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的各类饼粕,尤其是杂粕资源丰富,但营养价值较低,适口性差,多含有各类抗营养因子,毒素等,严重制约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对饼粕等进行固态发酵,不仅可以降低其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适口性,还能提高饼粕的饲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主要对常用的发酵饲料资源的加工工艺及其在动物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桑叶在肉牛生产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含有的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开发利用桑叶可以拓宽饲料来源,改善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合理等矛盾。本文对桑叶的营养价值、饲用价值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加工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肉牛饲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葎草属于传统中药材,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饲用价值。在我国优质牧草相对短缺及畜牧业全面禁用抗生素的时代背景下,葎草的价值愈发突出。野生葎草长势强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故常被视杂草去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葎草逐步应用到畜牧业疾病防控和治疗中,其饲用价值被逐步挖掘。本文综述了葎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回顾和阐述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今后葎草作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及纯天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果生产大国,水果加工产生的果渣种类多、产量大、营养丰富,是良好的饲料资源。然而鲜果渣易腐烂,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影响其直接饲用,多数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益生菌发酵可降解果渣的抗营养因子,改善饲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柑橘渣、苹果渣、葡萄渣等主要果渣的资源概况、营养特点、发酵工艺及其在猪饲粮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果渣|营养特性|发酵|饲料|猪  相似文献   

5.
木本饲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及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论述了木本饲料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木本饲料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开发前景。在对国内外木本饲料发展史进行回顾和对当前我国木本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我国木本伺用植物资源分为针叶乔木、阔叶乔木、灌木及半灌木、木质藤本和竹类6种类型并对每类饲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述。文章综述了木本饲料的饲用价值和饲喂效果,并从生产加工途径、毒性及脱毒技术方面对木本饲料的生产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我国木本饲用植物资源的状况,提出了挖掘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研、引种驯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饲料业处于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这为我国畜牧业的综合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影响我国饲料业的主要因素是优质饲料原料的选择。糟渣、杂粕以及食品加工副产物等都是饲料生产加工的基本原料,在我国饲料加工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饲料进行发酵处理可以使饲料资源更加优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能量蛋白饲料的供给。基于此,本文对发酵饲料资源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7.
藜麦饲用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粮饲兼用型作物,其籽粒被视为营养全面的粮食,茎叶可作为饲草饲喂牲畜。当前藜麦食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认可,但是其饲用发展潜力仍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藜麦饲用研究的相关数据,对藜麦的饲用价值和饲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限制藜麦饲用开发的关键因素及应用前景进行归纳。结果表明,藜麦全株的营养价值较高,生物产量较大,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是良好的饲草替代品。在灌浆期收获,藜麦全株饲用价值高且适口性好,适宜作为青绿饲料和青贮原料。由于当前市场缺乏高产、稳产、低皂苷和低纤维素的饲用藜麦品种,限制了其广泛的饲料应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藜麦这一优质饲草,对解决优质饲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是饲料总量供应不足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大量依靠饲料进口可能会加剧畜牧业生产的困境,着力开发我国的抗逆饲用植物资源和边际土地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拥有丰富的盐生植物资源,特别是盐生乔灌木和半灌木资源丰富,是发展盐生饲料的宝贵资源库。盐生饲用植物具有抗逆性强、生物量大、营养丰富等多种优点,充分挖掘饲用盐生植物潜力,不但能够补充饲料缺口,不与农争地,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修复退化生态等多种功能,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我国盐生饲用植物资源、盐生植物的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盐胁迫对盐生饲用植物品质的影响、盐生饲用植物的养分调节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发展盐生植物饲料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盐生植物的饲用潜力挖掘与应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饲料缺口|饲用价值|养分调控技术|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9.
