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制种生产,能有效地增温保墒、保肥、增产、促早熟,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进而促进作物的生产发育和产量、品质的提高,促进一些特质品种适应当地的外界环境.解决了制种对于某些品种必须外繁造成的人力和财力浪费的问题.结束了某些地区只能繁制早熟玉米品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的早熟增产作用,解决了困扰我国北方玉米种子生产的种子成熟度与安全降水的矛盾,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和全生育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数值的系统观测与分析,揭示了在当地条件下覆膜使5、6月份0~25cm土层平均地温提高1℃,5月份5cm地温提高2℃,10~15cm提高1℃以上,晴天白昼0~20cm土层平均地温提高31℃。5、6月份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20%,表层含水量增加较多,5月份0~5cm土层含水量增4.5%。5、6月份土壤速效养分有明显增加,5月份土壤碱解氮增加8.9mg/kg,速效磷增加1.8mg/kg。在北方春旱、低温条件下,覆膜为保全苗,早生快发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覆膜对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很大。覆膜与不覆膜相比,一般可增加2片叶令,条件差的地块(洼地、坡地)可增加4片叶令,单株鲜重、干重为不覆膜的3倍以上,单株叶面积为不覆膜的2倍多,早抽丝3~5d,一般早熟7~10d,收获时种子含水量降低5.4%~14.2%,百粒重增加4.3~9.2g,常年增产20%以上,低温年或涝洼地增产60%~70%。  相似文献   

3.
原单22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新品种原单22是以吉853为母本、丹9046为父本的单交种.为了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吉原农业发展公司在生产上应用地膜覆盖机械平播技术,实行反交制种获得了成效,解决了在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下原单22制种难的问题,为原单22的繁育制种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甘蔗覆盖地膜已成为当前甘蔗高产高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通过地膜覆盖栽培,起到增温、保水、保肥和保持土壤良好物理性状的作用,从而加快甘蔗萌发,达到苗全、苗壮、分蘖多、生长旺盛、有效茎多的目的。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甘蔗盖膜比不盖膜亩增产1吨以上,糖分提高0.5%以上。广西目前每年新植蔗面积约300万亩,若能达到50%盖膜率,将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鲁棉研 1 5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选配的陆地棉抗虫杂交种。它以鲁 6 1 3为母本、5 5系 (GK1 2初始系 )为父本 ,采用人工去雄途径生产。在制种工作中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制种产量 ,确保种子的生产纯度 ,做了一些探索。1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1 .1提前晒种 ,适期早播。亲本种子播前晒种 2~ 3天 ,直播。惠民县地膜覆盖直播适期为 4月 1 5~ 2 2日 ,播后用幅宽 90~ 1 5 0 cm的地膜覆盖 ;育苗移栽田可提前到 4月 5~ 1 0日播种。在适播期内力争一个‘早’字 ,达到壮苗早发。为确保苗全、齐、匀、壮 ,提倡营养钵育苗移栽。1 .2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6.
三系杂交稻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二十多年 ,为我国的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应用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 ,使得栽培、种子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众所周知 ,杂交稻种子的生产需经繁殖与制种 ,要有严格操作技术 ,从父母本差期制订 ,丰产群体营造 ,到去杂保纯技术的实施 ,都关系到种子生产成败。杂交稻制种 ,从最初的人工剥苞 ,喷洒“九二○”解除包颈 ,到调花灵 ,叶面宝等微量元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运用而生 ,都使得制种产量大幅度提高 ,现在每公顷获得 3 0 0 0kg产量已成平常之事。要达到高产 ,挖掘制种高产潜力 ,是种子企业、制种专…  相似文献   

7.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8.
丰杂棉一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棉麻事业部与冯象秦研究员合作育成的高产棉花新品种 ,2 0 0 1年因增产显著破格进入生产试验 ,2 0 0 3年 1月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生产上采用母本为不育系的杂交制种技术 ,大大提高了杂交一代的纯度 ,其主要制种技术过程如下 :1整地 :选择肥沃、均匀 ,排灌方便的地块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混合一定数量的过磷酸钙、尿素等化肥均匀撒施 ,结合耕地翻入土壤下层。整地时开好畦沟、腰沟、围沟 ,以便排灌。2播种 :播种前 ,将亲本种子翻晒 2~ 3天 ,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 地膜覆盖栽培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先进技术措施,具有增温、保水、聚肥、提高光热效应、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虫草害、促进早熟等多种作用,被列为我国“七·五”期间推广的十项农业新技术之一。研究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在棉花、蔬菜、小麦、玉米、花生等各类作物上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棉花、玉米等喜温作物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伟  卢炳武 《中国棉花》2006,33(1):22-23
针对淮杂系列杂交棉亲本的生育特点,结合本区域实际,总结了淮杂系列品种的制种技术,以确保杂交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制种效益。1亲本材料亲本种子都是株系圃种子,均经轧花自交、病圃筛选、海南加代繁殖后统一供给,纯度在99.5%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其中母本田每公顷供种3.75kg,父本田每公顷供种9.75kg,皆为硫酸脱绒包衣种子。2栽培管理要点2.1选地整地。制种田块应是肥沃的淤土、两合土且无枯黄萎病害,以春地、油菜地、瓜田套栽、麦田套栽为宜,并且具有较好的灌溉排水条件。前作收获后要及时进行冬耕、深耕以利于冻融、熟化土壤,…  相似文献   

