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较为普遍发生的芝麻黄化型病害分离物YS—I进行了初步病原鉴定。该分离物浸染芝麻引起叶片多角型黄斑黄化,植株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摩擦接种YS—I能够侵染7科9种植物,局部侵染苋色藜、千日红、蚕豆;系统侵染油菜、百日菊等。该病毒能够由桃蚜以非持久方式进行传播。病毒在芝麻病组织汁液中存活期2天,钝化温度55℃,稀释限点4×10~(-1)。提纯病毒为弯曲线状粒体,大小约为15×810nm。血清学上该病毒与芜菁花叶病毒密切相关,与花生条纹病毒、大豆花叶病毒和黄花叶病毒不相关。在TuMV株系鉴别寄主上,YS—I与引起芝麻矮化坏死的TuMV—Se具有明显不同症状反应。因此,YS—I为芜菁花叶病毒的又一芝麻分离株(TuMy—YS)。  相似文献   

2.
花生野生资源中有丰富的抗病虫害资源存在。据国外报道,已发现野生花生中有抗花生斑驳病毒(PMV)、花生丛簇病毒(GRV)、番茄斑萎病毒(TSW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的材料。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是我国花生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种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小RNA深度测序及RT-PCR检测技术鉴定海南省陵水县冬种番茄(圣女果)病株受到烟草花叶病毒属的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侵染。通过机械摩擦接种,将该病原病毒保存于本生烟植株上,命名为番茄斑驳花叶病毒海南分离物(ToMMV-HN)。采用RT-PCR分段扩增获得了该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基因组全长6399 nt,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编码4种蛋白,与已报道的ToMMV9个分离物核苷酸和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0%~100%和99.2%~100%;与同属的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番茄棕色皱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BRFV)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代表分离物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4.7%、80.7%和79.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ToMMV-HN与该病毒中国西藏和云南辣椒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与美国加州和南卡州番茄分离物次之,与西班牙和巴西番茄分离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本研究为我国番茄病毒病诊断和防控,尤其是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花生斑驳病毒(PMV)是当今世界各国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花生病害。 受PMV侵害的花生出现系统性斑驳花叶,严重时整株矮化,对花生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除此之外,PMV侵染花生、大豆后,对两种作物籽仁的脂肪酸及氨基酸影响都有报道。据坦斯奇等1975年报道大豆感染病毒病(包括PMV的侵染)后,对大豆粒中脂肪酸有显著的影响。赫维斯等1979年报道,在高抗、中抗和易感的三个花生种质接种PMV后,其对花生籽仁内亚油酸的影响最大,对总氨基酸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85、1986和1987三年内,应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8个大豆品种和24份大豆品资材料对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说明参试大豆品种和材料对PMMV和PSV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PSV高抗的占参试品种和材料37.5%,明显高于对PMMV高抗的品种和材料(占9.7%)。荆784对PMMV和PSV均表现高抗。豫豆2号和跃进5号对PMMV高抗,对PSV中抗。自PMMV田间抗性鉴定圃大豆病株种子长出1253株幼苗中,没有发现PMMV种传现象。  相似文献   

6.
十省(区)大豆病毒毒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益军  侯庆树 《大豆科学》1995,14(3):246-250
采自5省(区)大豆病毒病样本61份,经汁液接种鉴别寄主鉴定以及免疫双扩散测定,大豆花叶病毒(SMV)单独侵染的样本39份,黄瓜花叶病毒(CMV)单独侵染的样本12份,SMV和CMV复合侵染的有7份。从10省(区)获得的大豆病毒病种子传毒率为2.70%-14.68%,生物测定和血清学测定(免疫双扩散或ELISA)的种传样本44个均为SMV。选择各地有代表性的SMV典型症状分离物,在电镜下观察粒子长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田间自然接种方法,探讨了花生不同发育阶段对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的三种病毒,即花生条纹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花生矮化病毒的敏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苗龄15天以下的花生幼苗最易受病毒侵染,导致严重发病,降低产量,因此这一阶段是花生感染病毒的敏感期。2、苗龄20~15天(幼苗末期至盛花期)的花生植株具有一定耐病性,感病后症状明显,但对花生结果影响较小。3、苗龄65天(结荚期)后的花生植株抗病能力明显增强,不易受病毒侵染。4、花生不同播期之间发病程度差异极显著,播种越早发病越轻。适期早播可以使花生敏感期避开蚜虫传毒高峰期。试验表明,4月15日至25日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8.
花生条纹病毒(Peanut stripe virus,PSt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影响山东花生生产的两种重要病毒。本研究选取小花生品种花育20号和大花生品种花育36号/花育22号,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山东省5个地区的样品进行两种主要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花生两种主要病毒病在山东省5个地区都可以检测到,各地区种子带毒率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小花生种子的带毒率普遍高于大花生,田间发病率也普遍高于大花生,两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花生病毒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1938~1990三年研究,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花生普通花叶病毒病已为开封市区花生上主要流行的病毒病。并根据刺槐花叶分离物,接种于花生、大豆、昆诺黎上的反应和该分离物与抗血清反应,确认开封刺槐花叶分离物为PSV病毒,并初步发现了PSV由刺槐传到花生上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自然侵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的命名变得愈来愈混乱。1965年,Kuhn报道美国花生上一种种传病毒,定名为花生斑驳病毒(PMV)。1980年,Dubern和Dollel发现西非一种侵染花生病毒,称为花生眼斑病毒(GEV)。1981年,Sreanivasulu等报道印度一种侵染花生病毒,取名为花生绿色花叶病毒(PGMV)。1983年,许泽永等报道中国一种引起花生轻斑驳的病毒(VPMM),但没有给该病毒定名,  相似文献   

