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旨在探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山羊瘤胃和盲肠发酵、生物胺生成与吸收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6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雄性波杂山羊,随机分成低精料组与高精料组,实验期24 d。结果显示,与低精料组相比,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山羊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支链脂肪酸、酪胺、腐胺、组胺、甲胺和色胺浓度显著性增加(P<0.05),而瘤胃pH和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山羊盲肠内容物中的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上述5种生物胺浓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瘤胃和盲肠静脉血中的上述5种生物胺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液中酪胺、腐胺、甲胺和色胺浓度与瘤胃静脉血所对应的生物胺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盲肠内容物中酪胺、腐胺、甲胺和色胺与盲肠静脉血中对应的生物胺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饲喂高精料日粮促进了山羊瘤胃和盲肠发酵,提高了瘤胃与盲肠内容物中生物胺浓度,暗示高精料日粮可能提高消化道上皮的通透性,促进消化道上皮对生物胺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测泌乳中期山羊血浆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机体中氨基酸(aminoacids,AA)的代谢流向及乳蛋白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山羊7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日粮,颈静脉血管瘘采血,手工挤奶取奶样。Bradford法测定乳中总蛋白质浓度,RP-HPLC检测山羊血浆和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2组山羊血浆中均分离出14种游离氨基酸,乳中分离出8种游离氨基酸,不同精粗比饲料对血液或乳中游离氨基酸谱无明显影响。不同精粗比日粮情况下,除丙氨酸外,血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乳中同种氨基酸的含量;且血液中生酮氨基酸(Leu,Lys)、兼性氨基酸(Phe,Ile)和支链氨基酸(Leu,Ile和Val)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乳中。高精料组除Gly和Ala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低精料组;乳中总蛋白浓度略高于低精料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血液中游离氨基酸为乳蛋白的合成提供了原料和能量保证。饲喂高精料日粮,血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不利于乳蛋白含量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影响,选择8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经产泌乳中期山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 (low concentrate, LC,n=4) 和60∶40 (high concentrate, HC,n=4)的日粮。实验期共8周,实验期间采集瘤胃液,血液;实验结束时采集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置于液氮速冻后于-70℃保存待测。结果显示,饲喂高精料日粮2周后山羊瘤胃液pH显著降低,采食后瘤胃液pH持续低于5.8超过3 h,8周后瘤胃液pH升高维持在6.0以上,但仍低于LC组山羊。与LC组山羊相比较,HC组山羊血液中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含量均升高(P<0.05,P=0.071),谷草转氨酶含量有上升的趋势(0.05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9):111-1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高精料日粮以及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对奶山羊乳腺内组胺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泌乳中期的18头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6头。对照组(LC)饲喂粗精比为6∶4的低精料日粮,即日粮包括60%粗料和40%精料;试验一组(HC)饲喂粗精比为4∶6的高精料日粮,即日粮包括40%粗料和60%精料;试验二组(BHC)饲喂粗精比为4∶6的高精料日粮,并在日粮中添加20 g丁酸钠。试验期为20周。试验开始前两周,所有试验动物手术安装瘤胃瘘管。试验第20周采集瘤胃液、外周血液和乳腺组织样品。结果显示:与LC组相比,HC组瘤胃液、外周血液、乳腺组织中的组胺含量显著升高,外周血液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显著升高,乳腺组织中的组胺受体基因表达显著升高,炎性因子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均显著升高。与HC组相比,BHC组瘤胃液、外周血液、乳腺组织中的组胺含量显著下降,外周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均显著降低,乳腺组织中的组胺受体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炎性因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果表明:泌乳奶山羊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后,瘤胃产生的组胺经消化道吸收并转运到乳腺组织中,刺激炎症的产生;而通过添喂丁酸钠,组胺和炎性因子的产生显著降低,乳腺组织炎症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6):77-8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圈养赤大袋鼠在三种不同的日粮模式下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以分析确定饲喂袋鼠的最佳日粮模式。选择12只体重相近的成年健康袋鼠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低多汁料低精料组、中等多汁料精料组、高多汁料高精料组,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与低多汁料低精料组饲料相比,中等多汁料精料组(P0.05)和高多汁料高精料组中干物质、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均显著升高,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无显著变化。