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制种程序复杂 ,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工 ,种子生产成本高 ;此外 ,由于棉花开花期长 ,结铃部位广 ,繁殖系数低 ,导致杂交制种效率低 ,制约了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 ,对棉花单、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了一系两用的“二系法”,并已选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为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5 0 % ,降低了制种成本 ,提高了制种效率。另外 ,由于不育系一系两用 ,制…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人工制种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优越性有以下二点。一、人工制种是一项投工少效益高的措施。1、我们采用的人工制种法是将正交改为正、反交,使人工去雄与授粉两道工序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大面积种植杂交棉的国家之一。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特征特性,一般较常规品种增产15%左右,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杂交棉的制种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人工去雄授粉法、指示性状利用法、化学杀雄法、二系法以及三系法,等等。目前,制种基地广泛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去雄授粉法。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5.
陆海三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棉花三系法制种不仅可简化制种程序,保证杂交棉种的纯度,而且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制种工效。根据多年对棉花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不懈研究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一套利用三系法进行人工制种技术和管理方法,使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产量都得到显著提高。1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的特点利用三系法生产杂交棉种子,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群体,雄性不育系的群体不育株率和单株不育度均在100%,一般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都可作保持系,雄性不育系必须依靠与其相对应的保持系来繁衍后代,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才能生产杂交棉种,因此在扩大不育系…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建立和完善了杂种优势利用新方法培育出核不育完全保持系 MB,揭示出一种由主基因与多基因系统共同控制不育性的遗传新模式 ,建立了利用 MB繁殖完全核不育系 MA,然后以MA作母本配制杂交一代生产用种的核雄性不育配套利用新方法 ,即核不育“二级法”。该方法以完全核不育系 MA作母本配制杂种一代生产用种 ,避免了制种过程中人工拔除可育株的繁琐环节 ,大幅度降低了种子生产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并且制种效率和制种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制种种子产量比核不育“一系两用法”提高 2 5.6%以上。建立并完善了核不育“二级法”不育系繁殖、…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38制种田双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自 1 999年引进中棉所 38的核雄性不育系亲本后 ,制种面积逐年扩大。虽然不育系制种省工、省时 ,但 F1产量比人工去雄制种产量减产 2 5 %。 2 0 0 1年良种棉加工厂中棉所 38F1制种面积 35公顷 ,合计比人工去雄制种F1种子减产 1 2 5 0 0 kg,经济损失高达 5 0多万元。经过认真观察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采取的传统种植模式—单行种植法是影响不育系制种减产的主要原因 :( 1 )由于母本不育系中有 5 0 %的可育株没有指示形状 ,苗期育性不能识别 ,未能尽早拔掉 ,可育株与不育株共生期长。 ( 2 )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为9.75…  相似文献   

8.
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有两种方式,即利用不育系(两系法、三系法)人工授粉杂交制种和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在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中,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面积占制种总面积的85%以上。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期间,普遍存在早晨去雄和低温天气去雄现象,给种子纯度带来一定的隐患。各制种单位对控制早晨和低温天气人工去雄截止时间颇有争议。为增加制种产量,确保棉花杂交制种纯度,2008年在豫东南太康制种基地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抗虫杂交棉主要是人工去雄杂交种和核不育杂交种。人工去雄制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种子价格高,实际生产中部分种子企业使用人工去雄F2种子当作F1种子,产量优势大幅度降低.抗虫性和纤维品质整齐度变差.伤害了棉农和棉纺加工企业的利益。利用核不育系制种.制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雄.其制种效率比人工去雄法高3倍以上.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粱是三系配套,所以制种技术要求复杂和精准。本文在四杂29号高粱制种控制制种隔离区、合理施肥、人工辅助授粉和预防不育系败育等制种技术上提出了精准高效制种规程。  相似文献   

