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阐述了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582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888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盐582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888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及其亲本盐220S、盐恢88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在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中的综合性状表现。盐两优2208于201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成果已经成功转化,迅速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开发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及其亲本盐220S、盐恢88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在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中的综合性状表现。盐两优2208于2013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成果已经成功转化,迅速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开发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野香优676在尤溪县作中稻种植,表现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品种丰产性好,2016年在管前镇村尾村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1 370.0kg·hm-2,比对照品种Ⅱ优明86增产43.3%,2017年在尤溪县新阳镇溪坂村示范种植平均产量9 475.5kg·hm-2,比对照品种Ⅱ优明86增产11.2%。总结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2004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与盐恢888配组,2006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该品种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此外,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0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紫心甘薯品种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和渝紫263.2003--2005年在国家长江流域薯区、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性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宁紫薯1号平均鲜薯产量为28.426 5 t·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6%;薯块平均干物率为27.2%;花青素含量为22.41 mg·100 g-1;总可溶性糖含量为5.6%.此外,该品种还表现为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2002-2004年在国家长江流域薯区的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渝紫263平均鲜薯产量为25.122 t·hm-2,比对照品种减产18.4%;薯块平均干物率为29.6%;花青素含量为44.14 mg·100 g-1;总可溶性糖含量为7.4%.此外,该品种还表现为抗黑斑病.宁紫薯1号和渝紫263主要作为鲜食用,也可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用,加工产品主要有薯片、薯条等.  相似文献   

7.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优质抗稻瘟病中籼稻桂9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异地选择,2004年育成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用盐221S与盐恢888配组,2007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18,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研究发现,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两系新组合盐两优888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沿海地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系新组合盐两优888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44万苗/667 m2,最佳N、P、K肥施用量分别为16.57、5.24、5.85 kg/667 m2。在上述最优条件下,该品种理论产量可达753.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9.
盐两优161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盐161S与盐恢888配组,于200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盐161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用自育优质中籼稻中间材料盐22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选择,于2006年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不育系,2013年通过江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介绍了盐两优1618及其盐161S的选育情况以及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888在建德市种植的生育期、产量表现、生育特性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盐两优888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薯新品种龙薯14号是以浙薯60-2为母本、广薯88-7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食用型新品种,2008年和2013年分别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鉴定。其主要特征特性:鲜薯产量为28.16~43.80 t·hm-2,是对照金山57或广薯87的82.10%~103.90%;薯干产量为8.05~11.30 t·hm-2,是对照的96.50%~109.10%;淀粉产量为5.21~7.51 t·hm-2,是对照种的98.80%~110.83%。薯块干物率、淀粉率分别约为30.00%、19.00%,都高于对照金山57和广薯87,食味评分分别比金山57、广薯87高为3.2分和1.3分,其大部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都高于金山57,食味品质很好。高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红皮淡黄肉、薯形光滑美观、商品性好。栽培技术要点:密度5.25万~6.00万株·hm-2,全生育期控制在140 d以上,施足基肥、后期注意追肥。  相似文献   

12.
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寒地水稻高速插秧机(日本洋马VP6高速插秧机)与普通插秧机(延吉六行插秧机)插秧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插秧机相比,高速插秧机具有插秧质量高,返青速度快,分集茎数多,生育进程提前以及增产增效的优点.日本洋马VP6高速插秧机比延吉六行插秧机净增效益2 351.25元·...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焦旱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旱1号是河南省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云南粳稻合系22-2为母本,以当地品种新稻68-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旱性强、适应性广、易于脱粒等优点.2007-2008年参加国家黄淮海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21点汇总,21点增产,2 a平均产量5 452.5kg/hm2,较对照旱稻277增产22....  相似文献   

14.
施用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在浙北的黄松田上,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和海藻尿素时,稻谷产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腐植酸尿素和氨基酸尿素时,中等氮用量(180 kg N·hm-2)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水稻地上部N总吸收量按下列次序递减:海藻尿素(253.5 kg N·hm-2)>腐植酸尿素(242.1 kg N·hm.2) >普通尿素(236.8 kg N·hm-2)>氨基酸尿素(230.8 kg N·hm-2)。N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养分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水稻稻谷产量与每100 kg籽粒需氮量、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养分内部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用量应当控制在180 kg N·hm-2左右。3种新型增效尿素只有在施用中氮用量(180 kg N·hm-2)时才表现出比普通尿素更大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寒地优质超级稻龙粳21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以寒地超级稻龙粳21为试材,通过对其不同播种时期、播种量、插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研究,结合良种良法,组装集成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龙粳21的适宜播种日期在4月15~20日,最佳播种量为200~250g·m-2;最适宜的插植密度为25穴·m-2,插秧规格为30.0cm×13.3cm,每穴5株;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0kg·hm-2、P2O565kg·hm-2、K2O 65kg·hm-2时,产量可达到9t·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品种富源四号(96D-10)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水稻控释肥施用量及施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N-P-K:24-14-8)937.7kg.hm-2(基施524.4kg.hm-2、4叶期追施413.3kg.hm-2)公顷保苗数和穗粒数分别较其它处理高5.7%~13.9%、6.5%~8.1%,空秕率较其它处理低5.3%~32.2%。不同施肥处理总茎数、收获穗数、穗长间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全生育期施用缓控释肥(N-P-K:24-14-8)937.5kg.hm-2(基施525kg.hm-2、四叶期追施412.5kg.hm-2)产量最高,为11 857.5kg.hm-2,施用控释肥较常规肥增产26.5%。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紫云英(Astragaius sinicus L.)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Oryza sativa L.)和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和化肥配施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其中,80%化肥的4个处理水稻的总产量为37205.63kg·hm-2,60%化肥的4个处理水稻的总产量为37395.01kg·hm-2。从紫云英翻压量来看,150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9297.901kg·hm-2,225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8956.25kg·hm-2,300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7718.76kg·hm-2,37500kg·hm-2的2个处理水稻总产量为18628.13kg·hm-2。总的来看,化肥量60%和紫云英翻压量15000kg·hm-2、22500kg·hm-2配施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量下南粳44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7414为对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优质高产早熟晚粳品种南粳44在不同施氮水平(LN:150.0 kg·hm-2,MN:300.0kg·hm-2,HN:450.0 kg·hm-2)下分蘖期、拔节期和开花后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鉴定了植株的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并在成熟期考察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与宁7414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