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选择3种生物填料构建生物滤池,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扩增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填料上生物膜和对应生物滤池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种类组成。结果表明:3种生物填料均有富集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的细菌种类和多样性大于对应的生物滤池水体;在门分类水平,3个生物滤池水体中的优势菌相同,均为厚壁菌门,3种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的优势菌不尽相同,聚乙烯小球生物膜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陶瓷环和弹性毛刷生物膜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弹性毛刷生物膜的细菌种类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由变形菌门的26个属细菌组成,聚乙烯小球生物膜的细菌种类组成最少、多样性指数最低,由厚壁菌门的23个属组成,细菌丰度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2.
刘志强  张利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533-5534,5536
[目的]以沙棘和沙枣根瘤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固氮放线菌物种的多样性。[方法]以通常用于分离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固氮放线菌的无氮BAP、S、JA、ISP4、CB-CcI3、DPM和FTW等为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采集自内蒙古通辽和赤峰的沙棘(Hippophae)和沙枣(elaeagnus)植物根瘤进行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并依据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分离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分离得到的8株放线菌分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野野村菌属(Nonomuraea)和假诺卡菌属(Pseudonocardia),所有根瘤样品中均未分离到弗兰克氏菌属菌株;采用弗兰克氏菌属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所采集的沙棘和沙枣植物根瘤总DNA进行PCR扩增,未出现特异性的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条带。[结论]非豆科植物根瘤内固氮放线菌具有物种多样性,为今后固氮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载体生物膜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条带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是陶厄氏菌属Thauer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外硫红螺旋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及不可培养细菌。当反应器运行208d时,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维持较高水平,两者去除率之比为1.1,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引物Pla46F/Amx368R—GC获得的PCR产物,采用DGGE技术对载体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了检测。DGGE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中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别与PlanctomyceteKSU-1、CandidatusJetteniaasiatica的相似性均为96%,可以认为它们是反应器内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贵州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为忍冬属药用植物鉴定、良种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材料的嫩芽为试验材料,采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利用NTSYS-pc2.1计算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54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重复性好、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且扩增条带(100~1000 bp)数目≥5的引物组合.1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97条带,其中17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0.36%,平均每对引物扩增11.87条多态性条带.引物组合Me8-Em10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最多(16条);引物组合Me2-Em2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最少(8条);引物组合Me4-Em2扩增条带数为15条,均为多态性条带,但从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的扩增条带数不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213~0.8477,平均0.5672;其中,野生忍冬与栽培忍冬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8477),二者亲缘关系最近,灰毡毛忍冬与野生忍冬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4213),二者亲缘关系最远.在遗传相似系数0.4873处,6份忍冬属药用植物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和黄褐毛忍冬,均为山银花的基源植物;第Ⅱ类包括野生忍冬、栽培忍冬和红白忍冬,均为金银花的基源植物.[结论]贵州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分子标记能有效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其引物组合Me4-Em2可用于鉴别5种忍冬属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河道水体黑臭前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为河道水体黑臭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河道水体黑臭前、黑臭中、黑臭后的水质进行高通量测序,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确定水中引起黑臭变化的硫酸盐还原菌优势属种为狭义梭菌属严格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甲苯单胞菌属、伯克氏菌属、马赛菌属等优势种群,并得出关键致黑致臭微生物种群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这一菌种在黑臭水体中的数量约20 000 cell/mL以上,占比64.09%,为黑臭核心微生物种,致黑臭微生物种群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为狭义梭菌属严格芽孢杆菌属类,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是主要的硫酸盐还原菌种群。