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能较好标记玉米抗丝黑穗病基因的SSR多态性引物。[方法]以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从玉米黄化苗提取基因组DNA后,对提取DNA浓度和质量进行检测后,选用85对引物进行抗丝黑穗病基因的SSR扩增。[结果]16对引物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共扩增出45条多态性谱带,其片段大小为50~1300bp。其中,引物Bnlg1755扩增出多态性谱带最多。引物Bnlg1246、Bnlg1194和Bnlg125在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中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引物Bnlg1246、Bnlg1194和Bnlg125可作为分析玉米抗丝黑穗病基因SSR标记的引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甜高粱丝黑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上有所进展。[方法]以甜高粱抗丝黑穗病品种LTR102、甜高粱感丝黑穗病品种LTR106为试材,应用SSR技术对甜高粱丝黑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试验中采用CTAB方法提取甜高粱基因组。[结果]通过比较Taq酶用量的不同,进一步优化了Taq酶的用量。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扩增,所用的20个SSR引物中有16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谱带,完全可应用于甜高粱丝黑穗病抗病基因的初步定位。其中有4个引物扩增出了差异带,引物号为:Xtxp 279、Xtxp284、Xtxp36、Xtxp228。[结论]通过比较体系中各不同因素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SSR反应体系,达到了较理想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玥莹  彭霞  倪娜  陶思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76-1777,1820
[目的]为快速选育抗病高粱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基因组DNA,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高粱的抗丝黑穗病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叶片DNA有较好的提取效果。通过对7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34个具有多态性扩增谱带的RAPD引物,确定为适宜引物。34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107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1条谱带,使高粱基因组呈现出1种多态性。[结论]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的RAPD扩增谱带集中分布在600~3 000 bp。  相似文献   

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 1 8 1条 1 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感病亲本豫麦 1 3号和含Pm6基因的抗病亲本Tim galen ,有 37条引物在Timgalen中检测到多态性片断 ,经多次重复和F2 验证 ,引物S1 38仍能在Timgalen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断 ,对该多态性片断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 ,根据其序列合成 1对特异引物 ,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 ,并用此引物对豫麦 1 3号和Timgalen的杂交F2 单株检测 ,计算出该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2 7.1cM。并对含不同抗白粉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了SCAR分析。  相似文献   

5.
甘薯抗Ⅰ型薯瘟病的RAPD标记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金山57×金山630的杂交后代所得的F1分离群体为材料,按F1单株抗性分群,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分别以其为摸板进行RAPD分析,以获得差异片段.应用RAPD技术筛选了320个随机引物,其中仅1个引物即S213-500在抗感池间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应用结果表明该标记与田间鉴定的吻合率较高,能得到重复性验证和可靠的差异性扩增片段,可以作为抗Ⅰ型薯瘟基因的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高粱丝黑穗病抗病基冈的SSR标记,以高粱抗病亲本(7050B、2381R)和感病亲本(Tx622B、矮四),及其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用CTAB法从叶片中提取高粱基因组DNA,通过SSR技术对高粱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供试10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94对.其中1个SSR位点Xtxp80与高梁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抗病基因相关.采用Mapmarker软件,对2381Rx矮四组合的98个F2,单株的SSR扩增结果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高粱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与SSR位点Xtxp80连锁,距离为8.3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出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为其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样性DNA(RAPD)对23种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杏鲍菇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寻找一种适合杏鲍菇自身的分子标记方法。[结果]筛选出的12个RAPD引物扩增出谱带121条,多态性谱带95条,多态率为78%,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利用NTYS-PC2.1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该23份材料分为5大类,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性。[结论]RAPD技术用于杏鲍菇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是有效的,并且能检测到更高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8.
