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兽医导刊》2010,(3):20-20
近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得以控制,我国却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报告布病发病37104人,超过2008年报告数的33.63%。布病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08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多。历史上没有或几十年无布病的省份近年也发现了病例。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发生,且可以感染人和其他家畜.我国首次报告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在1905年,由Boone报告两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病在我国人畜中流行较重,七十年代始,该病疫情逐年下降.至1993年,该病出现反弹,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布病爆发点为零,1996年升至76个,疫情明显回升,人感染布病病例逐年增长,年病例数自五百例升至三千例.卫生部报告2004年上半年感染人数5735例,2005年,全国新发布病19664例,2006年全国共报发病数190131例,比1993年增加近7000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2008年病例27767例,2009年35816例,2010年1~7月份发病23728例,2011年报告病例33772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布病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布病疫情动态,预测市病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制效果,合理制定布病防制规划,更好地控制布病流行,根据农业部、卫生部(1990)农(牧防)字第33号文件精神,1990~1996年,我们选择了新乡市、郑州市作为全国布病监测点,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一监测点的选择根据历年疫情分布情况,1990-1995年选择了新乡市的获嘉县、辉县市为国家固定监测县,2县每年分别固定抽查8个、12个乡为市病监测点,分别占总乡数的57%和46%。1995年根据工作需要又改选郑州市的荣阳市为国家固定监测县,抽查5个乡为监…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地方性传染病。我县经数十年防治,已有效地控制了布病的流行,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经省、州有关部门考核已达到“控制区”标准,从1993年开始进入监测阶段,现将近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布病流行情况回顾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曾在我县人间、畜间广泛流行,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60年代开始,我县着手进行牛羊布病检疫和免疫,1965—1990年累计检疫羊32863只,阳性535只,检疫牛2626头,阳性101头。与此同时,卫生…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阿拉善左旗布病2012年只有奶牛有病例报告,阳性报告13例;到2013年阿拉善左旗有4个苏木镇有病例报告,奶牛和羊都有病例报告,阳性数报告115例;2014年全旗3个苏木镇有病例报告,阳性数报告503例。  相似文献   

6.
在各方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国的人问狂犬病年报告病例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0年,全国有23个省份共报告发病数2048例,报告发病率0.15/10万。报告发病数较2009年分别下降7.46%,较2006年高峰3300例已经下降了38%。  相似文献   

7.
在各方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国的人问狂犬病年报告病例数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0年,全国有23个省份共报告发病数2048例,报告发病率0.15/10万。报告发病数较2009年分别下降7.46%,较2006年高峰3300例已经下降了38%。  相似文献   

8.
青南三县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保 《中国动物检疫》2004,21(11):33-33
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流行历史长、分布广、危害严重。为了使布病防治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控制和减少布病对广大牧民群众的危害及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发展,我们对玛沁、久治、班玛三县牛羊布病开展了“稳定控制区”监测。  相似文献   

9.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卫生、畜牧部门都很重视该病的防制工作,但是,由于畜间布畜多以隐性感染和临床表现为慢性特征,易使人们产生麻痹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动物流动量增大,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肉、奶量的增加,均增加了布病感染的机会,给布病的防制带来了困难,因而布病防制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河南省布病疫情现状   “九五”期间我省确定布病疫区县 71个,截止到 2000年 6月底,共有 53个疫区县达到控制区标准,其中 37个疫区县达到稳定控制标…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作为细菌性人畜共患病,是农业部公告的二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布鲁氏菌侵袭力强,可以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不同种类的布鲁氏菌表现的致病力各不相同。20世纪80年代,布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因没有及时认识到布鲁氏菌病新的流行因素,放松了疫情控制工作。自2000年以来,该病报告发病数又呈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究其原因部分  相似文献   

12.
乐都县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畜间布病防治措施,连续数年坚持高密度、高质量的免疫,完成了布病防治程序,成为我省农区第一个畜间布病控制县,其经验对农区各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在羊布病流行区,发现部分病人与羊未有密切接触史而发生布病。为了查明传染源,我们曾先后两次对沾化县布病情况较重的义和、马营、新户等6个公社的狗进行了布病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家畜布病防制现状和今后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的布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1994年底有39个县的羊,35个县的牛达到“控制区”标准,牛羊布病阳性率由1971年的18.36%(94749/515881)降到1994年的0.26%(125/48342),布病监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56%(71/12746)降到1994年的0.23%(34/15063),但防制中也存在某些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当前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为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本市2010-2011年上报的布病疫情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全市确诊人间布病5012例,发病率233.81/10万,占总发病构成的46.02%,报告病例总数居我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之首。同时全市2011年布病疫情从6月份出现明显的下降,其中下半年较上半年下降了74.32%,较同样是疫情高发年份的2010年同比下降64.07%。布病发病人数下降明显,说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对全州12个县(市)的21个养殖场站及940户农户饲养的263头奶牛、600头猪、276只山羊、820只各种禽类采血检测,结果:马传贫、羊布病、禽流感阳性数为零;奶牛、生猪布病可疑率分别为0.76%和0.16%。  相似文献   

17.
王云 《当代畜牧》2013,(3):24-25
<正>据资料报道,自1993年以来,我国人畜布病疫情出现了逐年上升的势头。1993年,全国只有2个布病爆发点,1994年上升为7个,1995年为14个,1996年全国布病爆发点已达86个。1993年全国布病新发病人数只有329例,而到1996年全国新发病例已达3366例。迄今为止,全国布病疫情回升的省区已超过10个,其中有:山西、陕西、辽宁、吉林、内蒙、黑龙江、河北、山东、西藏、新疆、河南等省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养殖户的增多和畜禽流通性的增大,牛羊布病流行也呈现回升趋势,畜间和人间布病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发展。本文就牛羊布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牛羊养殖业中布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布痛是种由来已久的动物疲病,早在1905年我国就有了布病的报道,对布病的防控也经历了百年风雨,也曾经很好的控制了该病的流行,但是仍然不能彻底净化。近几年布病又有抬头之势,各地有频频发病的报道。传统的检疲一扑杀一无害化处理的方式是否能被改进或取代,传统疫苗的技术瓶颈是否能被突破,布病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技术又有哪些特点,请关注本期的特别策划内容。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早在1913年就流行于我区羌塘草原。1975年我所正式成立了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研究室。在1965年至1983年,从西藏自治区四个专区21个县(站、场、地区)共分离出107株布鲁氏菌,为正确地进行布病流行病学分析,判断疫情、制定有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作者综合我们及各地的鉴定结果,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