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延长苹果的贮藏期,提高其品质,改进苹果贮藏技术,开展采后不同药剂和包装方式处理对苹果贮藏期间品质影响的研究。采摘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的新红星、国光、秦冠、富士苹果,采用品质评价方法对各试验处理的苹果贮藏效果进行对比,明确各品种苹果最佳使用药剂。结果表明,多菌灵配合CaCl2处理可有效保持富士、国光、秦冠苹果品质,保鲜效果更好;装袋封口的包装处理方式较好地保存了果实的风味,贮藏效果最佳,在0~2℃条件下贮藏,可保鲜6个月。研究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新红星、国光、秦冠、富士苹果的采后贮藏及品质保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Eco-Huang"是韩国研制的一种新型无公害化学疏花剂,可用于绿色苹果和有机苹果的生产。试验以新嘎拉、红富士、美国八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Eco-Huang"的疏花效应。结果表明在新嘎拉、美国八号苹果盛花中期喷施一次150倍液,在红富士上喷施两次150倍液疏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PBO对苹果幼树生长、叶片品质及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BO喷施处理对苹果幼树生长、叶片品质相关指标及芽萌发和成花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苹果品种"长富2号"(以下简称"富士")和"富红早嘎"(以下简称"嘎啦")为试材,在4、5、6月的10号喷施6 667mg/L PBO溶液3次,喷施量(按溶液质量计)为2.5kg/(株.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量统计幼树生长、叶片品质和成花相关指标。【结果】(1)经PBO喷施处理后"富士"、"嘎啦"幼树株高、冠径的年生长量均受到显著抑制,而茎粗的年生长量却显著增加;PBO对"富士"、"嘎啦"主枝的延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也显著抑制了"富士"幼树主枝的加粗生长,但对"嘎啦"主枝加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BO喷施处理对"富士"新梢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嘎拉"由于新梢生长停滞较早受其影响很小。(2)经PBO喷施处理后"富士"幼树叶片百叶鲜质量在7~10月份、百叶干质量在7~8月份均显著大于对照,而"嘎啦"百叶鲜、干质量在6~9月份有相同的结果;无论"富士"还是"嘎啦",PBO喷施处理后,幼树叶片的百叶面积在5~10月份均显著小于对照,但比叶重均显著大于对照(除"富士"6月份外)。(3)喷施PBO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富士"、"嘎啦"幼树上、中、下部枝条的萌芽率和成花率。【结论】苹果幼树的生长及叶片品质状况与幼树芽的分化形成有密切关系,喷施PBO(6 667mg/L)显著抑制了苹果幼树的营养生长,改善了叶片品质,使幼树的生长发育朝着有利于芽分化形成的方向发展,最终有效促进了"富士"、"嘎啦"苹果幼树花芽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区红富士苹果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阿克苏和阿拉尔两个地区红富士苹果的内外在品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平均单果重大于阿拉尔红富士苹果,果形较端正,果形指数较低,果实呈扁圆形;色泽更为鲜艳,果点和果皮方面差别不大,两个地区红富士苹果的果点为小稀,果皮均为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达16.87%,相差为3.42%;硬度较低,果心大小和汁液多少没有明显差别;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品质比阿拉尔红富士苹果的商品性较好.红富士苹果在阿克苏大力生产最合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渭北南部苹果产区不同栽培方式苹果纺锤形冠层光照分布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以9年生细长纺锤形的双矮富士、矮化富士和自由纺锤形乔化富士树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冠层枝类组成、光照分布、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树体适宜光合区比例分别为67.84%、64.58%和56.28%,按株产折合产量分别为4078.4、3 499.8和2 183.6 kg/667 m2.双矮富士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优于矮化富士和乔化富士,矮化富士的果实产量和品质优于乔化富士.细长纺锤形双矮富士和矮化富士树冠光照好,果实产量高,品质优,是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的树形和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种树形对2个品种苹果幼树树体结构、冠层结构、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冠层参数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为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品种苹果的树形评价与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富士"和"皇家嘎啦"苹果树为试材,应用WinSCANOPY2006a冠层分析仪,观测2种树形下2个品种苹果树的树体结构、冠层结构,测定产量和果实品质,并分析冠层参数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2个苹果品种采用高纺锤形,其树高、主枝数、总枝量、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V形,而主枝间距、平均叶倾角、开度、总定点因子、冠下总辐射、冠下直接辐射、冠下间接辐射等显著小于V形。高纺锤形"皇家嘎啦"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平均每hm2产量显著大于V形,而"富士"苹果则恰好与之相反。V形"富士"苹果的果皮色泽饱和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和着色面积均明显大于高纺锤形,但可滴定酸小于高纺锤形。2种树形对"皇家嘎啦"果实品质的影响各有特点。【结论】高纺锤形有利于"皇家嘎啦"幼树早期产量的提高,对其品质影响不大,V形有利于"富士"幼树早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结合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主干疏散分层形及北京昌平区中日观光果园的技术成果-苹果高光效小冠开心形树形的中示研究,总结出一套郁闭树改造成高光效树形的方法和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生产中树体结构复杂高大、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造成的品质下滑及修剪技术繁杂问题。本文对高光效树形的结构、整形方法、修剪技术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适合阿克苏红富士苹果的栽培生产,供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昌平国家观测站和流村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昌平区苹果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为果品注入气象科技内涵的同时对苹果生长和生产管理条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18年气象条件中,气温和日照条件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着色等品质形成;低温和降水量对苹果生长膨大造成影响,管理上采取防冻害、灌溉等措施保障了苹果品质。通过对苹果果树生长立地条件、果品生长气候条件、果品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条件综合评分,对昌平富士苹果进行气候品质评分,认定认证区域苹果气候品质认证为特优。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引入的富士苹果(包括着色系富士——长富2号苹果等),品质优良、耐贮、丰产,颇受广大果农欢迎。由于引入时间较短,苗木数量有限,加之繁殖系数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大发展的需要。为了迅速大量地培育苗木和进行幼树高接换头,我所从1982年开始,对富士苹果接穗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冠县是山东省的水果生产大县,其中“红富士”苹果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决定了其经济价值,是农民经济的收入的关键性因素。