11.
1983年考察花生病毒病发现河南、山东大多数调查田块均有普通花叶病毒病发生。病害症状和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引起的病害不同,前者病株叶片褪绿程度轻,后者病株上部叶片表现黄化花叶。血清鉴定病叶样品,多数均与花生矮化病毒E株系(PSV—E)抗血清有强反应。1984年,对河南郑州花生普通花叶病株上分离的毒株进行了鉴定。根据该病毒在花生上的症状特征、寄主范围、传播特性、病毒颗粒形态和血清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一种侵染花生的新病毒鉴定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广东省广州市郊花生上分离获得1个新的病毒分离物,病毒粒体为球状,直径约100nm。该病毒分离物在人工接种鉴定的4科13种植物中,能侵染3科11种植物;与花生芽枯病毒(PBNV)抗血清有弱阳性反应;病毒SRNA 3’端813个核苷酸序列与PBNV和西瓜银叶斑驳病毒(WSMoV)同源性为80%左右,与TospovirW属中其它病毒同源性为39%~65%。初步明确该病毒分离物为Tospovirus属的一种新病毒,暂定名为花生坏死斑点病毒(peanut necrotic spot virus,PNSV)。  相似文献   

13.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株系复杂且不断变化、并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恶劣影响的病毒,其严重的致病性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技术是研究其致病机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技术通过病毒侵染获得侵染性cDNA克隆,进一步分析引起症状的相应基因在植株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由此为SMV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策略和影响因素,以及其应用状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大豆花叶病毒的防治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志昕  郑学勤 《热带作物学报》1993,14(2):93-97,T000
对海南产区感染花叶病的香蕉病株进行生物学分离获得一种直径为28—30nm的球形病毒分离物,该分离物汁液接种可引起香蕉花叶症状,并侵染一些黄瓜花叶病毒(CMV)的诊断寄主植物,提纯病毒外壳蛋白由一种分子量约为3.2×10~6道尔顿的亚基构成,琼脂免疫双扩散试验表明,该病毒分离物和CMV有血清学关系,根据这些性质该病毒分离物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农业研究中心鉴定出侵染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的病毒——绿豆的黄瓜花叶病毒(CMV—M)(Purivirojkul 等人,1978)。在田间侵染绿豆的黄瓜花叶病毒是由豇豆蚜(Aphis cracciv-ore)传播的。在易感绿豆品系中,CMV—M会引起植株的花叶病、皱纹病、使三出复叶起水泡、矮化、花败育、荚变形。病症的严重  相似文献   

16.
大豆病毒病发生很普遍,已知有50多种病毒,其中20种能在自然条件下侵染大豆。在这些病毒中,大豆花叶病毒(SMV)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拟将国内外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一)分布与危害 早在1900年美国就发现了大豆花叶病,1921年Gardner和Kendrick做了记述,现已知道大豆花叶病毒(SM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1月—2019年3月,在海南省三亚、乐东、东方、儋州、澄迈、海口、万宁和五指山共8个市县,采集疑似病毒病的叶片样本302份,采用小RNA深度测序和RT-PCR检测发现,黄瓜样品中存在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 MYS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 CGM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和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 CCYV)共5种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2.79%、31.46%、23.18%、9.61%和2.65%。病毒的复合侵染率为11.28%,有8种复合侵染类型,以其中2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明确了海南岛黄瓜病毒病主要种类及发生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4—1987年四年对花生病毒病的调查可将我国花生主产区流行的病毒病划分为以北方产区为主的病害流行区和以南方产区为主的病害零星发生区.病害类型有以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引起的轻斑驳病、黄瓜花叶病毒(CMV)CA株系和花生矮化病毒(PSV)Mi株系引起的黄花叶和普通花叶病,这些病害主要在北方花生产区流行,其中以轻斑驳病为主.另由蕃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芽枯病,主要在广东、广西等地局部流行。通过对1156份田间病害样品的血清鉴定,其结果与田间按症状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和实验室条件下,接种并鉴定了采自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具有病毒病症状的大豆样本30个。根据它们在不同鉴别寄主上的症状表现,血清学反应和电镜下病毒粒体的形态特征,大多数标样被鉴定为大豆花叶病毒(SMV),有四个标样是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有一个标样是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在中国危害大豆是第一次报导。  相似文献   

20.
花生病毒病是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我国花生的病毒有6种,分别是花生条纹病毒(PStV)、花生斑驳病毒(PeMoV)、黄瓜花叶病毒(CMV)、花生矮化病毒(PSV)、辣椒褪绿病毒(CaCV)和花生褪绿扇斑病毒(PCFSV)。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我国发生花生病毒病分子生物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