[结论]硫酸盐还原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在河道黑臭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解决养殖水体的氨氮污染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底泥中的氨氧化菌的多样性和种群分布及其amoA基因的多样性,并与池塘周边土壤中的氨氧化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样品中氨氧化菌数量差异显著,其中池塘周边土壤中最多,达到4.5×105cfu/g,其次是池塘底泥和水体。来自土壤和底泥两个DNA样品均扩增到了预期长度(491 bp,517 bp)的amoA基因片段。底泥样品的DGGE条带数明显多于池塘周边土壤样品。土壤和底泥样品仅有1个共同的氨氧化菌种属,其序列与Nitrosospira sp.相似性达96%。池塘周边土壤的氨氧化菌种属序列与Nitrosospira sp.都有高度同源性。池塘底泥中Nitrosomonas sp.为氨氧化菌的优势菌群。[结论]构建的amoA基因克隆文库能较好反映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中氨氧化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泡菜发酵过程中的菌相变化过程。[方法]以自制泡菜为研究对象,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和泡菜成品的菌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酵过程中的泡菜电泳图上的条带从发酵第1天的13条逐渐减少到第4天的11条再到第7天的9条,而泡菜成品中的条带则只有明显的2个条带。[结论]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泡菜最初的杂菌逐渐被优势菌抑制并最终取代。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合填料(全塑性夹片和维纶醛化丝)作为生物膜载体,以土著微生物为生物膜菌源,研究其对水质、罗非鱼生长及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填料可促进水体中NO_2~-、DO、IC含量显著升高,使水体中pH、NO_3~-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有使水体中NH_4~+、TOC含量下降的趋势;和对照组相比,组合填料组罗非鱼增重量显著升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填料悬挂密度越高,增重效果越明显;组合填料能显著降低水体细菌数量,而对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组合填料明显提高了水体微生物对糖类、醇类、酯类的利用率,降低了水体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RDA分析表明,组合填料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DO、pH和硝酸盐是影响处理组和对照组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显示组合填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水质,促进罗非鱼生长,降低水体细菌数量,影响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硝化细菌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工厂化养殖池中,研究了施放硝化细菌前后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氮、溶氧量、化学耗氧量等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施放硝化细菌前,实验池氨态氮含量上升趋势与对照池大致相同,在施放硝化细菌后第4天氨态氮含量出现下降,2~3 d后又开始缓慢上升。亚硝酸氮变化趋势与氨态氮大致相同,实验池在施放硝化细菌后第9天亚硝酸氮含量开始缓慢回升。对照池和实验池的溶氧均呈下降趋势。对照池和实验池的化学耗氧量在施放硝化细菌前上升明显,施放硝化细菌后上升放缓。[结论]在工厂化养殖池中施放硝化细菌,能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养殖方式对鳙肠道微生物菌群种类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发展鳙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生物絮团组、施肥组和网箱吊养组3种养殖方式,经过8周的饲养周期后,运用PCR-DGGE对不同养殖方式下鳙肠道定植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鳙肠道细菌多样性排序为生物絮团组>施肥组>网箱吊养组,其中,生物絮团组与施肥组、生物絮团组与网箱吊养组、施肥组与网箱吊养组的DGGE图谱相似性依次为53.8%、39.4%和42.8%.生物絮团组鳙肠道的特异条带代表α-亚群的葡糖醋杆菌属(Gluconacetobacter)、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绿弯菌(Chloroflexi)和几类不可培养细菌(EU585886.1、FN824844.1、GU498473.1、GU486235.1和JN399992.1);施肥组和网箱吊养组鳙肠道的特异条带代表梭菌属(Clostridium)、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及不可培养细菌(EU376178.1).[结论]生物絮团的应用能有效增强养殖鳙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多样性,降低气单胞菌在鳙肠道的分布,可作为高蛋白饵料类型被鳙摄食.  相似文献   

11.
草鱼养殖池塘蓝藻暴发时水体细菌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蓝藻暴发池塘中细菌群落特征,采集3个地区(广东、云南、贵州)4个淡水养殖场的蓝藻暴发池塘和非蓝藻暴发池塘(对照池塘)水样,并检测其理化因子及生物指标,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依据PCR-DGGE指纹谱带的丰度对养殖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蓝藻暴发池塘水体的PO_4-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池塘(P0.01);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O_4-P与代表蓝藻暴发程度的叶绿素a存在正相关关系(R~2=0.869,P0.01);而且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的RDA分析表明,PO_4-P与蓝藻暴发池塘细菌群落关系密切。蓝藻暴发池塘与对照池塘水体的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测序分析显示,蓝藻暴发池塘特定的细菌为Flexibacter,其可能对蓝藻有裂解作用;而Synechococcsus在蓝藻暴发池塘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池塘,可能是Microcystis的大量暴发抑制了Synechococcsus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郭冀峰  徐成浩  王俞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18-13319
