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4种槭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槭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原因及其解除方法研究发现:五角枫、元宝枫、鸡爪槭和美国红枫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种皮透水性不是造成4种植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离体胚活力测定表明,槭树属树种种子胚无休眠现象。在解除种子休眠的处理中,干种子直接低温层积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最长,种子在清水或赤霉素中浸种36 h,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干种子直接层积,但赤霉素浸种和清水浸种2个处理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赤霉素浸种时间的长短对解除种子休眠的影响不大。赤霉素浸种48 h后再变温层积10 d,鸡爪槭和美国红枫种子的休眠即可解除,明显短于低温层积的时间,赤霉素浸种结合变温层积,是解除这2个树种种子休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氧水浸种、清水浸种、干湿交替、红外线照射、高温干燥、去稃处理、赤霉素等措施处理野大麦种子并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野大麦种子存在较强的休眠性,新收获的种子发芽率仅为6.3%;清水浸种不利于解除野大麦种子休眠;双氧水浸种50 min、红外线照射20 h、干湿交替处理8次均能明显提高发芽率;40℃高温干燥8 d、去稃、赤霉素浓度400 mg/L浸种均能有效打破休眠,显著提高野大麦的发芽率。其中,赤霉素浓度400 ml/L浸种12 h效果最佳,是破除野大麦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快捷有效的方法。野大麦种子的休眠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休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叶白蜡种子胚发育的观察及进行不同方法催芽处理的对比试验,从而得知;大叶白蜡种子胚发育不完全是其休眠的一个原因;果翅对种子的发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没有时间限制下,去果翅后低温沙藏20d再进行种子发芽,其发芽率达67%,是比较理想的催芽方法;若要快速出苗,则可选用去翅后用浓度为200mg/kg的赤霉素(GA3)浸种24h再进行种子发芽,其发芽率达62%,这两种方法都可在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赤霉素溶液浸泡鹤望兰种子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在室温下分别用80、100、120、140mg·L~(-1)四种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分别浸鹤望兰种子1、2、3d,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发芽试验测定鹤望兰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鹤望兰种子用浓度为100mg·L~(-1)的赤霉素常温浸种1d,发芽率最高,达到67%。说明该研究为扩大鹤望兰种子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青红  蓝增全  李法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37-13039
[目的]研究影响诺丽种子萌发的因素。[方法]以诺丽种子为材料,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力,采用8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诺丽种子的平均生活力为17%,8种处理中,aBE(不消毒、浸种、剪口)和ABD(消毒、浸种、毒口)对诺丽种子发芽影响显著,其平均发芽率分别为13.3%、12%;平均发芽势分别为5.7%、7.7%。单独采用消毒、浸种、剪口处理对诺丽种子发芽影响不大。[结论]诺丽种子萌发困难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而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温水浸种并剪口处理促进诺丽种子的萌发,能提高它的发芽整齐度。  相似文献   

6.
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与浸种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间隔法及沼液浸后再用清水浸24 h连续浸种的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设计了48 h、60 h7、2 h和84 h 4个时间段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对照低,并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中沼液浸24 h和36 h后再用清水浸24 h的处理与对照最接近,发芽率为84%和82.5%,比对照(86.5%)低2.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但秧苗素质明显高于对照。对种子吸水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后认为,影响水稻发芽率的主要因子是沼液,与吸水量无关。结合种子发芽率与秧苗素质及生长综合表现,建议采用沼液浸24~36 h后再用清水浸24 h的方法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3种白蜡种子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层积处理、赤霉素处理、赤霉素+层积处理对3种白蜡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经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几乎不萌发。层积处理90 d,苦枥木、秦岭白蜡树、披针叶白蜡树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19%、25%、48%。赤霉素+层积处理90 d后,种子发芽率较层积处理有很大提高。赤霉素浓度在0~300 mg/L,种子发芽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当赤霉素浓度为400 mg/L以上,种子发芽率反而降低。[结论]层积处理90 d结合赤霉素300 mg/L处理是3种白蜡属植物种子的最优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君迁子(黑枣)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温度清水、不同浓度高锰酸钾以及不同浸种时间的浓硫酸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黑枣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显著差异。85℃清水浸种48 h,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6.67%和75.33%;98%硫酸浸种1 min,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58.00%和76.67%;0.1%高锰酸钾浸种24 h,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21.33%和30.00%。综合分析3种处理方法,以85℃清水浸种48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赤霉素(GA_3)浸种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先通过测定浸种后溶液的电导率,从50、100、200、400、600 mg·L~(-1)GA_3中选择最佳浓度,确定浸种时间为24 h,与清水浸种作比较,对浸种后种子萌发情况、可溶性糖、淀粉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 mg·L~(-1)GA_3浸种后溶液电导率为178.9μs·cm-1,显著低于(P0.05)其他各浓度下的浸种液,为甜叶菊浸种最佳浓度。在此浸种浓度下与清水浸种相比,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17.45%和17.40%,发霉率下降43.04%;可溶性糖的变化表现不一致,清水浸种呈下降趋势,赤霉素浸种出现波动,但含量高于清水浸种;淀粉含量在0 d测定中赤霉素浸种比清水浸种低0.07 mg·g-1,之后6 d内无明显变化;可溶性蛋白在赤霉素浸种后变化不大,而清水浸种后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综上所述,所选浓度为200 mg·L~(-1)GA_3能够促进甜叶菊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对藏波罗花种子进行浸种催芽,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3 h后对藏波罗花种子发芽势均有促进作用,以400 mg/kg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的发芽时间最短,仅为7 d,较不浸种提前1 d;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达最高,分别为10.67%和42.67%,较不浸种分别提高7.33和34.67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选择吉生和野生羊草种子为试材,分别测定0、0.1、1、5、10 mg·L-1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iehiohenoxyacetic acid,2,4-D)和不同浸种时间(24、48、72 h)对两种羊草种子发芽特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吉生和野生羊草种子发芽的2,4-D浓度均维持在0.1~1...  相似文献   

12.
