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日本的枇杷栽培概况 1、历史及分布:据考证,约150年前(1830~1847年),我国的枇杷种子传入日本,在长崎县的茂木地方播种,便产生了‘茂木’这一品种。明治12年,田中芳男将‘茂木’的种子带到东京,实生播种后又得到‘田中’枇杷。其他品种几乎都是通过‘茂木’、‘田中’的杂交、自交、实生变异、芽变等方式培育出来的。日本的枇杷主产地集中在长崎县、千叶县、鹿儿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枇杷原产地,有2 000多年的枇杷栽培历史,现在栽培枇杷已传播到全世界的30多个国家。1 000多年来,栽培枇杷是怎样从中国传播到这30多个国家的,笔者从世界各国的文献中归纳出若干要点:中国明朝与日本江户时代相交集的1600年代,日本已有从中国引入的"唐枇杷"(长圆形果实),正是这些枇杷被西方人所发现,使枇杷开始进入现代植物分类的体系;闻名遐迩的‘田中’品种也是从"唐枇杷"中选出的。1780年代,法国和英国分别从广州引入枇杷,随后传播到各自的殖民地国家,英国传到美国、澳洲,可能还传到南亚次大陆;法国传到阿尔及利亚,后者选育出优良品种传到美国和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枇杷最后传遍地中海沿岸国家;英国和美国及其所使用的英语在枇杷的学名和普通名(loquat)都起到关键性作用。最后,笔者提出了枇杷在世界传播方面尚存在的3个问题,主要是从传出国到传入国的具体传入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3.
据考证,枇杷真正的原产地在中国,日本最早栽培的枇杷也是从中国引入的。但是自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日本逐步开始重视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到目前为止,日本大约已有枇杷品种(包括少量直接引种的)近四十来个,品种资源已相当丰富。现将近年新登录的两个枇杷品种介绍于下。一、富房该品种由中井滋郎等育成,于1989年6月登录(第2057号)。它是通过津云与瑞穗杂交实生而得,在育成地(千叶县馆山市)  相似文献   

4.
日本九州大分市内一农户小坂茂氏,经营约半公顷枇杷园,品种有茂木老树、田中老树、长崎早生幼树和森本幼树。经过十多年的潜心试验和研究,成功地探索出一种新的枇杷整形栽培技术即低冠整形栽培法。目前这一新技术在日本得到普及与推广,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目的是生产无核枇杷。研究用的三倍体株系,是由二倍体枇杷和一株由秋水仙精引变而来的四倍体枇杷杂交后,所形成的人工三倍体枇杷中选出来的。使用的品种是日本枇杷的一个主栽品种“田中”枇杷。三倍体田中枇杷生长强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形态上的变异,但是每年只结少量的果实。在最适宜的时期(例如在花穗上三分之一的花朵开放,或在无核幼果开始膨大时),给它进行全树喷洒100PPM的赤霉素水溶液,从而,成功地生产出无核枇杷——即从种子形成能力很弱的三倍体田中枇杷的花穗上生产出大量其大小规格符合市场销售要求的无核果实。  相似文献   

6.
冯传余 《浙江柑橘》2003,20(4):31-32
1998年4月由宁海县“引智办”、县农林局林特总站从日本引入大房、长崎早生等枇杷品种,高接在力洋镇林屿村的成林枇杷树上,2000年初果,2001~2003年进行连续三年的品种检测及物候期观察。现将观察及检测结果初报如下:1品种简介1.1 大房 该品种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兴津支场,用“楠”枇杷的花粉同  相似文献   

7.
经作者考证:日本主栽枇杷品种“茂木”,原种出于我国江、浙一带,是一个华裔日本品种,在日本栽培180余年,以后分三批引入我国。1926年由日本引入广西沙塘,1934、1936年由日本东京横滨株式会社先后引入浙江奉化和四川成都、重庆。近年在四川成都龙泉驿和泸县福集镇发现有茂木枇杷后生园,并在泸县发现4个优良品系单株86—6、86—9、86—12、86—13。  相似文献   

