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对重组大肠杆菌Eschericha.coli BL21(DE3)/ pET-28a-est825 菌体生长及产酶的影响,进而优化了产酶培养基,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院甘油20 g/L,酵母粉20 g/L,硫酸铵5 g/L,NaCl 5 g/L,Na2HPO4窑12H2O 10.7 g/L,KH2PO4 2.7 g/L,硫酸卡那霉素50 滋g/L,pH 7.0。采用此培养基 发酵所得发酵液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86%。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发酵生产胞苷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二水平正交试验考察葡萄糖、玉米蛋白粉、玉米浆、K2HPO4、尿素、起始pH值和发酵温度对发酵生产胞苷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寻找发酵生产胞苷的主要影响因子,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进一步考察主要影响因子并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发酵生产胞苷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K2HPO4、玉米浆和葡萄糖.在优化培养基中,胞苷产量增加2倍,达到1.898 g·L-1,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从油脂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高效产脂肪酶的细菌S31,经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pacia S31所产脂肪酶具有活性高、耐高温、耐有机溶剂和位置非特异性水解甘油三酯等优良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S31菌株的产酶量,对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诱导物为Tween-80。通过对培养基各组分及外部培养条件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S31菌产脂肪酶的摇瓶发酵最优条件为:以20 g.L-1麸皮、10 g.L-1蛋白胨、40 g.L-1Tween-80、0.5 g.L-1MgSO4和2 g.L-1K2HPO4为培养基(pH 7.0),250 mL三角瓶装40 mL培养基,3%接种量,30℃、180 r.min-1培养66 h可获得最理想的酶产量,达283.6 U.mL-1,比优化前提高2.73倍。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HN01进行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菌量10%,摇床转速150r.min-1,发酵时间36h。最佳产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g.L-1,牛肉膏8g.L-1,NaCl 5g.L-1,(NH4)2SO41mg.L-1,K2HPO44g.L-1。抑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1,牛肉膏8g.L-1,NaCl3g.L-1,(NH4)2SO4 2mg.L-1,K2HPO4 4g.L-1  相似文献   

5.
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条件进行如下优化:用单因素法优化了氮源、碳源等培养基成分及温度和初始pH值等培养条件;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氮源浓度、碳源浓度、盐离子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发现:较低浓度的氮源、碳源有利于酶的产生,表面活性剂能明显提高酶的产量.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的最佳条件:胰蛋白胨5 g·L-1,蔗糖5 g·L-1,NaCl 2.5 g·L-1,K2HPO4 2.0 g·L-1,Tween-80 1 g·L-1,初始pH为7.5,28 ℃培养48 h.  相似文献   

6.
海洋氧化短杆菌15E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氧化短杆菌15E菌株(Brevibacterium oxydans)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1条件下培养40 h,菌体生长最适且总酶活力达到最大;菌株在添加5 g.L-1牛肉膏、1 g.L-1葡萄糖的酪蛋白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均达到最佳;人工海水中的K+、Ca2+和Mg2+浓度较为适合15E菌株生长和产酶,其中K+对菌株产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衣芽孢杆菌L3对镰刀菌、核盘茵等显示出强的抑茵活性,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碳源、豆饼粉和K2PO4等显著影响芽孢形成和茵体数量的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路径试验、综合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豆饼粉8.0 g·L-1、K2HPO4 2.00 g·L-1,碳源32.2 g·L-1,MgSO4 0.5 g·L-1,酵母膏2.5 g·L-1,地衣芽孢杆菌L3的活菌体数目可以达到100.20×108CFU·mL-1,比初始培养基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HN01进行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菌量10%,摇床转速150r· min-1,发酵时间36h.最佳产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g·L-1,牛肉膏8g·L-1,NaCl 5g·L-1,(NH4)2SO41 mg· L-1,K2HPO4 4g·L-1.抑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1,牛肉膏8g· L-1,NaCl3g· L-1,(NH4)2SO4 2mg· L-1,K2HPO4 4g· L-1  相似文献   

