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后继而深远的影响更难以估量.本文为此探讨了当前养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病学危害与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动物保健》2009,(9):60-60
为深入分析当前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部署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辽宁省政府日前召开了全省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是生猪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会导致生猪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也会给养猪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养猪场应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以减少此病的感染与蔓延。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并探讨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一旦生猪感染上蓝耳病毒,便会对其免疫系统产生较强的抑制效果,使母猪流产、仔猪胎死腹中。由于感染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生猪无法接受其他疫苗的接种,病猪多存在混合感染并且随着病程发  相似文献   

6.
李建功 《兽医导刊》2020,(8):112-11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是因为猪繁殖以及呼吸系统产生的综合病症进而变异成为毒株从而产生出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高致病性的疫病,并且主要是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育肥猪为主要特点生物严重呼吸道病症,还会引发其他病原的感染。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病症、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诊断以及防控措施多方面进行研究,为下一步生产提供更具体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高致病性的猪蓝耳病发病特征、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对进一步防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情况、发病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的阐述,提出了防控该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6-2007年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与防控工作成效作一概述,以期对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控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猪蓝耳病、猪瘟RT-PCR检测试剂盒对疑似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野猪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材料进行病原特征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病料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但不存在猪瘟病毒感染;对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株NPS2基因分析表明,野猪源蓝耳病病毒NPS2基因与家猪源同源性达95.2%以上,是存在基因缺失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研究结果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引起野猪发病,应采取相应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牧业通讯》2007,(11):34-35
2007年5月16日,农业部召开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通报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情况,分析疫情形势,进一步部署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7):1-2
为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农业部制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指导各地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兽医导刊》2007,(7):75-76
6月29日,广东省潮州市农业局召开全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传达贯彻6月25日广东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全省全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生猪疫情形势,部署全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结合基层生猪疫病防控经验,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气喘病与猪瘟混合感染以及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水肿病等生猪常发病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生猪常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常发病的防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基层生猪疫病防控经验,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气喘病与猪瘟混合感染以及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水肿病等生猪常发病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生猪常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农业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按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技术培训,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诊断,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7.
瞿佳铭 《当代畜牧》2013,(24):52-53
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危害,阐述了综合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已进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防控该病,农业部近日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猪业》2007,(11):42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殖技术》2007,(6):55-56
6月11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专门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介绍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等方面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贾幼陵表示,目前农业部及各地兽医部门正按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