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森林景观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寻找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方法,在对湖南省长沙县松林生态系统的林分结构和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程度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0个景观结构指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灾害与森林景观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程度与森林景观结构关系密切,常灾区的松林斑块个数、所占面积比例、最大斑块指数、景观相对优势度指数都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最小,而无灾区的各景观结构指数刚好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气温变化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潜山县1951—2010年的气象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发生数据,分析了气温变化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空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发生范围扩大,在水平区域上,发生范围不断向深山区延伸,在垂直范围上,发生区域不断上升。在应对气候变化对马尾松毛虫灾害的策略上,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其次要维护森林健康,在此时要加强监测预警和气候变化对马尾松毛虫灾害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进行1.2%苦烟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1.2%苦烟乳油与柴油按1∶10混匀喷烟和1.2%苦烟乳油1 0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并按照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将马尾松毛虫发生区域划分为常灾区、偶灾区和安全区,根据马尾松毛虫不同发生区,因类制宜,分类施策,从而实现马尾松毛虫灾害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方法,探讨影响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的关键生态环境因素,在对湖南省长沙县松林生态系统的10个生态环境因素和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程度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PSS17.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林分因子、树势因子和立地因子3个综合因子,对10个生态环境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林分郁闭度和林木组成是影响单株虫口密度的最主要的2个生态环境因素;采取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与10个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林分郁闭度与单株虫口数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西部地区油松林为例,根据当地物候特征和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选取了不同时相的3期TM影像,进行了松毛虫灾害前后油松林受害程度的调查。结合GIS专题信息图,比较分析了油松毛虫灾害前后油松林的生长特征和光谱特征,计算出7种植被指数和TM4在松毛虫害发生后油松的光谱值,得出TM4/TM3是监测松毛虫害的特征指数。建立了油松毛虫遥感监测模型,经现地检验,平均精度达到86.55%。  相似文献   

6.
气温变化对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先来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67-168,174
通过60年的气象和马尾松毛虫发生数据,分析了气温变化对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期提前,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大,尤其是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冬季最低气温的上升,促进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其线性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EN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1971~1991年(反)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及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资料为基础,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这种关系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建立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反)厄尔尼诺事件年、南方涛动指数总和变动异常年有显著关联;所建立模型精度达83.33%,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气候异常起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0.
连阴雨引发的渍涝灾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时开展灾前、灾中、灾后监测预警评估,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本文通过解译分析石嘴山市玉米主要种植区灾前灾后的遥感影像数据,对玉米主要种植区进行了监测,并对玉米受灾面积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灾害前后玉米种植区发生较大变化,受灾区域主要分布于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南部和东南部、平罗县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惠农区和平罗县的交界处是玉米的重度受灾区;经验证,玉米总种植面积解译精度为64.9%,受灾面积解译精度达到91.7%。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对玉米生产中连阴雨灾害的定量监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光谱特征的SPOT-5影像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沙县作为研究区,以单期SPOT-5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其光谱特征,构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绿度植被指数(G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红边参数等光谱指数作为光谱监测指标,通过建立马尾松毛虫虫情级数模型并进行反演,进而提取虫害信息,其虫害信息提取的总精度为70.75%。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单时相遥感数据进行马尾松毛虫虫害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以SPOT-5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提取健康林分与受害林分的纹理特征,构建最佳纹理量,分别采用像元统计和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虫害信息提取,结果精度分别为72.00%、74.75%。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遥感影像纹理特征进行马尾松毛虫害监测的可行性,为利用融合影像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进行虫害信息提取研究提供了实例支撑和技术参考,同时面向对象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基于像元统计的分类方法,精度稍高,"椒盐现象"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物量与遥感信息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数据研究森林的生物量,建立遥感信息模型,首先要分析各波段与生物量的相关性.通过建立甘肃省小陇山党川林场中幼林典型样地,并伐树称量,建立模型计算出样地的生物量.对试验区的TM影像进行校正,对应每块样地中心点的GPS测量坐标,获取了样地像元各波段的灰度值,并计算各种植被指数.利用MATLAB软件计算了样地生物量与遥感影像各波段的灰度值、各种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在P<0.05水平上,生物量与TM1、TM2、TM3、TM6成显著的负相关.与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和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建立遥感生物量模型应用这些呈显著正、负相关的波段和派生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的统计方程,以及生物量与遥感TM影像的各波段灰度值、植被指数的统计方程.但在P<0.05水平上,只有NDVI、RVI两个因子复相关系数不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的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研究区2005年SPOT5多波段卫星影像为原始数据,通过GIS软件的辅助并结合地面资料进行处理,以此对研究区森林资源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斑块水平上,马尾松林和阔叶林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斑块类型,而珍贵针叶林(主要为长苞铁杉)斑块面积、斑块形状、邻近度指数、分形指数均较小,但平均最近距离较大,说明其自相似性强,斑块形状有规律,斑块的几何形状趋近于简单,受干扰的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估算鹿门寺林场马尾松林生物量,在利用GPS定位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设立样地,测定了鹿门寺林场的马尾松林的生物量。利用遥感解译软件Erdas imagine 8.5提取Landsat5 TM影像数据中的TM3、TM4、NDVI、RVI 反射光谱特征图像,并将GPS 采样点的数据经投影转换后使之与反射光谱特征图像匹配、叠置,在统一的几何基础上,进行采样点数据与TM 图像信息的复合比较研究,建立了森林生物量与反射光谱的关系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鹿门寺林场2006年6月份马尾松林总生物量为69 947 t,每公顷生物量为36.27~136.74 t。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吴展波等利用3S 技术估算鹿门寺林场马尾松林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期杉木植被指数与蓄积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不同生长期的人工杉木林,其各种生物量的生长和呈现的植被光谱区别较大。利用野外林木的样地实测数据和QuickBird遥感影像呈现的植被光谱,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一系列植被指数,评价不同生长期的人工杉木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多个植被指数与蓄积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比值植被指数(RVI)与蓄积量的相关性大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环境植被指数(EVI)和归一化差异绿度指数(NDGI),特别是在杉木处于速生阶段时,可将比值植被指数作为其它估测模型的一种验证。  相似文献   

17.
虫害松针的次生物质变化及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虫害马尾松针叶内非挥发性次生物质单宁、酚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虫害马尾松针叶单宁含量有所升高,虫害8 h后含量升至最高,总酚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在此基础上,利用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虫害松针后,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取食3量、体重增量及其对松针利用和转化效率明显低于未受害松针.说明单宁、酚酸严重影响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进而使其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厦门岛内城市森林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岛内山地森林马尾松林占比例大 ,由于树种组成单一 ,林分质量差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严重 ,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马尾松陆续枯死 ,严重影响防护和环保效益的发挥 .急需进行改造 .提出实施改造的原则及树种选择 ,更新方式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遥感技术估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为探索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估算森林植被多样性上的应用潜力,以吉林蛟河市阔叶红松林大样地数据为支撑,提取了红松树冠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估算了乔木物种多样性。首先,基于冬季GeoEye-1影像提取红松树冠分布图,与样地每木调查数据吻合较好。然后,使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统计学指数,分析红松种群空间分布规律,发现了最大自相关尺度30~40 m。最后,选择拥有红边波段的秋季RapidEye卫星图像,建立遥感影像5 m光谱值和30 m窗口大小纹理参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红边信息并未显著改善多光谱数据估算植被生物多样性的能力,但所获大区域制图结果与林分龄级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