8.
引种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属亚洲中部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最冷月(/月)平均气温 , ’!最热月(0月)平均气温48’!年降雨量/4).,(BB!无霜期4 8G’作者4))/年从重庆引进大五星枇杷!4)) 年春季从重庆引进黄五星和晚五星枇杷!栽种于本研究所试验园’参试品种还有同一气候区的实生种!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白玉 解放钟$华宝4号$华宝 号$田中$大房$森尾早生,根据栽培表现初步认为*(/)大五星枇杷在武汉长势良好!栽后第二年即挂果!具有早产性!第三年大部分果树挂果,可食率高!适宜在武汉地区的气候条件栽培,综合品种生长特性$果实经…  相似文献   

9.
枇杷的光合作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的枇杷品种为试材,观察其光合作用特性的结果表明:果实的存在与否对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品种间光合作用能力有一定差异,但从6月至12月份各品种的光合作用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田中和茂木的净光合速率在温度30℃左右时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一) 台湾省枇杷早期的经济栽培品种是由我国大陆引入,采用实生繁殖法,果肉白色而薄,目前栽培甚少。后由日本引入品质良好的大粒橙黄色果肉品种,已成为今日主要的经济栽培品种。另外,在中部山地1000米处尚有原产的台湾枇杷(E.deflexa Hemsl.)。它和普通枇杷系同属而不同种,果肉薄,无栽培价值,但可作为栽培品种的砧木之用。据台湾农业年报和青果年报记载,1977年全省枇杷种植面积38,265亩(2,551公顷),共1,437,259株。其中结果面积有35,970亩(2,398公顷),1,353,388株,总产量352,640担  相似文献   

11.
日本猕猴桃栽培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1950年开始发展猕猴桃商品生产,1990年从新西兰引入品种苗木,在全国20多个地区试种,结果认为:太平洋沿岸的神奈川、静冈、千叶、爱知、大阪、福罔、香川等生产柑橘和枇杷的地区可以栽培猕猴桃。近年,消费量已突破10万t大关,其中国产量占一半以上。但国际竞争激烈,也出现了品种单一、价格低等现实问题。这里,就日本猕猴桃栽培管理现状作一  相似文献   

12.
台湾枇杷的生产和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枇杷在台湾被视为高级水果,盛产月份售价每公斤为150多元(新台币),而台东的早熟枇杷可售得200多元。在省产水果中只有水蜜桃可与之相比。据学者考证,台湾也是枇杷的原产地,在中部山地1000米处尚有野生的台湾枇杷(E,defcexa He-msl),但果肉薄、已无商品价值。早期的经济栽培品种是由福建引入的白肉果,后因采用实生苗繁殖,品质日趋低劣、现栽培甚少。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枇杷其品种多是引自日本的大粒葱肉果优良品种。其中栽培最为广泛的是,引自日本长崎的茂木,较早熟,3月中旬即可采收,果为倒卵形,粒重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枇杷生产与科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枇杷不是日本的大宗水果,却是日本南部的特种果树之一,因而较受重视。从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枇杷生产国。1生理学研究日本对枇杷生理学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枇杷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包括蛋白质、糖类(总糖、还原糖等)、粗纤维、单宁、挥发油及药物成分等。现择要介绍赤霉素(GA)和山梨醇的研究。关于GA及其应用,研究者们从幼果中取出未成熟种子(以盛花期后90天的幼果为主要材料,也有采用其他时期的),通过色谱分析等方法,已检出了一系列的赤霉素类物质,包括GA9、GA15、GA19、GA20、GA24、GA25、G…  相似文献   

