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油菜种皮的结构和细胞壁成分,借助扫描电镜和倒置生物显微镜对种皮表面和横断面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显微化学鉴别法和红外光谱分析法鉴定种皮细胞壁成分。结果表明,油菜种皮表面纹饰为网 穴型,网眼由不规则的管状多边形组成;种皮横断面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层、栅栏层和糊粉层;靠近种脐处种皮内有白色薄膜,栅栏层和糊粉层结构均逐渐变窄直至消失,种脐处种皮由两层致密结构组成。油菜品种浙双3号的种皮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木质素、色素、角质、蛋白质、果胶和脂类等成分。  相似文献   

2.
<正> 自 Guha 和 Maheshwari 获得曼陀罗(Daturainnoxia)花粉单倍体植株后,在甘兰型油菜(Brassica napus)和白菜型油菜(B.Campesris)中已有报道,由于花药植株形成频率在甘兰型油菜中尤低,据Wenzel 等人的报道,仅在万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3.
大花四照花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种皮和胚乳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种皮、胚乳对大花四照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解除休眠处理后大花四照花种子为材料,开展了种皮透水性试验,并分别对其种皮和胚乳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表明:大花四照花种皮存在透水性障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种皮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层、栅栏层、薄壁细胞层以及纤维细胞层。表皮层由多层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组成。栅栏层则由单层紧密排列的长柱状大石细胞构成,栅栏层可能是阻碍种子吸水的主要原因。酸蚀和低温层积对种皮结构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低温层积处理能破坏种皮表层结构,同时还能改变内部栅栏层细胞结构,种子低温层积90 d后,种皮出现裂缝直达内部薄壁细胞层。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低温层积过程中,胚乳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质不断降解,细胞内物质代谢速度逐渐加快,低温层积90 d,营养物质基本降解,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相继出现,种子休眠解除。浓硫酸酸蚀能加快大花四照花种皮结构的改变和胚乳细胞内物质代谢,促进该种子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4.
埃塞俄比亚芥黄种皮性状向甘蓝型油菜的转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甘蓝型油菜黄褐籽品系3-63-4-5-1与埃塞俄比亚芥黄籽品种Dodolla种间杂交组合选得甘蓝型油菜黄籽新种质91I1045。种子形态1种皮解剖结构、农艺及品质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1I1045具有埃塞俄比亚芥亲本Dodolla的某些典型性状特性。其种子呈椭圆形,种皮结构中表皮、亚表皮细胞发育良好,栅栏层细胞结构整齐,排列紧密;植株分枝性强,一次分枝18个,二次分枝34个;单株角果多,平均为  相似文献   

5.
果实韧皮部卸载主要集中在果肉上,种皮韧皮部卸载仅在核桃上有所报道,而关于种皮不同发育时期组织结构的观察未见报道。通过对桃种皮进行半薄切片和透射电镜处理方式,观察了早、中、晚3个时期桃种皮各层的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发育变化情况。对其维管束结构观察,发现SE/CC复合体与韧皮部周围薄壁细胞间胞间连丝发达,可以初步推断桃种皮糖卸载以共质体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6.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分三层,外表皮是一层厚壁细胞,中间层为若干层薄壁细胞,内表皮为一层薄壁细胞.种皮色素物质主要分布在1~2层表皮细胞内.种皮颜色是决定花生商品和保健价值的重要性状.本文主要对花生种皮颜色类型、不同颜色种皮的营养功效、种皮发育进程中的色泽变化和色素沉积、种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种皮、胚乳对大花四照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解除休眠处理后大花四照花种子为材料,开展了种皮透水性试验,并分别对其种皮和胚乳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表明:大花四照花种皮存在透水性障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种皮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层、栅栏层、薄壁细胞层以及纤维细胞层。表皮层由多层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组成。栅栏层则由单层紧密排列的长柱状大石细胞构成,栅栏层可能是阻碍种子吸水的主要原因。酸蚀和低温层积对种皮结构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低温层积处理能破坏种皮表层结构,同时还能改变内部栅栏层细胞结构,种子低温层积90 d后,种皮出现裂缝直达内部薄壁细胞层。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低温层积过程中,胚乳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质不断降解,细胞内物质代谢速度逐渐加快,低温层积90 d,营养物质基本降解,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相继出现,种子休眠解除。浓硫酸酸蚀能加快大花四照花种皮结构的改变和胚乳细胞内物质代谢,促进该种子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8.
油菜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食用油,因而不断提高油菜籽中的含油量是油菜育种的主要目的。近年来,国内外(1)(2)(3)(4)都很重视采用指示性状(即黄色种皮),作为选育高含油量的新品种的一种手段。据加拿大研究(2)白菜型的黄籽油菜,具有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也高、纤维素含量少的特点,并提出1982年实现油菜品种黄籽化的育种目标(1)。1675年春季我们在甘兰型油菜中发现黄籽油菜(4)后,连续五年(1976-80年)进行系统研究,1980年春收后考种分析。己  相似文献   

