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微波和超声波对柿子红色素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柿子红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柿子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832 W,微波处理时间45 s,超声波处理时间40 s,料液比1∶8。该色素耐热性、耐光性、耐酸、耐糖、耐还原性较好,但耐氧化性较差。第6期田龙等柿子红色素的微波-超声波法协同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6个品种变叶木的叶表皮,研究不同品种变叶木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的特征,测定了气孔器长轴、气孔器短轴、气孔指数、气孔密度等指标。结果显示:6种变叶木表皮细胞排列都很整齐,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弧形、浅波状或波状。气孔密度最大的是桃珊瑚变叶木,为209.18个/mm2;气孔密度最小的是仙戟变叶木,为127.80个/mm2。6种变叶木的气孔指数在20.36%~30.23%。气孔面积最大的是仙戟变叶木,为1 757.86μm2;气孔面积最小的是紫红变叶木,为1119.35μm2。气孔器的长轴和短轴与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面积呈显著正相关。6种变叶木气孔各指标体现了变叶木在进化和演变中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桑椹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本试验从桑椹果渣中提取桑椹红色素,从温度、光照、Vc、H_2O_2、亚硫酸钠以及pH值等方面对其稳定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桑椹红色素在低温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添加一定量的Vc可以起到一定的护色作用;其耐氧化性和耐还原性较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氧化和防还原;它的颜色还与pH值有关,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好的颜色表现力。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桑椹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对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 BI var.pictum(Lodd.)Muen]白粉病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1~24℃,最适温度为24℃;最适相对湿度为80%;在p H为8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无影响;葡萄糖、氯化铵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为43℃10 min。可见变叶木白粉病菌喜好温暖、潮湿、偏碱、富含营养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草莓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草莓为原材料,对影响草莓红色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不耐高温,光照稳定性差;pH值对草莓红色素的影响显著,色素溶液在pH为3.0~7.0之间相对稳定;除金属离子Al^3 、Sn^2 、Fe^3 易导致溶液变色外,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草莓红色素无影响;低浓度糖、高浓度抗坏血酸对草莓红色素有一定保护作用,而亚硫酸钠、双氧水、苯甲酸钠对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照条件对紫叶小檗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对紫叶小檗光合特性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紫叶小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不同;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也有差别。同时,探讨了光照等因素与紫叶小檗叶色变化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几种木本观赏植物抗旱生理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一品红、变叶木、橡皮树、无花果为材料,测定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及脯氨酸含量,并对3项指标进行了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一品红、变叶木和无花果的细胞质膜透性显著高于橡皮树;叶片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大小为无花果>一品红>变叶木>橡皮树;无花果和一品红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变叶木和橡皮树,并且变叶木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橡皮树。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橡皮树抗性最强,其次是变叶木和一品红,无花果的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了汤饭子红色素的热稳定性、常用金属离子和常用添加剂对汤饭子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色素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和耐酸碱性进行了探讨。采用正交法研究了汤饭子红色素提取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9.
薛强 《农村科技》2011,(4):60-60
变叶木为常绿灌木,属大戟科变叶木属,又名洒金榕。变叶木植株直立,叶片互生于茎秆上。现已培育出丰富多变的叶形叶色,有阔叶形、长叶形、细叶形、戟叶形、角叶形等。变叶木花为总状花序腋生,多为3月开花,观赏价值较低,常被摘除。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和光照对紫叶酢浆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紫叶酢浆草的生长情况。[方法]选取3、6、9月和0、25%、50%、75%4个遮阴度环境下的紫叶酢浆草鳞芽进行交叉试验,形成12个处理区,30 d后调查紫叶酢浆草叶柄长度,第二年观察花期、开花量、叶色以及病虫害情况。[结果]春、秋季紫叶酢浆草生长最快;温度对紫叶酢浆草生长影响较大但对其花期影响不大;光照对紫叶酢浆草的花量和叶色影响较大,当遮阴率25%时对紫叶酢浆草生长最为有利;在高温条件下紫叶酢浆草易发生叶斑病和红蜘蛛危害,强烈阴蔽条件下易发生蚜虫和蜗牛危害。[结论]温度22℃、遮阴率25%是紫叶酢浆草生长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甜菜红素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甜菜红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甜菜红素为水溶性色素,由多种物质组成.耐高温、耐氧化、耐还原能力较差,在酸性及中性环境中表现稳定,对自然光和紫外光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苋红色素的开发研究:—稳定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冬枣果皮红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判断冬枣红色素的组成为类黄酮(包括黄酮类)、花色素苷类。通过对冬枣果皮红色素的NaOH提取液进行不同处理,对果实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水浴2 h,目测其外观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光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温度越高,色素损失越多。进行避光、直射光、室内散射光处理发现色素对光照较敏感,易损失,应进行避光保存。供试的2种金属离子,钾离子和钙离子在各吸收峰处都有上升的趋势。红色素对氧化还原剂的处理比较稳定。不同pH值对冬枣色素的颜色变化及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红龙草红色素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詹嘉红  蓝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71-10972
[目的]为红龙草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浸提法从红龙草叶子中提取红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红色素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红色素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 3~7的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呈红色,而在pH>7的碱性区则颜色由浅紫红色变至黄绿色;随着温度上升,色素损失率明显上升,在70℃温度条件下加热30 min时,色素损失率超过1/2以上;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色素损失率显著增加,到第4天,色素的损失率高达60.0%;氧化剂和还原剂在0.01%~0.20%浓度范围内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维生素C、柠檬酸则对色素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红龙草红色素在酸及蔗糖和苯甲酸钠等添加物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碱、热、光、维生素C及柠檬酸等的作用下,则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蔡建秀  刘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82-4184
对福建泉州地区的九节木果实红色素进行提取,从食品添加剂角度研究了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常用食品添加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九节木果实红色素不溶解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类胡萝卜类色素;低温或者适当加热时稳定性较好;在光照中和酸性、中性条件下稳定;Fe3+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K+、Cu2+、Mg2+、Al3+、Zn2+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葡萄糖、蔗糖、苯甲酸钠、抗坏血酸也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该色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6.
食用苋菜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苋菜 (Amaranth)所含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工艺过程 ;研究了该色素对酸碱、光热、氧化剂与还原剂以及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对茶树内生真菌H8菌株红色色素的性质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色素易溶于水、乙酸乙酯,可溶于甲醇、氯仿,微溶于丙酮、乙醇.其水溶液最大吸收峰在470 nm,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且色泽会转为紫红色;Al3+,Fe3+与Cu2+对此红色色素有较大影响,Na+,Mg2+,K+,Zn2+,Pb2+等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灯光、紫外线、室内自然光照射及加热条件下稳定;在日光及氧化还原条件下易分解;蔗糖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柠檬酸、柠檬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以圆锥八仙花(Hydraangea paniculata Sieb.)新鲜粉红花瓣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圆锥八仙花红色素最佳浸提条件,即:使用pH值为2的60%乙醇溶液,以料液比为1 g:20 mL,在80℃下提取6 h.该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及一定的耐光性,不耐氧化还原剂,Cu2+、Fe...  相似文献   

19.
用95%乙醇浸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预先处理过的山楂进行色素提取,研究了不同pH值、温度以及光照对山楂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山楂红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实验表明,山楂红色素在60℃以下的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并且对光照敏感,需避光保存。山楂浸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浸提物浓度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50g·L-1时,清除率达到96.35%。说明山楂红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