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常春油麻藤等3种藤本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为对比材料,比较分析常春油麻藤的抗旱性。研究表明,随着PEG 6000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藤本的叶片含水量和失水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指标数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重度胁迫下,常春油麻藤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扶芳藤和常春藤,而细胞膜透性却上升幅度不大。3种被测藤本中抗旱性排序为:扶芳藤〉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主要通过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和保护酶活性来抵抗干旱胁迫,保护细胞膜结构,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2.
低温胁迫对6种彩叶藤本植物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引种彩叶藤本植物抗寒适应性,以1年生离体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处理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 和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6种藤本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有所增加,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6种藤本植物半致死温度(LT50);不同低温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低温胁迫叶片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大于对照;金边扶芳藤和金边常春藤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而其他4种藤本植物的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低温胁迫的6种藤本植物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根据隶属函数法,求出隶属函数值,判定6种彩叶藤本植物抗寒性强弱的排序为:金边常春藤>金边扶芳藤>银边扶芳藤>花叶扶芳藤>花叶蔓长春>金脉忍冬.  相似文献   

3.
皂角苗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皂角Gleditsia sinensis的一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控水干旱处理,并测定皂角的各个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降后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相对电导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干旱胁迫下,POD活性与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密切.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皂角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可能与POD、CAT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4核桃品种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辉、香玲、鲁光和元林4个核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其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值,与各自对照差异显著(P〈0.05)。丰辉和香玲2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中度干旱胁迫时出现最大值,元林和鲁光的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大麦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抗旱性差异的大麦品种为材料,用浓度水平为0%、5%、10%、15%、20%(w/v)PEG8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抗旱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抗旱性评价与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PEG8000是较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浓度,抗旱性强弱排序为Z037P017Q-1>Z182U038V>Z039P046Q>Z027S078T。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大麦种质资源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四种葡萄砧木抗旱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种一年生葡萄(Vitis vinifera)砧木1103P、5BB、SO4、3309C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干旱胁迫下葡萄砧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葡萄砧木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总糖上升的幅度大;叶绿素随干旱胁迫的加重迅速分解,抗旱性强的品种其下降速度较慢;抗旱性强的砧木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幅度大,而后下降速度慢;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也随干旱胁迫的加重而增加。4个葡萄砧木品种抗旱性从强到弱为1103P、5BB、3309C、SO4。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3种宿根花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常见宿根花卉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控水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表明,干旱胁迫至12d,千屈菜生长受严重抑制,婆婆纳、鼠尾草较轻。3种宿根花卉土壤容积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幅度基本一致。鼠尾草SOD活性0~6d呈上升趋势且6d达最大值,6~12d呈下降趋势;婆婆纳、千屈菜SOD活性3d达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3种宿根花卉Pro含量随干旱胁迫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胁迫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婆婆纳和鼠尾草随干旱胁迫叶片MDA含量增加,千屈菜则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3种宿根花卉抗旱性强弱为:鼠尾草>婆婆纳>千屈菜。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比较干旱胁迫对2种抗旱性不同的柑橘——三湖红橘和三湖化红生长形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可以降低2种柑橘的株高,增加根冠比,同时降低三湖化红主根长,增加三湖红橘主根长;此外,干旱胁迫导致2种柑橘幼苗叶片和根系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三湖红橘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幅更大;除三湖红橘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外,干旱胁迫后2种柑橘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升高。酶活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后2种柑橘叶片中SOD和CAT活性均下降,而根中2种酶活性均上升;三湖红橘叶片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根中POD活性显著升高;三湖化红叶片POD活性一直显著高于对照,根中POD活性则显著降低。综上,三湖红橘的抗旱性强于三湖化红可能与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主根长度增加,根冠比增大从而提高根系水分吸收能力有关。此外,干旱胁迫后渗透物质尤其是叶片脯氨酸的积累和POD活性的升高,也有助于其应对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干旱胁迫处理(对照、轻度胁迫、重度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金沙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合成加快,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复水20d后,SOD、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CAT活性与干旱胁迫表现一致,而MDA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各处理下生理指标均随着试验时间推移产生一定程度变化。各生理指标通过协同作用,为金沙柚应对干旱及旱涝急转环境变化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绿化植物栽培及其抗旱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以五叶地锦、花叶常春藤和常春油麻藤3种藤本植物的2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自然干旱胁迫0~16d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3种藤本植物叶片的水分饱和亏缺上升,相对含水量下降,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在干旱胁迫16d(极重度干旱)时,五叶地锦和花叶常春藤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下降较少。自然干旱胁迫对常春油麻藤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3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五叶地锦和常春油麻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幅显著。3种藤本植物均具有一定抗旱能力,对自然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差异显著,但五叶地锦和花叶常春藤的抗旱能力强于常春油麻藤。  相似文献   