9.
均匀设计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产酮基还原酶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典型碳源、氮源、金属离子、磷酸盐以及初始p H值等因素对重组大肠杆菌产酮基还原酶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甘油、酵母浸粉FM888、酵母蛋白胨FP101、Mg SO4·7H2O以及离子浓度为0.1 mol·L-1 p H值为T7的磷酸缓冲液对菌体生长以及酶活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及分析得到培养基的最优配方:甘油6.86 g·L-1,FM888 19.53g·L-1,FP101 8.37 g·L-1,Mg SO4·7H2O 2.50 g·L-1,K2HPO414.96 g·L-1,KH2PO47.34 g·L-1。优化条件下酶活为431.21 U·m L-1,比优化前(70.25 U·m L-1)提高了5.13倍。此研究可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法对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产葡聚糖内切酶(CMCase)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上因素,得到的优化发酵培养基为:麦秸23.18 g.L-1、麦麸30.00 g.L-1、酵母膏13.62 g.L-1、KH2PO44.60 g.L-1、NaCl 4.60 g.L-1、MgSO4.7 H2O 0.46 g.L-1。在此条件下,该菌发酵液中CMCase活力达2.80 U.mL-1,较优化前提高了2.18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茂源链霉菌LD195产TGase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探讨TGase的酶学特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产谷氨酰胺转氨酶的茂源链霉菌菌株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2HPO42.0 g/L,Mg SO4·7H2O 1.5 g/L,KH2PO42.5 g/L,Ca Cl23.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装液量25 m L,摇床转速200 r/min,接种量10%。该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0~60℃条件下保温30 min酶活基本没有损失;最适反应pH为6.0,在pH为5.0~7.0条件下保存30 min仍具有85%以上酶活;同时Fe3+、Cu2+、Zn2+会强烈抑制酶的活性。[结论]茂源链霉菌LD195产TGase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热性,在商业化生产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脂多糖因子(anti-lipopolysaccharide factor, ALF)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菌肽,具有抗菌性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克隆至pET32a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载体。为了提高AL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量,保持抑菌活性,对已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五种不同的培养基对表达量的影响,并在LB+M9培养基的基础上对培养基各组分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2.5 g/L蔗糖,10 g/L酵母膏,2.4 g/L(NH4)2SO4,12.8 g/L Na2HPO4,3 g/L KH2PO4,10.5 g/L NaCl,2 mmol/L MgSO4,0.1 mmol/L CaCl2溶液。分析了多种因素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调至6.5,在菌体OD600达到0.8时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5 mmol/L,33℃继续诱导5 h,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抑制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在平板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紫色硫细菌283-1的生物量,对其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法、最陡爬坡试验及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研究了乙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铵、硫化钠、硫酸镁和无机盐6个因子对菌株283-1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和硫化钠是影响该菌株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并获得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乙酸钠1.45g·L-1,碳酸氢钠0.75g·L-1,氯化铵4.5g·L-1,硫酸镁0.5g·L-1,硫化钠1.05g·L-1,氯化钙0.19g·L-1,氯化钾0.34g·L-1,氯化钠50g·L-1,VB1220μg·L-1,无机盐溶液1mL·L-1。优化后菌株283-1的生物量提高了6倍,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微生物除草剂狭卵链格孢菌株AAEC05-3产Tenuazonic acid(TeA)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钠和发酵初始pH值对菌株产TeA影响最大。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15g·L^-1、玉米粉15g·L^-1、豆粕15g·L^-1、尿素2g·L^-1、乙酸钠2g·L^-1、氯化钾0.5g·L^-1、磷酸氢二钾2g·L^-1、硫酸镁0.5g·L^-1、硫酸亚铁0.01g·L^-1。最适宜的产tenuazonic acid的发酵工艺条件是初始pH为6,温度为28℃,发酵周期为7d,摇床转速为120r·min^-1。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沼泽红假单胞菌B9(Rhodopsedomonas palustris B9)产类胡萝卜素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KH2PO40.6g,K2HPO40.9g,酵母膏1.5 g,蛋白胨2.3g,MgSO40.2g,CaCl20.3g,NaCl0.5g,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为8%,温度为26℃,pH值为自然pH值。培养7d后,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2.863mg·g-1(以干重计)。  相似文献   

16.
酵母乙醇提取物是利用啤酒干酵母经培养发酵后提取的富含多种活性物质的混合物。初步实验研究发现,该物质对大肠杆菌蛋白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对蛋白表达的作用,以E.coli BL21(DE3)/p GEX-4t-1-ggt为主要研究菌,以2 g·L-1乳糖作为诱导剂,研究酵母乙醇提取物对γ-GGT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发现,分批添加终浓度10 g·L-1的酵母提纯提取物到2 g·L-1的乳糖为诱导剂的培养基中可以显著提高γ-GGT蛋白的表达及宿主菌的生长,蛋白表达量比1 mmol·L-1 IPTG诱导效果高10%~50%,菌体密度提高1.75~3倍左右。对于其他的重组蛋白及表达宿主有相似的作用。酵母乙醇提取物与乳糖组成的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替代有毒性的IPTG作为诱导剂的使用,为大规模诱导蛋白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磷酸铵镁沉淀法(Magnesium-Ammonium-Phosphate,MAP)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废水脱氮新型工艺。试验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考察了pH、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投加方式等因素对猪场废水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9.5,n(PO43-:)n(NH4+):n(Mg2+)为1:1:1.2,反应10 min时,出水氨氮浓度为36.66 mg.L-1,去除率为95.15%,残余磷浓度为28.35 mg.L-1。且采用分段加药方式的处理效果优于一次性加药,出水氨氮浓度可降至22.74 mg.L-1,去除率升至97.26%,残余磷浓度降为15.5 mg.L-1,使MAP法处理猪场废水的工艺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各种营养成分对维氏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产褐藻酸钠及对褐藻酸钠中甘露糖醛酸与古洛糖醛酸比值(M/G)的影响。认为调节培养基中的磷酸氢二钾、酵母膏至最佳浓度,可使蔗糖合成褐藻酸钠的转化率达40%以上。培养基中磷酸氢二钾、钼酸钠、硫酸钙的浓度显著影响细菌褐藻酸钠的M/G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