中等多汁料精料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高多汁料高精料组,但两组饲料中的DM、OM、ADF和EE的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提示,中等多汁料和精料组更利于动物园饲养条件下赤大袋鼠的饲养,但日粮模式对动物行为的影响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高精料饲喂产生LPS对奶山羊血浆游离氨基酸重分配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选用奶山羊6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6(低精料组)和6∶4(高精料组)的日粮,交叉试验设计,分2期进行,每期14d。在试验第3周测定瘤胃液pH、血液中LPS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自第3周,高精料组山羊开始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外周血液中LP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中各氨基酸含量均发生变化,表现为Glu、Al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Gln、Arg、Thr、Lys、总非必需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总生糖氨基酸均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精饲料比例增加,血浆氨基酸发生重分配,其机理可能与瘤胃pH下降和血液中LPS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身体健康体重约10kg生长期海南黑山羊30只,随机分为6组,分为对照组CK(精料、粗料分开饲喂,精粗比50∶50)、全混合日粮组(40∶60,45∶55,50∶50,55∶45,60∶40),每组5只羊,试验期30d。结果显示,饲喂全混合日粮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总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对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精粗比40∶60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不同处理试验羊血液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葡萄糖含量有不同的影响(P0.05)。饲喂全混合日粮提高了纯收入、投入产出比,精粗比40∶60处理组经济效益最好。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经济效益,海南黑山羊饲喂全混合日粮优于精料、粗饲料分开饲喂,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时,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肝脏氨基酸分配与重分配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本研究选择6只安装了肝脏多血管瘘的健康泌乳奶山羊,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对照组)和60∶40(高精料组)的饲料,2×2拉丁方设计,饲喂期16周。期间取乳样,测定乳蛋白含量,并通过肝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血管瘘取血, RP-HPLC法测定血浆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高精料组山羊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肝门静脉血液中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低精料组,而肝静脉和股动脉血液中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低精料组,即高精料组各游离氨基酸在肝脏中的消耗量均多于低精料组,通过股动脉进入乳腺组织的氨基酸含量也少于低精料组。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乳蛋白含量降低。其机制与肝脏中氨基酸分配与重分配发生改变,氨基酸在肝脏中消耗量增大,进入乳腺组织合成乳蛋白的前体物氨基酸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饲喂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发酵情况,选取4头初产的健康荷斯坦牛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饲喂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液中乳酸、总VFA、丁酸、戊酸和总支链VFA的含量,同时乙丙比显著降低,但未能显著降低乙酸和NH_3-N水平;同时,与饲喂低精料日粮相比,饲喂高精料的奶牛瘤胃液中的生物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液p H与瘤胃液中生物胺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但对牛链球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喂高精料改变了奶牛瘤胃的微生物菌群,进而影响了瘤胃的发酵参数,并促进消化道内异常代谢产物——生物胺的生成与转移,进而影响奶牛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11):32-37
本试验采用12头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其中一组饲喂低精料日粮,即日粮中含有40%的精料和60%的粗料,精粗比为4∶6,作为对照(LC)组;另外一组饲喂高精料日粮,精粗比为6∶4,作为试验(HC)组。试验周期为18周,试验开始前为所有奶牛安装瘤胃瘘管,试验后期采集瘤胃液,乳动脉、静脉血和乳腺组织样品,测定瘤胃液p H值和LPS含量、血浆中LPS含量、乳腺组织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如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bcl-2等的表达、凋亡相关蛋白酶的活性和NF-κB通路中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长期高精料饲喂使奶牛瘤胃p H值均值降低,一天中p H值低于5.6的时间超过3 h;高精料组血浆和瘤胃液中LPS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1);高精料组caspase-3的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而bcl-2的基因表达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组caspase-3和caspase-8的酶活性相比于低精料组都显著升高(P0.01);高精料组NF-κB p65和磷酸化的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芦笋茎叶青贮料日粮对生长湖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6只体重为(19.46±2.07)kg的湖羊,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采用配对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花生藤日粮和芦笋茎叶青贮料日粮,2组日粮的能量和粗蛋白等营养水平基本一致。