11.
广西沿海地区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沿海旱地土壤地区,通过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实现芋头的高产高效。对广西沿海地区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选地与整地、种子准备、适时种植、安装膜下滴灌系统及地膜覆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管恩相 《中国稻米》2011,17(2):73-74,76
阐述了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三系亲本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亲本种子生产基地存在的缺陷;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户繁殖制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基地技术力量薄弱,繁殖制种风险增大;繁殖制种成本较大,比较效益不明显等。并提出了5条解决措施:寻求政策扶持,为三系亲本种子生产提供保障;把亲本繁殖制种生产列入农业保险范围;研究推广全程机械化繁殖制种技术;适当提高种子收购价格;建立稳定高标准的种子生产基地,增强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产上杂交棉制种用工多、种子生产成本高的现状,从简化棉花采粉和授粉环节入手,分别设计了田间快速采粉器和低温贮能式授粉器,用于棉花杂交制种,可增加父本田产量,显著提高棉花制种工效,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从选地、施肥、选用良种、种薯处理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种效益的增加和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现根据制种实践,就普遍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生产出优质种子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好的亲本,基地供种实行一步到位每年2月中旬,种子公...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玉米种植模式的改进,由多粒种植变为单粒种植,这就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子芽率应在96%以上,纯度应在98%以上,同时芽势要强,有较强的拱土能力。而辽源东部半山区一般繁殖的多数为中熟或中晚熟品种,如遇干旱、低温、早霜会直接影响种子成熟度、发芽率、秋后降水及收购时间。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制种,这一系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种子可提前7~10d成熟,成熟度明显优于未覆膜种子,子粒色泽好,饱满,发芽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前不久召开的 2 0 0 3年全国杂交玉米种供需形势分析会上获悉 ,根据 2 0 0 2年全国玉米种子的生产和库存情况 ,2 0 0 3年杂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生产情况 :据统计 ,2 0 0 2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为 4 0万hm2 左右 ,比上年增加 18万hm2 ,种子产量近 15亿kg ,比上年增加 7 9亿kg左右。供需分析 :2 0 0 2年所生产的种子 ,加上库存的 0 2亿kg种子 ,2 0 0 3年杂交玉米种子供应总量可达 15亿kg以上。预计 2 0 0 3年全国种植杂交玉米 2 133万hm2 ,种子需求总量为 7 7亿kg左右。现有杂交玉米种子在满足2 0 0 3年生产和储备所需后 ,将剩余 7亿kg…  相似文献   

18.
王治斌  欧俊梅 《中国棉花》2015,42(12):36-37
<正>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是一项费工、技术要求高的工作,生产上制种产量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棉花制种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产量、保证种子质量,作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对技术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合川杂棉25号在四川植棉区制种的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两系核不育杂交棉川杂棉25制种技术操作方法,适用于四川省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子的生产。2应用标准包括:DB/5100B32004棉花种子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 ,在从事杂交种生产的同时 ,作了一些高产技术探索 ,每公顷可产优质杂交种 2 2 5 0 kg,最高达 2 70 0 kg。本文就杂交制种优质高产操作技术谈一些体会。1制种田选择要求土质好 ,肥力高 ,排灌条件良好 ,无病害 ,交通方便 ,劳动力充沛 ,成方连片 ,一村 (户 )一种。制种田周围最少要有 5 0 m以上的隔离带 ,隔离带以内不能种植其它品种。2播前晒种选种由于杂交制种的亲本种子成本高 ,数量少 ,要实现一播全苗 ,就必须在播前把种子晒干 ,使种子内含水一致 ,发芽整齐 ,并将种子内混的瘪子、虫子、烂子、杂物等全部剔除干净 ,做到精量细播。3…  相似文献   

20.
两系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 38的选育成功 ,克服了杂交制种用工多、成本高、保纯难等问题 ,为加快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棉所 38增产幅度大 ,制种技术简单 ,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 1 999- 2 0 0 3年的试验 ,集成了“中棉所 38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应用该规程的示范田连年单产皮棉 2 2 5 0 kg·hm-2 以上。现将该技术规程报道如下 ,供各地示范推广参考。1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春播棉田。2群体与产量结构2 .1群体结构。大小行种植 ,大行宽 1 1 0 cm,小行宽60 cm,平均行距 85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