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橄榄不同品种果实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及其与耐贮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观察和比较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形态及外果皮、中果皮的结构。结果表明,橄榄不同品种在果实形态、角质层、外果皮表皮细胞、中果皮外侧机械组织层细胞、果肉两型细胞(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细胞壁加厚特征、榄脂道腔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具品种特征。橄榄果实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外壁厚,排列紧密,果肉外层机械组织层细胞型小而且细胞壁厚,层次多,果肉两型细胞差异不大,且小型厚壁细胞量多,细胞壁厚,橄脂道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北方不同樱桃品种的耐贮性,以天津蓟县栽植的AM、矮化SUM及SUM、BLA、EBF、RED、MZ等6个樱桃品种的果实为试材,通过徒手切片和显微观察,对其果实角质层、表皮、外果皮、中果皮厚度和细胞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角质层AM最厚、MZ最薄,表皮AM最厚、EBF最薄,外果皮RED最厚、SUM最薄,中果皮AM最厚、EBF最薄;果实耐贮性为AM和BLAMZ、RED和SUM矮化SUMEBF。细胞和组织结构分析显示,AM品种的表皮细胞排列更加整齐而致密,外果皮由3~5层细胞构成,中果皮细胞排列最疏松。此外,全红的BLA和AM品种应更耐贮藏。  相似文献   

3.
不同贮运性西瓜果皮显微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30个不同贮运性西瓜品种果皮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耐贮运型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外果皮细胞层数多、石细胞团大、排列较紧密等;不耐贮运型果实表皮细胞虽然角质化,但角质层薄或细胞间隙角质层薄,外果皮细胞层数、石细胞团数较大幅度地减少(小),中果皮中较小而密的细胞减少或消失.据此认为,西瓜果实贮运特性是果皮各层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裂果性不同的中阳木枣、稷山板枣、赞皇大枣、冬枣、梨枣、壶瓶枣等枣品种,进行了成熟期果实果皮及果肉解剖结构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枣外果皮由外向内由角质层细胞、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组成,但表皮和亚表皮细胞不易区分,共有细胞3 ̄6层。角质层厚度及其是否发生龟裂与裂果性没有密切的相关性,而表皮的厚度与裂果密切相关,表现为“耐裂品种”比“较耐裂品种”和“不耐裂品种的表皮”要厚。此外,角质层细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肉细胞排列较紧密且果肉细胞间空腔较少的枣品种果实较耐裂果。  相似文献   

