件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5)油路中有空气。油箱换油后或液压油量不足时,油路中会进入空气,导致割台升不起的现象,这时需要排除空气。排气的方法:把液压泵出油口油管接…  相似文献   

16.
一、真空泵不工作或有严重噪声产生原因:1、电源缺相或熔断器断路2、真空泵反转3、IC主接触点接触不良4、ISJ常闭触点不良排除方法:1、检查电源进线或换熔芯2、电源换相3、调整或换新二、有电源整机不动作产生原因:1、电压过低,保险丝烧断,或空气开关跳开;2、泵卡死,或因为泵电机启动困难(气温过低,泵油太稠):3、在电源指示灯亮时,行程开关错位或急停开关处于急停状4、真空时间延时器时间延时不够排除方法:1、特别是220V交流(单相)型机时.一定要解决使用低电压低的问题,一般不能在负荷时低于190V;2、检查泵是否有机械卡死情况,并同时注意检查是否是由于气温太低造成的油阻塞或是电机接线的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空气进入农用运输车的液压制动系以后,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故在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的压力难以相应提高,从而使制动效能大为降低。所以,一旦空气进入液压制动系内,就必须及时彻底排除掉。1.判断方法如果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感觉软绵无力,有明显的回弹反应,而且刹不住车时,则说明液压制动系中有空气进入。2.排除顺序排除空气时应遵循“先远后近,先下后上”的原则,即从距离总泵最远的车轮开始,按“右后轮→左后轮→右前轮→左前轮”的顺序进行。但是,对于装有真空增压器的液压制动系来说,应首先打开真空增压器上离总泵最…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气压制动器在制动中常会出现轻踩制动踏板后 ,车轮突然抱死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1 )在制动回路中 ,储气罐气压在制动后低于0 .45~ 0 .5 MPa,因此导致制动弹簧产生作用 ,丧失随动作用而产生突然抱死。( 2 )制动时 ,制动总泵及继动阀的进、排气不通畅。如气罐有污水、总泵内太脏、阀门卡滞、橡胶件变形等。这些都会引起总泵、继动阀内平衡膜片和平衡气室工作性能丧失 ,既使输入控制压力是渐进的 ,但输出压力也可能是突变的。这就产生了制动气室内压力剧变 ,从而导致突然抱死。( 3)手控制动阀及快放阀的进排气不通畅。( …  相似文献   

19.
双蜗壳可减小离心泵的叶轮径向力,但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不合理的隔板设计会导致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在原设计工况点处的扬程、效率分别相对下降21.8%和41.3%,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隔板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取隔板起始位置、曲线方程中的常数、蜗壳第Ⅷ断面至隔板末端的长度3个参数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两个水平,制定L (2 )标准正交试验,并对每一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隔板起始位置(因素A)对泵的水力性能和径向力影响最为显著.由正交试验得到隔板的最优方案,并对其构成的双蜗壳泵进行内部流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隔板应为隔板起始位置旋转至与蜗壳隔舌成180°对称结构、曲线方程中的常数为蜗壳基圆半径、隔板终止位置与隔舌处于同一铅直线,由此隔板构成的双蜗壳泵在保持泵原有的水力性能的同时,平均削减1/2的叶轮径向力.  相似文献   

20.
双蜗壳式双吸泵隔板结构对叶轮径向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单、双蜗壳式双吸泵10个工况点进行全三维流道的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发现由于双蜗壳式泵内部隔板设计不合理,导致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在原设计工况点的扬程、效率分别相对下降了21.8%和41.3%.依据双蜗壳设计基本原理,对隔板结构提出3种改进方案,利用雷诺时均方法( RANS)和SSTk -ω湍流模型对每一方案进行全三维流道的定常数值模拟.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2号双蜗壳泵既保持了泵原有的水力性能,又能够有效地减小叶轮径向力,因此得到双蜗壳式双吸泵中隔板结构的最优设计模型:起始位置为隔舌绕基圆旋转180°、曲线方程为对数螺旋线、终止位置为隔板起始点旋转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