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柞蚕生长 柞蚕也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生长阶段.柞蚕以蛹态滞育,其一化性于3月下旬羽化为成虫,文尾产卵,于4月中旬孵化,5月下旬结茧化蛹滞育;二化性于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交尾产卵,于5月上旬孵化,6月上旬结茧化蛹,不滞育而于7月中下旬羽化产卵,8月上旬孵化为幼虫,9月下旬结茧化蛹滞育越冬.  相似文献   

2.
马欣  卜黎明 《河南农业》2019,(22):52-52,56
一、利用家蚕品种009B生产全蚕粉的优点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家蚕选育组饲育的009B家蚕,是一个降血糖型家蚕新品种。该家参卵色灰绿色到灰紫色,卵壳淡黄色,克卵约1720粒;孵化齐,蚁蚕黑褐色,稚蚕有趋光性、趋密性,眠起整齐度高,体质强健。5龄幼虫食桑旺,蚕体粗壮,体色发黄,腹足深黄色;上蔟较快,营上中层茧,茧型大,黄茧椭圆形,缩皱中等。幼虫5龄经过7天左右,全龄经过22天左右,茧层率在23.75%左右。  相似文献   

3.
解除天蚕种卵滞育,养殖二化天蚕,达到了实用化的极点。天蚕种卵解除滞育效果显著,在成虫产卵312h开始孵化,在8h之内孵化率达到了98%,幼虫体强健,幼虫无病害的发生,有良好的实用性。采用蒿柳树种养殖,三龄结茧率85%以上,采用柞树养殖,三龄结茧率75%以上。  相似文献   

4.
绿盲蝽滞育与非滞育卵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河南省新乡市采集绿盲蝽成虫的非滞育种群和自然越冬种群置于室内饲养,收集其所产的卵进行观察,并将越冬卵放入4℃冰箱经过低温处理后重新进行孵化.结果表明,越冬卵在温度26℃,相对湿度80%±10%,光照L:D=16:8的试验条件下不能像非滞育卵一样正常孵化,经低温处理60 d后能够正常孵化,说明了绿盲蝽以卵的滞育进行越冬的特性.非滞育卵在相同条件下孵化5 d以后出现红色复眼,随后卵变为黄绿色;而滞育卵同样条件下进行孵化并不出现红色复眼且颜色为黄色.  相似文献   

5.
利用栎叶集中饲养研究蚕室加温和自然温湿对南岭天蚕种卵孵化、幼虫期生长的影响。采取小龄蚕期酒瓶插枝套袋、大龄蚕期拉线挂枝、结茧期竹筒泥沙室外插枝等措施对南岭天蚕饲和更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蚕室加温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卵的孵化率和幼蚕的成活率,插枝、挂枝等措施有利于天蚕个体生长和吐丝结茧。  相似文献   

6.
正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利用长期繁衍于野外的野桑蚕与家蚕远缘杂交培育的高产、优质蚕品种。特点特性:该品种正交卵色灰绿色,卵壳淡黄色,克卵粒数1800粒;反交卵色灰紫色,卵壳乳白色、少量淡黄色,克卵粒数1700粒。孵化、眠起、老熟整齐,体色从二龄蚕开始表现为野蚕斑,有少量淡色斑;食性优,食桑旺盛,蚕体粗壮;茧形大而匀正,茧色洁白;全茧量1.8~2.0克,茧层率  相似文献   

