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降温防暑纵向通风降温多适用于密闭式鸡舍。在鸡舍一端安装抽风机,另一端设置进气口,使整个鸡舍形成空气流通的巷道,让空气从鸡群上方20~25厘米处通过。当风速达到0.5~1.0米/秒时,可以使鸡舍内温度下降2—3℃。  相似文献   

2.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对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纵向通风湿帘降温鸡舍为对象,通过实测数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保证鸡舍降温效果时(≤28℃),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大小和鸡舍适宜长度。经过研究推导出纵向通风湿帘降温系统鸡舍最小通风量参数[m3/(kg·h)]为Ve=2.6(2T0-28-T1)/ρj(28-T1)+15.38/(28-T1),鸡舍一次换气时间(s)为A=845H(28-T1)/(2T0-28-T1+7.3ρj);结果表明:当一端山墙安装湿帘,另一端山墙安装风机时,鸡舍长度以45~60m为宜,不宜超过80m;当环境温度为32~35℃、湿度为50%~60%时,鸡舍最小通风量为4.1~9.2m3/(kg·h);当外界环境温度大于35℃、湿度大于60%时,要求鸡舍排风口温度低于28℃,采用湿帘降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产蛋鸡最适宜的鸡舍温度范围为18.3~23.9℃,通常产蛋量在温度达26.7℃时开始下降,蛋的大小在温度超过23.9℃时开始减小,饲料利用率在超过15 6℃就会降低.防止高温对蛋鸡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目前虽没有发现一种廉价而且完善的方法来克服,但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建筑鸡舍时,安装通风排气装置.重庆市为解决“吃蛋难”的问题,从1989~1991年在全市兴建了10余个简易蛋鸡场,虽对鸡舍的建筑进行了统一的设计,但对鸡舍内风机的安装未作统一的安排,各鸡场各自安装,效果不一,为解决夏季高温对蛋鸡的影响这一难题,在调查实测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机安装的改进措施,供同行参考.1 风机安装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一、把好13关1.通风关。如夏季天气炎热且降雨较多使鸡舍内潮湿闷热、异味较强,进而为多种病原体及昆虫提供了较好的滋生和繁殖条件,所以夏季应通过搞好通风工作,将鸡舍内的不良气体和多余的水分排出。2.降温关。蛋鸡最佳产蛋温度为18~25℃,最高不超过28℃,超过30℃时产蛋率就会明显下降甚至中暑,所以应通过遮阳减少辐射和通风加快蒸发、制冷,降低鸡舍内温度,有条件的必要时用空调降温。  相似文献   

5.
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1.1防寒防湿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  相似文献   

6.
一 鸡舍设计科学合理 种鸡场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利于通风、排水,避开野鸟集中和居民较多的地方。在鸡场建造中,必须考虑鸡舍进风口和风机之间的合理比例。 1 建造标准养殖场 采用全封闭鸡舍。在过去的鸡舍建造中,基本上使用自然通风,这在夏季和冬季对鸡群的生长极为不利。现代化鸡舍,鸡舍的通风都采用隧道式通风(纵向通风)。即风从鸡舍前端进风口进,从另一端的出风口出,这样有利于整栋鸡舍空气交换。 2 通风时保持鸡舍内温度一致科学的通风就是保证在通风过程中鸡舍的温度一致,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很容易出现鸡舍前端温度低、风机目温度高,保持一致温度对均匀度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1创造适宜的舍温条件 夏季可通过设置隔热层喷水降温通风降温等方法给蛋鸡创造优良的生产环境。可在鸡舍的房顶上覆盖一层湿草席,或加盖一层低价石棉瓦做隔热层。用白色涂料或石灰,将鸡舍向阳面的墙壁及其顶部涂自,以降低鸡舍温度:在气温超过32℃时,  相似文献   

8.
蛋鸡舍安装新研制的风机和喷头进行纵向通风和喷雾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把鸡舍内温度降低3~5℃,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1.1防寒防湿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  相似文献   

10.
一搞好防暑降温 1舍内降温 开放式鸡舍应安装吊扇,加速空气流动降温;密闭式鸡舍可采用纵向通风法降温,即在鸡舍前门设置进风口,后门设置排风口,依舍内空间大小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扇,增强对流散热效果。注意通风时将两侧窗户关闭,使舍内任何部位均能感觉到凉风拂面。还可在进风处设置水帘.使外界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  相似文献   