11.
5种藤本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藤本月季(Rosah ybrida ClimbingRoses)、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 Hance)、扶芳藤(Euonymus ortunei)5种藤本植物在不同低温处理下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SOD活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表明,这3种变化指标可用于5种植物叶片的抗寒性测定;在这5种植物中,扶芳藤较抗寒,云南黄馨、藤本月季、中华常春藤抗寒性居中,南蛇藤抗寒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以一年生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Hand.-Mazz.)扦插苗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材料进行处理,观测分析盐分胁迫对扶芳藤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处理后,扶芳藤叶片电导率与盐液浓度的大小没有呈现出相关规律;在受到盐胁迫时扶芳藤叶片的SOD活性总体高于对照;POD酶活性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盐胁迫下,扶芳藤叶片内的MDA含量与盐浓度的高低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两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耐旱性品种比非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重度干旱胁迫下POD活性高于SOD、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胁迫下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幅较小,重度胁迫时增幅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可知,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SOD和CAT活性分别在胁迫的第2d和第3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而POD活性在第3、4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仍略高于对照,维持较高水平。耐旱性品种比不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  相似文献   

15.
许晓岗  童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24-16225,16228
[目的]观测与分析6种常绿藤本植物的生长速度与高度。[方法]通过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常绿攀缘植物调查和引种栽培,选出6个具开发应用潜力的常绿种络石、洋常春藤、扶芳藤、南五味子、宁油麻藤、薛荔,并对这6种攀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高度方面作了定性的和定量的观测和分析。[结果]前10年生长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洋常春藤>扶芳藤>宁油麻藤>薜荔>络石>南五味子,前10年中生长高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洋常春藤>扶芳藤>薜荔>络石>南五味子>宁油麻藤。[结论]藤本植物的攀缘高度与其寄主有关,不同种间攀缘高度差异较大,灰色系统模型并不能描述所有这6种攀缘植物的生长高度。  相似文献   

16.
笔者研究了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和扶芳藤叶片组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在秋冬季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在秋冬季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反复变化,表明它们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变化是可逆的。大叶黄杨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在初秋有小幅上升,之后基本上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另外在一定的低温范围内,其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扶芳藤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2种植物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秋冬季基本呈上升趋势,但它们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则不相同。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从秋季到初冬变化很小,当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时,脯氨酸含量才大幅度增加,之后又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2种过路黄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为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同时以正常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过路黄与金叶过路黄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程不同.经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过路黄比金叶过路黄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处理对干旱条件下刺槐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5%~80%)处理相比,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45%~55%)处理显著提高了刺槐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幅分别为33.3%、175%、31.4%、38%、150%和101.6%。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100μmol/L硝普钠(SNP)+干旱处理显著提高了刺槐幼苗叶片的SOD和POD活性、AsA和GSH含量,增幅分别为20%、81.8%、19.6%、27.5%,显著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幅分别为32%、27.2%。这表明,外源NO处理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刺槐幼苗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番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胁迫导致番茄叶片RWC、Chl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质膜透性和ATPase活性提高.短期干旱胁迫可提高叶片SOD和CAT活性.4d以内的干旱胁迫后复水,RWC、Chl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清除活性氧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显著提高,抗氧化物质AsA和GSH的水平得到恢复,MDA得到清除,自动氧化速率降低,重新建立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平衡系统,ATPase活性降低,膜系统的损伤得到修复,透性降低,恢复了原有正常的生理代谢机能.长期干旱胁迫导致叶片清除活性氧的平衡体系受到破坏,SOD、POD和CAT活性以及AsA和GSH的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加剧,自动氧化速率提高,MDA积累,影响番茄正常代谢,从而加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0.
4种地被观赏竹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铺地竹、菲黄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进行人为控水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组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隶属函数法对4种地被观赏竹进行抗旱性指标的选取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生理指标反映抗旱能力从高到低顺序为CAT、POD、脯氨酸、SOD、可溶性蛋白、叶片含水量、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MDA、叶绿素含量,4种地被观赏竹的抗旱性从高到低顺序为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铺地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