7.
栎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昆虫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ahnou gigantina Yang)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延安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越冬期持续8~9个月,第二年5月中下旬卵孵化,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蛹期9~20天;成虫始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9月底。成虫羽化主要在16:00~22:00,交尾高峰期为4:00左右。雌虫寿命6.12d,雄虫寿命5.89d。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控制春制原种云蚕8A×B非滞育卵发生的措施。[方法]结合相关研究、品种特性及生产实际,分析诱发非滞育卵发生的因素,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控制。[结果]近年繁育的原种云蚕8A×B非滞育卵比例从10%~15%降低至1%~2%。[结论]通过种性选择、催青期管理、幼虫期环境条件、营养条件、种茧期及蛹期的合理保护、冬季浴种适期等方面采取不同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云蚕8A×B非滞育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冯驰 《新农业》2007,(8):58-58
卵面消毒目的是杀死卵面附着的病原微生物,避免蚁蚕孵化时因食卵壳而发病。春蚕卵面消毒最好在出蚕前1~2天进行。秋蚕最好在出蚕前1天下午进行,当日直接上山破卵。  相似文献   

10.
卵面消毒足柞蚕生产中的一项关键环节.蚕卵表面附着鳞毛、蛾尿、灰尘和病原体,孵化时随卵壳被蚁蚕食下,往往发生脓病、软化病及微粒子病,给种茧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为尽量减少由于蚕卵消毒环节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应进行严格而彻底的卵面消毒.消毒时间以出蚕的前1天为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易使消毒卵面尽快晾干.  相似文献   

11.
<正>桑蚕卵浴消时,蚕卵还处于滞育状态,对消毒药的耐受性较高,经过催青桑蚕卵滞育解除、已经发育,出蚕前3天已经成型,对消毒药物的耐受性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出蚕前卵面消毒药物、药液适宜浓度和时期进行试验,探讨适宜药物种类,浓度和时期。2013年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桑蚕原种、普通种作催青后的卵面再次消毒试验,对消毒时期和消毒技术进行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青松原种、皓月原种、青松X皓月普种(均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桑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慢性病.还是一种可由母体经卵传到下一代的病害。我国有的养蚕重点省份.曾因该病的发生而导致蚕业生产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对该病不可掉以轻心。蚕、蛹、蛾、卵都会遭到微粒子病原的侵染而表现出特有的病症。病蚕体躯瘦小.发育缓慢。经卵传染的蚁蚕.重的一龄中死亡.轻的可活至二、三龄。蚁蚕期感染的.出现迟眠蚕和不眠蚕。大蚕期病蚕表现出体壁发皱、体呈锈色.有的体壁上出现黑褐色病斑.还有的呈半蜕皮和不蜕皮蚕。病蚕不结茧或仅吐少量丝.做个薄皮茧。病蛹表皮无光泽.环节松弛.脂肪上有黑褐色渣点。不羽化或羽化较迟。病蛾翅膀不伸展成拳翅.鳞毛不丰满.蛾肚松弛.卵少且小。病卵孵化率低.孵化不齐.孵化的蚁蚕常在小蚕期死亡。  相似文献   

13.
斯氏尖叶瘿螨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斯氏尖叶瘿螨的发育起点为5.373±1.39℃,有效积温为170.07±14.64日度。在21℃下,完成一代需11天。南京地区年发生22~23代。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结果表明:净生殖率(Ro)为6.2496;世代平均周期为10.8357天;周限生长率为1.1843;内禀增长率(rm)为0.1691。光周期变化对此螨不会诱发滞育。33℃对卵孵化有影响,并导致孵化后大量死亡。35℃时卵不能孵化。成螨的过冷却点为—25.44±0.5℃。田间种群密度在1月下、5月下和10月下~11月中出现三次高峰,药剂防治在4月下~5月上和11月为宜。  相似文献   

