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1984年广东省开展甘蔗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试验、示范。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释放赤眼蜂防治蔗螟;科学用药,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制多种害虫的作用”。在10万亩大面积上,收到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绿色稻米生产中,采取农业防治的各项措施,避开或减轻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药剂防治的减少和科学用药,保护了害虫的天敌,减轻了害虫尤其是中、后期稻飞虱的发生,从而根本上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形成良性循环。药剂防治作为应急防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以尽可能地减少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稻病虫发生严重、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的状况,秀山县植保植检站开展以稻飞虱为重点的减量用药防治技术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药剂防治模式,达到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节约防治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和保护天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甘蔗地下害虫猖獗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云南甘蔗地下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6.
果树害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寄生菌等.果园中的害虫与其天敌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果园用药防治虫害时,要充分保护捕食性天敌,做到害虫防治与天敌保护兼顾,充分利用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辅以严格的农事操作,可避免害虫的为害,对生产绿色果品极为有利.笔者介绍保护果园天敌的3种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冀南棉麦混作区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1985年在河北南部棉麦混作棉区设点,进行了以棉蚜、棉铃虫为主要对象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从棉田生态系的整体出发,根据棉花、害虫与天敌各主要组成成份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尽可能利用自然因素,设计了以棉麦邻作布局、种子处理、棉田内分阶段衔接种植诱集植物油菜——春玉米——夏玉米来保护增殖自然天敌、制订合理防治指标、减少用药和加强棉田栽培管理、种植抗病品种等配套技术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经3年来多点大田试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控制虫害、减少用药、保护增殖天敌、降低防治成本等方面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较难防治的一种枣树主要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雌成虫越冬。在不少枣林中,由于用药不当,大量杀死天敌昆虫,导致其再增猖獗。反之,有些地方注意保护天敌,施药适当,甚至不用药,却控制了蚧虫不致成灾。例如,河南内黄枣区1974年用飞机大面积喷撤六六六和DDT防治枣树上的黄刺蛾,黄刺蛾治下去了,但龟蜡蚧却由于天敌昆虫大量被消灭而猖獗成灾,造成年产3000万斤  相似文献   

9.
吉安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安市柑橘主要病虫害10余种,每年药剂防治10-15次,防治费用大,有些果品上农药残留超标,桔园天敌减少。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在病虫发生危害主要时段应用生物、物理、生态、人工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果品品质,改善桔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即墨市麦蚜近年发生轻主要原因是生态控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2004年10年间,即墨市麦蚜的防治由大量用药减为不用药,防治次数由每年2~3次减为0次。近3年,全市很少用药防治,麦蚜发生程度由大发生减为小发生,天敌的储存数量明显增加。实践证明,生态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沈文灿 《植物保护》1984,10(1):43-43
为改进用药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从1974年以来,我县开展综合防治试点,选择红旗公社上坑西第三队下路湾畈的65亩水稻田,以“讲究科学用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要内容的协调防治试验,取得明显的效果。与对照相比每亩农药成本减少54.4%,平均亩产1031斤,75年每亩农药成本继续减少,与74年相比下降40.7%。此外还分别在稻瘟病严重的西坑公社山王堂畈256亩稻田与白叶枯病严重的梅渚公社梅渚大队1,200亩稻田,搞了病害的综合防治试点,也基本控制了危害,获得大幅度增产。76—  相似文献   

12.
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3、2004年稻纵卷叶螟在苏北沿海地区大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成虫迁入量大、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生产上制定了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蚧虫是园林害虫中的一个种类多而较难防治的类群。在不少园林中,常由于用药频繁,大量杀死了蚧虫天敌,导致蚧虫再增猖獗。反之,有些地方施药适当甚至不用药,却保护了天敌,控制害虫种群,使蚧虫不致造成灾害。蚧虫的天敌主要有瓢虫和寄生蜂二大类。它们的种类都很多,而后者更为丰富。蚧虫寄生蜂的优点,不但表现在种类多、寄生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被移植或引进后,若能建立群落常会发挥长期控制蚧虫种群的作用,使蚧虫数量经常处于经济容  相似文献   

14.
奚启新  郭景泉 《昆虫天敌》1992,14(2):65-66,68
蚜虫既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又是大豆病毒病的重要传播介体。每年因蚜虫的直接为害和其传播大豆花叶病毒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因此,测定有关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治及其对天敌的毒性,合理用药,保护天敌,达到既控制蚜害又减轻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测定了八种杀虫剂对危害大豆的三种蚜虫的杀伤效果和对二类天敌的毒性,从中选择出了适宜的药剂。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于1987年在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所综防示范点——辽宁省金州三十里堡苹果园进行。此文应用主分量分析方法研究苹果树不同生长阶段害虫-天敌群落中优势种的组成和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综防区的防治策略有利于保护天敌优势种。常规防治区凭经验用药,忽视了优势种间的食物网联系,导致杀伤天敌,害虫抗药性增加,而再度猖獗。  相似文献   

16.
室内、田间试验表明,菜地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爪蛸螟等食叶害虫,天敌数量比化防区增长13.2倍;棉田用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药后10天的天敌数量比敌杀死施药区增长11.3—16倍,保持下来的天敌有瓢虫、草蛉等,对蚜虫有控制作用,蚜害减轻,省去治蚜用药,呈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柑桔矢尖蚧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园生态系具有持续的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害虫天敌种类多 ,利用天敌是防治柑桔矢尖蚧的一种重要措施。文章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对柑桔矢尖蚧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种天敌能够成为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物,必须具有优良的品质;对一种天敌控制害虫的效能评价,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1 天敌的品质 在研究“害虫—天敌系统”时,发现天敌对害虫种群调节效能,关键在于天敌的品质。过去,生物防治工作者往往将天敌的优势种(Predominant)误为有效种(effective species)。其实,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19.
苹果绵蚜由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变为一般害虫,加之失去植物检疫监管等原因,导致某些新建果业园区发生苹果绵蚜。为降低其再次暴发为害的风险,结合多年国内植物检疫管理经验和针对一般病虫害的防控技术要求,提出在做好建园预防和监测调查的基础上,注重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利用天敌控害和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控措施,将新形势下苹果绵蚜的综合防治纳入到苹果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在浙江黄岩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方案对某些柑桔病虫害的防效及成本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与果农常规的以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为主的防治方案相比,采用以使用机油乳剂和铜制剂为主的防治方案既能使柑桔病虫害得到有效的控制,又使果园生态得到改善、天敌群落密度及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力得到恢复,进而使害虫得到可持续的控制。实施该防治方案的初期成本可能会稍高于常规防治方案,但持续实施后,天敌群落密度增加,对害虫的自然控制力提高,需要用药的次数减少,一年后其防治费用会降至常规防治方案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