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查阅资料,对云南野生猕猴桃分布集中地区进行调查,采用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H')指数及系统聚类的方法分析其生物学性状、海拔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收集到104份野生猕猴桃,经鉴定为24个种。调查的猕猴桃多分布在海拔范围1 230~2 960 m,集中分布于海拔1 400~1 700 m,不同种之间的海拔差异较大。对15个表型性状检测出73个变异类型,平均每个性状有变异类型5.2个;变异系数为74.2%~13.4%,其平均值为46%;多样性指数为1.696~0.451,平均值为1.006,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20.0处将24个野生猕猴桃种分为4组,属间各种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各性状间变异系数相差较大,初步了解现阶段云南省部分地区猕猴桃野生资源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
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花香水月季的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其表型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花香水月季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群体间、群体内变异,8个群体的11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5.44%~56.00%;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7.28%,总变异中群体内的变异为62.72%,大于群体间变异(37.28%),说明群体内的变异是该地区大花香水月季的主要变异来源。花瓣长与东经及果径与北纬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8个大花香水月季天然群体可以明显划分为3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3.
以20个杏树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研究了杏树果核数量性状指标,对测得果实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型指数、核干重、仁纵径、仁横经、仁侧径、仁型指数、仁干重以及出仁率11项果核性状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4.55%,囊括了所检测的11个果核性状指标。对20个杏树品种,使用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欧式距离为10时,该20个杏树品种可聚为5类。对11个果核性状指标,利用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相同欧式距离处,该11个果核性状指标可聚为4类,分别从这4类指标中挑选仁侧径、核侧径、出仁率、仁型指数4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20个杏树品种进行系统聚类, 在欧式距离为10时, 聚类结果与用3个主成分值聚类结果相同,表明用以描述杏树果核性状的11个指标可简化为4个指标,即仁侧径、核侧径、出仁率、仁型指数。为其他经济林树种的性状指标筛选简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695个野生刺葡萄(Vitis davidii)种质为材料,测量9个叶片度量性状,通过Galet的数值分析法将叶片性状数量化并对野生刺葡萄材料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野生刺葡萄的成熟叶型具有丰富多样性,叶片主脉长为67~272mm,其他叶脉长度和夹角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叶面积变化范围为43.85~573.12cm2。野生刺葡萄叶型变异主成分为叶脉长度和叶面积的变化(占总变异的58.81%),而夹角变化占总变异的15.40%,2个主成分的贡献率累积为74.2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刺葡萄材料间的欧式平方距离从1到25变化,距离系数为1的材料用A系列表示。在距离系数为5时,刺葡萄材料被分成45类。当距离系数为25时,野生刺葡萄材料被分成2大类,第1类由111个A系列和138个刺葡萄材料组成,而第2大类仅由编号为565和646的2个材料组成。  相似文献   

5.
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采用扦插繁殖法无性系化,对其1年生苗木的叶片性状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叶宽、叶片长/叶宽、宽基距/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等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根据单性状可将52个无性系分为不同的表型类型;基于欧氏距离聚类可将52个无性系在10聚类水平上聚为4类,无性系叶片性状表型变异与其优树地理来源无关;3个叶片导出性状相互组合构成了滇杨丰富的叶片类型.  相似文献   

6.
四川小麦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四川50年来推广面积60.7hm^2以上的4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探讨。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确实存在直实遗传差异,用8个主成分中代表92.2%变异的5个主成分计算了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异范围0.62-46.86,平均遗传距离14。根据遗传距离可将供试品种聚为5类,性状差异大的品种分别聚为不同的类,分析认为四川小麦品种间数量性状上的遗传差异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7.
