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玉米与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正常收获前10 d左右刈割的马铃薯茎叶作为原料,在青贮过程中分别添加40%、60%和80%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结束后分析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全株玉米可显著改善青贮的感官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乳酸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其中以60%的全株玉米添加比例效果最佳。马铃薯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全株玉米提高了青贮品质,显著降低了青贮马铃薯茎叶的乙酸、丁酸含量(P0.05)。此外,添加全株玉米显著降低了青贮马铃薯茎叶的龙葵素含量(P0.05),改善适口性。因此,马铃薯茎叶青贮时,将马铃薯茎叶和全株玉米按照4:6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可以提高青贮马铃薯茎叶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吸收剂和玉米对马铃薯茎叶青贮特性和发酵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设7个组,其中对照组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1~3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5%的米糠、玉米秸和小麦秸,4~6组分别在1~3组基础上添加4%的玉米,每个组5个重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3组均显著提高青贮料的感官品质评分(P0.05),显著降低p H(P0.05);1、2组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氨氮含量(P0.05)。添加不同吸收剂和玉米对马铃薯茎叶青贮料的不同营养成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吸收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玉米,青贮品质进一步提高。无论是否添加玉米,均以米糠组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玉米秸组,最差是小麦秸组。  相似文献   

3.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添加糖蜜、乳酸菌对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与稻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全株籽粒苋和稻秸为青贮原料,按3:2质量比充分混匀,分别添加糖蜜(M)、乳酸菌制剂(LAB)、乳酸菌+糖蜜(LAB+M),未添加为对照组(CK);青贮1,3,5,7,30 d后开包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开包后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籽粒苋与稻秸混合青贮感官评价优,pH值、氨态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优质青贮标准;添加糖蜜、乳酸菌及乳酸菌+糖蜜可显著降低pH值和乙酸含量(P<0.05),减少干物质损失,并显著增加乳酸和粗蛋白的含量(P<0.05);与单一乳酸菌处理组相比,添加糖蜜及乳酸菌+糖蜜显著增加了青贮后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乙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糖蜜或乳酸菌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的效果。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和10%+90%)及甜高粱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真空袋青贮,室温避光贮存60 d。结果表明: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甜高粱混合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感官评分、乳酸含量持续升高(P0.05),p H值、氨氮、乙酸和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10%马铃薯茎叶和90%甜高粱混合青贮可获得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绿汁发酵液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水稻秸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2 L/t)和青玉米汁发酵液(2 L/t),以不使用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60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青贮饲料中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NDF及ADF的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乙酸与丁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添加乳酸菌制剂和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的效果,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10%+90%)及玉米秸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真空袋青贮,室温青贮55 d。结果表明: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玉米秸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其中感官评分、乳酸含量持续升高(P0.05),p H、氨氮、乙酸、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综合考虑,20%马铃薯茎叶和80%玉米秸混合青贮可获得与玉米秸单独青贮相似品质的青贮料。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2×6试验设计,研究米糠和玉米(Zea mays)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两个马铃薯品种是庄薯3号和青薯169号,米糠和玉米的6个混合比例(鲜重)分别是马铃薯茎叶、85%马铃薯茎叶+15%米糠(单加米糠)、81%马铃薯茎叶+15%米糠+4%玉米(4%玉米)、77%马铃薯茎叶+15%米糠+8%玉米(8%玉米)、73%马铃薯茎叶+15%米糠+12%玉米(12%玉米)、69%马铃薯茎叶+15%米糠+16%玉米(16%玉米)。结果表明,与青薯169号相比,庄薯3号有较低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灰分(Ash),有较高的pH、缓冲能值(BC)、粗蛋白(CP)和钙(Ca)含量。青薯169号青贮料的氨氮∶总氮(NH3-N∶TN)、乳酸(LA)、丁酸(BA)、LA∶乙酸(AA)、CP、DM和NDF含量显著低于庄薯3号青贮料(P0.05)。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品质最差,与其相比,仅添加米糠可以提高青贮料的LA、LA∶AA、DM和NDF,降低pH、NH3-N∶TN、AA、BA和CP(P0.05)。在此基础上,添加玉米可进一步提高LA、LA∶AA、DM和降低pH、AA(P0.05)。在pH、NH3-N∶TN、LA、AA、BA和CP上,玉米添加量为8%、12%和16%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NH3-N∶TN、LA、BA、LA∶AA和DM上,马铃薯品种和米糠、玉米的混合比例间存在互作(P0.05)。总之,马铃薯茎叶靑贮料的发酵品质随品种而变化,青薯169号马铃薯茎叶具有较好的青贮特性,并且添加15%米糠和8%玉米即可获得高品质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9.
