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天然彩色棉的起源 无论从演化的角度看,还是据考古研究证明,远古的棉花纤维多带有颜色,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白色纤维棉花才逐渐成为优势类型。事实上,除野生和半野生棉外,就是我们的四大栽培棉种: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海岛棉都有这种有色纤维的棉花品种或变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原棉生产现状及短绒棉在纺织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短绒棉生产的有效途径:两熟制麦棉套种方式。并对采用短季棉生产短绒棉的两种方式,即春棉套种和夏棉套种作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遗传基础的研究表明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受遗传基因控制 ,天然棕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 ,天然绿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由 1对不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形成和积累与色素合成酶基因在纤维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在纤维初生壁伸长期 ,天然彩色棉的纤维色素与白棉花一样均为纯白色 ,当进入纤维的细胞壁加厚期时 ,逐渐显现出很淡的色素 ,直到纤维充分成熟 (即吐絮 )时颜色才达到最深程度。天然彩色棉湿处理后色素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天然棕色棉的色调沿蒙塞尔色相环逆时针变化 ,天然绿色棉的色调沿蒙塞尔色相环顺时针变化 ,湿处理后的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有变深变艳的趋势 ,表明天然彩色棉的色彩是由多色素控制的  相似文献   

4.
将深棕色棉品种与白色棉杂交,观察F1代和自交F2代棉纤维的颜色表现,并且测定了各世代植株棉纤维中的色素含量。杂交F1代棉纤维的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自交F2代可以分为3类:深棕色类型、中棕色类型和白色,F2代深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接近亲本棕色类型,F2代中棕色类型棉纤维的颜色和纤维中色素含量与F1代较一致,F2代3种类型经过卡平方检验符合1:2:1的比数(p>0.05),所以棉纤维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遗传。讨论了质量性状与"修饰基因"的关系,有助于天然彩色棉的品种选育和新色彩品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天然彩色棉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彩色棉是专用棉的重要类型之一,其纤维具有天然的棕、绿等颜色,用彩色棉纤维生产的纺织物本身带有天然的颜色,可以免去漂白、染色等过程,既对人体健康有利,也减轻了纺织过程的环境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棉,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5,6].  相似文献   

6.
彩色棉溯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彩色棉的定义与色彩棉花植株与棉花纤维在田间自然长出的颜色称之为天然色 ,彩色棉定义的范围应包括茎秆、叶片、纤维、种子等的天然颜色。例如 ,植株的茎秆绿色、酱红色、黄色等 ;叶片绿色、红色等 ;棉铃绿色、红色等 ;纤维白色、绿色、棕色等 ;种子棕色、绿色等 ;其色彩表现型受遗传控制。不过 ,现在人们所言的彩色棉主要是指纤维彩色。迄今 ,正在栽培中的天然彩色棉有棕色、绿色、黄棕色、驼色等。棉属中许多野生棉种为天然褐色、灰色或绿色 ,现代被栽培的彩色棉中 ,大多为褐色与绿色 ,正在通过转基因途径获得的色彩有粉红色、浅蓝色…  相似文献   

7.
棕色棉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天然彩色棉,相比普通白色棉,棕色棉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的缺点,是制约棕色棉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者已从纤维色素合成、遗传规律、生理代谢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为高产优质棕色棉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对棕色棉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棕色棉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并介绍棕色棉产量和品质改良方面取得的进展,展望棕色棉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天然彩色棉     
<正> 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彩的新型棉花,其纺织品不需化学漂染,不仅可降低加工成本,避免因漂白、染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棉织品具有穿着舒适、对人体肌肤无损害等优点。现将国内培育的主要彩色棉品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彩色棉研究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棉(又叫有色棉)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有色纤维类型,彩色棉纺织品不需要进行人工染色,这不但可以降低棉纺品的加工成本,避免由于人工染色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颜色的需要,同时也避免了化工染料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和对棉纤维自身优良品质的破坏作用.因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纯天然的彩色棉及其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世界各主要产棉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天然彩色棉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他们将彩色棉的开发利用纳入国家尖端高科技项目加以保护,各国对试验区均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也很少报道.  相似文献   