甘薯产量高、种植面积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饲用价值。甘薯块根部分淀粉含量较多,可作为能量饲料使用|甘薯茎叶蛋白质含量丰富,可作为畜禽饲料良好蛋白质来源|青贮加工后能提高饲用价值|加工副产品价格低廉,具有良好利用潜能。本文总结了不同甘薯产品的营养成分、有效能等研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甘薯饲用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甘薯块根|甘薯茎叶|甘薯青贮物|甘薯加工副产品|营养成分|畜禽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蛋白木本饲料开发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木本饲料资源丰富,具有产量、粗蛋白含量高等营养特点,开发并合理利用木本饲料可以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问题。文章综述了高蛋白木本饲料的饲用价值及开发现状、加工调制技术,总结了木本饲料对单胃动物、反刍家畜的饲喂效果及其组合效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叶蛋白开发和组合效应机制研究等方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乳酸片球菌ZPA017的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试验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D-果糖18g/L、大豆蛋白胨40g/L、乙酸钠3g/L、磷酸氢二钾1.37g/L、柠檬酸氢二铵2g/L、硫酸镁0.63g/L、硫酸锰0.29g/L、吐温-801mL/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筛选的方法,优化得到乳酸片球菌ZPA017产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6.5、接种比例1%、发酵时间30h。乳酸片球菌ZPA017在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培养,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达1.036g/L,是优化前产量的3.77倍。  相似文献   

12.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在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中获得PvbZIP8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761H1248N24O23S8,分子量为17.81 kDa,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哈氏黍(Panicum hallii)、谷子(Setaria italica)和糜子(Panicum miliaceum)相似性较高,并且具有典型的bZIP保守结构域,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定量PCR结果显示,PvbZIP8基因在盐、干旱、高温和低温胁迫下上调表达,在柳枝稷抗逆过程中发生作用。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PvbZIP8在多个组织或器官均有表达,其中在根、茎、叶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初步确定柳枝稷PvbZIP8基因响应抗逆性反应,并为进一步研究柳枝稷PvbZIP8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数量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0.86±0.62)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1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生长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生长猪饲喂由95%基础饲粮和5%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生长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32%(P<0.05)和12.23%(P<0.05),料重比降低了8.58%(P<0.05);2)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3)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44%(P<0.05)、20.51%(P<0.05)和11.01%(P<0.05);4)试验组生长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8.85%(P<0.05)、33.31%(P<0.05)、15.85%(P<0.05)和45.86%(P<0.05),血清中尿素氮和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9.29%(P<0.05)和52.72%(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饲料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增加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东北地区粮库储存3年玉米对仔猪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毒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储存玉米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以指导粮库储存玉米的安全有效使用。选取48头平均体重为(14.0±3.8)kg的杜×长×大仔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1/2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粮选用当年收获的玉米(占饲粮60%)作为主要能量饲料,试验组饲粮则选用东北地区(克东粮库)储存3年的玉米(占饲粮60%)作为主要能量饲料,试验期28d。结果显示:与饲喂当年收获玉米的仔猪(公和母)相比,饲喂东北地区粮库储存3年玉米的仔猪(公和母)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清生化(尿素氮含量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和毒素指标(黄曲霉毒素B1、内毒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上述结果得出,将东北地区粮库(克东粮库)储存3年玉米应用于仔猪(12~30kg)饲粮中,可取得与当年收获玉米相同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源卷曲乳杆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组成以及血清长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体重(20.35±0.53) kg的二元杂交(长×大)生长猪1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卷曲乳杆菌冻干制剂(卷曲乳杆菌添加量为5.5×109CFU/kg),饲喂期为30 d。饲养试验结束当天采集新鲜粪便用于16S rRNA V3~V4区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组成的测定,采集血清用于长链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 32%(P <0.05),料重比降低了5.68%(P<0. 05); 2)饲粮中添加卷曲乳杆菌能够提高生长猪粪便菌群物种丰富度,增加厚壁菌门及乳酸杆菌属和光岗菌属的比例; 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猪粪便中丁酸含量增加了6.20%(P<0.05),乙酸含量减少了9.88%(P<0.05); 4)试验组猪群血清中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12%(P<0.05)和6.28%(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5.5×109CFU/kg卷曲乳杆菌能够影响生长猪的粪便菌群组成,增加粪便中丁酸的含量,并改善血清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从而对生长猪的肠道健康及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猪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现状,采用鼻甲骨病变评分方法对我国12个省市24个规模化养殖场的上市猪及死淘猪的鼻甲骨病变状况进行诊断评估。数据显示:100%的猪场感染萎缩性鼻炎,97.81%的样品出现鼻甲骨病变情况。结果表明,猪萎缩性鼻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且北方及东部地区感染情况更为严重,急需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究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核酸酶抑制剂ATA阻断DNase酶活性条件下)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活性氧生成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减少活性氧生成,促进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对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能够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免疫逃避机制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苜蓿草粉对后备母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发情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日龄(体重约40 kg)的后备母猪4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不含苜蓿草粉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低、中、高质量苜蓿草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18.3%、20.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0.3%、34.5%、2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4%、41.7%、36.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1) 120~220日龄阶段,试验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母猪平均日增重最高;试验组母猪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Ⅲ组母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母猪血浆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血浆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190~220日龄的发情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母猪血清雌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瘦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猪血清孕酮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母猪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得出,在后备母猪饲粮中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和高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20.0%)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生产效果,添加10%中质量(粗蛋白质含量为18.3%)苜蓿草粉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母体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种蛋中锌锰含量及后代雏鸡骨骼发育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祖代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粮添加80 mg/kg的无机锌锰(来源:ZnSO4、MnSO4),等量添加组饲粮用40 mg/kg的有机锌锰(来源:氨基酸锌、锰)替换对照组饲粮等量的无机锌和无机锰,额外添加组饲粮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有机锌、锰,试验第8、24周测定种蛋中锌锰含量,试验第31周所产种蛋入孵。检测1日龄雏鸡的胫骨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种鸡饲粮中添加有机锌锰显著提高了蛋黄和胫骨中的锰沉积量(P<0.05);试验第23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额外添加组(P<0.05);试验第31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种鸡饲粮等量添加有机和无机锌锰能促进锰在蛋黄和后代胫骨中的沉积,促进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近些年中药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固化载体以及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新型的固化载体及固体化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固体自微乳的自乳化性能,改善中药的稳定性,提高难溶性中药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为中药开发提供研究方向,自微乳固体化是具有研发前景的新型固体制剂,随着新型载体材料和和固体化方法的开发,将中药制成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方法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