试验期60 d,其中预试期7 d,试验始末称重,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采集血液和瘤胃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芦笋茎叶青贮料对湖羊的平均日增重、相对增长、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因芦笋茎叶廉价,平均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了1.8元,提高了湖羊养殖效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粮显著降低了湖羊瘤胃内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P0.05),对微生物蛋白、氨态氮、丙酸和丁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试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浆白蛋白浓度(P0.05),对总蛋白、球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总胆红素、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可知,芦笋茎叶青贮料日粮对湖羊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因价格优势,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瘤胃、真胃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前饲喂高精料日粮或粗饲料质量差可使奶山羊真胃异常发酵,产生过多的挥发性脂肪酸,由此诱发真胃弛缓,是真胃变位的主要诱因之一。试验测定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瘤胃、真胃、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高精料在奶牛真胃弛缓和真胃变位中的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择3只体重(30.09±3.57)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奶山羊,于试验前1个月手术安装真胃T型硅胶插管。1.2试验设计试验在2个分期进行,每期预试期10 d,正试期3 d。第1期为正常精料日粮饲养试验,精料200 g/只·d,花生秧600 g/只·d;第2期为高精料日粮饲养试验,精料400 g/…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10):1-6
选用12头安装瘤胃瘘管和肝、门静脉血管插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研究高精料日粮对反刍动物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随机分成2组:高精料组(HC)和低精料组(LC)。饲喂后通过瘤胃瘘管采集0~12 h瘤胃液,测定瘤胃p H值;生化分析法检测外周血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ro)含量;检测肝、门静脉血液中脂多糖(LPS)的含量;采用RT-q PCR法检测肝脏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肝脏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NF-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20周后,高精料组瘤胃内p H低于5.6且每天持续3 h以上,显示奶牛发生SARA。与低精料组相比,高精料组门静脉LPS的浓度显著升高,肝功能受到影响,肝脏中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表达下调,NF-κB的蛋白表达量升高,Caspase-3、Caspase-8的酶活性均表达上调,且Caspase-3有显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饲喂高精料,使消化道中的LPS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引起肝脏的炎性损伤,增加肝细胞的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青贮香蕉茎秆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6只体重接近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只(公母各半),单栏饲养,正试期30d。所有试验羊饲喂相同精料,粗料中分别用青贮香蕉茎秆替代0、25%、50%、75%新鲜王草。结果表明:各组黑山羊平均日增重、精料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替代50%王草组黑山羊血清有较高的TP、GLB和TC,以及较低的ALT浓度,其余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青贮香蕉茎秆比例的增加,黑山羊日均养分采食量随之减少(P0.05),并且养分表观消化率随之增加(P0.05)。考虑到青贮香蕉茎秆的干物质含量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香蕉茎秆替代25%新鲜王草为较合适的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BC)对绵羊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精粗比[40∶60(低精料)、70∶30(高精料)]和BC[不添加和添加1.0×1010CFU/kg BC]。选取48只体重相近的4月龄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饲喂低精料饲粮(LD组)、添加BC的低精料饲粮(LD+BC组)、高精料饲粮(HD组)、添加BC的高精料饲粮(HD+BC组),每组12只。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显示:1)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的羔羊瘤胃内pH,氨态氮、乙酸、异丁酸浓度以及乙丙比值显著低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丙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羔羊(P<0.05);24只饲喂添加BC饲粮的羔羊瘤胃内丙酸浓度显著高于24只饲喂未添加BC饲粮的羔羊(P<0.05)。饲粮精粗比和BC之间在瘤胃发酵参数上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24只饲喂高精料饲粮的羔羊瘤胃内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24只饲喂低精料饲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对泌乳期山羊泌乳性能和乳腺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12只健康经产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35∶65(低精料组, LC, n=6)和65∶35(高精料组, HC, n=6)的日粮。实验期共10周,实验期间采集羊奶与血液;实验结束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对山羊进行安乐死,随后采集乳腺组织并迅速置于液氮中速冻后保存于-70 ℃待测。结果显示,HC组山羊乳产量显著高于LC组(P<0.01),同时乳中乳糖,乳蛋白的比例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LC组山羊比较,HC组山羊乳腺组织中SREBP1和GLUT1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磷酸化AKT1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P=0.08);除此之外,HC组山羊乳腺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6)和GSH酶活均呈下降趋势(P=0.08)。这些结果表明,长期饲喂高精料日粮可降低乳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可降低乳中乳脂率以及乳腺组织中SREBP-1和P-AKT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5):55-60