9.
1.油菜种子油菜有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三种类型,当前我国生产上主要推广甘蓝型油菜。成熟的油菜种子由于种皮积累原花色素等色素物质,种子呈现黑褐色。油菜种子的胚由合子发育形成,在开花后25~30天完成体积增大后,开始积累油分等贮藏物质,正常发育成熟的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种子萌发后产生新一代植株。  相似文献   

10.
苦参种子硬实性的组织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实是种子常见的休眠类型之一,制约种子的种质创新利用。为研究硬实性的解剖结构,对不同种源的苦参种子的硬实率进行统计,利用石蜡切片法制作苦参种子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种皮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苦参种子具有很高的硬实率,高达93%;苦参种子由种皮、种脐及子叶等结构组成;种皮由角质层、栅栏组织、骨状石细胞、厚壁细胞以及薄壁细胞等组成,种皮结构较复杂,具有典型的豆科种皮结构特征;种脐部位由珠柄残余物和维管系统等组成;苦参子叶富含大量的淀粉粒。并且随着种子的发育,种皮的厚度不断增加,栅栏组织在种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这一特征可能是造成苦参硬实的原因之一。不同发育时期苦参种子解剖结构的观察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苦参种子硬实性的形成机制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自1948年开始在疏菜上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以来,目前国内外十字花科疏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自交不亲和系杂种。日本学者治田辰夫(1958)分析了甘兰和大白菜一些品种中一对不亲和基因问的四种遗传类型,进一步推动了自交不亲和性遗传的研究。饲用甘兰型油菜(B.napus·L·)自交不亲和性对自交亲和性通常是显性(Mackay,1976、1977)。在油用甘兰型油菜中,瑞典Olsson(1960),从欧洲油菜(B.napus,L.)分离出自交不亲和后代。在籽用油菜中,要育成隐性的自交不亲和系以及解决剥蕾繁殖自交不亲和系费工较多的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对甘兰型自交不亲和系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合欢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及种皮微形态与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光暗交替(8h/16h)、全光照、全黑暗及70,85,100℃热水浸种处理合欢硬实种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探讨合欢硬实种子萌发特性与种皮微形态及结构特征的关系,为合欢种苗的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合欢种皮对种子的吸胀作用具有明显的机械障碍作用;交替光照和70℃热水浸泡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8.9%;引起合欢种皮不透性的部位可能与种皮表层、栅栏层、骨状石细胞层均有关系,合欢种子硬实现象可能与种皮无深度裂隙有关;合欢种皮侧缘厚壁(薄壁)细胞层中有维管束,它为种皮的发育提供水分与营养。  相似文献   