11.
二系杂交稻“两优2163”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选配。1997年福州市引进多点试种,表现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中,可在福州市扩大试种。1998年秋季在闽侯县开始039hm2的小面积制种,平均667m2产103kg,最高达205kg,1999年在罗源县和闽侯县扩大制种面积667hm2,并进行了春制、中制、秋制不同季节的高产制种技术探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制种田的选择选择最佳制种田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关键措施之一。二系杂交稻的父母本分蘖比较强,根系发达,生长势旺,而且还需要靠人工辅助授粉。因此,对制种田的选择首先要有一定的隔离条件,以防…  相似文献   

12.
棉花杂种二代利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无论是三系制种,还是人工制种,一般概念是利用一代,对二代的利用争议较大,研究甚少。当前,棉花育种要求优质、丰产与抗病三个性状都具备,这对新品种选育工作是个高难度课题,若从选配亲本上下功夫,将这三性状集中在杂交棉上,则难度较小一些。由于杂交棉人工制种费工,是广泛利用的主要限制  相似文献   

13.
棉花品种间杂种优势已经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杂交制种问题一直是杂交棉推广的制约因素。采用器具授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种效率,但授粉器具尚无统一标准和操作规范,制种质量难以控制。利用不育系或雌雄异熟系以及利用标记性状不去雄直接授粉制种法效率高,但应用受到亲本组合的限制。人工徒手去雄授粉法仍是当前生产杂交种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 38在山东临清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品系为父本育成的新型杂交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母本为不育系,制种时不需人工去雄,从而提高制种效率,较人工去雄制种可减少投工50%~60%,降低制种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棉花长柱头性状与其它经济性状相关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种具有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通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是改良作物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棉花是杂种优势利用比较落后的作物,目前生产上杂交制种仍以人工去雄方法为主[1]。通过创造新的特异种质材料来提高杂交制种效率,已取得一定进展,比较突出的有雌雄异熟系种质的选育成功[2、3、4]。雌雄异熟系柱头外露(较常规棉花柱头长5~10mm),其大小孢子的发育同步,不存在“异熟现象”,但自交结实率很低,需人工辅助授粉,方可自交留种(可视为一系两用);授以其它品种花粉,异交率几乎达100%。由于不需人工去雄,将有助于提高杂交制种的效率。但是,雌雄…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粱制种是三系配套,所以制种技术要求复杂和精准。该文阐述了吉杂122选育经过及亲本特征特性,在控制制种隔离区、合理施肥、人工辅助授粉和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等制种技术上提出了精准高效制种规程。  相似文献   

17.
丁庆永  孙勤辛 《中国棉花》2007,34(10):34-35
棉花"人工去雄法"杂交制种,是利用人工将即将开放的花苞中的雄蕊剥掉,再利用人工将其它棉花植株的花粉授到该朵花的柱头上,从而产生杂种优势的制种方法.棉花"人工去雄法"杂交制种,防杂保纯工作非常关键,如果所制的F1代杂交种子的纯度差,其杂种优势将很难发挥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棉花杂交优势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棉花花器大,便于人工去雄授粉;开花时间长达40~50天,便于人工从容制种;棉花人工去雄杂交,不受“三系”组合的限制,杂交后代不会出现不育株,有利于选配优良组合,也为利用杂交二代种子创造了条件。棉花杂交优势利用,我县从1977年开始试验应用,1978年全县示范182亩,制种709亩;1979年杂交棉示范11680亩,制种845亩;1980年杂交棉达到13888亩,占总棉田的5.14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去雄法、核不育两系法、术关键有:制种方法有待重大突破,杂种优势有待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广泛利用。核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法等。棉花杂交制种要解决的技随着生物尖端技术在棉花杂交育种上的广泛利用,将促进棉花  相似文献   

20.
转入抗草甘膦基因棉花的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棉花杂交种子生产仍以人工去雄授粉为主,但近年来劳动力严重匮乏,使得制种用工难、工价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国内棉花价格低迷、植棉效益降低,棉花杂交制种陷入困境,举步维艰。杂交棉生产已成为了棉种企业的一个很大屏障,如何大幅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人们开展过两系不育系杂交制种和“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杂交制种,但仍不尽人意。高优势组合母本转入抗草甘膦基因进行化学杀雄制种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