14.
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绿茧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快特殊种质资源的利用,按桑蚕普通种品种区试设计要求,对绿茧品种进行室内品比与生产区域试验.品比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蚕儿发育整齐度高,健康性好,壮蚕食桑快,食桑活泼,踏桑少,老熟整齐,营茧快,茧型整齐匀正,茧色内外层一致,淡绿色,茧丝长1 100 m左右,解舒率80%左右,出丝率16.5%,解舒丝长900 m左右;蚕丝淡绿色,整根丝深浅一致.生产区试结果表明,蚕种孵化整齐,蚁蚕体色黑色,小蚕共育蚕儿发育整齐,健康性好,抗逆性强,张种产茧量较高,适应贵州中海拔以下蚕区的养蚕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多化性蝇蛆是桑蚕的主要敌害,为害春夏秋蚕,对秋蚕尤較严重。据調查,我省重点蚕区南陵县春蚕被害約达20%;夏秋蚕被害一般为30%,严重的达80%。多化性蝇蛆一年內孵化次数的多少,視其生活所在地气溫的高低而定,在我省每年約可孵化五次。蝇产卵于蚕体上,經二天左右就孵化成蛆而寄生在蚕体内。受害早的蚕不能結茧而死亡;五龄末期被害的蚕,結茧后就成为蛆孔茧,不能繅絲,只能做絲綿或絹紡原料,因此造成生产上很大的損失。过去防蝇,一般蚕种場用紗窗、紗門,农村用稚蚕网及蚊帐,由于費用大,又不彻底,一直未能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华康2号”家蚕对养蚕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毒病(俗称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力,适合长江流域夏秋季及亚热带蚕区饲养.于2013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二化,四眠,夏秋用品种.以中系为母本的卵为灰绿色,产附平整.以日系为母本的卵为灰紫色,产附良好.孵化、眠起、老熟齐一,食桑旺盛、活泼;蚕体粗大,素斑;抗逆性和抗病性强,抗病毒病,上簇齐,茧形长椭圆形、匀正,茧色白,收皱中等.品质:鲜毛茧出丝率17.18%,平均粒茧丝长为1069.6米,解舒丝长755.8米,解舒率70.66%,纤度2.479D,净度94.4分.  相似文献   

17.
<正> 1.871×872。是春、秋兼用的多丝量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丝质优良、易繁的特点。正交卵色灰绿色,克卵粒数1700粒左右;反交卵色为灰紫色。克卵粒数1800粒左右。孵化、眠起、老熟齐一,食桑旺盛,蚕体粗大,普斑,茧形大而匀正,茧色洁白。抗氟性比苏5×苏6、  相似文献   

18.
郭佩云 《农家科技》2007,(10):34-34
<正>1.双宫茧(由两头以上的蚕共同营结一个的茧)。这种茧的茧层厚而缩皱,粗而丝乱。产生原因:过熟蚕上蔟、上蔟蚕头过密,蔟型不良,蔟中温度过高。防止方法:使用方格蔟,适熟上蔟,上蔟密度不宜超过蔟格的85%。2.黄斑茧(被蚕粪尿或死蚕、烂蚕污染的茧)。产生原因:上蔟密度过大,青、熟蚕混合上蔟,早营茧被还没有营茧的蚕排出的尿或  相似文献   

19.
<正>落叶松红腹叶峰在宕昌县南阳毛羽山林区及各大乡镇一年发生一次,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丝虫内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化蛹,蛹期15-16天。5月中旬到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7-8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虫以落叶松针叶为食,在叶层结层茧于茧内过冬。1.发生及危害症状:落叶松红腹叶峰(Pristiphoraerichsonii (Hartig)翅目,叶峰科)。是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落叶松红  相似文献   

20.
松黄叶蜂在陕西主要为害油松 ,1年 1代 ,以卵在油松针叶上越冬。翌年 4月中、下旬幼虫孵化 ,5月上、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 ,以预蛹在地面枯枝落叶层中越夏 ,有滞育现象。在郁闭度较小的中、幼林中发生危害严重。新发现 5种茧期寄生蜂 ,即尖胸青蜂、翠金小蜂、邻凹姬蜂、恩姬蜂和田猎姬蜂 ,茧期寄生率高达 40 % ,且以前两种为优势种。加上捕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 ,对松黄叶蜂茧的致死率为 48.7%~ 6 4.0 %。用 1.5 %甲敌粉粉剂 ,3.75 kg/ hm2 防治叶蜂幼虫 ,防治效果可达 95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