11.
鸡没有汗腺 ,全身覆盖丰满的羽毛 ,散热能力差 ,因此夏季管理的关键是防暑降温 ,促进食欲。鸡的适宜产蛋温度是 1 3~ 2 0℃ ,2 5℃表现出产蛋率降低 ,超过 2 7℃时 ,鸡饮水增多 ,采食量减少 ,当气温达到 3 0℃时产蛋率显著降低 ,蛋壳变薄。为此 ,笔者介绍以下防暑降温方法。(1 )减少鸡受到的辐射热和反射热。为防止阳光直射 ,可在鸡舍四周植树或搭凉棚遮荫 ,但不要影响通风 ;为防止地面裸露 ,以减少反射热 ,在鸡舍周围最好种植牧草或草坪 ;屋顶喷水 ,可使舍温降低 5~ 1 0℃。(2 )加大鸡舍内的换气量和气流速度。当气温高时 ,加大换气量舍…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育雏期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这里的温度不止是鸡舍的环境温度,同时还包括垫料温度,不论是地面育雏还是网上育雏要求进鸡时鸡舍温度至少应该在31℃~32℃,垫料温度至少应该在2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1防暑降温鸡舍安装风机、水帘,可有效降低舍内温度。要合理设计风机的位置,采取负压纵向通风方式,风力大,通风效果较好。采用机械通风的鸡舍,把风机全部打开,如果鸡舍过长,可在鸡舍中间安装接力电扇。注意通风时,两侧门窗关闭。进风口处悬挂湿麻袋、稻草帘等,有条件的设置水帘或循环帘。安装  相似文献   

14.
1 防寒保暖 鸡的产蛋适宜温度为13~20℃,高于25℃或低于5℃产蛋率都会明显下降.冬季如果舍内低温时间过长,鸡体抵抗力明显降低,不仅影响产蛋率还会导致发病.因此,应做好鸡舍的保温御寒工作.入冬前应整修鸡舍的墙壁和门窗以防漏风;舍温过低时,应采用火墙、过舍炉筒、暖气等供热方式给鸡舍升温.开放式鸡舍要将迎风面的窗户关严,上午9时后将向阳面的窗户打开,使阳光照射以调节温度;下午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关好门窗;夜晚门窗要增加草帘或塑料薄膜保温,以防贼风入侵.密闭式鸡舍要适当减少通风,并适当增加舍内鸡群的密度,以提高舍内温度,从而保证蛋鸡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15.
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善舍内外环境,以减轻热应激的程度 1.1加强通风 良好的通风是保证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对于密闭式鸡舍,最好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纵向通风鸡舍内气流分布均匀,基本不出现气流死角,新鲜空气能较充分地利用,气流速度较高,一般在0.5米/秒以上,有利于鸡体散热。对于开放式鸡舍,当舍温超过27℃时,可将鸡舍所有门窗全部打开,让横向气流穿过鸡舍,可取得较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鸡舍最佳舍温为12.8—29.4℃。据32年气象资料统计,杭州夏季最高温度为40.5℃,日平均30℃以上的有70.56天。高温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防暑降温已成为夏季最重要的管理措施。通常采用的增加通风量的降温方法,在外界气温超过鸡体最适气温上限29.4℃时,并不能有效地改善鸡舍环境。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目前最新、最有效的降温措施之一,在高温低湿地区降温辐度可达15℃以上。为了探求该系统在我市及其它高温高湿地区的降温程度,杭州近江种鸡场将原横向通风密闭鸡舍改建为配以湿帘的纵向通风密闭鸡舍,经91年夏季使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防寒保暖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6~18℃,16~24℃时,蛋鸡产蛋率较高。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零下10℃时停产,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所以适宜的鸡舍温度是提高母鸡冬季产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是鸡舍或者鸡群通风管理的过渡性季节。很多地方白天的气温可能高达27~28℃或者更高.然而到了夜晚温度经常会下降到10℃以下.这种15~20℃以上的温度波动常常使家禽管理人员感到这样的季节条件要想管理好鸡舍通风确实比较棘手。而且。这样的昼夜温差变化也会在其它季节经常出现,特别是在南方某些地区冬季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9.
1 抓好"三降" 1.1 降温 即降低鸡舍温度.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舍.这种方法可使舍温降低4~5℃,保持降温时间6~8h,当舍温超过30℃时,可用高低雾量旋转嘴喷雾器,向房顶或鸡体直接喷凉水,每2~3h喷1次,可使鸡舍温度降低6~8℃.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的肉鸡饲养普遍采用了纵向通风这一形式。正如它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这一系统是将鸡舍看作一个过道(见图1)。将鸡舍的通风方式改为纵向通风是相当简单的。鸡舍通常都是长方形的,天花板高度不超过3米。只要将鸡舍边墙的进风口全部关闭,在鸡舍一端山墙安装一组大容量排风机,而在另一端山墙安装(设置)进风口,于是整幢鸡舍的纵向就形成了一个隧道引导着气流吹过鸡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