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栽培利用模式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筛选和栽培利用模式的研究,筛选出适于本地区种植的优质玉米青贮品种,并确立优质青贮玉米最佳栽培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全株玉米青贮含水量在62%~71%,均可制作出优质青贮,青贮pH值平均为3.76,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平均为3.139%、0.358%、0.063%和0.066%,青贮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比青贮前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洗涤木质素含量比青贮前显著降低(P<0.05).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青贮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范氏纤维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无显著影响(P>0.05);施尿素(150~450 kg/hm2)对全株玉米青贮的粗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洗洗涤木质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体外有机物消化率和产奶净能有显著影响(P<0.05),300kg/hm2尿素水平的营养品质和青贮品质均优于150kg/hm2和450kg/hm2尿素水平,且蜡熟期品质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及其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之一,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状况,有必要对其品种、产量及与品质有关的研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表明,我国青贮玉米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京津周边地区、内蒙古,宁夏、四川、浙江和福建分布较少;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至少有68种,其干物质产量为16.1~28.5t/hm2,粗蛋白质(CP)含量为7.69%~8.42%,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分别为55.30%~84.99%和30.34%~49.31%。该结果有助于指导我国奶牛养殖户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也可为我国各地区制订青贮玉米种植规划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青贮、全株小麦青贮、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燕麦草(2种)、稻草、花生秧、谷子秸秆和小麦秸秆共10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为科学配制奶牛饲粮提供数据参考。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72 h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苜蓿青贮的DM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58.24%,小麦秸秆的最低,为34.20%;CP有效降解率最高的是苜蓿干草,与依次降低的全株小麦青贮、苜蓿青贮、全株玉米青贮、燕麦草、稻草、小麦秸秆、谷子秸秆和花生秧差异显著(P0.05);全株小麦青贮的NDF有效降解率与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燕麦草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全株小麦青贮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综上所述,苜蓿干草和苜蓿青贮的瘤胃降解率较高,营养价值较高,小麦秸秆和谷子秸秆品质相对较差,花生秧与上述秸秆饲料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霜降后不同比例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贮效果,试验分为4组进行了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的混贮,试验1组为30%马铃薯秧+70%全株玉米,试验2组为50%马铃薯秧+50%全株玉米,试验3组为70%马铃薯秧+30%全株玉米,试验4组为100%马铃薯秧,青贮后进行了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在青贮料感官评定中,除试验4组评定等级为一般外,其他3组评定等级均到达优等水平;在青贮料实验室评定中,随着马铃薯秧添加比例的增加,粗蛋白(CP)和龙葵素含量逐步增加,且试验1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低,其中ADF含量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和试验3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4组(P0.01);氨态氮(NH_3-N)和丁酸含量均以试验1组最低,分别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3组。综合各项评定指标,说明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比例为3∶7时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最优。  相似文献   

5.
随着节粮型绿色畜牧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中粗饲料种类进一步增多,常用的有紫花苜蓿干草、黄贮玉米秸秆、全株青贮玉米和花生秧干草等。笔者通过对4种常用奶牛粗饲料的粗蛋内、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检测,综合“20-30-40”法则和相对词喂价值评价标准评估,紫花苜蓿干草为最佳,其次是全株青贮玉米,再次是黄贮玉米秸秆,最后是花生秧干草。  相似文献   

6.