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达室的特性进行了RAPD分析。[方法]以7个随机引物对贵州省1999~2010年荞麦区甜荞和苦荞参试品种及其亲本等合计19个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共获得149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谱带的平均比率为94.89%。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彼此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威宁甜荞品种彼此新缘关系较近缘,而其他甜荞品种间关系较远。遗传变异性程度,以种间差异最大,其次是甜荞种内不同品种间,而苦荞种内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最小。[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19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方法]以7个随机引物对贵州省1999~2010年荞麦区甜荞和苦荞参试品种及其亲本等合计19个品种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获得149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谱带的平均比率为94.89%。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彼此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威宁甜荞品种彼此亲缘关系较近,而其他甜荞品种间关系较远。遗传变异性程度以种间差异最大,其次是甜荞种内不同品种间,而苦荞种内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最小。[结论]研究初步建立了19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 RAPD)技术 ,对抗病×感病的葡萄种间杂交组合白河 - 35 - 1×佳利酿的亲本及其 F1 代的 2 4株杂种进行了抗白粉病的遗传分析 ,从 196个随机引物中获得了 1个与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 RAPD标记 OPV0 3- 1380 ,并在中国野生葡萄华东株系和欧洲葡萄品种中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基因的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实验室内对抗丝黑穗病的选择,免去在育种中对抗丝黑穗病的田间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SSR技术,应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分别利用恢复系分离群体(2381R/矮四)和保持系分离群体(Tx622B/7050B),筛选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试验得出结果如下,高粱对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属于质量性状遗传,抗性表现为显性,只要亲本之一抗病,F1代即表现抗病;发现了2个在抗病品系中稳定出现、可作为高粱抗丝黑穗病3号生理小种基因标记应用的SSR标记:Xtxp13和Xtxp145。Xtxp13位于B染色体上,Xtxp145位于I染色体上,与抗病基因的重组率分别为9.6%和10.4%,距离抗病基因的遗传图距分别约为9.6 cM和10.4 cM。【结论】高粱对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可能受2对彼此独立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基因之间存在着互作;筛选SSR标记时发现,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较易在保持系群体中找到,在恢复系群体中DNA片段多态性较少,表明恢复系和保持系在抗性机制上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RAPD标记分析葱属7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取改良CTAB法提取植物的总DNA,从68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5条具有多态性且扩增稳定的引物用于品种的DNA多态性分析,采用优化后的RAPD的PCR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利用MEGA4软件进行各品种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从25个引物中共扩增出245条DNA带,其中99条为多态性带。根据聚类分析,葱属7个栽培品种可分为2类:汉中冬韭、阜丰1号和豫韭2号为1类;其他4个为1类,其中怀化大蒜和南宁大蒜、连葱6号和杭州分葱各为1小类;7个品种的相似系数范围为80.2%~99.8%。该聚类结果与依据表型特征的传统分类的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为准确地进行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瑞玲  张兴  夏媛  郭春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414-4415
[目的]探讨辐射所得到的水蜡幼苗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梯度辐射所得的水蜡突变体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所得到的水蜡突变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18条RAPD引物能在5种水蜡间扩增出126条带,其中108条是多态条带,多态率高达85.7%,表现出了较高的多态性。从聚类树状图中可以看出,5种植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500~0.800,平均相似系数为0.65,对照植株和辐射植株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辐照样品与对照样品的遗传距离增大,相似系数减小,相应的变异系数增大。[结论]该研究为水蜡育种研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APD技术应用于甘肃省当归[Angelicae sinensis(Oliv.)Diels)品种鉴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甘肃省不同地区的当归种子基因组DNA,利用筛选的引物S61分别对其进行RAPD分析。[结果]获得了质量较高的当归种子基因组DNA,引物S61扩增的图谱显示出良好的多态性,且比较稳定,重复性好。[结论]该法可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鉴别当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可用的SSR分子标记,加快椰子分子辅助育种进程。[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椰子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36对SSR引物进行筛选,以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为引物筛选原则。[结果]共筛选出7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其中2对多态性较丰富,可用于后续SSR分子标记分析。[结论]该研究为开展椰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系统分析提供了SSR引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椰子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椰子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8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从中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椰子种植区所采集的67个椰子种质进行随机扩增,以筛选适合于对所有椰子品种进行RAPD分析的引物。[结果]共筛选出30条能扩增出条带清晰、明亮、具多态性且重复性好带型的有效引物。12个随机引物在所有样品中共扩增出340条带,即检测到340个椰子RAPD位点,其中307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占总位点的90.3%。[结论]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椰子大量样品的系统分析,为椰子的品种鉴定、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和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