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非常规饲料原料对生长育肥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12周龄平均初始体重为(33.15±1.23)kg的450头(公母各半)生长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对照组饲喂常规玉米-豆粕-小麦型日粮,处理1组饲喂含有30%马铃薯茎叶和10%苜蓿草的日粮,处理2组饲喂含有30%马铃薯茎叶、10%苜蓿草及0.5%中草药提取物的日粮,试验共开展10周。结果:处理1和2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生长猪屠宰率和背膘厚度(P<0.05),但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日粮处理与性别对屠宰率、胴体长度、眼肌面积及背膘厚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肌肉系水力(P<0.05),处理2组肌肉的适口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处理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常规饲料相比,非常规饲料对生长育肥猪肌肉感官特性表现出积极影响,特别是改善了适口性和嫩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胍基乙酸、γ-氨基丁酸和维生素E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28头健康、采食量正常、平均体重60 kg左右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饲喂添加600 g/t胍基乙酸的基础日粮;第Ⅲ组饲喂添加200 g/t γ-氨基丁酸的基础日粮;第Ⅳ组饲喂添加200 g/t维生素E的基础日粮。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600 g/t胍基乙酸能显著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 <0.05),同时对背膘厚、滴水损失和肌间脂肪也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200 g/t γ-氨基丁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但对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滴水损失、粗蛋白质含量和肌间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200 g/t维生素E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但猪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600 g/t 胍基乙酸可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添加200 g...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有机硒(硒代蛋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6 d断奶的杜×长×大仔猪1080头[平均体重(9.82±1.18)kg],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03 mg/kg),无机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 mg/kg硒(亚硒酸钠),有机硒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和0.8 mg/kg硒(硒代蛋氨酸),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0.4和0.8 mg/kg有机硒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22~42 d的料重比(P <0.05)。0.4 mg/kg有机硒组较对照组和0.4 mg/kg无机硒组显著提高了血清GSH-Px和T-AOC活力(P <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 mg/kg有机硒组显著提高了肝脏GSH-Px活力(P <0.05),而0.2 mg/kg有机组肝脏T-AOC活力最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机硒组和有机硒组显著降低了肝脏和肌肉MDA含量(P <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机硒组和有机硒组显著降低了肝脏MDA含量(P <0.05)。0.6 mg/kg有机硒组较对照组、0.4 mg/kg无机硒组和0.2、0.4 mg/kg有机硒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21 d血清硒含量(P <0.05);与对照组相比,0.4和0.6 mg/kg有机硒组显著提高了仔猪42 d血清硒含量(P <0.05)。0.8 mg/kg有机硒组较对照组和0.4 mg/kg无机硒组显著提高了仔猪42 d血清硒含量(P <0.05)。结论 :日粮添加硒代蛋氨酸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硒含量,断奶仔猪适宜的硒代蛋氨酸添加水平为0.2~0.4 mg/kg(以硒计)。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脱脂米糠日粮添加多糖酶-植酸酶复合酶制剂和阿魏酸酯酶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用6头安装回肠末端瘘管,初始体重约18㎏的阉割公猪(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按3×3重复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D),基础日粮+300 mg/kg复合酶(DC),基础日粮+300mg/kg复合酶+700 mg/kg阿魏酸酯酶(DCF)3种饲粮。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生长猪回肠末端干物质、灰分、粗纤维和总能在表观消化率,以及灰分和钙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中再添加阿魏酸酯酶能显著提高生长猪回肠末端灰分和钙表观消化率以及灰分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酶制剂添加并不影响生长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复合酶制剂和阿魏酸酯酶可以改善米糠日粮在生长猪中的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降低粗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同时添加苯甲酸对仔猪生长性能、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多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平均体重接近12 kg的保育猪500头,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试验日粮共4个,即低水平日粮(低蛋白、低钙磷)组,高水平日粮组(高蛋白、高钙磷),低水平日粮+15 g/kg苯甲酸组,高水平日粮+15 g/kg苯甲酸组。低水平日粮组较高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仔猪的生长速度(P <0.05),使25 kg阶段仔猪的采食量显著降低了13%(P <0.05)。低水平日粮添加苯甲酸较较高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25和40 kg猪尿液pH(P <0.05)。低水平组显著降低了钙、磷摄入量及粪中钙磷含量(P <0.05)。日粮添加苯甲酸可以显著降低尿钙排泄量和提高尿磷排泄量(P <0.05)。低水平日粮显著提高了血清钙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P <0.05)。低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血清磷水平(P <0.05),而高水平日粮+苯甲酸组较高水平日粮组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血清磷水平(P <0.05)。日粮添加苯甲酸可以影响磷的消化率,提供仔猪生长早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对生长后期猪的骨矿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酸化剂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21±1)d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猪。试验日粮设计4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2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 mg/kg金霉素、0.2%有机酸1(甲酸、乙酸、丙酸和C12脂肪酸)和0.2%有机酸2(丁酸、山梨酸和C12脂肪酸),试验共进行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3组显著提高了1~14、15~28 d及1~28 d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处理2组显著降低了1~28 d料重比(P0.05),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1~14 d平均日增重(P0.05)和降低了料重比(P0.05)。