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黄颡鱼繁育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鱼苗培育等方面介绍了黄颡鱼繁育技术,并介绍了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等黄颡鱼养殖技术,以供黄颡鱼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黄颡鱼夏花中,在池塘进行黄颡鱼夏花高密度培育试验。从池塘清整与准备、池塘施肥与培饵、鱼苗放养、追肥及投喂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黄颡鱼鱼种生产单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小型鱼类,黄颡鱼肉质鲜嫩、营养全面,具有经济效益高、水质要求较低的养殖优势,因此近年来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颇受关注。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黄颡鱼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如池塘的选择、鱼种选择、投喂方式等,为黄颡鱼池塘养殖提供创新性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纯香、营养丰富而倍受市民青睐,是市场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介绍了黄颡鱼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提出了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选择、鱼种放养、池塘管理、病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产量大、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本文从黄颡鱼养殖方式、黄颡鱼苗种培育、黄颡鱼成鱼培育、黄颡鱼养殖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黄颡鱼养殖技术,以期为黄颡鱼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增刊启事     
罗青 《福建农业》2005,(4):31-31
黄颡鱼是目前较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口感纯香而个体较小,自上市以来一直销售甚旺,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因而人工养殖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现结合黄颡鱼的池塘主养和池塘套养的生产实践.借鉴、吸收外地池塘养殖成功经验.将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是一个具有良好养殖前景的水产品种,从以前的小品种变成了现在的主养品种,但是黄颡鱼养殖难度较大,病害较多,尤其是在苗种培育阶段,经常伴随出现车轮虫病、暴发性出血病、红头病等严重病害。2014年在上海鹏豪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开展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试验,经过放养前的池塘准备、鱼苗科学放养、精心的投饲管理、科学的水质管理、及时的病害防控、鱼种出塘的等操作,经过逾50 d的精心培育,至7月中上旬出塘时收获体长5~8 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183.1万尾,成活率61.1%。  相似文献   

8.
选择条件相同的面积均为0.30hm~2的6口池塘,分别采用直接发塘培育法(对照组)和分级培育法(试验组)进行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大规格苗种培育对比试验,黄颡鱼水花放养密度为300万尾/hm~2。经过60d的培育,结果表明:对照组的3口鱼塘黄颡鱼平均成活率为40.43%,平均规格为8.18cm,平均产量为9576.30kg/hm~2;试验组的3口鱼塘平均成活率为60.38%,平均规格为9.44cm,平均产量为18072.8kg/hm~2。由此可见分级培育法要优于直接发塘培育法。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有较好抗病能力,水域环境适应性强;是营底栖生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淡水养殖鱼类。黄颡鱼成鱼市场销售价稳定在30-40元每公斤,养殖经济效益好。笔者所在建阳市位于闽北山区,适宜黄颡鱼养殖。在近两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五新工程水产示范项目中,遴选了养殖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示范户引进推广新品种黄颡鱼养殖,取得良好效益。本文介绍了黄颡鱼生物学特性,黄颡鱼种苗培育技术,成鱼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池塘管理技术,病害防控技术,养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精子保存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湿法人工授精技术开展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杂交及黄颡鱼自交的繁苗生产试验。结果显示:当雌雄配组比例分别为300∶1、600∶1时,杂交组与自交组的受精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亲本配合力较好、授精效率高;杂交繁殖的受精率随着雌雄配组比例的升高而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于规模化杂交繁苗生产的雌雄配组比例为(300~600)∶1。总结繁殖技术经验,开展规模杂交繁苗,采用161.6 kg黄颡鱼雌鱼及4尾瓦氏黄颡鱼雄鱼可成功杂交繁苗207.9万尾,平均受精率为79.8%,平均出苗率为82.5%;单尾瓦氏黄颡鱼雄鱼配组黄颡鱼雌鱼量达40.4 kg,繁苗量达51.9万尾,实现了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规模化杂交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于黄颡鱼池塘养殖来说,春季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本文在分析黄颡鱼池塘养殖春季易发病原因的基础上,从降低池塘水位、显微镜检寄生虫、换入新鲜水、培肥池塘水质、解毒活水、尽早开食、推迟分塘等方面总结了春季管理技术,以期为提高黄颡鱼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2012年至2014年,每年利用两口池塘开展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技术试验,面积0.1~0.6 hm2,放养卵黄苗300~450万尾/hm2。试验结果表明:经25~30 d左右的培育,黄颡鱼成活率33%~52%,平均规格900~1 300尾/kg,饵料系数0.50~0.80,培育池面积小,黄颡鱼放养密度低,则成活率较高,出塘的规格较大,饵料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黄颡鱼池塘高密度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通过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大规格商品鱼池塘主养试验,分析比较其养殖密度与生长速度及生产投入与产出效益,结果表明:8到9月放养鱼种18万尾/hm2(规格200尾/斤),次年9-10月可产规格150-200g/尾大规格商品鱼;使用饲料蛋白质含量40%-42%,饵料系数1.4;主养品种黄颡鱼平均单产18750kg/hm2,产值51.795万元/hm2,利润18万元/hm2;养殖的黄颡鱼生长快、成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黄颡鱼为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湖泊、池塘中。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一定的滋补和药用价值。由于环境污染和酷捕,造成野生资源枯竭,而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其它水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唯黄颡鱼价格稳中有升。我站于2000-2001年度,在肥西县丙子水产养殖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池塘主养技术的推广应用。2001年 6月 26 日至 12月 20 日选择面积为5亩的池塘,经过6个月精心饲养,获商品鱼 1288千克,亩产257.6千克,其中黄颡鱼1032千克,亩产 206.4千克,规格为100-150克,成活率86%,饵料系数20,亩均获纯利1191.4 元。现将有关池塘主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养殖方式 采用池塘主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池塘养殖历经2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继“四大家鱼”、鳜鱼、生鱼及鲈鱼之外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但是新兴养殖地区缺少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积累,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想当然的照搬“四大家鱼”的池塘养殖管理经验,经常造成很多损失。下文简述黄颡鱼养殖池塘春季管理技术要点,以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分布于长江、珠江、淮河等淡水水系。近年来江黄颡鱼天然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现将其池塘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一种重要的特种淡水养殖品种。为探索黄颡鱼养殖新模式,在黄颡鱼主养池塘,混养一定比例鲌鱼,以取得健康高效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在黄颡鱼放养8 000~10 000尾/667 m~2池塘中,混养鲌鱼500~600尾/667 m~2,不仅养殖水体水质良好、鱼病发生几率低,而且黄颡鱼品质好,上市售价高,投入产出比高,池塘整体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与本地黄颡鱼正杂交,黄颡鱼生长速度快,形态特征好,当年可达到125g/尾。  相似文献   

19.
以黄颡鱼为母本、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ca-chelli(♂)],在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表现。2条试验养殖槽分别放养不同规格的杂交黄颡鱼7.5万、10万尾,放养密度分别为341、455尾/m~3,产量分别为8 906.3、9 048.0 kg,折合产量分别为40.5、41.1 kg/m~3,净利润分别为3.79万、4.69万元,产出投入比分别为1.22、1.35,收益率分别为21.99%、34.51%。IPA养殖杂交黄颡鱼,每个养殖槽放养量7.5万~10.0万尾,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净增重量可超过7 800 kg。在市场接受黄颡鱼规格的范围内,选择投放较小规格的鱼种,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增重倍数和较好的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并从亲鱼培育、催产、孵化、鱼苗种集约化培育等方面总结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