13.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 2、L 4、L 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2种色素黑色素、花色素含量都是前期低、后期高,其中SOD、POD和CAT于花后41~48d达峰值,黑色素于开花41d后突然升高,花色素于花后27d逐渐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素与SOD、POD达极显著负相关,与CAT达显著负相关;花色素与SOD、POD、CAT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收获前7d用1 g/L V c处理大田植株,发现甘蓝型油菜种皮SOD、POD、CAT活性增强,而黑色素、花色素含量下降。由此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影响种皮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优质甘兰型春油菜主要在川水,浅山地区种植。在脑山地区不能正常成熟。通过试验甘兰型早熟春油菜新品种,使它成为替代部分白菜型小油菜的理想品种。同时也是适合一些甘兰型油菜不能完全成熟的地区种植。从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2、L4、L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2种色素黑色紊、花色素含量都是前期低、后期高,其中SOD、POD和CAT于花后41~48d达峰值,黑色素于开花41d后突然升高,花色素于花后27d逐渐升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素与SOD、POD达极显著负相关,与CAT达显著负相关;花色素与SOD、POD、CAT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收获前7d用1g/L Vc处理大田植株,发现甘蓝型油菜种皮SOD、POD、CAT活性增强,而黑色索、花色素含量下降。由此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影响种皮色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技术,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万寿菊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显微结构和不同颜色舌状花发育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万寿菊营养器官结构表现出双子叶植物结构特点,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木质部为多原型,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茎由表皮、皮层、木质部、韧皮部和髓组成;叶由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组成。(2)万寿菊舌状花的结构由上表皮、下表皮和中层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细胞无气孔,上表皮细胞呈圆锥型凸起,中层组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与成熟叶片比较差异显著。(3)深橙色万寿菊品种‘猩红色’舌状花的上表皮、下表皮和中层组织均有明显的橙色色素分布,淡黄色品种‘非洲菊’舌状花上、下表皮细胞没有发现明显的色素积累,中层组织有颜色很浅的色素分布,表明花色色素可以分布于万寿菊舌状花的全部组织细胞中。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舌状花上表皮及中层细胞形状发生了改变,推测此变化可能是花色变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主要有萝卜胞质不育型、波里玛胞质不育型、nap胞质不育型、陕2A胞质不育型及其他胞质不育型.尚未见报道以榨菜胞质不育型育成的甘兰型细胞质不育系.本研究利用榨菜不育材料为胞质不育源,以甘兰型油菜为受体,经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初步育成具有榨菜不育胞质的甘兰型油菜细胞质不育系"93-12A",经花期镜检及田间鉴定,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相似文献   

18.
甘兰型油茶(B.napus)品种间杂种优势十分显著,据我们研究(1978),杂种在株高、主茎节数,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千粒重以及每亩产量和含油量等性状方面多数表现超亲优势,杂种产量与两亲平均对比优势率为17.16%,与较高亲本对比优势率为4.88%。国内外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报道。但对甘兰型油菜不同杂种组合的优势比较,则以往研究不多。日本志贺敏夫(1976)共研究62个杂种组合,根据亲本品种的来源将这些组合分为三类:欧洲×欧洲、欧洲×日本、日本×日本。结果以欧洲×日本杂种组合优势最强。但在另一些报告中所提出的甘兰型油菜品种间杂种强优势组合往往是同一来源的组合。如苏联(1972)对127个甘兰型油菜品种间杂种组合的比较,其中8个强优势组合都是欧洲×欧洲,优势最强的组合为Lembke 04×(德国品种×苏联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一、油菜的近缘植物新疆的油菜是指十字花科(Crucifereae)、芸苔属(Brassica)中的油菜(B.campe-stris L.)、芥菜[芥菜型油菜B.juncea(L.)Czern]和甘兰(甘兰型油菜B.clevacea L.)等三个种的可供油用的品种,其中尤以芥菜型油菜栽培的最广,本种在昭苏有野生者,生于草原和农区的田边、地埂,野油菜与栽培的芥菜型油菜的主要区别是:植株多毛,角果果瓣背面有3条明显凸出的脉纹以及落粒性强等特征。当地农民在收获油菜的同时,也收割野油菜用于榨油。二、芝麻菜(Eruca sativa Lam) 芝麻菜隶属于十字花科、芝麻菜属,在南疆的部分地区有少量栽培,维吾尔族叫做蚱虹。此外全疆各地均有野生者,生于农区的田野,特别是在胡麻田里最多,有时竟分不出何  相似文献   

20.
油菜籽的黄色种皮是一个高含油量的标志性状, 黄色愈淡, 含油率愈高.以黄色种皮为指示性状选育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品种,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如瑞典育成一个双低白菜型黄籽油菜品种.而甘蓝型油菜籽的种皮是黑、褐等深色,没有黄色种皮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华中农业大学的刘后利先生等,在国内首次发现并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华黄1号.由此兴起了国内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选育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