以香蓼( Polygonum viscosum )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香蓼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皮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高于未去皮种子,其发芽率为36.67%;去皮与未去皮的香蓼种子在达到饱和时的吸水率分别为25.01%、26.03%,差异不显著( P>0.05)。香蓼种子在25℃、光照强度1900~2000 lx条件下发芽势、发芽率均较高;浓硫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种皮透性;用6-苄基腺嘌呤(6-BA)、赤霉素( GA3)、a-萘乙酸( NAA)处理破皮香蓼种子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其中GA3处理效果最好;香蓼种子萌发的最佳组合处理为破皮种子经200 mg· L-1 GA3浸泡48 h,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分别达到58.00%和31.33%,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仅为4.36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层积联合赤霉素(GA3)处理对石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将石香薷种子分别在5~10℃变温和15、20℃温度下用河沙、木屑及滤纸作基质层积,分别浸泡在400、600、800 mg/L的GA3中18、24、30 h,置于25℃种子发芽箱中发芽。[结果]发芽温度为25℃,在5~10℃变温下用河沙层积处理后用800 mg/LGA3浸泡石香薷种子30 h,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6.25%。[结论]层积处理后用GA浸种能明显促进石香薷种子发芽,这为石香薷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君  马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3-14455
[目的]寻求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方法,为火棘实生苗的快速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西安市某绿化带的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浸种20和30 min进行酸蚀处理,再进行温汤浸种(30 ℃)处理,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10、15 mg/L)分别处理10 min,研究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30 ℃温汤处理1 h后直接用1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火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高达98.3%和98.7%,且随着赤霉素浓度的降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随之减小;用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浸种1 h后,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93.3%和98.7%。[结论]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处理1 h,再用5 mg/L赤霉素浸泡10 min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最易发芽,发芽率最高,是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对福建含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福建含笑的种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储藏方式和不同浸种方式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层积沙藏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率为62.7%;不同浸种方式的发芽对比试验中,经处理的种子发芽高峰期集中在第26-31天,平均发芽率为24.8%;浸种温度和赤霉素是影响福建含笑种子萌发的主要因子;最佳处理方式是先用质量浓度为1 2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12 h,然后在50℃的水浴中浸种30 min,其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48%。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种皮、种子抑制物、温度、层积基质、外源激素以及营养物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60%硫酸溶液浸泡3 h的种子吸水率适中、活力高,经流水冲洗24 h后种子浸提物对油菜种子的抑制率最低,以珍珠岩作层积基质,经25℃暖温层积9个月和5℃低温层积3个月的发芽率较高,GA3(100 mg/L)+6-BA(10 mg/L)混合溶液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55.8%)最高,用营养混合溶液浸种,于低—高—低温层积后,能明显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以短葶山麦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方式对其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和GA3是影响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用1000 mg.L-1GA3浸泡短葶山麦冬种子8 h,再用50℃温水浸泡15 min催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80%左右,并且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黄连木种子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黄连木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吸水性较好;黄连木种子低温沙藏100d可达到最高发芽率16 2%;稀土100、200、400mg/L溶液24h处理,低温沙藏100d对促进种子的发芽作用显著;赤霉素100mg/L溶液处理再经低温沙藏20d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发芽率达到26 7%,并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东林  李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00+7206
[目的]探讨植物激素对坚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坚龙胆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吟(6-BA)、吲哚乙酸(IAA)及浸种时间对坚龙胆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坚龙胆种子发芽过程中以200 mg/L GA3+5mg/L 6-BA+5 mg/L IAA配比并浸种48 h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达93%以上,种子开始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短,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影响坚龙胆种子发芽率的作用大小为IAAGA3浸种时间6-BA;经过植物激素处理可以提高坚龙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