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潍县高脚青萝卜春季小拱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潍县高脚青萝卜是一种水果型萝卜,至今已有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 1999年北京农业博览会上被农业部认定为名牌产品,寒亭区 (原潍县 )农业局对这一品种注册了`潍县'牌商标.由于常年栽培季节单一,保鲜方法落后等原因,所以栽培效益不高.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在 1999~ 2000年,对潍县高脚青萝卜进行了春季小拱棚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两年试验开发面积 60 hm2,平均产值每 667 m2为 4 400元,纯收入 3 000元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特性 正宗的潍县高脚青萝卜,春播生长期 60 d(天 )左右,秋播 80 d(天 )左右;该萝卜紫花、小缨小顶;…  相似文献   

2.
潍县萝卜是山东潍坊的地方名特产,栽培用种以自家留种为主。经调研,潍坊市潍县萝卜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寒亭区和潍城区,以"二大缨"品种为主,秋延迟拱棚栽培是当前潍县萝卜生产的主要种植模式。但目前潍县萝卜生产中存在栽培用种质量差、重茬病害逐年加重、栽培技术不规范、贮存技术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潍县萝卜是驰名中外的名优水果萝卜品种,是一个具有300多年栽培史的地方名牌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秋季露地栽培,到1999年成功地进行了早春大小拱棚种植潍县萝卜的试验,并于2000~2002年连续三年在潍坊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平均667m2,产4 000kg,纯收入4000元的较高效益。早春大小拱棚种植潍县萝卜,不仅补充了水果蔬菜的淡季供应,增加花色品种,同时,又是一项时间短、投资少、效益高的致富途径,因此倍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正潍坊萝卜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俗称高脚青或潍县青萝卜,因原产于山东潍县又称潍县萝卜。潍县萝卜的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的《潍县志》就有关于它的记载。潍县萝卜的主产地分布在潍县城(今潍城区)的周围,白浪河、虞河和潍河一带,尤以北宫附近所产为最佳。潍县气候温和、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其主要产地白浪河及虞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地下水资源丰富,轻粘壤土,  相似文献   

5.
潍县青萝卜褐心成因及其与播种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云平 《中国蔬菜》2009,1(7):25-25
潍县青萝卜以其色绿、质脆、味爽而为海内外朋友所熟知。但近几年来,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青萝卜木质部由青绿色变为褐色,俗称"褐心病",造成萝卜品质严重下降,影响了萝卜生产的发展。2007~2008年笔者对萝卜褐心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本市的青萝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青萝卜种植面积达667 hm~2(1万亩),利用秋大棚、秋日光温室栽培的青萝卜可于元旦、春节前后上市,每667 m~2产量4 000 kg,批发价格4.0~5.0元·kg~(-1),收益1.6万~2.0万元。天津种植青萝卜的历史悠久,"卫青萝卜"是天津特有的名产,曾是朝中贡品,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有"早知有萝卜,何必吃水果"之说;也有民谚"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亦是中朝友好的使者,周恩来总理曾将1 kg"天津沙窝萝卜"种子馈赠于金日成主席。2012年"沙窝萝卜"  相似文献   