李文麒  吴哲  康长清  玉柱 《中国饲料》2021,1(7):122-125
为探讨化学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籽粒苋、全株玉米和稻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新鲜籽粒苋、全株玉米和稻秸为原料,以鲜重设置三种混合比例,分别为Ⅰ组(60:15:25)、Ⅱ组(65:10:25)和Ⅲ组(70:5:25)。每种混合比例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甲酸组、乙酸组、苯甲酸钠组、苯丙氨酸组和CK对照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抽真空后密封。样品置于室温条件下贮藏45 d后开袋取样分析。结果表明:Ⅰ组和Ⅱ组pH较Ⅲ组皆降低了1.26%(P < 0.05),Ⅰ组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较Ⅱ组、Ⅲ组分别降低了15.23%、15.14%,17.52%、15.67%(P < 0.05)。添加苯丙氨酸组粗蛋白质含量较其他添加剂组显著增长(P < 0.05)。Ⅱ组的氨态氮较Ⅰ组、Ⅲ组分别降低21.23%、27.71%(P < 0.05)。添加甲酸和乙酸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P < 0.05),添加剂对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Ⅰ组的发酵品质较好。 [关键词] 化学添加剂|籽粒苋|全株玉米|稻秸|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稻秸添加比例对紫花苜蓿和麦麸混合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稻秸添加比例对紫花苜蓿和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麦麸及5个不同比例(0、5%、10%、15%和20%)的稻秸分别进行混合裹包青贮,3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稻秸添加组与不添加的对照组pH、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酸性洗涤纤维(ADF)和NH_3-N/TN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稻秸添加量的增加,pH值、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有氧稳定性递增,粗蛋白(CP)、WSC、相对饲料值(RFV)和V-Score值降低。2)根据V-Score评分可知,0和5%的稻秸添加组发酵品质为优,10%和15%稻秸添加组的发酵品质为良,20%稻秸添加组发酵品质中等。3)青贮30 d开包后,0和5%的稻秸添加组的有氧稳定性分别为64和72 h,10%、15%和20%稻秸添加组的有氧稳定性均大于168 h;有氧暴露4 d后,0、5%、10%和20%稻秸添加组pH值迅速变化,15%稻秸添加组变化相对较小。综上所述,优质混合青贮的推荐稻秸添加比例应小于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与聚类分析技术对油菜秸秆营养价值进行评定与分类,并探究各类油菜秸秆在瘤胃中的降解规律。试验于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3省18县(区)采集油菜秸秆样品125份,对其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用CNCPS 6.5计算样品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各组分的含量,以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质(CP)含量为分类指标对油菜秸秆进行聚类分析,将125份油菜秸秆分为3类(第1类:NDF含量平均值为55.75%、CP含量平均值为12.33%;第2类:NDF含量平均值为62.06%、CP含量平均值为5.60%;第3类:NDF含量平均值为72.72%、CP含量平均值为4.59%),并将这3类油菜秸秆进行原位降解试验。结果显示:1)油菜秸秆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变化范围为干物质(DM)91.20%~96. 39%、CP 2. 06%~15. 92%、粗灰分(Ash) 4. 12%~12. 46%、粗脂肪(EE) 0. 27%~9.84%、NDF 50. 51%~82. 12%、酸性洗涤纤维(ADF) 39. 76%~65. 38%、碳水化合物(CHO)69.16%~92.07%、中性洗涤不溶性蛋白质(NDIP) 0. 50%~2. 10%、酸性洗涤不溶性蛋白质(ADIP) 0.19%~1.70%。2) CNCPS中油菜秸秆碳水化合物各组分含量变化范围为不可利用纤维(CC) 16.16%~63.66%、可利用纤维(CB2) 11.23%~58.62%、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 12.03%~43.00%、糖类(CA) 12.03%~43.00%。3) CNCPS中油菜秸秆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变化范围为非蛋白氮(PA) 0.01%~6.04%、溶于缓冲液中的真蛋白质(PB1) 0.01%~4.31%、中性洗涤可溶性蛋白质(PB2) 0.07%~5.18%、酸性洗涤可溶性蛋白质(PB3) 0.01%~1.26%、不可利用氮(PC) 0.19%~1.70%。4)原位降解试验结果显示,3类油菜秸秆DM 24 h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6.8%和31.8%、24.5%和21.9%、19.1%和20.6%。由上可知,油菜秸秆中含有较多的不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需进一步通过饲料添加剂来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掌握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目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从标准编制和发布机构、标准的类型、年度分布、单位分布、标准涉及的药材品种等方面进行了检索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的标准数量明显不足、多年来增幅不大、同类标准名称不尽一致,标准研制地区差异显著。研究建议多团体协同合作,加快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的研制,将标准精确定位于具体品种和产区,尽快完善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专业检测机构,促进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推行,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以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宠物养殖方向)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为例,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意义、改革、设计方案、教学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高等职业学院进行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成为职业教育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共建特种动物养殖专业教学资源库目的意义、内容、特色和建设成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微波诱变(700 W)和紫外诱变(10 W)处理对木霉T-YS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诱变方式和诱变时间对木霉T-YS菌株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诱变方式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尤其当微波诱变和紫外诱变时间分别为60 s和1 min时,培养后第2和3 d诱变的木霉T-YS菌株菌落直径、菌丝干重及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微波和紫外诱变对木霉T-YS菌株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其最佳诱变时间分别为60 s和1 min。  相似文献   

16.
