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充分利用塑料日光温室效应,进行大棚厚皮甜瓜一年三茬栽培(即:早春茬、夏茬、延秋茬),亩产值超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提高淮北旱地的早茬麦,淮北,江淮和沿江旱地的晚茬麦以及沿淮,江淮和沿江地区的稻茬麦生产整体水平问题,分别提出了一些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进行四个不同节位的剪枝再生试验。研究了辣椒不同剪枝节位萌发新芽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剪枝再生后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的剪枝节位结果不同,以在对椒上部剪枝的最为理想;与在四面斗上部剪枝的产量结果达到了显水平。与在门椒下部剪枝的产量结果达到了极显水平。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剪枝春季再生具有可行性,辣椒日光温室秋冬茬春季剪枝再生有望成为克服冬季育苗难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5.
6.
作物根茬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黑钙土的培养试验,研究了不的根茬施入土壤后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根茬处理的土壤腐殖含量的高于对照,提高幅度玉米根茬为0.056-0.115%,大豆根茬为0.052-0.095%,且松结态腐殖质的净增加量远大于穗结态腐质的净增加量,而玉米根茬又好于大豆根茬。玉米根茬具有更优于大豆根茬的培肥作用。  相似文献   

7.
芹菜属于半耐寒绿色蔬菜,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应合理引入温室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高效生产,增加经济收入.该文分析了温室芹菜的温度、光照与水分管理要点,并具体介绍了早秋茬、秋冬茬和早春茬的栽培要点,为实现周年供应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水稻及玉米茬口对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种植在河南省5个地点水稻茬和玉米茬的豫麦34主要品质,同时测定了两种茬口下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与玉米茬相比,水稻茬种植的豫茬34号品质差,表现为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下降,稳定时间缩短,评价值减小,以强筋麦适宜种植区的新乡点水稻茬小麦品质下降最多;土壤含水量高是水稻茬小麦品质变差的原因之一;提出了水稻茬不适宜种植强筋优质小麦的观点,即使在强筋麦适宜生态区内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因化除不慎而造成麦苗或后茬作物遭受药害的现象每年都有大量发生。麦田化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化除效果,确保麦苗、毗邻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县现有秋冬茬黄瓜日光温室3000个,每667m^2均效益在3万元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大棚礼品西瓜一茬栽培两茬收获的主要技术是:西瓜采用三蔓整枝法,将主蔓吊起,在主蔓不同部位进行授粉留瓜,错开授粉时间和留瓜部位,利用礼品西瓜个小、成熟早、上市快的特点,进行二次留瓜,以达到一茬栽培收获两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西芹一般株高60~80cm,叶柄宽厚,纤维少,质脆,味淡,营养丰富赢得了种植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6.
根据廊坊市番茄品种筛选目标,从引进的番茄品种中筛选适合当地夏秋茬与冬季一大茬2个茬口栽培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适合夏秋茬栽培的品种为勇士808,该品种果个均匀、果实无白熟期、转色块、产量高;适合冬季一大茬栽培的品种为荷兰8号,该品种中早熟、单果重240 g左右、硬度高、耐储运、抗TY病毒、坐果力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玉米铁茬播种,属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范畴,是国家、河北省“十五”时期推广的重点项目。该项技术是小麦收获后在麦茬地内直接用机械播种玉米,然后喷洒灭草剂,能够减少腾茬、整地2道工序;实现当天收种,比常规先耕后种玉米提前3~4天出苗,提早成熟5~7天,增产10%~15%;亩节省种子0.6公斤;麦秆高温腐烂直接还田能培肥地力,并从源头上遏制焚烧秸秆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农谚说:"茬口倒得顺、粮食装满屯"。通过轮换换茬,可使根系深浅不同、吸收养分不同的作物互相搭配,达到全面利用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目的,提高种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城郊蔬菜生产人多地少、无法倒茬歇地的问题,菜农们开发出塑料大棚抢早延晚堵空,1年3~4茬的蔬菜栽培新技术,不仅解决了倒茬问题,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以春茬黄瓜—嗄季香菜一秋季黄瓜的栽培模式为例,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稻留高茬对改土和增产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留高茬是稻草还田的一种形式。为解决水田农肥不足,平衡土壤有机质和硅、钾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确保水稻持续高产、稳产,增加经济效益,盘锦从1986年开始推广水稻留高茬,至1991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87万亩,增产稻谷5900万公斤。稻茬高度10~15厘米,秋翻稻茬入土。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证明水稻留高茬是一项应该大力推广的增产措施。一、扩大肥源资料表明,稻茬中含纤维素30~40%、氮0.678%、磷(P_2O_5)0.217%、钾(K_2O)1.828%、硅(SiO_2)12%,留高茬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大量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199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