[目的]初步建立农村稳定塘底微生物结构分析的PCR—DGGE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并对我国南北方2个地区农村稳定塘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简要分析。[方法]提取杭州、西安两地郊区农村稳定塘底泥系统内微生物的总DNA,对其16SrDNA的V3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利用软件对DGGE图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地农村稳定塘底泥中细菌种类较为丰富,有明显而相似的优势种群。[结论]南北两地区农村稳定塘底泥微生物多样性基本相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种子发芽指数随肥料稀释比和培养时间变化规律,研究有机肥料适宜种子生长的配比范围和敏感点。[方法]利用豆秸秆和木屑形成体积比1∶1作为生态厕所反应基质处理人粪便,对得到的有机肥料添加不同量的蒸馏水制成不同配比的肥料浸提液。将黄瓜、白菜、油菜种子放入含有不同肥料浸提液配比的培养皿,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44、86、0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培养48 h内,黄瓜、油麦菜种子生长表现出不同的肥料浸提液配比范围,其配比范围分别为1∶(14.17~34.37)和1∶(24.34~41.26)。由于肥料对白菜种子的毒性较大,没有表现出适宜生长范围。黄瓜、白菜、油麦菜3种种子生长对肥料浸提液的敏感点分别为1∶22.301、∶20.90和1∶33.80。[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应用免水资源综合利用型生态厕所最终产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塑料大棚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塑料大棚越冬技术,为我国南方罗非鱼产业提供低成本、高收益的安全越冬模式。【方法】在柳州市沙塘试验基地的两个池塘上搭建塑料大棚,其中1个池塘在越冬期陆续抽取地下水补水调温,分别定期检测大棚内外池塘水温及大棚内池塘水体溶解氧、氨氮两个水质指标。【结果】越冬期,大棚内池塘水温比较稳定,抽取地下水补水的池塘水温保持在17.0~22.5℃,未抽取地下水补水的池塘水温也能保持在16.0~21.5℃;大棚内池塘水体溶解氧变化范围为2.5~5.0mg/L,氨氮变化范围为0.47~0.93mg/L;两个池塘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成活率分别为98.0%和99.0%,越冬培育后其规格分别为0.40和0.38kg/尾。【结论】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模式,大规格吉富罗非鱼种能安全越冬且生长效果良好,其方法简便、效果良好,若能同时搭配抽取地下水补水调温,效果更佳,但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杂交鳢在池塘养殖中的生长特性,为今后在广西推广养殖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从广东引进杂交鳢鱼苗进行池塘养殖,每月采样测量其体长和体重,并每天测量池塘水温,在广西柳州地区开展一个生长周期的养殖试验。【结果】杂交鳢鱼苗经过7个月的池塘养殖,其产量达53256.0 kg/ha,成活率为90.6%;5~12月杂交鳢的体长均处于增长状态,月均增长1.1~7.4 cm,体长生长曲线与池塘水温变化曲线走势基本一致;5~12月杂交鳢体重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月均增重16.2~178.2 g,且体重生长曲线的斜率较体长生长曲线更陡。【结论】杂交鳢在广西的池塘养殖效果良好,尤其在广西桂北和桂中地区可替代罗非鱼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6.
李氏禾对土壤中铜积累特征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室内生长条件下李氏禾对铜的吸收和抗性特征。[方法]将从6个采样点采集的李氏禾样本、淤泥和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消解液定容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AA-700)测定铜的含量。[结果]电镀污水污染区的李氏禾生长茂盛,是当地的优势种群。在各植物样品中,铜含量均为根系>叶柄>羽片。当土壤铜含量达2000 mg/kg时,根、茎、叶中铜含量分别为:500.33、335.81、307.89 mg/kg。在土壤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叶中铜含量为46.11~308.07 mg/kg,铜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40~1.75;根和茎中铜含量分别为49.22~500.33和39.22~335.81 mg/kg,铜的最高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85和1.47。[结论]李氏禾能在铜污染的环境中生存,对铜有较强的适应力和抗性,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金银花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利用过氧化物(POD)同工酶和淀粉酶(AS)同工酶对10个地区11个金银花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金银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形成2个电泳区域,共有3个酶位点,Rf值分别为0.324、0.671和0.863。其淀粉酶同工酶谱也形成2个电泳区域,共有4个酶位点,Rf值分别为0.125、0.306、0.67和0.792。不同产区金银花的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说明金银花不同居群在遗传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聚类分析表明10个产区的11个金银花样品可聚为3个类群。[结论]不同产区金银花的亲缘关系与其遗传本质和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大珠母贝人工苗水泥池中间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珠母贝贝苗的池塘中闻培育技术。[方法]分3批提供贝苗3万、43万和15万粒(2.0—3.0mm)开展水泥池塘(335m^2)吊养,贝笼选用20、40和80目的用不锈钢和聚乙烯网片制作的圆形笼,先用网目密的贝苗笼,随着贝苗的生长逐渐换用网眼大的笼。一般日换水量在10%-30%,控制水透明度在60-80cm,水温不超过33℃。按比例投放饵料,定期泼洒营养盐,约5d追肥1次。[结果]3枇人工繁殖的贝苗,经4个月的水泥池养殖,平均壳长分别增长至35.8、27.7和23.4mm,平均壳高分别增长至30.1、24.9和20.1mm,成活率分别为29.5%、17.4%和17.9%。[结论]大珠母贝种苗池塘中间培育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有望克服海区养殖的大规模死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