以35份甜瓜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甜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变异系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甜瓜生长发育过程中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前期(苗期)数量性状的变异比质量性状的变异明显,后期(结果前期)质量性状的变异比数量性状的变异明显。质量性状变异的幅度为14.44%-62.43%,其中叶脉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2.43%,子叶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44%;数量性状变异的幅度为14.95%-49.30%,其中下胚轴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9.30%,叶片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9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式距离为25时,可将35份甜瓜种质分为两大类,当欧式距离为24附近时,第Ⅰ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下胚轴粗度与下胚轴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下胚轴高度与子叶长度、子叶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柄长度与叶柄粗度和叶片姿态呈显著正相关,子叶长度及宽度与子叶颜色和叶片形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21份节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14个植物学性状的观察记载,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用节瓜植物学性状分析遗传关系,结果显示,14个植物学性状中叶片长的变异系数小于10%,遗传变异较小;棱沟深浅和瓜面蜡粉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都高于100%,遗传变异较强;其余11个性状属于中等变异。基于植物学性状的聚类分析中,21份节瓜种质资源材料在遗传距离为5时,分为5大类,第1类有16份,第2类有2份,第3类有1份,第4类有1份,第5类有1份,这说明21份节瓜种质资源材料间虽然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是大部分材料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以823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的19个表型性状为基础数据,形成45个核心种质测试群体,利用均值差异率(MD,%)、极差符合率(CR,%)、方差差异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表型保留率(PR,%)和多样性指数率(H',%)6个评价参数,对2种遗传距离(欧氏遗传距离、马氏遗传距离)、6种聚类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3种核心种质抽样法(多次聚类随机法、多次聚类优先法和多次聚类偏离度法)和不同抽样比例(10%~50%)的组合策略在核心种质构建中的优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聚类和优先取样法为最佳方案,15%~25%为构建本资源初级核心种质比较适宜的比例范围;以此策略构建的Core2,1,5-15群体为基础,质量性状遗失基因型为补充,构建了以129份资源组成的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数量占初始群体的15.7%;与初始群体相比,核心种质各性状平均数无显著差异(MD为0),极值符合率100%,表型保留率100%.  相似文献   

10.
江浙沪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以品种间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对江浙沪地区的100个大麦品种进行了系统聚类和动态聚类。根据参与聚类的性状为单个、二个……、直至所有考察的十个性状,分别将这些品种分成若干个组。结果表明:⒈各种单个、两个或三个性状组合聚类时,每组品种都有其明确的特征,从而有利于大麦育种的选择利用。随着参与聚类性状的增多,有些性状的组间差异变得不明显,结果趋于按自然类型(二棱或多棱,裸和皮)分组。另一方面,参与聚类的性状愈多,分组就愈为稳定。平均符合率(即不同年份分在同一组的品种数占总品种数的比率)在单一性状时为56%,两个性状时为57%,三个时为61%,四个时为69%,五个时为73%,八个性状时为82%,十个性状时为84%。因而在种质资源分类时,应该包括较多性状。⒉江浙沪在大麦中不乏矮秆、早熟品种,但矮秆早熟的往往单株产量低,既矮秆早熟又高产的品种较少,没有形成这样的组。这表明为了取得大麦育种的进展,需要进行遗传重组。  相似文献   

11.
苦瓜主要表型性状的评价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苦瓜表型性状变化特点及其遗传多样性,试验对46份苦瓜种质资源的31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46份材料的31个表型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为5.39%~89.96%,平均变异系数为28.01%;采用可变类平均法,在遗传距离12.72处,将46份苦瓜材料划分成4大类群;第2大类群在阈值10.18处又细分为3个亚类。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材料的表型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一些特异品种资源,这将有利于苦瓜种质的创新利用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2.