处理3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14 d断奶仔猪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处理2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5~28 d断奶仔猪干物质、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处理1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5~28 d断奶仔猪碳水化合物表观消化率(P0.05)。处理2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4 d仔猪血液Ig M的含量(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14 d断奶仔猪血液自由基含量(P0.05),而处理3组较对照组和处理1组显著降低了28 d断奶仔猪血液自由基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显著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含量(P0.05)。处理3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空肠隐窝深度(P0.05);各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有机酸替代抗生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干物质、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改善肠道绒毛形态,降低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提高血液免疫指标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28日龄左右健康断奶仔猪96头(杜洛克×长白×约克),按体重相近的原则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500 mg/kg复合精油(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芹酚、肉桂醛、丁香酚),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金霉素70 mg/kg、吉他霉素40 mg/kg、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50 mg/kg的抗生素组合,饲养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和复合植物精油能提高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抗生素组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料肉比(P0.05),精油组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P0.05);添加抗生素和复合精油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P0.05);添加抗生素和植物精油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经济效益(P0.05)。试验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0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说明复合植物精油在替代抗生素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感官指标、肌肉脂肪酸含量及纤维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皮特兰×长白阉割公猪及母猪各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采用大麦、小麦、玉米及豆粕型基础日粮,亚麻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亚麻油,橄榄油组:在95%基础日粮中添加5%橄榄油,试验共进行80 d。结果显示:不同猪只性别间瘦肉率,背膘厚度和肌肉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阉割公猪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均高于饲喂同种日粮的母猪,而瘦肉率低于母猪;亚麻油组肌肉中维生素E含量显著低于橄榄油组(P0.05)。不同油脂日粮对各感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亚麻油组肌肉脂肪中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橄榄油组(P0.05);亚麻油组显著增加了C18: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的含量(P0.05);橄榄油和亚麻油组中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白肌纤维均显著高于阉割公猪(P0.05),橄榄油组各纤维直径较亚麻油组有所提高。不同油脂日粮及猪只性别对肌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5%亚麻油提高肌肉n-3脂肪酸的含量或亚麻酸含量。母猪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高于去势公猪。日粮添加橄榄油可以提高去势公猪肌肉红肌纤维、肌间纤维和白肌纤维的直径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166-2170
为研究育肥期间补饲发酵饲料桑粉对猪的生长性能与猪肉品质的影响,54头胎次、初始体质量(65.80±1.20)kg、日龄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Ⅰ、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5%饲料桑粉,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5%发酵饲料桑粉。育肥猪在饲喂66d后,测定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屠宰率、平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肉pH值、肌内脂肪含量、肌肉剪切力,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51%,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背膘厚度,试验Ⅰ组降低了6.60%,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内脂肪,试验Ⅰ组、试验Ⅱ分别提高了9.97%,17.82%,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猪肌肉剪切力降低了9.86%,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猪肉内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所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微生物含量及绒毛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76±0.02)kg的21 d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72头,根据个体大小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2头。试验分为1~14 d和15~28 d两个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60 mg/kg盐霉素,抗菌肽组饲喂基础日粮+0、50或100 mg/kg抗菌肽。试验进行28 d。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28 d体重(P <0.05),1~14 d和1~28 d日增重(P <0.05),1~14 d、15~28 d、1~28 d采食量,显著降低了1~28 d料重比(P <0.05)。随着日粮抗菌肽添加水平的升高,28 d体重、1~14 d、15~28 d及1~28 d日增重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14和28 d干物质、14 d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系数(P <0.05)。对照组较抗菌肽组显著降低了14和28 d粪中大肠杆菌含量(P <0.05),且总厌氧菌、梭菌和大肠杆菌含量随抗菌肽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5);与抗菌肽组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回肠总厌氧菌含量(P <0.05)。饲喂对照组日粮的断奶仔猪较抗菌肽组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 <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 <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日粮添加抗菌肽可以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绒毛形态及降低粪中有害菌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91份不同产地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采用叶绿体cpDNAtrnT-trnL直接测序的方法和邻接法(NJ)对91份扁穗冰草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水平上单倍型多样性(Hd)指数为0.608,核苷酸多样性(Pi)指数为0.00295;种群水平上Hd介于0~0.9722,Pi指数介于0~0.00749。分子方差分析表明,扁穗冰草大部分遗传变异(91.63%)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的基因流(Nm=5.474)较高,群体内变异是扁穗冰草的主要变异来源;NJ树表明,受试的6个野生种群可分为4大类群。扁穗冰草的遗传多样性居群内遗传分化较大。  相似文献   

12.