煮沸时间对滤袋法测定青贮玉米NDF和ADF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煮沸时间对滤袋法测定青贮玉米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Van Soest传统方法所测结果为对照,对煮沸时间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min进行优选.结果显示,用滤袋法测定全株玉米青贮和不带穗玉米青贮NDF含量时分别以煮沸110和120min为宜,测定全株玉米青贮和不带穗玉米青贮ADF含量时分别以煮沸60和70 min为宜.可见,用滤袋法测定青贮玉米的NDF、ADF含量时,二者的适宜煮沸时间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西藏地区玉米与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降解效果,为西藏地区冬春季非粮饲料资源开发提供有效措施。以西藏地区种植的玉米和豌豆为原料,设置4个不同的混合青贮组:全株玉米:全株豌豆=4:1混合青贮组(Y80%W2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3:2混合青贮组(Y60%W4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2:3混合青贮组(Y40%W6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1:4混合青贮组(Y20%W80%)。在青贮30 d后打开青贮窖取样,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pH、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牦牛瘤胃液对4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体外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和pH,计算不同混合青贮饲料组的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随着混合青贮中豌豆比例的增加,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粗蛋白和pH显著升高,而乳酸、中性洗涤纤维、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降解效果研究得到,Y60%W40%青贮组和Y40%W60%青贮组中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高于Y8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马铃薯秧青贮的可行性,并筛选出马铃薯秧适宜的青贮方式。[方法]以新鲜马铃薯秧和全株玉米为青贮材料,将马铃薯秧设5个水平,即分别按重量的10%、20%、30%、40%、50%与全株玉米混合,每个水平设3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试验组分别添加纤维素酶、乳酸菌),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45d后对混合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发酵指标测定。[结果]10%~50%比例的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的pH值均低于4.2,不仅可贮存成功,而且达到了优等水平。同一处理条件下,马铃薯秧的比例为10%、30%、50%时,随着马铃薯秧比例的增大氨态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10%、30%、50%马铃薯秧比例中,对照组间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30%马铃薯秧比例中的A3B1含量最高(10.62%);10%~40%马铃薯秧比例中,随着马铃薯秧比例的增大,添加乳酸菌试验组的粗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同一处理条件下,20%马铃薯秧比例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50%马铃薯秧比例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马铃薯秧比例的增大呈上升趋势,50%马铃薯秧比例的对照组、纤维素酶添加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结论]降霜前刈割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添加比例为20%~40%时的青贮饲料品质较好,且在实践中可添加乳酸菌促进发酵,以提高青贮品质和适口性。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玉米与马铃薯茎叶混合青贮对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正常收获前10 d左右刈割的马铃薯茎叶作为原料,在青贮过程中分别添加40%、60%和80%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结束后分析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全株玉米可显著改善青贮的感官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乳酸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其中以60%的全株玉米添加比例效果最佳。马铃薯茎叶青贮过程中添加全株玉米提高了青贮品质,显著降低了青贮马铃薯茎叶的乙酸、丁酸含量(P0.05)。此外,添加全株玉米显著降低了青贮马铃薯茎叶的龙葵素含量(P0.05),改善适口性。因此,马铃薯茎叶青贮时,将马铃薯茎叶和全株玉米按照4:6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可以提高青贮马铃薯茎叶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基于Meta分析获得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DM)、淀粉(Starch)、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预期值及变异范围,并探索青贮天数、地区和收获期对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通过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38篇文献,共273组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蛋鸡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的影响,根据相关标准,采用人工和系统的检索方法检索相关文章,并用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分析计算合并标准均数差(SMD)及95%置信区间(95%CI)。通过检索与筛选,共有8篇文章21个试验被纳入,共包括1390个研究对象。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蛋黄中亚麻酸(AL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亚油酸(LA)、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花生四烯酸(AA)、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n-6PUFA/n-3PUFA的SMD和95%CI分别为17.51(13.34,21.69)、5.39(4.22,6.55)、0.42(-0.39,1.23)、8.86(7.59,10.14)、-1.62(-2.54,-0.70)、-0.44(-0.97,0.08)和-5.22(-6.62,-3.82);混合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DHA和n-3PUFA的异质性来源为亚麻籽添加剂量,蛋黄中ALA、AA、LA和n-6PUFA/n-3PUFA的异质性来源为亚麻籽的添加剂量和蛋鸡产蛋周龄。