以韭菜种质资源圃的174份韭菜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15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在遗传距离5.3处将聚类结果分为14类,利用简单比例法和人工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类进行筛选,共选出69份种质资源建立韭菜种质资源初级核心库,占总体样本比例的40%。对该初级核心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除了鞘长和叶宽遗传多样性指数较总种质资源库略有降低外,其他性状都有所提高;初级核心库与原始种质资源库的均值差异百分率为0,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06.14%,极差符合率为94.43%;初级核心资源库中与叶厚、叶数显著相关的性状分别损失2个,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与总种质资源基本保持一致。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初级核心库能够很好地保留韭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41份黄椒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福建省筛选出抗性好、品质优的特色黄椒种质资源,也为后续优良黄椒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以41份黄椒种质为材料,对12个数量性状和10个描述性性状进行观测分析,并通过SRAP分子标记的扩增结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表型测定数据和SRA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20%~39.98%,平均为26.61%,其中,叶柄长、果长、单果重和单株果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25.00%,说明这些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基础。10个描述性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1985~1.0791,平均为0.5061,以花青甙显色程度最高,以节间茸毛、生长势和植株形态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基于表型测定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41份黄椒种质材料分成四大类,第Ⅰ类群包括11份种质材料,第Ⅱ类群包括14份种质材料,第Ⅲ类群包括5份种质材料,第Ⅳ类群包括13份种质材料,整体来说,性状相似的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利用14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17条条带,其中有9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达76.92%。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材料间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80~1.00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5处,41份黄椒种质材料被分为六大类群,第Ⅰ和Ⅵ群组均仅含1份种质材料,第Ⅱ群组包括4份种质材料,第Ⅲ群组包括29份种质材料,第Ⅳ和Ⅴ群组均有3份种质材料,来源地相同的种质聚为一类。可见,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比基于表型的聚类结果更倾向于亲缘关系的远近。【结论】黄椒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RAP分子标记辅助黄椒新品种选育,筛选出亲缘关系较远的综合性状优良纯合材料,可有效解决辣椒育种中亲本选择效率低、育种进程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宽皮柑橘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宽皮柑橘的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规律,探讨柑橘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本研究利用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及方差分析对239份宽皮柑橘的18种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差异分析,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相关性以及回归分析对宽皮柑橘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评价指标筛选。【结果】对239份宽皮柑橘表型多样性分析,变异系数结果表明种子数、固酸比、可滴定酸含量及单果重的性状变异比较丰富,果形指数、囊瓣数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特性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单果重、横径、纵径、囊瓣数、叶柄长、叶长、叶宽、还原糖含量及转化糖含量在每一级分布比较均匀,果皮光滑度、种子数及固酸比分级较少,且在每个表现型上的分布不均匀。对5个不同地理来源的宽皮柑橘资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美国的宽皮柑橘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和转化糖的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地理来源;来源于日本的宽皮柑橘单果重、横径和纵径大于其他地理来源,种子数显著少于其他地理来源;来源于长江流域的宽皮柑橘品种的果型、可溶性固形物、转化糖及还原糖含量大于珠江流域,但固酸比显著低于珠江流域。对野生品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3种不同类型的宽皮柑橘性状作方差分析,选育品种呈现果型大、果皮光滑、种子少、酸度低、糖度高等特点。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图均表明不同地理来源、不同类型的宽皮柑橘在遗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小果资源可作为一个独立类群,青皮蜜橘是一份独特的柑橘资源。主成分分析发现,前9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1.94%,表明这9个主成分包含了宽皮柑橘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表明,239份宽皮柑橘综合评价F值均值为0.480,来源于日本的爱媛21号的F值最高(0.664),来源于日本的扁橘F值最低(0.211)。18个表型性状与综合值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果皮光滑度外的17个表型性状数据均与F值呈极显著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9个表型性状: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光滑度、囊瓣数、叶柄长、叶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还原糖含量。【结论】宽皮柑橘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不同地理来源、不同类型的宽皮柑橘性状存在差异,筛选出的9个表型性状可作为宽皮柑橘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柿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分析其表型多样性程度。对河南省各地柿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并测定了146份种质资源果实、叶片和种子的43个表型性状,分析其表型多样性,初步进行了种质资源分类与鉴定。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均为完全涩柿(PCA),24个描述性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17个性状的所有类型均有分布,仅缺乏7个性状中的10个类型;19个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且变异幅度大,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1.06%~50.88%,极值相差均在2倍以上;各器官变异程度大小顺序为果实种子叶片;不同地区间各表型变异程度不同。R型聚类将43个表型性状划分为5大类,各性状基本按照器官类型分别聚为一类;Q型聚类将146份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根据表型特征,可初步鉴定部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品种。