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麦系列品种植株抗倒性能的演变及与茎秆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扬麦系列品种的抗倒性变化规律及与茎秆性状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年代育成的扬麦系列品种茎秆形态结构、解剖结构、力学结构等抗倒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育成年代的推移,小麦品种的株高下降,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呈现缩短的趋势,而基部第1节间长度无明显变化。近、现代育成的扬麦品种基部节间秆壁厚度与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在总体上大于早期育成的扬麦品种,而茎秆粗度无显著差异。育成年代越早的品种抗倒性越差,倒伏面积越大,倒伏程度越严重;近几年育成的品种抗倒性显著增强,发生倒伏的风险降低,产量提高。通径分析表明,株高是影响小麦品种抗倒性的最主要因素,基部第1、第2节间壁厚、基部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茎粗等性状也是影响小麦品种抗倒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北方水稻》2021,51(5)
研究不同床土调制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粒滚粒水稻床土调制剂的秧苗素质最佳,株高、茎基宽、最长叶长、第一叶鞘高、单株分蘖、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都高于其他4个处理;叶龄、最长叶宽、根数也都达到壮秧标准。其次是禾美家水稻壮秧剂单株分蘖与粒滚粒相同,叶龄、最长叶宽、根数均高于其他4个处理;株高、茎基宽、最长叶长、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仅次于粒滚粒。金米海壮秧剂的叶龄、根数仅次于禾美家,株高、最长叶长、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均低于粒滚粒和禾美家;茎基宽、最长叶宽、单株分蘖都高于CK。绥禾农科水稻壮秧剂叶龄与金米海基本相同,茎基宽、最长叶宽、单株分蘖均低于粒滚粒和禾美家;最长叶长、根数、百株地上鲜重,百株地上干重均高于CK,但这一调制剂较其它4个处理秧苗矮,株高未达到壮秧标准,第一叶鞘也短,说明此种调制剂对秧苗的生长起到了矮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影响小麦抗倒伏性的主要因素,选用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6个高产小麦品种,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的倒伏指数较小,为0.432,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百农矮抗58的茎秆机械强度大、茎秆基部第二节短粗、秆壁较厚、次生根数量较多、株高和重心高度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第二节关系密切,第二节机械强度越大、壁越厚、干重越大、地下部根量越多,倒伏指数就越小,茎秆抗倒性就越强;适当降低株高可以降低植株的重心高度,增强植株抗倒能力。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茎秆抗倒性的直接因子为茎秆基部第二节机械强度、第二节干重、地下部根量及地上部鲜重,其中第二节机械强度对茎秆倒伏指数的直接作用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775,可用第二节机械强度的大小评价品种茎秆抗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水稻茎秆抗倒性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生产上广泛应用抗倒性强的水稻品种辽粳454-17和抗倒性较差的水稻品种沈农15做亲本,采用亲子回归设计和回交设计,人工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P1、P2、F2、F3、B1、B2世代的材料,对水稻茎秆抗倒性构成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水稻高倒伏指数(易倒伏性)贡献大的因素有株高、倒3叶长、重心高度等;对低倒伏指数(抗倒伏性)贡献大的因素有基节折断弯矩、秆型指数、基节干重比等。茎基弯折力和断面模数对折断弯矩有正向极显著作用。全株加在基部节间弯矩、断面模数和叶干重对折断弯矩有正向极显著作用。基节折断弯矩是代表茎秆强度的指标,通过非株高因素提高茎秆抗倒伏性的关键是增强茎秆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各季麻不同收获期的产量与7个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麻茎干重是决定产量的首要因素,其次是麻壳和麻骨干重,麻茎干重与麻骨、麻壳干重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不显著正相关。本文还观察了原麻增长速度以及各季麻的叶面积消长、麻茎解剖和苎麻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出叶速度、茎高增长高峰和光照强度相适应,麻茎的纤维层,韧皮部、木质部的厚度、单位面积纤维细胸胞数量,大小和胞壁厚度随着麻茎的生长而增大,但皮层厚度和单位面积纤维细胞数却相反。各季麻功能叶全氮含量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是由高而低,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却相反,苎麻前期茎高、茎重增加快,生长后期纤维增加快。  相似文献   

6.
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以不同抗倒伏性的2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调节剂能降低植株高度、穗位下部节间长度、穗高系数,节间直径、茎粗系数、干重、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物重、粗纤维含量、气生根和总根数显著增加。茎秆抗倒伏性状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化控处理降低了空秆率和秃尖长,提高了行粒数和穗粒重,最终提高了产量。化控处理对非抗倒伏品种郑单958的产量增加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对扬麦13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小麦合理选用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扬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矮壮素、拌种剂、种衣剂、多效唑)拌种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生长及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扬麦13的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对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的调节效应因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低密度条件下拌种剂处理的小麦茎壁厚度增加显著,而高密度条件下多效唑处理小麦的茎壁厚度增加显著。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提高了扬麦13的抗倒伏能力,其作用效果表现为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矮壮素。相关分析表明,降低植株株高、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一、二节间壁厚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能。拌种处理下小麦产量均高于对照,300×104株·hm-2群体的产量高于150×104株·hm-2群体,均以种衣剂拌种处理增产最明显,平均增幅达11.68%,在倒伏年拌种处理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硅肥对寒地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三江挑选2家农户的田地进行硅肥试验,以龙粳31(11叶品种)为供试品种,选用两种不同的硅肥品种和不同的矿物硅肥施用量,研究硅肥对寒地水稻植株茎秆充实度、茎粗、壁厚、抗折力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硅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植株的茎粗、壁厚、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就产量而言,以矿物硅225 kg/hm2的施用量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种衣剂包衣处理甘草种子,比较研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草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某些形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甘草种衣剂包衣处理后,甘草的株高、茎粗、根粗、根长、根干重、根体积、茎干重、叶干重、叶面积和壮苗指数显著提高。表明甘草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甘草的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10.
福邦叶面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胜  宋绍强  何健  吴红 《北方水稻》2008,38(3):171-172
通过水稻各生育时期施用不同肥量的江西福邦叶面肥与大田常规生产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浸种期、移栽前5~7 d施用福邦叶面肥可使秧苗的株高、茎基宽、根数、地上部、地下部的鲜重、干重都有所增加,秧苗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水稻移栽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增施福邦叶面肥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有利于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还可改善株型,增强抗倒伏能力。水稻的株高、穗长、结实率、产量都有所提高,增产率为5.5%,纯增效益达3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