由分析结果可知,蛋鸡日粮中添加亚麻籽能显著提高蛋黄中的ALA、DHA及n-3PUFA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AA和n-6PUFA/n-3PUFA的水平,且富集水平受到亚麻籽添加剂量和蛋鸡产蛋周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抽穗期的"张杂谷"全株作为青贮原料,研究枯草芽孢杆菌F-1和Y-1d复合菌剂对其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复合菌剂和市售菌剂添加组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0 kg。青贮45 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pH、有机酸及常规物质含量,并连续15 d室温暴露放置,测定温度和p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复合菌剂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添加复合菌剂组和市售菌剂组乳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0%和70.74%,乙酸含量稍有降低,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分别降低了28.79%和33.33%,与添加市售菌剂组比较乳酸和乙酸含量都显著提高(P <0.05),乳酸提高了32.23%,乙酸提高了51.77%。添加复合菌剂影响"张杂谷"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与对照组和添加市售菌剂组比较含量都较低。在整个有氧暴露过程中,对照组在12 d时开始出现"二次发酵",添加市售菌剂组在第13天也呈现不稳定状态,而添加复合菌剂组到第15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综合考虑,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1和Y-1d复合菌剂,能够改善青贮"张杂谷"发酵品质,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研究张家口杂交谷子(简称“张杂谷”)替代部分玉米和麸皮的日粮对育雏期海兰褐蛋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张杂谷在蛋鸡日粮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筛选出张杂谷适宜的使用量。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一致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C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1 ~ A5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张杂谷水平为5%、10%、15%、20%和25%的饲粮,按照等能等蛋白原则,张杂谷替代部分玉米和麸皮的换算比例为1谷子=0.72玉米+0.28麸皮。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初体重、末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 > 0.05)。(2)试验组粗蛋白质、钙、能量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质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 > 0.05);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差异(P < 0.01),其中试验组A4比对照组高3.39%;磷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中试验组A4比对照组高9.02%。(3)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 < 0.01),其中试验组A3结果最好。综合比较各项指标说明,在蛋鸡日粮中使用张杂谷是可行的,本试验中张杂谷适宜的添加量为10%~ 1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青贮用黄曲霉毒素降解菌N-1a的降解特性及在全株玉米青贮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首先对菌株N-1a的发酵上清液进行不同处理后分别与毒素作用,初步研究降解活性物质的性质;然后研究N-1a发酵上清液在不同pH、不同温度下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最后通过发酵黄曲霉污染的全株玉米来验证N-1a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初步判定枯草芽孢杆菌N-1a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质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在pH7.0和温度37℃时降解率最高;在全株玉米青贮试验中,N-1a明显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过程中的黄曲霉毒素,添加N-1a的处理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8.56±1.68)μg/L,添加市售菌剂的处理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15.26±2.53)μg/L;N-1a还有效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加入N-1a处理组NDF含量较加入市售菌剂的处理组降低7.98%;加入N-1a处理组乳酸含量比加入市售菌剂的处理提高1.66%,由此可见,N-1a处理组效果显著优于市售菌剂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对不同生长期串叶松香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提取液中类SOD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SOD活力为标准,优化提取条件,并测定串叶松香草不同生长阶段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类SOD活性物质含量,同时对不同生长阶段提取液中羟自由基、1,1-二苯代苦味酞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丛期与开花期的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25,37℃水浴浸提12h,其提取液SOD活性分别为4030.12、4445.31U/g。与叶丛期相比,开花期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34.51%(P<0.01)、56.59%(P<0.01)和23.15%(P<0.01),开花期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提高205.65%(P<0.01)和12.20%(P<0.01)。综上,串叶松香草开花期比叶丛期抗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两个不同比例谷草颗粒与花生秧饲喂肉羊的育肥效果、产肉性能、血清指标和消化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4月龄体况相似、健康无病的寒泊×小尾杂交公羊54只,平均初重为(33.18±4.89)kg,随机分为高谷草比例组(HMS组,谷草颗粒:花生秧=2∶1)与低谷草比例组(LMS组,谷草颗粒:花生秧=1∶2)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试验期为3个月,预饲期7 d。