有效利用尾菜资源,有利于解决尾菜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尾菜处理利用技术是实现尾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尾菜饲料化、肥料化、基质化、原料化和能源化5个方面对国内外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尾菜的种类、分级及来源,对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选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市售泡菜中分离筛选适合尾菜青贮的乳酸菌,筛选获得产酸能力强、青贮效果好的2株菌株,通过细菌形态学、API 50CH试剂条检测,鉴定SD2为植物乳杆菌,SD4为发酵乳杆菌。对两株菌株在5 L立瓶中分别进行培养,确定了各自的培养最适收获期和两株菌株配比,制备的尾菜青贮菌剂总活菌数大于1.0×109cfu/mL。  相似文献   

18.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方式体现了专业特点,也与行业发展紧密关联。动物科学专业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依据现代畜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动物科学专业生源特点,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办学,以及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旨在实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分类培养和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分不足对冬小麦生产的制约,并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如何调优品质已经成为该区域冬小麦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以不施任何肥料(T_0)为对照,选择常规化肥(T_1)、等量化肥+地膜覆盖(T_2)、等量化肥+有机肥(T_3)、高量化肥+地膜覆盖(T_4)、高量化肥+有机肥(T_5)5种不同的施肥(有机+无机)和覆盖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并分析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地膜覆盖"组合显著影响小麦籽粒的加工品质和产量。比较对照T_0,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T_1~T_5)显著提高籽粒产量(GY)、蛋白质(PC)、湿面筋含量(WA)和沉降值(SDS),增加面团吸水率(WG)、延伸性(EX)和淀粉糊化粘度,相反降低了面团稳定时间(ST)和拉伸阻力(RE)。两年平均产量依次为T_3>T_5>T_4>T_2>T_1>T_0,T_1、T_2、T_3、T_4、T_5比T_0分别增加85.60%、90.99%、118.32%、102.30%和106.65%。增施有机肥(T_3、T_5)对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改善优于地膜覆盖(T_2、T_4)。籽粒产量的提高是叶面积(LA)、千粒重(TGW)、穗长(SL)、穗粒数(SGN)协同增加的结果,加工品质的改变部分归因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生育期降水量和分布影响谷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证实,等量化肥+有机肥(T_3)不仅能达到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而且有利于小麦加工品质的改善,在降水量500 mm左右的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更加持续、稳产、优质的冬小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大黄及大黄炮制品大黄炭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没食子酸5种化学成分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这5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炭制对大黄中5中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C18,流动相为1 mL/L磷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没食子酸为260nm),柱温为40℃(没食子酸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没食子酸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766 9μg~12.279μg(r=0.999 95)、0.426μg~6.816 9μg(r=0.996 82)、0.768 3μg~12.292 8μg(r=0.999 95)、5.852μg~94.856 9μg(r=0.995 61)、4.751μg~76.025μg(r=0.999 0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5%。大黄经过炒碳以后芦荟大黄素增加1.755倍、大黄酸增加1.323倍、大黄素增加1.344倍、大黄酚增加2.473倍、没食子酸增加了1.044倍。说明生大黄经过炒碳以后会发生化学成分含量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