5.
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硖和储良两个品种龙眼(Dimocarps longana Lour. cv. Shixia and Chuliang)果实为试材,比较了挂树成熟与衰老(退糖)期间果皮和果肉的解剖学结构,测定了成熟与衰老期间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石硖成熟期比储良短,分别为14 d和21 d,之后退糖,TSS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每天0.60%和0.31%。完全成熟时,龙眼果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果皮为数层平行排列的变形细胞,附着不连续的角质层和蜡块;中果皮为大的层状薄壁细胞,间以块状栓质组织、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为1~2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胞壁角质层深厚;果肉表面光滑,薄壁细胞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退糖时,外表皮的蜡质层和表皮毛脱落,外、中果皮里的胞间隙或层状缝隙增大,内果皮表面出现破损和"钉"状突起物;果肉表面皱褶增多,结构塌陷,胞壁可能增厚。不同龙眼品种之间的果皮结构差异主要在于成熟时的中果皮,石硖细胞排列紧密、缝隙小而少,而储良细胞间隙较大;果肉结构差异在于成熟时石硖胞壁坚挺、呈长圆形,而储良胞壁卷曲、呈狭长型,刚性弱于石硖;退糖时储良果肉皱缩塌陷比石硖明显,但后者出现细胞壁纤维化增厚的特异现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喀什霸王(Sarcozygium kaschgaricum Boriss)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喀什霸王叶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分布于叶片的上下表皮内方,为等面叶。从叶片横切面上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层较厚,上表皮角质层较下表皮的厚,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仅分布在下表皮上,微下陷;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1~2层圆柱形细胞组成,其外层细胞转化为异细胞,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约为1∶2,海绵组织位于叶片中央,细胞呈凌乱分布下表皮内具有1~2层由异细胞组成的下皮层;主脉发达。以上特征均反映出植物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肾叶打碗花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青岛海滨地区的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营养器官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肾叶打碗花为典型的泌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分布有由多细胞组成的盐腺;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表皮外被有角质层;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与表皮细胞基本齐平;为异面叶,有发达的栅栏组织.茎表皮上分布有气孔,与表皮细胞齐平;表皮与皮层之间有数层体积较小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内有分泌腔分布;根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大量根毛等.研究结果表明,肾叶打碗花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与其生境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木纳格葡萄进行不同方式的试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裂果的影响;分析裂果的解剖结构特点,研究木纳格葡萄裂果机制,为防治裂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采用不同浓度GA3和CaCl2喷布、果实套袋及人工降雨处理,在果实成熟期调查各处理的裂果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裂果的果皮等组织的解剖结构.[结果]喷施CaCl2和农用钙剂都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果皮厚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大小及排列紧密程度增大.喷施100 mg/L GA3、0.05; CaCl2及人工降雨12 h时,果皮、果肉细胞排列、果肉与果皮结合变松散,维管束细小而稀疏,裂果率也升高.喷施30 mg/L GA3、0.2; CaCl2和流体金钙对降低裂果率效果较好.木纳格葡萄裂果的角质层厚度明显小于正常果,细胞排列不平整,有断裂.裂果的表皮、亚表皮的细胞排列整齐度和紧凑程度很低.裂果的果肉细胞较小,果皮与果肉结合松散,正常果的维管束要粗大且分布均匀,维管束的粗、密.套蓝色和白色无纺布袋的果穗都无裂果发生,其角质层增厚且平整光滑,果皮厚度、果皮和果肉细胞大小变化不显著,但细胞排列紧密、规则.[结论]30 mg/L GA3、0.2; CaCl2和流体金钙及无纺布套袋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连续降雨会促发裂果.角质层、表皮和亚表皮越厚且细胞排列越紧密,果肉细胞排列和果皮与果肉结合越紧密,维管束越粗越密的果实不易裂果.  相似文献   

9.
河南石槲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石槲的叶为等面叶;气孔属四列型,仅分布于下表皮;平行叶脉15条,大小相间排列于叶肉中间。茎表皮为一层较小的扁长方形细胞,外侧具较厚的橙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内有少数含针晶体束的粘液细胞;外韧有限维管束散生。根被由6-7层薄壁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层厚壁细胞,其中分布有薄壁的通道细胞。中柱鞘由一层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对着木质部,与内皮层通道细胞相连,也可称为通道细胞。根为7原型辐射维管束,无髓。同时,也讨论了河南石斛的构造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茄科植物果实的微形态学特征和差异,明确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与茄子果皮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扫描电镜对16个抗病性不同的茄子品种的果实表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茄子品种进行抗病类型划分。【结果】抗病茄子品种表皮厚度在75~105μm,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外果皮细胞层数多,细胞排列非常紧密;感病品种表皮厚度在65μm以内,果实表皮细胞角质层薄,外果皮细胞层数少,细胞排列疏松。经聚类分析,高抗病品种(系)聚为第1类,抗病品种聚为第2类,所有的感病品种被聚成第3类。【结论】茄子的抗病性与果皮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关系。抗病品种的果皮普遍较厚,感病品种的果皮较薄,但也有果皮薄而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果梅的日本品种“莺宿”、江苏品种“南农1号”和福建的腊梅、桃梅、花点梅、大沛梅及黄梅等品种(或优株,下同)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结构.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在表皮毛、腊质层、外表皮细胞、中果皮细胞的大小、形状及胞壁加厚等方面有差别,各具特征,指出采用冷冻切片法研究果梅不同品种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结构特征,可为果梅的加工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发展果梅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适应于营养积累和防止真菌侵染的白芨块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是我国传统中药,该文对白芨块茎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为确认白芨块茎内是否有真菌侵染,进行了内生真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白芨的块茎具有茎的基本结构特征,为单子叶植物典型的茎结构,具一层表皮细胞,外被发达的角质层;表皮下有一层细胞壁加厚的下皮层,之内则为由薄壁组织构成的基本组织,多数小维管束星散分布于基本组织中.基本组织中有两种类型的薄壁组织,大的储水细胞和小的贮藏细胞,储水细胞内积聚水和无机盐,具针晶束;贮藏细胞内积聚有较大的颗粒,经 PAS 反应显示为多糖类物质;两种细胞有规则地分布.真菌分离实验和显微结构观察均表明白芨块茎中没有任何真菌侵染.白芨块茎中储水细胞和贮藏细胞很好地适应了它作为营养繁殖器官的需要,而表皮外发达的角质层以及表皮细胞加厚的细胞壁则是适应于地下生活的需要,有效地阻止了真菌菌丝的侵入.  相似文献   