河南省各地柿资源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表型变异类型多,变异程度高且变异幅度大,做好本地区柿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等工作,对柿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蓝莓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山东和吉林两地的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蓝莓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为种质资源保存和基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个蓝莓品种表型性状进行测量,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蓝莓品种间的表型多样性。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大于0.5的包含25个性状,累计贡献率达53.48%,占调查指标的67.57%。表型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的有62对,显著相关的有40对。蓝莓品种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香浓维纳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32 ~ 1.36(平均0.87)和0.22 ~ 2.06(平均1.8)。其中质量性状15个,包含52个变异类型,数量性状22个,变异系数在11.39% ~ 46.98%之间。说明蓝莓表型数量性状相对于质量性状表现出更广泛的变异。对调查性状降维后,保留25个主要性状做Q型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7时,将47个蓝莓品种分为5个组群,各组群与栽培生境和栽培类群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吉林、山东两地的40个蓝莓品种表型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今后在培育蓝莓新品种选择亲本时,应着重考虑树冠型、灌丛高度、树冠长径、果粉厚度、果实萼片着生姿势、果实硬度、果实萼片长宽比、果实萼片类型、长势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优良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陕西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陕西安康市、汉中市12个地点的88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不同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差异较大,6个描述型表型性状(叶片大小、叶形、叶色、叶面隆起性、叶身及叶片着生状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835 1~1.037 0之间,平均为0.972 8,以叶色最高,叶形最低;变异系数在20.85%~48.52%之间,平均为35.50%,以叶色最大,叶形最小。基于6个描述型表型性状将88份茶树资源聚为4类,无独立组存在,存在丰富的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梨种质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的研究,为梨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梨资源的保存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促进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采用"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内保存的梨13个种548份资源的叶片和枝条23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及整理。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梨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比较梨种群内和种群间多样性;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制梨各数值型性状分布直方图,进行分级评价并选取参照品种;采用MEGA 5.0软件对脆肉梨和软肉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字符型的15个性状分析表明,梨叶片以卵圆形、叶基宽楔形、叶尖急尖、锐锯齿带刺芒、叶片伸展状态抱合、叶姿斜向下和绿微显红色幼叶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90.51%、58.03%、66.97%、81.93%、87.23%、59.27%、86.68%和35.04%;枝条以黄褐色一年生枝、皮孔数量多、叶芽姿态斜生、顶端钝、芽托中和花芽无茸毛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87.23%、78.28%、87.96%、83.76%、73.91%和99.27%;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较高,分别为2.197和1.597。数值型的8个性状分析表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一年生枝长度、一年生枝粗度、节间长度、花芽长度和花芽粗度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5%、19.04%、20.06%、23.70%、15.08%、19.33%、20.62%和16.66%;根据分布统计分析,对每个性状分别提出了5级数值分级指标与参照品种;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8个数值型性状可简化为一年生枝长度、花芽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4个主要性状;梨叶片和枝条8个数值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内和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41.10%和58.90%。聚类分析233个脆肉梨地方品种可划分为12类,87个软肉型秋子梨可划分为6类,西南地区的梨资源在多个类群中均有分布。【结论】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字符型性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多样性指数较高,数值型性状中一年生枝长度和花芽长度的变异系数较高,更能体现梨品种间的差异。梨叶片和枝条种群间变异高于种群内变异,种群间的变异是其主要变异来源。筛选出5个数值型性状可作为梨枝条和叶片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鸡爪槭(Acer palmatum)翅果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从黄山学院校园内随机选择10棵生长健康的鸡爪槭单株,对10棵鸡爪槭的9个翅果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分析。10棵鸡爪槭的9个翅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5.68%~19.71%;9个翅果表型性状间相关系数的范围是-0.451 4~0.729 4,这表明翅果表型性状间关系密切复杂;基于9个翅果表型性状划分的4个组别间表型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鸡爪槭提供基本材料。研究表明鸡爪槭翅果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多层次的变异为不同选育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H. Hu)不同优选种质间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个优选种质枝条和叶片的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并对聚类分组表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幅度为10.22%~46.63%,平均变异系数为22.02%;不同种质间变异差别明显,RC17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8.79%),RC01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1.27%)。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04%,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2.61%;聚类分析结果将20份掌叶覆盆子种质分为3大类,其中第Ⅰ类包括10份,第Ⅱ类包括9份,第Ⅲ类包括1份。Ⅰ类与Ⅱ类组间叶脉角和叶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类与Ⅲ类组间地径、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裂宽和叶脉角存在显著差异(P<0.05);Ⅱ类与Ⅲ类组间地径、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叶裂宽和叶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探讨优选种质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将为掌叶覆盆子资源保存及构建核心种质提供数据基础以及新品种选育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