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小忠  顾光银 《四川蚕业》2006,34(2):35-35,46
蝇蛆病是当前生产上主要蚕病之一,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成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造成的损失也将会很大。据调查,危害严重时,蝇蛆病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病损失的20%~40%,茧质下降,售茧量低。  相似文献   

2.
顾光银 《广西蚕业》2007,44(A02):15-16
家蚕蝇蛆病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后的幼虫(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不仅会损失大量优质原料茧,而且还会减少蚕农经济收入。据调查,蝇蛆病危害严重时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蚕病损失的20%~40%。  相似文献   

3.
印桂庆 《广西蚕业》2005,42(4):67-67
近几年,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普及较快,对缓解蚕室、蚕具和大蚕饲养劳力紧张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室外蚕蝇多,防蝇条件又难以得到保证,故大棚养蚕蝇蛆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据笔在蚕桑重镇射阳县特佣镇调查,2005年春蚕期,家蚕蝇蛆病发生危害率一般在7%~13%,严重户达30%~40%。蝇蛆对蚕的危害与在蚕体内的寄生数量有关,一条蚕体上被寄生的蛆愈多,则死亡就愈快,死后的尸体变黑腐烂。成熟的蛆,穿破蚕体壁而脱出,如蚕已结茧则破茧层脱出,或为蛆孔茧,不能缫丝。如茧层厚,蛆体不能咬破茧层,则成锁蛆茧,缫丝时断头多;若蚕因蛆死于茧内,则成污染茧(烂茧),亦不能缫丝,对茧质影响很大,下面介绍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家蚕蝇蛆病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后的幼虫(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不仅劳而无获,降低蚕农自身经济收入,而且损失大量优质原料茧,给茧丝绸加工企业带来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家蚕蝇蛆病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后的幼虫(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不仅会损失大量优质原料茧,而且还会减少蚕  相似文献   

6.
顾光银 《广西蚕业》2007,44(Z2):15-16
家蚕蝇蛆病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后的幼虫(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不仅会损失大量优质原料茧,而且还会减少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谈不结茧蚕的发生与防治刘凌(吉安地区蚕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养蚕生产中,常常会遇到蚕在上簇后到处爬行,而不能结茧的现象,不结茧蚕的发生会造成蚕茧生产的严重会济损失。据统计,‘我区因养蚕不结茧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全年总茧量的6%。为了探明我区不结茧蚕...  相似文献   

8.
使用灭蛆灵粉剂防治蚕蝇蛆病,打破了生产上预防蚕蝇蛆病药物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局面,增加了蚕农的选择性;使用灭蛆灵粉剂防治蚕蝇蛆病,不影响蚕的生长且防治蚕蝇蛆病效果好,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受到试验户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张妍  张士刚 《广西蚕业》2004,41(3):49-49
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蚕病,蚕儿发生此病后,轻损失50%—70%,重粒茧无收,对蚕业生产危害很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 秋蚕生产是我省蚕桑生产的主要季节,发种量和产茧达到全年的 40%左右,今年夏蚕茧收购行将结束,秋蚕生产即将展开。根据多年来的经验,秋蚕饲育期,也是家蚕病发生的高峰时期,甚至引起蚕病的严重爆发。特别今年春、夏蚕期部份市县蝇蛆病严重发生,且大多数蝇蛆羽化为成虫,极可能继续对秋蚕生产造成危害,导致蚕病发生漫延,造成损失。为了保证秋蚕茧增产,千方百计减少蚕病造成的损失,各地务必做好秋蚕期饲育管理和秋蚕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家蚕蝇蛆病又称多化性蚕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上,孵化后的幼虫(蛆)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病害。该病对蚕业生产危害很大,对家蚕危害时间较长。该病对我县每年的春蚕、中秋蚕、晚秋蚕都有不同程度危害,  相似文献   