研究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奶牛肝脏氨基酸代谢分配的规律。选择6头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550±20)kg作为试验动物,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动物随机分成两组并提供不同精料水平的饲粮,分别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和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用于收集试验样本。在采样期,分别在采食前(0 h)以及采食后2、4、6、8 h采集门静脉、肝静脉、股动脉的血液用于血浆中氨基酸的浓度测定。结果表明:高精料日粮显著增加门静脉血浆中蛋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EAA)以及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浓度(P0.05),提高门静脉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总必需氨基酸(TEAA),总非必需氨基酸(TNEAA)以及总氨基酸(TAA)的浓度(P0.05)。除了亮氨酸和苏氨酸,高精料日粮组肝静脉血浆中其他EAA的浓度显著高于低精料日粮组(P0.05)。高精料日粮显著肝静脉血浆中酪氨酸和天冬氨酸和BCAA、TEAA以及TAA浓度(P0.05),以及趋向增加苏氨酸、精氨酸浓度(P=0.08)。相比于低精料日粮,高精料日粮均显著增加股动脉血浆中除亮氨酸外其他EAA浓度(P0.05);对于非必需氨基酸(NEAA)而言,高精料日粮组股动脉血浆中酪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浓度显著高于LC组(P0.05)。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股动脉血浆中BCAA、TEAA和TAA浓度(P0.05),但对TNEA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鲜香蕉叶对隆林山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鲜香蕉叶替代粗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研究饲喂鲜香蕉叶对隆林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试验羊分为6个组,对照组、试验1、2、3、4和5组,每组日粮中鲜香蕉叶占粗料的比例依次为0、20%、40%、60%、80%和100%.结果表明:试验2组的直接胆红素平均为3.3μmol/L,与试验3组(1.1μmol/L)和试验4组(1 μmol/L)差异显著;碱性磷酸酶试验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963.5和98.5 IU/L;试验3组与试验4组的总胆汁酸差异显著,分别为9.9和3.5 mmol/L;其余指标各组问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直接饲喂鲜香蕉叶对隆林山羊的肝和肾功能部分指标有影响,但并无生理性损害,用鲜香蕉叶替代粗饲料饲喂隆林山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850-1857
高精料日粮会引起瘤胃代谢机能异常,引发机体内分泌紊乱。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日粮对湖羊发情、孕酮水平及黄体组织围脂滴蛋白(PLINs)家族成员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5月龄雌性湖羊20只,分为低精料组(LC,精粗比2∶8,n=10)和高精料组(HC,精粗比6∶4,n=10)。于正试期第20 d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在正试期的第58天采集卵巢,分离黄体,采集血液检测孕酮(P_4)和脂多糖(LPS)的含量,统计平均日增重(ADG)及干物质采食量(DMI)。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黄体PLINs基因的表达量,并对LPS浓度、卵巢重、黄体数量、孕酮水平及PLINs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精料组ADG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DMI显著低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组血清LPS浓度显著高于低精料组(P0.05)。高精料和低精料组母羊自然发情率分别为30%和70%(P=0.089)。2组母羊黄体期血清P_4浓度、卵巢重和黄体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PLINs家族成员mRNA在黄体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PLIN2 mRNA表达量最高,且低精料组PLIN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精料组(P0.05),而PLIN3、PLIN4和PLIN5的mRNA表达量则显著低于高精料组(P0.05)。LPS浓度与PLIN2 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LIN3 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LIN3 mRNA表达量与PLIN4、PLIN5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LIN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高精料日粮饲喂使湖羊血清LPS浓度升高,可能不利于母羊的发情。黄体组织PLINs基因在高精料组和低精料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提示PLINs基因表达可能受LPS及饲料中精粗比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营养与繁殖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福建省3个地方山羊品种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别测定了福清山羊、戴云山羊和闽东山羊哺乳期羔羊、6月龄育成羊和12月龄母羊3个生长发育时期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总蛋白(TP)、钙(Ca)、无机磷(P)、淀粉酶(AMS)、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7项血清生化指标在3个山羊品种不同月龄的羊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这些指标可作为3个山羊品种机体健康标准判断的指标;3个山羊品种血清球蛋白(GLOB)含量均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而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均有随着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白蛋白(ALB)、血糖(GLU)、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6项血清生化指标在3个山羊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血清含量规律存在差异。说明TP、ALB和BUN 3项血清指标可作为3个山羊品种日粮粗蛋白质平衡的参考,GLU可作为日粮能量平衡的参考,ALP可作为日粮Ca、P平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