10.
棕色棉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天然彩色棉,相比普通白色棉,棕色棉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的缺点,是制约棕色棉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者们已从纤维色素合成、遗传规律、生理代谢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为高产优质棕色棉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对棕色棉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梳理棕色棉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并介绍棕色棉产量和品质改良方面取得的进展,展望棕色棉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天然彩色棉育种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天然彩色棉国内外育种现状、育种方法、新育成品种、纤维颜色遗传、纤维颜色与外界环境关系等,并对天然彩色棉开发利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 4个彩色棉材料分别和 1个白色长绒海岛棉配制杂交组合 ,研究其 F1 、F2 纤维色泽和纤维长度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绿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的 F1 纤维颜色表现出彩色棉亲本的色泽 ,纤维长度介于彩色棉和海岛棉两亲本之间 ,且都超过双亲中亲值 ;F2 分离出绿 (棕 )色、浅绿 (棕 )色和白色 3种类型 ,有色纤维棉株与白色纤维棉株的分离比例接近 3∶ 1,纤维颜色与纤维长度呈负相关 ,纤维颜色越深 ,纤维长度越短  相似文献   

13.
天然彩色棉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彩色棉新品素彩选1号和彩选2号均是常规棉品种与棕色棉品系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产量高、衣分高、适应性广和父本色泽稳定、结铃性好的特点。通过对天然彩色棉育种研究的分析,提出通过选择培育,不断改良和提高其农艺、纤维品质性状,缩小与常规棉的差距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以彩色棉纤维的颜色作为指示性状,在三系杂交棉的制种田,将带有指示性状的棕色棉恢复系或绿色棉恢复系按1∶2的比例与白色棉不育系混合种植(混播制种方式),缩短蜜蜂等媒介在不育系棉株与恢复系棉株花朵间的传粉距离,利用天然媒介传粉提高杂交种子产量.试验以常规的条播制种方式为对照,发现混播制种方式可有效地提高不育系的结铃率和降低其棉铃的不孕籽率,制种产量比对照增加14%以上.这种混播制种方式,只要在棉花采收时,分收不同颜色籽棉就可区分杂交与自交的种子,如棕色不育系与白色恢复系的制种田中,棕色纤维种子即为杂交种子,白色纤维种子即为恢复系自交种子.因此,通过培育彩色棉雄性不育系或恢复系,利用其纤维颜色作为指示性状,采用混播制种方式可提高制种产量,在彩色棉杂交种子的生产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2):F0002-F0002
枣阳市昌盛棉业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棉花加工经营及纺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棉花加工企业。公司现有资产3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30万元;厂区面积8600m^2,其中厂房面积为2950m^2;现有3台(套)90片的轧花设备及4台(套)TQF-268型纺纱设备。年加工皮棉1800t。  相似文献   

16.
天然棕、绿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色棉不同生育时期的单位重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单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对彩色棉的光合色素进行了UV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彩色棉叶片单位重量叶绿素a、b、(a 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其中棕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与白色棉相接近,绿色棉叶绿素a、b、(a b)含量低,且差异显著.白色棉单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明显高于彩色棉,两彩色棉相接近.从幼苗期到盛花期叶绿素a/b都逐渐下降,其中绿色棉在初花期有一个小的高峰,从盛花期到吐絮期又逐渐升高,其中绿色棉上升最快,白色棉最低.两彩色棉光合色素的乙醇溶液UV光谱与白色棉一致,主要吸收峰在416 nm、462 nm和672 nm处.  相似文献   

17.
为害彩色棉种植的虫害主要有:棉蚜、棉红蜘蛛、棉蚜、棉蓟马、棉铃虫等,如防治不及时将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天然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彩色棉花叶片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分析 ,表明彩色棉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 ,但彩色棉叶片的叶绿素a、b、(a +b)含量除幼苗期外 ,各生育时期 (特别是后期 )均比白色棉低。彩色棉中 ,棕色棉与绿色棉之间的叶绿素a、b、(a +b)含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 落弓棉是农村小型弹花轧棉厂的下脚料,俗称弓底棉。其外观特征和物理组成既不同于棉渣,也有别于破子棉。主要成分为短绒(纤维长度较破籽棉短),其次为少量的碎壳、碎叶,但含量较棉渣少。笔者根据以上特征,在制种、配方、管理上经多次改  相似文献   

20.
信息博览     
我国首批国产天然彩色棉针织服装近日由甘肃飞天彩色棉有限公司组织完成试制,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一项空白,从而标志着我国天然彩色棉开发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我国是产棉大国,但如何增加棉花产量,提高棉花品质,是我国棉花生产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世纪60年代起,国外不少地方相继开展彩色棉的研究、试验工作。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率先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彩色棉制品逐渐受到愈来愈多的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 1995年初,甘肃省从国外引进彩色棉进行试种,并专门成立了甘肃飞天彩色棉有限公司负责彩色棉的种植、开发。彩色棉经过在甘肃敦煌、海南两年三季试种,棕、绿两种彩色绵纤维品质达到了工业试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