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出血性败血症实际上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称之为牛出败。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实现出血性败血症的治愈,治愈率可能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肉牛规模不断扩大,牛病问题也逐渐成为困扰养殖户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常见牛病,总结一些相关的防治方式,进而为养殖户防治牛病提供一定的帮助。1牛病中败血性的巴氏杆菌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引起,并能够传染给许多其他动物。而牛患此疾病主要是由于牛急性出现败血症以及出血性炎症问题,所以这种疾病又被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病或者是牛出败,其主要的特点是:牛出现高热、急性  相似文献   

3.
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牛巴氏杆菌病),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快,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牛出败是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大,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4.
正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简称牛出败。近年来,随着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养殖模式发生了全新改变,逐渐由过去传统放养模式向着设施养殖模式转变。养殖规模增加的同时,很多养殖户存在盲目引种行为,使得一些新的疫病通过引种向着本地区传播流行,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5.
陆丹 《中国畜禽种业》2010,6(7):104-105
牛出败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是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快、传染快,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经济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常发的牛传染性疾病,预防不到位极易造牛死亡,给广大养牛群众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作者在临床上利用清肺止咳散配西药施治疑似牛出败病收到了一定疗效,文中列举病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出血性败血症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也称牛巴氏杆菌病,简称牛出败。笔者曾在芒信海东村对发病3头水牛进行了治疗,治愈2头,死亡1头,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的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的出血性败血症.俗称牛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溶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畜禽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慢性病例的病变只限于局部器官.急性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患牛多发生高热、急性胃肠炎和组织器官的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牛巴氏杆菌病也就是牛的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其主要是由一种叫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一种十分常见,且危害性十分大的疾病。牛感染了该种疾病之后,主要临床特点就是持续的高热、肺部发炎以及急性肠炎为主,随后扩展到各个内脏器官广泛出血。该种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由于该种疾病的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经常会给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牛出败病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常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并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本病多为散发,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本病。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牛往往因饮用  相似文献   

12.
牛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病,俗称牛出败或清水喉.往往以高热、肺炎、急性水肿、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呈散发,因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高常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和恐慌.近几年来,笔者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牛巴氏杆菌病,治疗效果好,现就本病的诊治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具有明显的急性、热性以及传染性,常被称作为"牛出败"、"锁喉风"。本文将从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概述,以助于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牛养殖过程中,牛出血性败血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本种疾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导致,传染性较强,且只有较短的病程持续时间,能够达到20%~30%的死亡率,导致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因此,牛养殖人员需明确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等内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以高温、肺炎、急性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特征,又称为牛出败或牛巴氏杆菌病。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34头,治愈109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牛巴氏杆菌病为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患病牛的主要特征为全身呈点状或片状出血,故也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本文介绍了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供肉牛及奶牛生产行业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养殖户通过养殖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大大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疫病种类较多,传播速度较快,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影响。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应该引起养殖户的重视。本文从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治疗与预防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牛出败病是养牛业中常见的一种牛病,其传播性强,死亡率高,一旦病情得不到合理控制,会给养牛业带来毁灭性灾难,因此,对牛出败病的诊断和防治变得十分重要,是畜牧领域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畜牧业专业人员和养牛户的高度配合,争取在疾病预防与控制方便不断积累经验、积极研发防治措施,争取把牛出败病发病率降到最低,促进畜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牛出败病,医学上称之为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  相似文献   

19.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在世界热带地区,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国家常有发生,该病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患该病的牛体内各个器官出现广泛性出血,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将会导致牛群大面积的死亡。因此,如何预防该病是牛养殖户重点学习的内容。本文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作了详细分析,供养殖户参考,以期降低养殖场中病牛或疑似感染病例的死亡率,而且避免该病在当地养殖场中复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败血症和器官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称出血性败血症和器官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一般呈散发性,多发于夏、秋季节。2012年5月8日,笔者接到病例报告,经综合诊断该病为牛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2012年5月8日上午,一名黄氏的农民到里雍兽医站反映,龙团村委上石汉屯有6头水牛发病,已有2头小水牛相继死亡,而且与该屯相邻的4个自然屯也有类似的病例发生,笔者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对未死亡的4头病牛用增效磺胺进行处置,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