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种 《农家致富》2013,(1):24-25
一、内优589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01。来源与类型:原名"内优589",由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以内香2A×R589配组,于2007年育成,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审定,属三系杂交籼稻组合,适宜在江苏省中籼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新组合杨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两系广占63-4S与9311配组的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5024),2007年在麻阳文昌阁乡种植1.5hm2,平均产量8.85t/hm2,高产达9.75t/hm2.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丰优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丰优22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引进不育系粤丰A与自选恢复系扬恢22(R13)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为迟熟中籼稻,稻米品质优,穗大粒多,成成熟期转色好,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扬籼优2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籼优26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扬恢2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初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盐两优16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盐161S与盐恢888配组,于200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盐161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用自育优质中籼稻中间材料盐22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选择,于2006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不育系,2013年通过江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介绍了盐两优1618及其盐161S的选育情况以及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6.
协优红1号系江苏南京红太阳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用协青A与自选强优恢复系红恢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熟  相似文献   

7.
扬辐籼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扬稻6号选育而成的中籼稻新品种。该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于一体,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401。  相似文献   

8.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优1120(天丰A/盐恢1120)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及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天优1120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以天丰A为母本,盐恢1120为父本组配育成,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801),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盐220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广占63S群体中发现1株天然变异株后经多代系谱选择而育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盐220S为母本与盐恢888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国审稻2013026)。  相似文献   

11.
苏种 《农家致富》2014,(11):22-23
一、盐两优2218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盐两优2218",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221S×盐恢888配组,于2007年育成,属两系杂交中籼稻组合,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9年、2011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71.9公斤,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组合,2002~2004年先后通过国家及江苏、湖北、陕西、广西、河南等省审定定名,分别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品种、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主导品种、国家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计划主导品种、江苏省农业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无为县单季晚籼稻新品种的推广,选择已审定的或即将审定的晚籼稻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综合考察其特征和特性,以期筛选出一批适宜无为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丰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粤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集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2003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同年被列为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2004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  相似文献   

15.
扬辐籼2号(原名381)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IR1529-68-3-2的突变体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杂交稻汕优63的高产水平,多抗质优,是一个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中籼稻新品种。1989年该品种在省中籼稻区试中增产显著,故提前进行生产试验和参加南方稻区区试。1991年4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一、主要特征特性 (一)产量高 1988年参加江苏省中籼稻联鉴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10个试点平均亩产535.2千克,比对照南京11号增产18%,比汕优63增产5.6%。1989~1990年参  相似文献   

16.
"Ⅱ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镇恢084"配置而成的突破性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Ⅱ优084经多年鉴定和试验试种,表现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已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十五"重点示范推广组合.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扬两优013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两优013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优质恢复系R13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通过国家及江苏省、湖北省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一季中稻或一季晚稻种植。就杂交籼稻优质育种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盐两优220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盐两优2208的亲本特征特性,结合多年制种实践经验,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与恢复系"R6547"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3年7月通过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组合2002年被列入国家计委"扬州市优质米基地建设"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和江苏省农业高新技术产品;2003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7.0×104 hm2.  相似文献   

20.
扬两优6号(广占63-4S×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