12.
<正>南通市1995年蚕蝇蛆病的发病面之广、发病率之高以及损失之大为历史不多见。据蚕茧收购部门反映,一般庄口的蛆孔茧比例在10—15%,严重的庄口竟达20%以上,仅南通市因蛆孔茧使蚕农茧款减收达数千万元,并给丝绸行业带来了难于弥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蚕区干群,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 蚕蝇蛆病是由多化性蛆蝇产卵于蚕体皮肤上,经一定时间孵化成蛆后,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病害,各蚕期均有为害,尤以夏、秋特别严重,从而产生大量蛆茧,使得茧  相似文献   

14.
家蚕多化性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产卵于蚕体上,孵化后幼虫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蚕儿死亡的一种病害。广东每年春蚕期开始发生,夏秋季最严重。1961年未推广“灭蚕蝇”前,我省因蚕蝇蛆病而损失蚕茧10~15%。1962年推广"灭蚕蝇"防治蚕蛆蝇获得成功,该病危害得以控制,但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该病危害又有明显增加。对此,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四个县八个乡镇,在1 986~1987年对1879个户批  相似文献   

15.
家蚕蝇蛆病又称多化性蚕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上,孵化后的幼虫(蛆)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病害,对蚕业生产危害很大。睢宁县每年春蚕、中秋蚕、  相似文献   

16.
家蚕蝇蛆病不同防治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蝇蛆病是家蚕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面,孵化后的幼虫(蛆)寄生蚕体所引起的非传染病.贵州各蚕区一年中几乎每个蚕期都遭危害,尤以6~9月的夏秋季危害最重,严重时蝇蛆率高达6%以上.  相似文献   

17.
吴英 《四川蚕业》2010,38(3):43-43,55
蝇蛆病是一种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蚕体而引起的蚕病。蚕蛆蝇为害家蚕时间很长,范围较广,一般从每年的5~10月几乎每个蚕期都有为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春季蝇蛆病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1):49-49
由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引起的蚕病,称蝇蛆病。其症状是:当蝇产卵在蚕体的环节皱折处,卵经1~2天即孵化成幼虫,在幼虫钻入蚕体后,蚕体皮肤上产生不规则的黑色病斑,黑斑内有幼蛆,被寄生处环节常肿起、弯曲,3、4龄蚕被寄生后在大眠中不能蜕皮变黑而死,5龄蚕前期被害后出现早熟蚕,一般虽能结茧或结薄皮茧,但都不能化蛹而死于茧中,五龄后期寄生的蛆体常在蚕儿结茧后发育成熟,咬破蚕的皮肤、茧壳钻出,造成蛆孔茧,不能作缫丝原料。  相似文献   

19.
对2013年如皋中秋蚕大面积暴发蝇蛆病的原因展开了调查,认为今年夏秋季气温偏高、桑园虫害发生量大、蚕农预防蚕蛆蝇的意识不强导致蚕室防蝇措施不全、防蝇药物的使用不规范等,加上灭蚕蝇质量难以保证是造成今秋蚕蝇蛆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今后做好蚕蝇蛆病的防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我市1994年中秋蚕共发蚕种4.65万张,张产茧16.2kg,按正常年景张产茧27.5kg计算,因蚕病损失蚕茧52.5450万kg,按正常茧价每kg14元计算,计损失茧款735.5万元。 这次中秋蚕的蚕病来势猛,发病面广,是一种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蚕病,损失惨重,为新沂市近年来所罕见。如重病区的邵店、唐店等12个乡(镇),饲养中秋蚕2.85万张,绝收数占30~40%;瓦窑乡大新村500多张蚕种损失70%;港头镇大营村500多张蚕种损失80%。蚕病较轻的炮车、草桥等7个乡(镇)1.35万张蚕种也有15%绝收。蚕农纷纷状告各乡蚕桑站,说是蚕种质量不好,要求赔偿损失。为此,市茧丝绸公司的领导和蚕桑科技人员逐乡进行了调查采访,采集蚕病样本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所发蚕病均为中肠型病毒和黑胸败血病并发症,未发现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