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潮霉素、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对尾巨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确立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质量浓度。【方法】以尾巨桉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先后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上,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和不定芽生根率,观察头孢霉素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1)培养基中的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00 mg/L时,尾巨桉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7%,12.1%和26.7%;(2)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50 mg/L时,不定芽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仅有2.6%,10.2%和7.6%;(3)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50 mg/L时,不定芽生根困难,生根率分别为10.2%,16.2%和10.1%;当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00 mg/L时,农杆菌生长被完全抑制。【结论】尾巨桉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尾巨桉遗传转化过程中,抗性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的潮霉素适宜质量浓度为10 mg/L,卡那霉素为20 mg/L;生根诱导适宜的潮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和25 mg/L;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较适宜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铃薯东农303对两种抗生素敏感性,为进一步改良与利用东农303提供依据。[方法]以马铃薯东农303无菌苗的无腋芽茎段和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东农303在诱导愈伤组织和芽的过程中对卡那霉素或头孢霉素的敏感性。[结果]东农303无腋芽茎段对两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东农303以卡那霉素作为无腋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抗性筛选时适宜浓度为50 mg/L,作为单芽茎段芽生长的抗性筛选时适宜浓度为100 mg/L。东农303对头孢霉素也较敏感。无腋芽茎段在含头孢霉素10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时芽的诱导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东农303对两种抗生素均较为敏感,对头孢霉素的抗性要高于卡那霉素。  相似文献   

3.
以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叶及其对应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其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外植体对卡那霉素的敏感度不同,根的敏感度高于茎,茎的敏感度高于叶片。方差分析和总体观察的结果表明,在川芎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的最佳抗性筛选浓度范围为20~40 mg/L。  相似文献   

4.
培养在附加不同种类的激素和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 MS 基本培养基上的杜仲下胚轴切段,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的生物产量及芽数不同:1.含0.2mgL~(-1)~2mgL(-1)BA 和2mgL(-1)ZT的 MS 培养基上,外植体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和芽,而在附加2mgL(-1)KT 的 MS 培养基上,外植体只能诱导出愈伤组织。2.在 MS+8mgL(-1)BA 的培养基上,只有愈伤组织的产生而无芽的分化,说明8mgL(-1)BA 抑制了芽的发生。3.MS+2mgL(-1)BA+0.2mgL(-1)生长素(NAA、IAA、IBA)的培养基,能促进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也能分化出芽。  相似文献   

5.
袁云香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65-1267
为探讨影响陕西卫矛(Euonymus schensianus Maxim.)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找到陕西卫矛愈伤组织培养方法,以陕西卫矛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对陕西卫矛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中,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8.2%,且发生最早,愈伤组织化程度高,故茎段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MS+3.0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最有利于陕西卫矛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6.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32-29无性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农杆菌种类以及侵染时间因素对尾巨桉茎段和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影响,探讨了适宜尾巨桉转化的卡那霉素和抑菌抗生素使用浓度。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较愈伤组织转化率高,侵染时间为4min。LBA4404转化效率高于EHA105,GUS检测转化率分别为80.7%、63.5%。适宜生长在50mg.L-1的卡那霉素4、00 mg.L-1头孢唑林钠的筛选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7.
灰毡毛忍冬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灰毡毛忍冬茎段和叶片接种在MS培养基中,并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2,4-D,6-BA,NAA,以此探讨茎段和叶片2种外植体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组合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比茎段好,并且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 2,4-D 1.0 mg/L 6-BA 0.5 mg/L,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 0.5 mg/L。  相似文献   

8.
山药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山药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出愈方式和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山药零余子、叶片、茎段3种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发生方式存在差异,而且愈伤组织的发生率也各不相同,分别筛选到相应的最佳诱导培养基.另外,不同激素组合对3种外植体的诱导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中华猕猴桃伏牛95-2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其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及其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从而建立高效稳定的中华猕猴桃伏牛95-2的受体系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伏牛95-2的最佳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 ZT+0.3 mg/L NAA,在此培养基条件下,其不定芽分化率、每个叶盘不定芽的分化数均较高,分别为87.50%、4.2个;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2.0 mg/L NAA,生根率达100.00%.当卡那霉素浓度大于10 mg/L时,能够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死亡率逐渐增大;当卡那霉素浓度为20 mg/L时,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分化率均为0,因此20 mg/L卡那霉素浓度为中华猕猴桃伏牛95-2叶片遗传转化的最佳筛选浓度.  相似文献   

10.
王红艳  王鸿磊  张梅  黄群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50-18051
[目的]确定马齿苋遗传转化时适宜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方法]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和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通过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增长率来研究卡那霉素对马齿苋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卡那霉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很大,当卡那霉素浓度为20 mg/L时严重抑制了愈伤组织的诱导,而其愈伤组织在卡那霉素浓度为100 mg/L时仍能少量生长,但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大,增长速度变慢,褐化程度逐渐增加。[结论]在进行马齿苋的遗传转化时,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可采用20 mg/L卡那霉素作为选择压,如果直接以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则可采用80 mg/L作为选择压。  相似文献   