7.
香菇是一种十分名贵的人工栽培食用菌.传统上香菇是在棚室内栽培,1999~200年,我们在露地进行玉米套种香菇栽培,利用玉米高大的植株为香菇遮阴降温,又改善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条件,香菇667m2(平方米)产3 250kg(公斤),效益7 580元,玉米667m2(平方米)产186.3kg(公斤),效益48.5元;合计667 m2(平方米)效益7 648.50元.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可观,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孟庄镇位于豫北地区新乡市,是辉县栽培鲜食葡萄最集中的乡镇,从1982年开始栽培巨峰大粒葡萄,现已发展到134hm2.在十几年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栽培效益十分显著,平均667m2产4000~5000 kg,最高达6000kg以上产值达6000~8000元,最高达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葡萄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栽培效益,促进葡萄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7~1999年对孟庄镇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调查,现将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天津地区利用改良后的青萝卜一代杂种进行塑料大棚春甜瓜—秋青萝卜栽培,春茬甜瓜效益显著,秋茬青萝卜商品率提高,且可延迟至元旦、春节期间收获上市,每667 m~2年收益比传统青萝卜露地种植模式提高1倍。青萝卜是传统的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乾隆年间就享有盛誉,素有"豆瓣绿"和"赛鸭梨"的美称。天津沙窝、田水铺、葛沽、索庄等地均盛产青萝卜,目前以沙窝村和田水铺村种植面积最大,产品影响力更高。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潍县萝卜是著名的水果萝卜,是山东名产蔬菜之一.因原产于潍县(现潍坊市区),故称潍县萝卜,俗称"高脚青".现在栽培的潍县萝卜分为大缨、小缨和二大缨3个品系.2007年在秋拱棚萝卜扣棚后,田间生长的潍县萝卜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糠心现象,严重影响了潍县萝卜的品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寿光种植大户露地种植青萝卜收入颇丰,种植面积1500 hm2左右,1年种植2茬,667 m2春茬产量在2500 kg左右,价格1.5元/kg左右;秋茬产量在4000 kg左右,价格2.0元/kg左右,2茬收入11750元左右.现将寿光地区露地青萝卜的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美国黑莓,群众俗称"黑草莓",为蔷薇科黑莓属多年生藤本鲜食水果.原产北美,是第三代新兴水果,目前风靡欧美.1995年我们从美国引种成功,1997年被枣庄市科委列为农业重点开发项目.1999年我们对2年生黑莓进行了大棚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果实、果色、风味与露地栽培较为相似,产量折合667m2达820kg,售价比露地栽培增长10倍(40~60元/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由于受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栽培技术要求高,而深冬栽培辣椒的技术难度更大,为突破这一难题,在总结外地秋延后冬季栽培辣椒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日光温室深冬茬辣椒生产试验,经过2a的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667m2最高产量达5 000 kg以上,产值12 000元左右,一般产量达3 537.5 kg,产值11320元.现将日光温室深冬茬辣椒生产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韦励群 《广西园艺》2006,17(1):50-51
临桂县两江镇菜园种植大肉生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一直采用常规栽培技术,生姜的产量受到了限制,经济效益不很突出,为了提高生姜产量,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价格,于1999年开始采用小拱棚 木糠这样的模式栽培,加上采取科学管理,配方施肥,综合防治姜瘟病等配套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鲜姜产量每667 m2达2 000kg,产值达10 000元左右.笔者于2004~2005年对其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田间观察与探索,结合广大种植户的栽培经验,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潍县萝卜是著名的水果萝卜,是山东名产蔬菜之一。因原产于潍县(现潍坊市区),故称潍县萝卜,俗称"高脚青"。现在栽培的潍县萝卜分为大缨、小缨和二大缨3个品系。2007年在秋拱棚萝卜扣棚  相似文献   

16.
根据果蔗"拔地那"品种特性经20年的栽培示范,总结出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667m2产值达10000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潍县萝卜是潍坊的地方特产,是我国著名的水果萝卜,在潍坊地区常年栽培面积达0.33万hm2.秋冬季节上市的潍县萝卜品质最佳,其表皮深绿、肉质脆绿,含水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微辣脆甜,深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8.
孟庄镇是河南辉县栽培鲜食葡萄最集中的乡镇 ,从 1982年开始栽培巨峰葡萄 ,现已发展到14 0 hm2。在 10多年的栽培过程中 ,探索出了独具特点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效益显著 ,每 6 6 6 .7m2 (亩 )产 4 0 0 0~ 50 0 0 kg,最高产达 6 0 0 0 kg,产值达 6 0 0 0~ 80 0 0元 ,最高产值超万元。为促进葡萄生产的发展 ,提高广大葡萄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栽培效益 ,我们于 1997~ 1999年调查总结了孟庄镇葡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1 密植栽培 ,少主蔓扇形整形 ,适当加大单位架面留枝量栽培株行距为 50 cm× 14 0~ 16 0 cm,每 6 6 6 .7m2(亩 )栽植 833~ 9…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南方大棚基质栽培经济效益,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探索大棚基质栽培新的高效栽培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总结出的春礼品西瓜-秋黄瓜-越冬辣椒商品化育苗,667 m2产值1.6万元(其中礼品西瓜4 000元、黄瓜4 000元、辣椒苗8 000元),667 m2净收入约1.24万元(其中礼品西瓜3 000元、辣椒6 200元、黄瓜3 200元),经济效益高.该模式还较好地解决了南方大棚冬季因低温选择栽培作物难,管理难度大,冬棚利用率低的问题.现将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建伟 《食用菌》2012,34(5):41-41,64
长葛市食用菌起步早,发展快,农民栽培积极性高.但多年来,菇农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掌握不重视,相互模仿,迷信经验,以致栽培屡屡受挫.出现了"头年少种发,二年大种瞎,三年改行把棚扒"的局面.2011年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人文素养培训中心,承担2011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长葛市"112工程"探索与研究》课题.把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课题组结合长葛市万名农民读中职学技术工程,走乡村,下农户,进菇棚调研,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长葛市平菇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