13.
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鲜梅果、盐渍果和脱盐盐渍果外、中果皮细胞结构完整,而经过-18℃冰冻24h后解冻,果实外部形态及外、中果皮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果实变形、变软,蜡被和角质层减少或缺乏,厚角组织质壁分离,中果皮细胞胀裂、解体,维管束松懈等,其中.冰冻鲜果的外、中果皮细胞结构破坏最严重.其次为冰冻盐渍果的外、中果皮细胞结构破坏最严重,其次为冰冻盐渍果和冰冻脱盐盐渍果.这些结构上的变化,有利于蜜饯糖渍过程中糖液的快速渗入.  相似文献   

14.
运用冷冻切片技术,用光学显微镜对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C.G.&Th.Nees)Bl.〕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阴香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细胞组成,上表皮细胞外角质膜较厚;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叶肉组织不甚发达,具分泌腔,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疏松的柱状细胞组成,海绵组织有发达的胞间隙,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1∶1.6;主脉发达,为外韧维管束,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侧脉有发达的由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延伸区。这些特征反映出阴香叶片结构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青椒品种耐藏性与果皮组织结构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4年8次青椒品种耐藏性对比试验中,贮藏60d结果表明;品种间耐藏性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耐藏性好的品种,如麻辣三道筋油椒,商品率平均在93%以上,病烂指数在12以下。耐藏性较差的同丰16,7604,8号青椒等,商品率在85%以下,病烂指数升到21~25之间;同一品种,绿熟果比红熟果商品率高,病烂指数低;品种间病烂指数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果皮组织结构观察表明:耐藏性好的品种,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密度大,排列整齐;同一品种秋果比夏果角质层厚,因此秋果比夏果易贮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幼果生长期对韩国梨外果皮进行了观察测定,并在组织结构上研究套袋对其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生产上改善其外观性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韩国梨幼果期外果皮组织结构由外向内为角质膜覆盖的角质层、表皮细胞层(包括皮孔发育初期形态)和木栓形成层,外果皮共有细胞5~8层。(2)幼果期外果皮生长动态呈现各层细胞随果实膨大增大生长。从组织结构水平上看,表皮细胞层向内分化的木栓形成层细胞较小。(3)幼果期套袋使外果皮各层细胞形状趋于一致、各细胞层间隙变小。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个品种穗轴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与抗扩展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健康穗轴在一些组织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抗病品种的维管束导管孔径较感病品种的小,抗病品种的皮层厚壁组织和厚壁细胞壁较感病品种的厚,且差异达显著水平;抗病品种的皮层厚壁组织和厚壁细胞壁增厚的时期比感病品种的早。在受侵染的穗轴中,抗感品种在菌丝的分布和量上,以及细胞的破坏程度上有所不同。抗感品种的木质素均为具丁香素核的木质素。因此,小麦品种抗扩展性的机制之一是靠预先形成的组织结构——厚壁组织和细胞壁厚度等解剖特征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