结果显示:(1)HMS组试验羊总增重和日增重均较LMS组提高13.01%(P <0.05);两组宰前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含量值均差异不显著(P> 0.05);(2)育肥后期,HMS组血清中葡萄糖(GLU)显著高于LMS组(P <0.05),两组血清中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乳酸脱氢酶(LDH)差异不显著(P> 0.05);(3)HMS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糜蛋白酶(CRS)活性显著高于LMS组(P <0.05),HMS组十二指肠的胰蛋白酶(TRS)活性显著高于LMS组(P <0.05);HMS组纯利润高于LMS组(183.86元VS 134.58元)。添加高比例谷草可提高羔羊育肥增重效果,且对育肥消化生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4周龄雌性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 mg/kg的玉米赤霉烯酮(ZEA)。饲喂20 d后,采集发情前期、发情期及产仔后次日小鼠血液,并测定血清性激素、脂肪因子水平。制备子宫石蜡切片,观察ZEA对子宫形态结构的影响。分娩后记录产仔数。结果显示:(1)发情前期,1组和3组子宫内膜增厚(P<0.01),3组子宫肌层增厚(P<0.05)。随着ZEA添加量的增加,子宫内膜的腺体增多,腺腔变大。P_4、LH水平随ZEA剂量增加而降低(P<0.01),低剂量ZEA使FSH水平降低(P<0.05),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中、高剂量ZEA使E_2、LEP水平升高(P<0.01)。(2)发情期,中、高剂量ZEA使子宫内膜增厚(P<0.01),3个试验组均使子宫肌膜增厚(P<0.01)。随ZEA添加量的增加,E_2、LEP、内脂素水平均升高(P<0.01),P_4、FSH、LH水平均降低(P<0.01)。(3)产仔后期,中剂量ZEA组子宫腔闭合,腺腔变大。不同ZEA添加量均使E2水平升高(P<0.01),中剂量ZEA使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LH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ZEA使LEP、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4)小鼠产仔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试验组均出现死胎。结果表明,ZEA能够引起雌性小鼠子宫形态结构变化,激素分泌紊乱,并出现死胎。ZEA通过增加脂肪沉积而影响动物生殖功能可能是其类雌激素样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丹参多糖对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凋亡因子的影响,深入探讨其缓解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糖低、中、高剂量(250,500,750 mg/kg)保护组和阳性药物(联苯双酯200 mg/kg)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灌胃12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LPS和D-GalN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各组小鼠分别在造模3 h后颈椎脱臼处死,并立即摘取肝脏。采用H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凋亡因子Bax、Bcl-2、Fas、Fas-L和Caspase-3(P17)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细胞肿胀,肝实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点片状坏死,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Fas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Bax、Fas-L和Caspase-3(P17)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糖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小鼠肝组织细胞趋于完整,肝实质内炎性细胞和坏死数量减少,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Fas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Bax、Fas-L和Caspase-3(P1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用药组之间比较,丹参多糖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调控各因子的效果最显著(P<0.05或P<0.01)。结果表明,丹参多糖能有效调控LPS联合D-GalN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进而缓解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23周龄海兰褐蛋鸡120只,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外一组为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3%酵母培养物日粮,其他条件均保持一致,试验期共6周。试验结果表明:(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酵母培养物可极显著提高4 ~ 6周的蛋重(P < 0.01),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33%;但对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 > 0.05)。(2)添加0.3%酵母培养物可极显著提高第3周末血清中IgG含量(P < 0.01),提高了21.74%;并且可极显著提高第6周末血清中IgM和IgG的含量(P < 0.01),分别提高了10.69%和16.15%;对IgA有提高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 > 0.05)。由此试验表明添加0.3%酵母培养物可有效提高鸡蛋蛋重,并且可以极显著提高蛋鸡的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兽医学对痛风"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排石消肿"的辨证防治原则组拟的积雪车前口服液,为确定其临床疗程和最佳剂量,选取海兰灰蛋鸡100只(40日龄),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A组为健康对照组,始终饲喂基础饲料,饮用自来水。B组~E组始终饲喂高钙高蛋白饲料制作鸡痛风模型,其中B组为模型对照组,饮用自来水;C组~E组分别为积雪车前口服液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分别在每升饮水中添加1、2、4mL积雪车前口服液,连用7d。结果表明,用药第3天时症状明显减轻,C组、E组血清尿酸含量小于480μmol/L已降到高尿酸血症水平以下,病情有所好转;E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E组血清肌酐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显著高于A组;与B组相比,C组~E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C组、D组、E组血清磷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B组相比,E组血清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第7天时,C组~E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E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B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积雪车前口服液对鸡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其中E组(积雪车前口服液,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