马齿苋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马齿苋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1日龄AA肉鸡16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30%、0.60%、0.90%的马齿苋粉,共处理42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肉鸡21日龄时,试验1、2、3组ADG分别增加5.5%、10.0%、6.8%(P <0.05),试验1、2组F/C分别降低8.2%、6.4%(P <0.05);42日龄时,试验1、2、3组ADG分别增加8.9%、9.6%、8.7%(P <0.05),F/C分别降低8.6%、9.6%、10.1%(P <0.05)。此外,21日龄时,试验1、2、3组肉鸡血清中T-AOC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2.0%、14.4%、10.1%(P <0.05),T-SOD活性分别增加6.6%、10.5%、9.1%(P <0.05),MDA浓度分别降低6.3%、8.0%、5.6%(P <0.05);42日龄时,试验1、2、3组肉鸡血清中T-AOC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9%、20.3%、13.6%(P <0.05),T-SOD活性分别提高10.5%、14.8%、9.5%(P <0.05),MDA浓度分别降低11.1%、14.9%、9.7%(P <0.05),试验1、2组血清中GSH-Px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2%、11.8%(P <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马齿苋粉显著促进肉鸡生长及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定安鹅生产性能及器官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384.33±0.76)g]的28d定安鹅12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粗纤维水平为4.29%、5.29%和6.29%的日粮。试验期为35d。结果表明:(1)5.29%粗纤维组末重和日增重较6.29%粗纤维组分别提高13.57%和27.95%(P<0.05);5.29%粗纤维组采食量比4.29%和6.29%粗纤维组提高5.72%和7.95%(P<0.05);5.29%粗纤维组料重比较6.29%粗纤维组降低16.05%(P<0.05)。(2)5.29%粗纤维组屠宰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分别比4.29%和6.29%粗纤维组分别提高1.64%和2.28%、0.38%和1.03%、0.51%和9.45%、4.31%和6.84%(P>0.05)。腹脂率随着粗纤维水平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P>0.05)。(3)与4.29%和6.29%粗纤维组相比,5.29%粗纤维组心、肝、胃、肌胃及脾脏指数分别提高5.31%和2.43%、6.15%和5.03%、10.45%和7.29%、11.45%和7.94%、1.65%和2.50%(P>0.05)。综合认为,5.29%粗纤维可使35~70d定安鹅获得较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绿肥资源,为探明其培肥效果,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12份野生山蚂蝗属绿肥后,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属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p<0.05)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且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不断变差。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土壤因子的关系,通过样方法分析了高寒嵩草草甸物种多样性、地上植物量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地上植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速效氮、速效钾与地上植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全氮、土壤速效氮、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与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样地差异来源主要是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贡献度为49.76%,高于多样性指数的贡献度。这些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高寒草甸群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可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提高越冬时的抗寒能力,如以较高的束缚水含量、较低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量等抵御严寒。(1)青海草地早熟禾的束缚水含量达到18.9%,显著高于引进品种,表明其通过提高束缚水含量避免细胞内外结冰来抵御寒冷。(2)青海草地早熟禾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引进品种,表明对低温导致的伤害具有较大抗御性。(3)秋末气温下降过程中,草地早熟禾叶片、根、分蘖节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积累显著。整体上,青海草地早熟禾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引进的纳苏品种,但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引进纳苏品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冬虫夏草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本研究以青海省7个地区冬虫夏草生长地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凯氏定氮法、碱熔法、碳酸氢钠浸提-比色法、酸溶法、1 mol·L-1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碱解-扩散法、邻菲啰啉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样本的养分与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XH(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在全氮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在土壤各指标含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C∶N的范围是18.24~32.79,C∶P是155.53~562.78,N∶P是4.85~24.00,C∶K是4.51~11.52,K∶N是2.55~7.17,K∶P是31.44~81.86;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C∶P与N∶P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因此,本研究发现采挖冬虫夏草对其生长环境的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性影响,为冬虫夏草采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魏鹏  钟存 《青海草业》2019,(2):37-41
近年来,贵德县以生态为本、旅游为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为了做好观光农业的气象服务,选取贵德三河地区观光农业中主要种植的月季和牡丹两种木本花卉,应用贵德1961~2016年国家基本站观测资料,通过文献查证花卉的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的气象指标,分析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相关的界限温度,确定出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萌芽期,利用积温法确定出开花期的积温指标,确定出最佳赏花期,以便提高各特色观光园中花卉的种植,来延长园中花卉观赏期,游客选择各花卉的最佳观赏期,提高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海南州草地牲畜超载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青海省海南州草地牲畜的超载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海南州草地牲畜的调控对策是:教育和组织群众,自觉按草畜平衡原则组织生产;挖掘生产内部潜力,调整畜群结构;增加科技与生产投入,提高草畜生产能力;建立草原监测制度,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科属组成、特有性、濒危状况及地理分布等特征,依据2021年9月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查阅对比文献和馆藏标本,梳理总结了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相比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青海省新增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大类22科30属53种1变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发菜),二级保护植物52种1变种。3)物种数量最多的科、属分别为兰科(10种)、杓兰属(8种)。4)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属+青藏高原特有属3个,中国特有物种9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9种,中国特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13种,另有青海省特有种1种(久治绿绒蒿)。5)青海省54种(含变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有18种处于易危(VU)等级,12种处于濒危(EN)等级,总计受威胁等级物种数30种,占所有物种的55.55%。6)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青海东南部,主要在玉树州、果洛州和海东市草原及森林生境中,与青海省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