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梨果实套袋后康氏粉蚧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氏粉蚧又名梨粉蚧、桑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过去康氏粉蚧在梨树上很少发现。近年来,由于推广梨果实套袋,套袋后在袋内形成湿润、闭光的适宜环境,给康氏粉蚧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其在梨、苹果、桃果实上均普遍发生,已成为套袋果实上的主要害虫。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梨树上套袋1.2亿个,对梨果实上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流行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康氏粉蚧,又称梨粉蚧,主要危害梨、苹果等果树。近年来,梨果套袋给康氏粉蚧提供了生存环境,部分梨区发生比较严重,成为危害套袋梨果的又一主要虫害。康氏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枝干或根的汁液。在河北梨产区,康氏粉  相似文献   

3.
套袋苹果被康氏粉蚧为害后,果品质量及经济效益会显著下降。多数果农臾重视套袋前对康氏粉蚧进行防治,忽视套袋后的用药。本文着重对苹果套袋后康氏粉蚧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论述。 1 苹果套袋后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 苹果套袋后,未杀灭的康氏粉蚧沿包扎不严的袋口或透水孔、透气孔进入袋内。由于袋内的阴暗环境适  相似文献   

4.
康氏粉蚧又称梨粉蚧 ,主要为害梨、苹果等果树。近年来 ,梨果套袋给康氏粉蚧提供了生存环境 ,部分梨区发生比较严重 ,成为为害套袋梨果的又一主要虫害。康氏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枝干或根的汁液。在河北梨产区 ,康氏粉蚧为害果实最重 ,受害处停止生长 ,形成畸形果。1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 5mm ,扁椭圆形 ,淡粉红色 ,体表被有白色蜡粉 ,体缘具有白色蜡丝 17对。蜡丝基部较粗 ,向端部渐细 ;体前端的蜡丝较短 ,向后渐长 ,最后一对特长。卵为椭圆形 ,淡橙黄色 ,覆有白色蜡粉。初孵化的若虫体扁平 ,椭圆形 ,淡黄色 ,眼紫褐色…  相似文献   

5.
康氏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在果树上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李、杏、山楂、葡萄等,属杂食性害虫。近年来由于滦南县梨园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再加上果实套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康氏粉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使其发生程度不断加重,现已成为梨园生产栽培中最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害虫,造成梨果品质和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梨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1苹果套袋后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 苹果套袋后,未杀灭的康氏粉蚧沿包扎不严的袋口,或透水孔、透气孔进入袋内.由于袋内阴暗环境适于康氏粉蚧的生存繁殖,所以进入袋内的康氏粉蚧在苹果萼洼、梗洼周围危害,造成黑点.  相似文献   

7.
套袋苹果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绥中县是辽西地区苹果主要产区,也是国家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套袋苹果康氏粉蚧的为害越来越重,套袋苹果被害后萼洼部有黑点产生,轻者有针尖大小的黑点,重则为直径1~5 mm的黑斑,有时其上覆有白色粉沫状物.除萼洼部位外,梗洼、果实阴面有时也有黑点产生.品种间以金冠、红富士、国光和乔纳金受害重,红星、王林等极轻.鉴于套袋苹果康氏粉蚧的发生日趋严重和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于2003~2004年对康氏粉蚧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康氏粉蚧又称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刺吸式口器,属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李等果树。严重时可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和品质。康氏粉蚧喜荫蔽潮湿,近年来鸭梨套袋栽培给康氏粉蚧提供了生存环境,康氏粉蚧已成为危害梨树的一个重要害虫,有加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梨康氏粉蚧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氏粉蚧又称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在果树上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李、杏、山楂、葡萄等,属杂食性害虫。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鸭梨套袋栽培,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很易遭其危害。1危害状康氏粉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嫩芽、嫩叶、果实、枝干及根部的汁液。危害嫩枝和根部,被害处常肿胀,  相似文献   

10.
康氏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又名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该虫为杂食性害虫,有刺吸式口器,喜欢在隐蔽潮湿环境活动,主要危害苹果、梨、李、桃等果树。20世纪90年代末在陕西省渭南梨产区零星发生,随着套袋技术的应用,恰好在袋内营造了一个小环境,适于康氏粉蚧的繁殖和危害,危害程度不断加  相似文献   