11.
以佛手的叶片、茎段为材料,建立了其组织培养系统.研究表明,B5比MS更适合作为诱导佛手愈伤组织的基础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率较高的培养基配方为B5+2.0 mg·L-1 2,4-D+0.2 mg·L-1ZT和B5+1.5 mg·L-1 2,4-D+1.0 mg·L-1 NAA+0.4 mg·L-1 6-BA.在叶片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试验中发现,叶片外植体预培养2 d后进行筛选的效果较好,卡那霉素的适宜筛选浓度为25 rng·L-1.  相似文献   

12.
王文静  王鹏  李伟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91-4393
以红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var.chinensis)顶芽、当年生幼茎和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仿自然气候的培养条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外植体类型和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对红金银花组织培养的污染率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有影响,以顶芽为外植体时污染率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为最佳外植体.优化后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KT、6-BA、α-NAA浓度分别为1.5、1.5、0.5 mg/L.  相似文献   

13.
胡雨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78-10579
[目的]研究卡那霉素(Kan)、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木瓜幼芽嫩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方法]采取沂州木瓜培养新梢嫩叶处理,依次接种在再生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上,注入设计浓度的对应抗生素,分析3种常见抗生素Cef、Kan、Carb对沂州木瓜培养新梢嫩叶上不定芽产生的效果。[结果]沂州木瓜对Kan反应极强烈,浓度为5mg/L时,叶片不定芽再生率非常低(2.4%);浓度为10mg/L时,芽分化被完全抑制,叶柄略有膨大,组织变白,有微量愈伤组织;浓度为15~30mg/L时,叶片既不能形成愈伤组织也不能分化不定芽。Cef和Carb对沂州木瓜叶片生根及生长的作用呈负相关关联,浓度在100mg/L时均同对照差异很小,随着添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则显著表现出来,500mg/LCef或400mg/LCarb即可阻止沂州木瓜新梢嫩叶的愈伤组织出现。[结论]沂州木瓜叶片对Kan敏感,Cef和Carb对木瓜离体培养的影响相似,但Carb抑制再生的作用比Cef强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奠定频繁开花型高产小桐子的快繁及转基因基础,通过对小桐子茎段腋芽培养、叶片和叶柄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不同激素组合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该高产品种的茎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1mg/L.叶片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2.5mg/L+IBA0.5mg/L.叶柄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2mg/L.生根培养以1/2MS+IBA0.5mg/L+AC0.1%较为适宜。引起小桐子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BA浓度过高:在不定芽的分化培养中.愈伤过多会严重影响不定芽的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速生生莱为试材,探索不同浓度的2,4-D对生菜根、茎、叶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不同浓度2,4-D、蔗糖和不同光条件对生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根、茎、叶在2,4-D浓度为1mg/L时外植体叶诱导的愈伤组织各项指标均较好;0.6mg/L2,4-D、20g/L蔗糖、光培养处理时对提高叶片愈伤组织的鲜物重及干物重指标的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到89.8%.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对高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羧苄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抑菌试验,以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抑菌效果较好.头孢霉素对高梁愈伤组织的毒性表现出比羧苄青霉素大.浓度低于500 mg/L羧苄青霉素对高梁愈伤组织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分化率随着羧苄青霉素浓度的提高而下降.在农杆菌介导高梁遗传转化时,选用羧苄青霉素是合适的,浓度以250 mg/L为宜.高梁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反应比卡那霉素更敏感,高梁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反应在褐化(死亡)率上表现不同.在以潮霉素作为抗性筛选标记时,选择压以50~7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7.
以细枝木麻黄3个无性系水培苗作为材料,研究了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头孢霉素(cefotaxime,Cef)、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Cab)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Km对细枝木麻黄愈伤组织诱导适宜的选择压力是20mg/L,Km选择性筛选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质量浓度为40mg/L,愈伤组织芽分化的选择压力是40~50mg/L。在抗生素抑菌效果方面,Cef质量浓度为200mg/L、Cab300mg/L和Amp500mg/L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综合比较,对细枝木麻黄遗传转化研究最理想的抑菌剂是Cef,使用质量浓度低且能有效抑制根癌农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烟草叶片直接再生-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叶片在附加激素IAA与BA的MS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分化途径和分化频率,不同浓度的IAA、BA配比,可分别导致愈伤组织的形成,根、芽和胚状体的直接分化。在MS + 0 .1mg/LIAA + 0 .5mg/LBA的B处理培养基上,叶片外植体边缘细胞经器官发生途径高频率直接再生植株,而该分化过程受到卡那霉素的强烈抑制,因而可以做为共培养法进行烟草基因转化的良好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几个影响因素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四川省近年来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川农16、川麦32和川育16幼胚及愈伤组织,针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筛选剂种类、剂量,预处理方式,侵染时间等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an不能抑制幼胚愈伤的生长,平均愈伤诱导率达87%,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川农16的幼胚在含不同G418剂量的MS2中生长受抑制,但愈伤诱导率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说明G418不能很好地抑制住幼胚生长,未能筛选出合适的选择浓度。川农16和川麦32的幼胚在含不同L-PPT剂量的MS2培养基中,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L-PPT浓度为3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幼胚的生长,因此在小麦遗传转化诱导愈伤和继代阶段L-PPT合适的筛选浓度是2~3mg/L。侵染时间对不同基因型幼胚愈伤诱导率表现不一致,川农16在1h时表现较高的诱导率;侵染前对幼胚进行高渗处理和乙酰丁酰酮(AS)处理后,愈伤诱导率与未经处理相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基因型对不同处理的反应也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