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坤  方刘  孙柯  阮国良 《饲料研究》2020,43(1):18-21
试验旨在探究生物发酵饲料对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生态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10口,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生物发酵饲料(试验组)和普通克氏原螯虾专用硬颗粒饲料(对照组),养殖试验时间60 d。结果显示,生物发酵饲料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P0.05);生物发酵饲料对肌肉的含肉率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p H值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血清中的LZM、AKP、ACP和肝胰腺中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胰腺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明显提高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讨生物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360尾体重(5.00±0.01)g克氏原螯虾幼虾随机分成3组。以市售常规商品料为对照组(Ⅰ组),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发酵增效剂(1:1)发酵制得生物发酵饲料(Ⅱ组、Ⅲ组),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肌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Ⅲ组甘氨酸含量较Ⅰ组和Ⅱ组均显著降低5.6%(P<0.05)|两组生物发酵饲料组虾肠道脂肪酶活性较Ⅰ组分别显著提高56.6%、84.2%(P<0.05),Ⅲ组胰蛋白酶活性较Ⅰ组和Ⅱ组分别显著降低33.0%、36.8%(P<0.05)。试验结果提示,投喂经生物发酵的全颗粒饲料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肠道中脂肪酶活性,有利于虾的生长,未明显改变虾肌肉中蛋白质、氨基酸等的组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生物发酵饲料|生长|营养成分|消化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肝胰腺组织的影响,为筛选防控克氏原螯虾病害的绿色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7%甘草+0.10%板蓝根+0.03%黄芪多糖(A组)、0.13%甘草+0.14%板蓝根+0.03%黄芪多糖(B组)和0.21%甘草+0.06%板蓝根+0.03%黄芪多糖(C组)3种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初始规格为(8.7±1.6)g的克氏原螯虾28 d,测定其生长参数及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观察肝胰腺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81%、26.67%和24.26%(P 0.05);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2.58%、14.05%和11.95%(P 0.05),并且试验B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C组复方可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P 0.05),而A组复方可以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 0.05);此外,3个试验组的克氏原螯虾肝小管管腔多边形结构明显,并且肝胰腺B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F细胞中颗粒物质少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甘草、板蓝根、黄芪多糖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并改善肝胰腺组织结构,其中添加0.13%甘草+0.14%板蓝根+0.03%黄芪多糖促生长效果最好,添加0.21%甘草+0.06%板蓝根+0.03%黄芪多糖免疫功能提升较高,各复方组均能改善肝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肠道组织形态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尾平均体重为(6.58±0.16)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和1.00%菊粉的饲料,每组4个重复,养殖密度为10尾/箱...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池塘养殖及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进行测定,从而科学地评定其品质特性,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除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溏养殖克氏原螯虾(P 0.05)外,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相近;检测得到了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2975%(池塘)和6.3800%(稻田),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6.2300%(池塘)和16.3450%(稻田);依据氨基酸的化学评分,克氏原螯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8.32(池塘)和78.07(稻田);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钙、磷和铁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 0.05)高于池塘养殖。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具有脂肪含量低、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矿物元素含量高等特点,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均具有氨基酸组分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种类丰富、呈味氨基酸含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水平以及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以菜籽粕、鱼粉、豆粕、面粉和糊精等为主要原料配制5种等氮(蛋白质水平约为35%)等能(消化能约为13 MJ/kg)的半纯合饲料,分别饲喂5组平均体重为(8.15±0.03)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种饲料的脂肪水平(%)/糖类水平(%)分别为3/36.94(A1组)、5/34.15(A2组)、7/26.98(A3组)、9/24.56(A4组)和11/21.85(A5组)。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与糖类比例的增加,各组的存活率先上升后下降,A1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A2组显著高于A1和A5组(P<0.05)。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A2、A3和A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2、A3和A4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A1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1和A5组(P<0.05)。A5组的蛋白质效率最低,显著低于A2组(P<0.05)。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均以A5组为最高,显著高于A2组(P<0.05),与A3和A4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粗脂肪、钙和磷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血清脂蛋白脂酶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肠道中淀粉酶活力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极值均出现在A3组。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初始体重为(8.15±0.03)g的克氏原螯虾对脂肪的需求量在7%左右,饲料中脂肪与糖类的适宜比例为1.00∶3.85。  相似文献   

7.
