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龙江省和平牧场从1999年引种芝麻以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达到400hm2,3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700hm2,平均产量1500kg/hm2,效益35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栽培蚕豆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近年来,临洮县在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下茬栽培蚕豆技术。该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之玉米根茬直接还田及蚕豆根瘤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养分,减少了化肥用量,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2012年发展到110 hm2,玉米产量达12900 kg/hm2,蚕豆产量667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200元/hm2,经济效益达3.1万~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7 200 kg/hm2以上,辣椒产量约2 777 kg/hm2,总收入34 500元/hm2以上,较玉米单作增收21 80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171%;较辣椒单作增收10 55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44.0%。玉米—辣椒套作种植,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区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冀东中高肥水农田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条件下,研究了施可丰长效缓释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量为1 125.0 kg/hm2时,即与各地传统施肥量相等时,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传统施肥相比,玉米产量提高1 691.0 kg/hm2,增产率达11.6%,增加纯收益3 079.5元/hm2.  相似文献   

5.
1995年以来,我们在二龙镇二十家子村试验并推广了玉米前套马铃薯技术.累计种植142.93hm2,马铃薯产量7320.0kg/hm2,按"5折1"折粮1464.0 kg/hm2,玉米产量12181.5kg/hm2,混合产量达到13645.5kg/hm2,比对照田(等行距单作玉米)增产39.3%,达到极显著水平.按1995~1997年不变价格分析,产值达到20685.45元/hm2,比对照田增值73.1%,经济效益达到16555.35元/hm2,比对照田增效95.9%,投入产出比达到1:5.008,比对照田提高46.6%.  相似文献   

6.
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穴播冬小麦栽培技术,即在当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保护好地膜,秋季错开玉米根茬穴播冬小麦。该技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显著,玉米产量可达10 500 kg/hm2,小麦产量5 625 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1 000元/hm2,经济效益达4.0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杨珊  李登美 《农技服务》2011,28(7):975+1047-975,1047
为探索红壤土玉米施肥技术,为今后玉米平衡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红壤土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红壤土中N、P、K施肥量分别为165 kg/hm2、135 kg/hm2、120 kg/hm2(OPT+P)能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产量达6 552 kg/hm2,经济效益比OPT处理(N、P、K施肥量分别为165 kg/hm2、90 kg/hm2、120 kg/hm2)增加1 111.2元/hm2。因此,建议在罗甸县试验区使用OPT+P的配方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免耕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对玉米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玉米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玉米产量较翻耕增产207.1 kg/hm2,经济效益增加657.1元/hm2。该技术是一项投资少、增产较大、收益较高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杂木河冷凉灌区是武威市石羊河流域的主要灌区,由于无水库调蓄和河水流量季节性分布不均,每年春末夏初都有4 000 hm2耕地因不能适时灌溉或缺灌而减产.我们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复种等技术,探索出了该区玉米、冬小麦、大葱两年三熟制栽培技术,一般玉米产量12 000 kg/hm2、产值9 000元/hm2,冬小麦产量6 750kg/hm2、产值7 500元/hm2,大葱产量60t/hm2、产值18 000元/hm2.3种作物产值共计34 500元/hm2,除去地膜、化肥、种子、农药、水费等投入4 500元/hm2,纯收益达30 000元/hm2.该种植模式简单易行,既解决了灌区内无水库调蓄造成冰雪融水、雨季山洪水的浪费,又可因春小麦播种面积的缩小而有效缓解了春小麦春末夏初的"卡脖力"旱,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对促进该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浩然 《河南农业》2012,(13):33-34
邓州市有16万hm2耕地,夏播作物以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为主.近年来,由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原因,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播种面积已由2000年的2万hm2左右扩大到2010年8.67万hm2左右,2011年则达到10.67万hm2.随着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各项田间管理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酒泉市玉米套种大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套种大蒜是酒泉市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经过农技人员多年的试验,一般蒜薹产量5 250 kg/hm2,大蒜产量9 000 kg/hm2,玉米产量12 600 kg/hm2,总产值在63 750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为了探明锌肥对通海县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锌肥为对照,设置4个锌肥水平,分别为15 kg/hm2(T1)、30 kg/hm2(T2)、45 kg/hm2(T3)、60 kg/hm2(T4)。研究了玉米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使用锌肥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且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施用量为4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使用锌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锌肥施用量为45 kg/hm2的玉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分别比对照高出17.77%和32.40%。【结论】使用锌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施用量为45 kg/hm2的效果最好,是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以1/2 N作基肥+1/2 N作追肥处理获得最高产量3752 kg/hm2和最大经济效益15234元/hm2,同时氮肥利用率达到42.1%。  相似文献   

14.
盐源县玉米超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盐源县玉米超高产主要技术措施,通过相应配套技术措施创造了经专家验收平均单产18 270.0 kg/hm2的西南地区高产纪录,取得了667 hm2高产示范片平均产量10 691 kg/hm2的效果.指出攀西地区尤其是盐源、喜德等地具有创高产纪录的条件,采用以“缩行增密增穗、规范盖膜移栽、配方施肥”为关键的玉米种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水平,同时在优化栽培技术的前提下玉米产量还有望提升.  相似文献   

15.
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实际生产中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净作玉米相当,多收大豆1864.2 kg/hm2,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hm2,增收39.27%;该模式破解了间作套种作物不能高产难题,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青贮玉米有整株青贮和粮饲兼用两种主要利用方式,一些通过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具有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均较高的特点,而实现经济效益最优最终决定青贮玉米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以京科青贮516和农大108两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乳熟期整株产量、完熟期子粒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差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的分析与研究,综合比较,整株青贮经济效益要高于收获子粒,京科青贮516在60000株/hm2密度乳熟期生物产量、成熟期子粒产量均最高,不同收获期的所有组合中经济效益居第1位和第2位,乳熟期效益为7113.9元/hm2,完熟期效益为6947.7元/hm2,对乳熟期和完熟期的经济效益值进行成对数据t测验,t=1.775,t0.05=2.571,t  相似文献   

17.
在种植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垄中单作一行玉米,设置玉米的株距为60、80、100、120、140 cm,同时设置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与半夏间作时对两种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株距120 cm时半夏产量最高,为2 973.33 kg/hm2;玉米子粒产量随株距的增加而降低,最高为X60处理,子粒产量达2 690.91 kg/hm2;半夏-玉米两种作物经济效益最高为X120处理,达80 816.76元/hm2,比CK高8.06%。鄂北地区种植半夏时间作株距120 cm的玉米,半夏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玉米生产效益,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栽方式玉米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营养杯移栽( 12 265.25 kg/hm2)>秸秆杯移栽(11850.90 kg/hm2)>包衣直播(11513.65kg/hm2)>肥团移栽(11250.05kg/hm2)>传统直播(10 7...  相似文献   

19.
早春甘蓝套种玉米是天水市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种植模式,其特点是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病虫害少、种植方便,很受农民的欢迎,经过农技人员的多年试验,一般甘蓝产量可达45 000 kg/hm2,玉米产量11 250 kg/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110 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 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产量达到了9 429.0 kg/hm2,较玉米采用65 cm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产量8 472.0 kg/hm2)增产957.0 kg/hm2,增产率为11.3%,增加经济效益1 243.50元/hm2,增效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