从选地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栽植以及栽植后的管理等方面阐述冠县“红富士”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冠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山东省15个生产县(市、区)的34份‘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口感评价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果糖、蔗糖、山梨醇等品质指标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口感评价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富士’苹果的11项品质指标存在差异,其口感评分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山梨醇、葡糖糖、蔗糖、甜度值呈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品质指标分成糖类、酸类和其他3类主成分;最后以口感评分作为因变量,品质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70.141+0.49X1+0.40X2(R2=0.508,P<0.05),其中X1为甜度值,X2为固酸比,Y为口感评分。本研究结果可了解消费人群对‘富士’苹果口感偏好,指导生产中针对性提高‘富士’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品质改良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改良作用,以期为开发绿色环保型果树液体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醋液生物质营养液对富士苹果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有直接影响,在适宜浓度时,分别比对照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53.97%;能明显增加富士苹果的着色指数、花青素含量、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此可见,醋液生物质营养液作为苹果的品质改良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山东省15个生产县(市、区)的34份‘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口感评价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果糖、蔗糖、山梨醇等品质指标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口感评价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富士’苹果的11项品质指标存在差异,其口感评分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山梨醇、葡糖糖、蔗糖、甜度值呈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品质指标分成糖类、酸类和其他3类主成分;最后以口感评分作为因变量,品质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70.141+0.49X1+0.40X2(R2=0.508,P<0.05),其中X1为甜度值,X2为固酸比,Y为口感评分。本研究结果可了解消费人群对‘富士’苹果口感偏好,指导生产中针对性提高‘富士’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是苹果免套袋栽培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苹果收益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且应用的面积也很少。为了提升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以20%华碘抗胁迫生态膜、5%香芹酚和0.5%几丁聚糖三种药剂为试材进行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通过免套袋苹果喷施七次病虫害绿色防控药剂及常规化学防治药剂,对比了病虫害不同防控方法对叶片生长、苹果果面色度、单果重、果实品质、病虫害危害率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了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均对病虫害危害率的影响显著,病叶率分别降低26.09%和31.03%,虫叶率分别降低76.74%和51.61%;均不影响苹果果面色度,也均对苹果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影响。处理1对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极显著,分别高出61.430 g和1.875%,但对叶片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相反,处理2对叶片生长的影响显著,百叶厚、百叶鲜重、百叶干重分别高出10.88 mm、16.44 g和6.80 g,但对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对红富士苹果实现农药无残留。本试验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五次、减少使用量40.34%。20%华碘抗胁迫生态膜、5%香芹酚和0.5%几丁聚糖三种药剂“三合一”作为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绿色果品生产的有效途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可以使苹果免套袋栽培进一步达到生态环保、产品绿色安全的效果。之后会进一步试验研究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加大示范面积,争取大面积在免套袋苹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_1)、去皮硬度(X_2)、可滴定酸含量(X_3)、固酸比(X_4)和果糖含量(X_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1)、去皮硬度(X2)、可滴定酸含量(X3)、固酸比(X4)和果糖含量(X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几个苹果品种的鲜食加工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我国苹果栽培品种已由原来的单一鲜食品种转变为现在的鲜食加工品种并举的格局。苹果加工企业需求大量的适宜加工的高酸苹果原料,对苹果的品种品质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苹果生产栽培中选用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可有效地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因此,笔者对粉红女士、澳洲青苹、信浓红和富士苹果品种的鲜食和榨汁加工品质特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海阳市留格庄村M9自根砧和东杨格庄村M26中间砧富士苹果生产园的实际调研,从树体生长发育、枝类组成、产量及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当地苹果矮砧密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总体认为:以富士/M9和富士/M26/海棠进行生产栽培在当地及周边地区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上是比较适宜的优良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19.
苹果苦痘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苹果苦痘病是苹果果实重要的生理病害,红富士、国光等品种发病严重。如2005年在陵川县附城镇岭西村、北马村果园生产的红富士和国光苹果,其苦痘病发病率高达40%左右,果农丰产不丰收,甚至出现了烂果、倒果等绝收情况。因此,了解苹果苦痘病的发病规律,并及时对症防治,对提高苹果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探讨3种田间处理方式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苹果产量方面,压草覆盖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与除草剂处理和人工除草处理差异显著。在苹果品质方面,压草覆盖处理除了苹果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较高,相比其他2个处理差异显著。综合比较,压草覆盖处理有利于提高富士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