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园生态完善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立足于黄花岗公园,提出该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对黄花岗公园的生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借鉴新加坡公园建设经验,提出黄花岗公园的号观、植物配置规划构想,并对未来公园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的一种有效形式。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湿地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就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具有防灾减灾功能。昆明市中心城区公园,尚未建设统一的公园防灾减灾体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与居民防灾意识淡薄、可用于防灾减灾的公园绿地面积不足、缺乏统一的应急避难设施、缺乏相应防灾减灾规划设计等现状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昆明市中心城区公园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4.
基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配置现状,按照湿地公园"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方针和水生植物应用原则,依照湿地公园不同的区划功能和水生植物生态功能,对湿地公园的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水生植物配置提出了建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完善及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州番禺南区公园建设用地现状,提出了公园建设的目标和布局,即将公园建设成为具有南国水乡特色,融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于一体,创造一个充满生活情趣、丰富多彩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东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现状,包括各种功能设施的配置和日常维护管理,提出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内容及要求,以及东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优化建议,对今后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公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湿地公园的良好条件,随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开展,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的一个主要切入点,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广东省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东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紧接福建闽江河口自然保护区,其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其基本情况、建设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后,作者阐述了公园绿化美化的总体规划布局并对绿化美化后公园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城市微型公园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是值得研究和大量实践的新型城市公园。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对保定市微型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今后微型公园的规划建设优化途径,使之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公园建筑小品不但具有使用功能,还具有观赏性、装饰性和造型上的艺术性,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的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地理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尧都区主要公园的建筑小品现状以及人们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建筑小品数量分布不均匀,游客对不同公园建筑小品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并针对建筑小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新华 《山东林业科技》2012,(5):106-108,18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建设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红花谷湿地公园建设背景,阐述目前红花谷湿地公园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分析其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评价湿地公园预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自1931年日本《国家公园法》颁布以来,日本的国家公园法律制度已施行90年,相关法律制度已趋于成熟和完善。我国在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中出台了指导方案和意见,部分试点地区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但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国家公园立法。文中重点以日本《自然公园法》《自然公园法施行令》和《自然公园法施行规则》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的主要国家公园法律制度,提出其对我国国家公园法律制度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园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人口总量和分布特征与西方国家具有较大差异,当前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协调机制不到位和资金供给主体不清晰等问题。文中在讨论国家公园管理逻辑的基础上,从社区管理、运营管理、资金管理3个方面总结国家公园管理研究进展,分析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的主要脉络,提出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he gorilla and elephant populations of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RC) have recently suffered from intensive commercial and subsistence poaching. In just four years, the highland sector of the park lost more than 95% of its elephant population and about 50% of its gorilla population. This tragedy was precipitated by the rec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rises in the region. Many factors contributed to increased hunting of wildlife for food known as “bushmeat.” Among the principal factors were starvation and economic desperation in local communities, the spread of small arms, and the collapse of park protection during the civil wars. The incentive to hunt gorillas in the park may have developed gradually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Mobutu regime, the influx of refugees, and the two subsequent civil wars. Local re sentments felt toward the park and its authoritie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willingness of local people to engage in illegal exploitation of wildlife resources. By promoting ecotourism and improving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park and surrounding villages, the Institut Congolais pour la Conservation de la Nature (ICCN) and the German Technical Agency for Cooperation (GTZ)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local conditions. Local people, including park guards and guides, established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ha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read of conservation knowledge and the reduction of conflict among local people. Since the park began employing former poachers in 1999 and resumed conservation ac tivities, gorilla poaching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broader civil conflict continues and sporadic poaching is still common. This paper con siders and recommends optimal and urgent conservation measures to im pro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ark and its gorillas.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省白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滑雪场建设条件、财务状况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设地点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冰雪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广阔;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财务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强.滑雪场建设十分必要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16.
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绩效及社会绩效的评价与优化,对促进滇池生态、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社会绩效、生态绩效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湿地公园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效益。公园里的生境相对适宜,水生植物种类较丰富,群落呈现单优结构。公园的水质净化系统降低了入滇池的污染物含量,但净水能力还有待提升。湿地公园的游客流量很大,游客满意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营建有梯次的植物群落,提升湿地景观功能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历史公园具有历史意义与纪念价值,其发展是城市园林历程的写照。八一公园是南昌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之一,是反映南昌公园发展演变历程最为典型案例。通过史料搜集、复原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梳理八一公园变迁过程,将其分为人文景观逐步形成时期、公园初步建设时期、公园建设曲折发展时期和公园建设接续发展时期4个阶段,指出公园发展受城水互动、政治教化、社会探索、生态实践4个因素推动,呈现古典园林风格到中西融合的风格转变,再到古典园林风格回归的变迁特征。最后总结了城市历史公园景观演变发展动因共性和变迁特征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广州市推行城市公园完善生态建设,流花湖公园榕岛景区等被列为全市第一批园林生态建设试点之一,该文试从公园的生态建设及其效果,探索今后公园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建设湿地公园是发挥其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解析其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和不足,阐述目前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为湿地公园的合理规划和长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传播先进的国家公园理念对促进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塑造国家公园的公众形象、发挥国家公园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地认识并实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持国家代表性,坚持全民公益性”的中国国家公园理念,文中梳理中国国家公园理念的渊源及发展过程,并与国外国家公园理念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国家公园理念的创新性。研究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理念发展分为构思讨论、试点探索、形成发展3个阶段,国外国家公园理念大致可分为多功能综合型、自然生态保护型、游憩利用型3种类型。与国外国家公园理念相比较,中国国家公园理念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1)遵从新时代发展观;2)符合中国现实情况;3)秉承中国传统“天地人”三才思想;4)主导协同的新型理念。中国国家公园理念符合世界上国家公园体制的一般性原则,但已充分结合了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的特征,其发展过程及创新特征集中表现为“中国化”,是适用于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理念。最后,对中国国家公园理念的传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