14.
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之一,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品种主要为苏州地方白沙枇杷品种。为丰富苏州白沙枇杷栽培品种,我们于2005年引进日本白茂木枇杷在苏州太湖洞庭东山和西山试栽,经过7年观察,该品种生长结果良好,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多汁、清甜、味浓,果大,且成熟期比当地晚熟品种冠玉晚10天左右,可明显延长枇杷鲜果的供应期,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5.
日本茂木枇杷在广东梅州经多年栽培情况来看,表现为粗生快长,枝叶茂盛浓绿,抗寒、抗逆性强,特别是梅州处于霜冻地区,冬季均能正常开花着果。果实长倒卵形,核小,每果有核1~2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2%,单果重21.7g,可食率68%,糖度高,清甜可口,品质风味佳。4月上旬成熟,是优良的枇杷中熟种。笔者经过多年栽培探索,总结出一套日本茂木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处华南 ,冬季气候温暖 ,栽培枇杷一般无冻害 ,且积温高 ,果实品质佳 ,可以大力发展。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主要品种 适合广西栽培的枇杷品种较多 ,以大果 ,色泽美 ,品质佳的品种为好。1 1 白沙枇杷类 白沙枇杷主产于江苏省 ,为我国鲜食枇杷中上品 ,其肉白色或乳白色 ,质细腻汁多 ,味较浓甜。代表品种有 :白沙、白玉、荸荠等。1 2 红沙枇杷类 红沙枇杷分布较广 ,浙江、福建、安徽、广西等省均有分布 ,特点为果肉橙黄至橙红色 ,味甜酸爽口 ,适于鲜食或加工。各地有不少优良品种 ,如解放钟、大钟、大红袍、大五星等。2 栽培技…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枇杷良种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是我国最重要的枇杷主产区 ,果实上市最早 ,具明显地域优势 ,在亚热带、热带水果中 ,福建种植的枇杷收益丰厚 ,因而近年来 ,福建枇杷发展迅猛 ,至 1999年面积达 1 71万hm2 ,产量 5 8万t。现将福建枇杷良种选育进程与推广情况简介如下。1 福建枇杷的栽培地位世界上栽培枇杷的主要国家有中国、西班牙、日本、巴西、意大利和印度等 ,中国是全世界枇杷主要生产国 ,面积 2 69万hm2 ,约占世界的 79% ,产量10 2万t,约占 85 %。而福建则是中国最主要的枇杷产区 ,栽培面积 1 19万hm2 ,占全国的 4 5 % ,产量3 5万t,占 34 % ,均居第一…  相似文献   

18.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可口,风味佳良,果实在春末夏初成熟,正值鲜果淡季,很受人们喜爱。广东省枇杷分布虽广,但多为零星种植。20世纪60年代普查时发现良种10多个,80年代初复查时,很多良种因种种原因而绝迹。70年代后期推广从福建省引入且表现较佳的解放钟枇杷,因其口感较淡、味偏酸等原因,没有形成规模栽培。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81年以解放钟和森尾早生杂交,选育出的一个早熟枇杷新品种,199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解决广东省早熟枇杷良种缺乏、春末夏初的鲜果淡季供应及中北部山区果农的出路等问题,经充分考察论证,本所在1999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批量引进早钟6号枇杷,该品种目前已成为广东省枇杷商品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现将7年来的引种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8年秋,我所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森尾早生、茂木、田中、华宝2号、华宝3号、洛阳青等6个枇杷品种的嫁接首,定植于重庆市云阳县、开县.经8年的栽培研究比较,认为其中森尾早生、茂木、田中等3个品种表现优异,另外3个表现良好。1品种简介1.1森尾早生果实卵形或短卵形,先端较宽广,果皮、果肉均呈橙红色。果较大,大小均匀。每穗留果6~10个,平均单果重29.7g。肉质较紧密,皮厚易剥离。糖多酸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每果种子3.3粒,可食率67%,肉质化渣,略有香气,品质上等。果实在4月下旬成熟,是我区上市最早的枇杷良种,…  相似文献   

20.
枇杷属小果类果树,在自然结果状态下,果小、商品价值低,且消耗营养多,引起树体衰弱,影响第二年产量。所以,人工栽培中多行疏果,以促进果实膨大。在科研和生产中,对于枇杷的果实鉴定,实际上是基于疏果后,从一定的留果量中取样进行鉴定的。由于枇杷品种不同,疏果影响果实膨大的敏感性有异;同一品种每穗不同的留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