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肉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形势严峻,其流行传播与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为此,就我国流行广泛且危害严重的重要肉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流行特征的调查姚龙涛,费三弟,吴建华,祝连兴(上海市奉贤县畜牧兽医站)牛流行热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呈周期性流行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极少发病。据记载[1],上海地区首次流行牛流行热为1938年8月,以后1949年7月、195...  相似文献   

3.
建立流行热监测制度.每年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对检测牛群按5%抽样检测流行热血清中和抗体。以流行热自然发病的抗体临界效价1:32^x为标准,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防治措施。 根据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免疫用苗的特点,流行季节的长短和流行热自然发病的临界效价,建立合理的不同月龄段牛只的免疫程式。 选择切实安全有效的疫苗,是解决流行热免疫的基本条件,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灭活苗和澳大利亚Websters弱毒疫苗.都可以对牛提供有效的保护免疫。尤以先注射澳大利亚的弱毒苗后,再注射哈尔滨的灭活苗.效果最好.单独应用灭活苗次之,弱毒苗再次之,而先注灭活苗后再注弱毒苗效果最差。 流行热的发生和流行由相应的吸血昆虫传播.建立相应的防疫卫生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药物杀虫或灯诱杀虫,在相应吸血昆虫活动的高峰期,改变收、放牧时间,减少牛只被传播昆虫叮咬。 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我们在广州地区1991年流行热大流行时,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无流行热病牛发生的奶牛场。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黄牛、乳牛、水牛。该病流行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高产乳牛症状严重,常因治疗不当造成死亡,但一般都能治愈。共收治65个乳牛流行热病例,均为黑白花乳牛,轻症41例,全部治愈;重症24例,治愈20例,死亡4例。现将65个乳牛流行热病例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1流行病学 近年来,苏北地区的蛋鸡每年都要在冬春季节流行一次疾病,而且都是流行感冒和新城疫的并发症,从轻型蛋鸡到重型蛋鸡,似乎成了一道关口,谁家想躲过这一关,并非易事。年年发病,年年不同,同样是流行感冒和新城疫的并发症,病情、病势却不一样。今春在蛋鸡群中的流行感冒和新城疫的并发症,比去年有明显的区别,病情的升级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增加了治疗难度,死亡率大大升高。即使能够治愈,因肝脏和生殖器官遭到严重伤害,病愈后复产十分困难。去冬今春的疾病流行,使苏北蛋鸡生产损失严重。 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是目前了解、分析动物疫病流行特点,为科学评估、防控动物疫病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手段。当今,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式多种多样,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话、微信调查、电子调查问卷等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诸多便利,为更好地防控动物疫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现状,明确了调查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9年 10月下旬,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江苏、云南等省市爆发一种以流行快、流行面广,发病率高、雏鸡、育成鸡高死亡率,产蛋鸡产蛋下降、死亡为特征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并对病原进行基因分析定型,研究结果表明,近期流行的这场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为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为使广大养殖户认清此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此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此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一 流行特点   1.发病急、传播快、死…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马驽巴贝斯虫病流行情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驽巴贝斯虫病于上世纪90年代以采在甘肃省陇东南地区流行,开始时由于病原不清楚,未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1996年开始,我站组成科技攻关小组,经过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查明了病原、流行特点、媒介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大量的药物试验,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物,并研制出咪唑苯脲缓释剂;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在流行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2000年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以来,该病在流行区的部分县又有局域性流行,因此重视该病的防治势在必行。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5~7年大面积流行1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禽流通范围更加广泛,该病流行周期极有可能缩短,1990年和1995年秋季,山东省均发生过大面积流行,1995年距今已有4年,已接近流行周期年限,且牛流行热病毒也会随着每株的变异,使本病的预防和诊疗大大增加难度。所以,本文旨在提醒业内人士,今年夏秋季节,应高度警惕,做好本病的预防诊疗工作,保护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流行病学本病流行范围极广,多在蚊蝇孽生的8~10月份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政府要闻     
农业部印发《2012年全国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通知 为依法姚范推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掌揖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科学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疾病流行情况 1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 当地流行的重大疫病应该是免疫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炎、传支的流行往往给养殖业造成重创,必须格外重视。在当地和周围没有的疫病,完全可以不防。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狂犬病在全世界流行日益严峻的形势,通过大量的数字详细列举了国内外人和动物狂犬病的流行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及我国防制措施,结合我国狂犬病流行现状,分析了狂犬病流行的原因,提出了我国防制狂犬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猪的一种最重要的传染病,往往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目前猪瘟的流行现状分析,流行形式已从频繁发生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散发性流行,常以慢性猪瘟和非典型化猪瘟出现,尤其在饲养环境较差,卫生消毒不严,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易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猪只大量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猪的一种最重要的传染病,往往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目前猪瘟的流行现状分析,流行形式已从频繁发生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散发性流行,常以慢性猪瘟和非典型性猪瘟出现,尤其在饲养环境较差、卫生消毒不严、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易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猪只大量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5.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三日热”或“撮角热”,因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浅谈一下牛流行热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1常见病的流行 流行性腹泻通常9—11月流行,但7-8月和妊娠期也时有流行,仅育成期水貂发病,种貂不感染,死亡率不超过20%。但这对水貂的生长及毛发质量有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妊娠期发病的危害和损失更大,饲养密度大的或养殖较集中的地区流行严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内容,分析当前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新洲奶牛场牛流行热病毒灭活疫苗应用效果观察叶国材,陈初茂,周运坤,刘灿均,洪永亮,蒋菊红我们新洲奶牛场是奶牛流行热的重灾区。1987年流行热大流行后,1988-1990年,连续3年均有疫情散发,严重影响奶牛业生产。1990年我们场开始应用哈尔滨...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海水鱼类传染病,可对多种常见经济鱼类造成危害,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根据2016—2021年全国海水鱼VNN监测结果,对该病的宿主种类、规格、易感水温和季节、流行区域、发病养殖场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该病主要在石斑鱼等海水鱼类苗种中流行,且流行时段长,但主要发生于夏秋水温较高季节,在南方主要海水养殖区域广泛流行。针对VNN在我国的流行规律,提出了加强养殖管理,严格执行苗种检疫,开展VNN免疫学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海水鱼VNN的有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1当前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近几年来,尽管规模猪场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控制猪瘟,然而,猪体的免疫抗体保护率仍较低(63%)。其流行形式从周期性大流行转为一年四季波浪式地区散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