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差异,随机选取江苏省盱眙县稻虾共作、池塘主养、蟹塘混养、莲田套养和野生(洪泽湖)5种养殖模式下的健康鲜活克氏原螯(体重在30 g左右)各50尾,对其含肉率、失水率以及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5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体重以及体重/体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主养虾的含肉率显著高于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稻虾共作和莲田套养虾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肌肉的内聚力显著高于稻虾共作和池塘主养虾(P<0.05),稻虾共作、莲田套养和野生虾肌肉的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主养虾(P<0.05),各养殖模式虾肌肉的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主养和蟹塘混养虾(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5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但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持水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评价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的营养特性,以8月份湖南省稻田养殖的0~10 g(A_1组)、10~20 g(A_2组)、20~30 g(A_3组)和30~50 g(A_4组)4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测定出肉率、肝体比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含量、质构特性、肌纤维特性和肉质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克氏原螯虾肝体比除了A_1与A_4组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_1组的出肉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肌肉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随着规格增大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A_1组显著高于A_4组(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则随着规格增大而逐渐升高,A_1组显著低于A_3和A_4组(P0.05);在肌肉中共检出17种氨基酸,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和4种呈味氨基酸,4个组的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赖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皆为最高;在肌肉中共检出20种脂肪酸,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A_1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A_3组最低。2) A_4组肌肉硬度、胶黏性、弹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均最大,且咀嚼性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A_1组肌纤维直径最小,肌纤维密度最大,且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其他3组(P0.05)。3)肉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A_2组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原肌球蛋白(TM)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A_4组最高,A_3组次之,这2组均显著高于A_1和A_2组(P0.05);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和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A_4组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从出肉率以及肌肉粗蛋白质、脂肪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考虑,规格小的0~10 g克氏原螯虾在营养价值上较高;从肌肉质构特性和4个肉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考虑,规格大的30~50 g克氏原螯虾在肉质口感方面更佳。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池塘和稻田养殖环境下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择3口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3块水稻-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田块,在池塘和稻田中陆续放养4~5 g/只克氏原螯虾(250~300 kg/hm^(2))。采集池塘和稻田内克氏原螯虾(25~32 g/只)、表层底泥和底层水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池塘和稻田两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与池塘养殖相比,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稻田水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池塘水体(P<0.05)。与池塘养殖相比,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内Planktothrix等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Uncultured Chthoniobacterales等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与底泥和水体微生物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底泥微生物相关性更强。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其肠道微生物结构受养殖环境的正向调控,且受底泥微生物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源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生长、肌肉组成、肝胰腺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糖源。体重(0.29±0.03) g的红螯螯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葡萄糖、蔗糖、糊精、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作为糖源制作5种等氮、等脂、等能饲料,喂养红螯螯虾幼虾8周。结果显示,饲料糖源对红螯螯虾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蔗糖组和玉米淀粉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蔗糖组螯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糖源对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蔗糖、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组总抗氧化性能(T-AOC)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蔗糖组螯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玉米淀粉组螯虾酸性磷酸酶(ACP)活力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而糖源对螯虾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蔗糖和玉米淀粉是红螯螯虾幼虾饲料的适宜糖源。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虾青素对虹鳟生长性能、肉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体质健壮、大小均匀的虹鳟375尾[平均体重为(6.28±0.07) 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为基础饲料和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0 g/kg合成虾青素(Ast)、6.5 g/kg福寿花花瓣粉(AF)、3.4 g/kg福寿花提取物(AE)和4.4 g/kg雨生红球藻提取物(HE)(折算成虾青素含量均为100 mg/kg)的试验饲料,喂养虹鳟6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st、AE和HE对虹鳟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AF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提高(P0.05)。Ast、AF、AE和HE组的肌肉红度和黄度值、组织虾青素含量和血清类胡萝卜素含量(除AF组第2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亮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Ast、AE和HE显著降低了肌肉冷冻损失和4、6 h的滴水损失,肌肉、肝脏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E、HE能有效改善虹鳟肌肉颜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达到和添加Ast一致的效果,但AF不宜直接用作虹鳟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配合饲料精养克氏原螯虾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配合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进行精养试验,根据饲料蛋白水平的不同,分别设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末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试验Ⅲ组最高,为21.65g。同时,试验Ⅲ组还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经效益分析表明,采用配合饲料养殖克氏原螯虾产量可达260kg/667m2,每667m2可增加经济效益312元。