11.
康氏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是一种刺吸式口器害虫。近几年,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其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康氏粉蚧已成为一个新的危害苹果生产的重要害虫。为了摸清其在我县苹果上的生活习性、发生及危害特点.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于2006~2008年在我县4个乡镇11个套袋苹果生产的果园设点进行了观察研究,摸清了康氏粉蚧的发生规律.掌握了其防治方法。现具体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烟台苹果产区在无袋栽培果园里很少有康氏粉蚧为害苹果果实,不需要针对性防治。但是,在套袋栽培的果园里,康氏粉蚧在短短的2~3年内却发展成为为害果实的主要害虫。据1994年烟台市各县市反映,凡是套袋年限早的、面积大的果园均发现有康氏粉蚧为害果实。严重的园片套袋果被害比例高达30%以上。因此,套袋栽培果园,必须认真搞好康氏粉蚧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康氏粉蚧在苹果树上为害枝干及果实,在无袋栽培果园很少发生,在套袋果园发生量较高,严重园片可达20%~3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果实商品率。因此,苹果套袋果园,必须防治好康氏粉蚧。 一、为害症状 康氏粉蚧以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寄主枝干、幼芽、嫩枝、叶片、果实和根部汁液。嫩枝被害后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前期为害果实呈畸形,后期  相似文献   

14.
康氏粉蚧又名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渭南梨产区零星发生。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发生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袋内环境阴暗,为喜阴的康氏粉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因此,近年来康氏粉蚧对苹果的为害愈来愈重,一般苹果园果实被害率在2.3%-9.7%,重发果园高达47.6%,受害苹果多伴发"煤烟病",严重地影响优质苹果生产。1 康氏粉蚧的为害症状 康氏粉蚧1代若虫多寄生在树皮裂缝及幼  相似文献   

16.
苹果套袋后,康氏粉蚧、玉米象等害虫从果袋通气孔或袋口处钻入袋中为害果实,因为农药喷不到袋内果实上,无法将其杀死,它们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果实质量,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现将我县康氏粉蚧、玉米象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主要入袋害虫1 1 康氏粉蚧 又称梨粉蚧 ,在我市每年发生 3代 ,第 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 5月中下旬 ,第 2代在 7月中下旬 ,第 3代 8月下旬。以 2、3代若虫、成虫在果袋内集中为害为主。随着套袋时间延长 ,发生越来越重 ,由于苹果套袋后 ,1代未杀灭的康氏粉蚧沿包扎不严的袋口或透气孔、透水孔进入袋内。康氏粉蚧主要在果实萼洼或梗洼处刺吸汁液 ,使果面发生许多褐色圆形斑点 ,上面粘有白色蜡粉 ,斑点逐渐木栓化 ;随着苹果的生长 ,为害部位凹陷。1 2 玉米象 每年发生 2代 ,多数是由于山区果农分散居住于果园附近 ,存储和晾晒谷物粮食中的…  相似文献   

18.
豫西苹果康氏粉蚧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高效广谱杀虫剂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康氏粉蚧的抗药性,大大杀伤了天敌昆虫,使康氏粉蚧失去自然控制。同时,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袋内环境趋暗,为喜阴的康氏粉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因此,近年来康氏粉蚧对苹果的为害愈来愈重,一般果园果实被害率在2.3%~9.7%,重发果园高达47.61%,受害苹果多伴发“煤烟病”,严重地影响优质苹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高效广谱杀虫剂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康氏粉蚧的抗药性,也大大杀伤了其天敌昆虫,使康氏粉蚧越发难以控制。同时,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为喜阴的康氏粉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因此,近年来康氏粉蚧对苹果的危害愈来愈重,一般果园果实被害率在2.3%~9.7%,重发果园高达47.6%,受害苹果多伴发“煤烟病”,严重地影响了苹果生产。  相似文献   

20.
套袋梨果实表面的"黑点"主要由套袋梨黑点病、果面褐斑病、药害、康氏粉蚧引起,分析了这4种主要"黑点"类型的表现特点、形成原因或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生产优质套袋梨果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