由此说明,大力推广配合饲料养殖克氏原螯虾,可有效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改善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其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不同硒源在克氏螯虾体内沉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只网箱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各组克氏螯虾分别饲喂含0.75、1.50、3.00mg/kg无机硒和0.75、1.50、3.00mg/kg昆虫蛋白硒的日粮,经饲喂1个月后比较各组虾肉硒含量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各组虾肉的水分含量、pH1、pH24和滴水损失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虾肉(风干态)中硒含量6组比1、2、3、4和5组分别高200.00%、171.15%、193.75%、88.00%和54.95%,差异极显著(P<0.01),5组比1、2和3组分别高93.62%、75.00%和89.58%,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昆虫蛋白硒较无机硒在克氏螯虾体内有更好的沉积率。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20尾体长11.0~12.0 cm的健康克氏原螫虾(Pro-camghbarus Clarkii)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_5%、1.0%、1.5%的壳聚糖的基础日粮,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溶菌酶(LZM)、超氧化物吱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的活性,探讨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时可显著提高克氏原鳌虾LZM、SOD、PO三种酶的活性(P<0.05),说明壳聚糖可刺激克氏原鳌虾机体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对建鲤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在建鲤配合饲料中添加0、30、60、90、120、150 mg/kg的GABA,配成6种等氮(32%粗蛋白质)、等能(17.0 MJ/kg)的饲料,饲喂初始体重(40.55±0.28)g的建鲤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60、90、120、150 mg/kg添加组的平均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均显著提高(P0.05);60、90、120、150 mg/kg添加组的摄食率均显著提高(P0.05);90 mg/kg添加组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90 mg/kg添加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30~150 mg/kg GABA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鲤生长,改善肉质,以90 mg/kg GABA添加量效果最佳。以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经回归方程预测建鲤饲料中GABA的适宜添加量为90~96.75 mg/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维生素E含量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平均初重为(0.243±0.003) g的健康罗氏沼虾幼虾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E含量为0.6(对照)、103.4、207.1、412.9和631.7 mg/kg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试验期6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3.4、207.1、412.9和631.7 mg/kg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631.7 mg/kg组的肥满度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3.4 mg/kg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 207.1 mg/kg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 631.7 mg/kg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103.4 mg/kg组的肌肉含肉率显著增加(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减少(P0.05); 207.1 mg/kg组的肌肉含肉率显著增加(P0.05),肌肉蒸煮损失显著减少(P0.05); 631.7 mg/kg组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 207.1、412.9和631.7 mg/kg组的肌肉维生素E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103.4 mg/kg组的肌肉弹性显著提高(P0.05); 207.1和412.9 mg/kg组的肌肉硬度、内聚性、耐咀性和胶黏性显著降低(P0.05); 412.9 mg/kg组的肌肉嫩度显著提高(P0.05)。经折线模型分析,以特定生长率、肌肉蒸煮损失为指标,得到罗氏沼虾饲料维生素E适宜含量分别为169.38、218.66 mg/kg。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169.38~218.66 mg/kg维生素E可促进罗氏沼虾生长,调节代谢,增强免疫,并有效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将450尾体重为(3.01±0.10)g的大鳞副泥鳅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饲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体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头、鳍、皮肤及肌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酪氨酸酶(Tyr)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肝脏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肌肉和皮肤中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各组Tyr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在大鳞副泥鳅饲料中添加100~200 mg/kg虾青素可有效促进其生长,改善其体色。  相似文献   

18.
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评估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常规营养组成、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0%,粗脂肪含量约为7.5%)的试验饲料,其实测缬氨酸含量(干物质基础)分别为1.56%、1.64%、1.72%、1.82%、1.90%、1.96%。选择体重在0.3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幼虾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结果表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饲料效率均随着饲料中缬氨酸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均在缬氨酸含量为1.82%时达到最大。全虾中粗蛋白质含量在缬氨酸含量为1.72%时达到最高,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则有不同程度降低;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缬氨酸含量为1.96%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缬氨酸含量为1.56%和1.72%时( P<0.05);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全虾和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P>0.05)。血清和肝胰脏中最高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均出现在缬氨酸含量最高组(缬氨酸含量为1.96%的组),而肌肉中最高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出现在缬氨酸含量为1.90%的组,且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也在缬氨酸含量为1.90%时达到最高;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肝胰腺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未产生显著影响( P>0.05)。以增重率为判定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到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1.79%(占饲料蛋白质的4.48%),考虑到晶体氨基酸在海水中的溶失,以缬氨酸在海水中浸泡30 min内的溶失率为16.81%计,核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1.53%(占饲料蛋白质的3.83%)。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β-蜕皮激素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0.34g同一批虾苗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Ⅰ)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是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mg/kg(Ⅱ)、2.5mg/kg(Ⅲ)、5mg/kg(Ⅳ)的β-蜕皮激素,试验期60d。结果显示:添加不同量β-蜕皮激素对试验虾末均重、增重、增重率、瞬时增重率、蛋白效率比、饲料系数、成活率、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0mg/kg的β-蜕皮激素对罗氏沼虾生长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克氏原螯虾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季节、不同水体中重金属残留情况作一综述,并介绍了克氏原螯虾重金属富集与释放情况,以及如何通过饲料途径脱除克氏原螯虾体内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